你觉得普通人的汽车基础知识有多差?
普通车友的基础知识不一定差、但认知角度存在问题,比如认为车重等于安全、高速行驶稳定,比如压缩比高于10、一定要用95号汽油,比如盲目的相信那些三无节油产品,比如认为发动机必须长期得长期使用添加剂等等,总之很多朋友对汽车的理解完全是与标准思维不符的!保险杠塑料制是偷工减料
有的朋友看到车子碰撞后,前保险杠碎裂、甚至还夹杂着一些泡沫,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车企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而从安全的角度去看待,金属前杠的确结实、但撞到行人造成的伤害太大,很容易把腿骨撞成几节、致残率是很高的;所以车子的保险杠从金属转变成塑料是对安全的妥协、是对行人的关爱,开车不能只考虑自己对吧?所以塑料加泡沫的前杠是对行人最好保护的选择!
什么是涡轮介入转速如上图所示、这是某款涡轮增压车的动力参数截图,图中1600-5000Rpm表示什么?相信绝大多数普通车友会说、这是介入转速,在他们的认知中只有这个转速区间、涡轮增压系统会介入(介入?参与的意思?),实际上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那么这个转速区间代表了什么?实际上1600-5000Rpm代表当全油门时这个转速区间、发动机可以输出最大扭矩(也就是额定扭矩),与什么介入、不介入没有任何关系;涡轮增压普及快20年了、居然还有人觉得这是介入转速,令人无语!
实际上从来不存在介入这个词,简单点说就是介入一词并非标准术语、而是源于4s店的营销类词汇;标准说法叫起正压、也就是进气歧管起正压,那么什么时候起正压呢?简单点说就是涡轮增压车在有动力需求时,只要给油、哪怕只是轻轻点一下油门、歧管压力就会迅速上升,哪怕只是6、7百的转速,只不过此时压力不大罢了、但不大不等于没有,只要歧管压力为正、增压系统就等于参与工作了,何须一千多转呢,那得顿挫到什么地步?记住一点即可有动力需求、几百转都有压力(比如起步踩油门时),没动力需求、5000转歧管压力也是负的(比如空挡踩到5000转、歧管压力依然是负的,等于增压系统没参与工作),所以别没事介入、介入的了,也别把最大扭矩转速当成介入转速了!
三缸发动机是减配的产物绝大多数车友都不待见三缸发动机、当然鄙人也不喜欢三缸机,朋友们会说厂家推出三缸机是减配、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厂家的角度就是双积分规则的油耗限制太苛刻了、活不下去呀,没办法厂家为了续命、只能推出了应急产物三缸机;三缸机成本真的低么?从机械加工的角度来看,实现量产、且生产多年的工业产品成本最低,因为设计成本、研发成本以及供应链条都因为逐年大批量生产而逐渐的摊薄(工业生产领域的朋友自然懂),所以成本更低!
重新研发三缸,研发经费、设计经费、最要命的是如何去优化,三缸机的物料成本可能低于四缸,但优化成本高啊,又是上平衡感、又是双质量飞轮、平衡块的,这优化成本又一下子上去了,所以就目前来看(第一批三缸机服役仅仅六年)、三缸机成本普遍高于那些已经量产多年的四缸机(当然排量、定位要差不多才好比较);消费者不喜欢三缸机,其实主机厂更不喜欢三缸机(英朗、福克斯都被三缸机给毁了,厂家正在默默的摸着眼泪),只是被双积分油耗限制给弄的没办法,如果有的选、任何主机厂都不会碰三缸!
车身铁皮薄、软是偷工减料么?这个一直是围绕日系车的话题,日系车蒙皮内部一般没有填充物,所以按上去很软(硬不是铁皮后、只是里面有填充物),但大多数朋友会觉得这是铁皮薄、是偷工减料、是不安全的表现;实际上皮薄、皮厚影响不到安全,骨架子强度够即可,骨架子强度不够、蒙皮再厚都没有意义;实际上从厂家的角度来看就是车身覆盖金属件越薄、越好,减重、让厂家降低成本、让消费者省钱,蒙皮弄得太厚有什么意义呢?那不成坦克了?车架子强度够、车子就是安全的,车身覆盖金属件越轻、越好!
对高转速的抵触情绪现在很多的年轻车友对发动机高转速运行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发动机超过3000转就觉得不正常、超过5000转就认为是毁车?实际上这是由于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越来越大、高速挡位有效压制了转速,其次涡轮增压带来的低转速化所导致,让很多年轻车友认为2、3千转才是正常转速;平心而论过去的车子转速达到4、5千转很平常,如鄙人过去开的那辆四速At车、当时速达到120km时、发动机转速可达5000转以上,猛给油连挡都降不了(降了、转速反拖过红线区,飞车),就这么天天跑、跑了快30万公里也没事!
所以发动机根本不怕高转速运行、高转速运行已经在设计之初就被厂家考虑过,所以车友们没必要那么在意高转速,2、3千转仅仅是个入门转速,4、5千转勉强算高(鄙人经常把转速拉到7600转,我担心了么),偶尔拉拉转速对发动机只有好处、而没有一丝坏处;发动机低转速化仅仅是变速器传动比范围增加、与涡轮增压普及所导致的结果,所以高转速运行变得少见、但不代表发动机不能高转速运行,爱护车子是好事、过度爱护就没意义了;普通车友对车子的不了解、以及错误的认知还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思考问题时、角度最为重要!
你觉得普通人的汽车基础知识有多差?
现在买车的人多,但懂车的人少,一个人如果懂得少自然就容易受骗上当。今天我就来罗列几个很多人都搞不懂的汽车常识,同时会告诉你对应的骗局。
一、不知道什么决定油耗汽车烧油的本质就能量转化,发动机将汽油中的化学能转化成动能,整个过程都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所以一辆奔驰大G再怎么开也不可能开出smart的油耗。但偏偏有很多人无视物理定律,愿意相信通过某种方式可以大幅减少油耗。
对应的骗局就是网上卖的各种节油产品,有的插在点烟器上,有的装在进气管里,甚至有的是一张省油符贴在油箱盖内侧,我只能说这种省油产品已经接近玄学的范畴了。
二、搞不清怎么保养汽车其实汽车如何保养根本不需要懂,因为每辆车都随赠一本保养手册,上面有详细的保养项目和周期,哪怕是小白车主都能看懂。明明自己的保养手册最适合自己的车,但偏偏有很多车主就是不愿意去看,就喜欢到处问别人,问来的说法不一,自己一头雾水。
既然车主不愿意翻保养手册,那么就休怪4S店、汽修厂和网络上的各路“专家”对你狠了,各种过度保养项目层出不穷,各种洗节气门清积碳天天让你做,不做就吓唬你车子会坏。
三、分不清配件种类大多数车主以为汽车的配件就分两种——原厂件和副厂件,殊不知汽车配件体系很复杂,还分装车件、下线件、OEM件、拆车件、仿件、第三方配套件等等。它们的品质和价格都不一样,其中OEM件的性价比超高,很适合保养维修用。
汽修厂往往会利用车主对配件了解的盲区,偷换各类配件之间的概念,把下线件、拆车件、仿件当原厂件卖。
四、不明白92号和95号汽油有什么区别很多车主简单粗暴地认为95号油比92号更好更纯,甚至一直有人说95号油更耐烧。其实92和95唯一的区别就是辛烷值不同,适用于不同压缩比的发动机,仅此而已,根本就和所谓的耐不耐烧毫无关系。常见的骗局就是某些无良加油站会拼命推销价格更高的高标号汽油。
五、过分害怕积碳不少车主听到积碳就如临大敌,仿佛积碳就是汽车的癌细胞,只要存在就会让车子出现动力下降、油耗上升、噪音变大、发动机抖动、尾气不达标等后果。其实出现积碳是很正常,根本不会对汽车造成什么影响。
对应的骗局就是铺天盖地的清洗积碳产品,燃油添加剂,宣传也是夸张到不行,号称几瓶加进去车辆积碳就被清得干干净净,整个就是当年脑白金的营销套路。
六、以为汽车改装就是换个大轮毂可能是赛车游戏玩多了,不少车主总以为刷个ECU、换个大轮毂、装个大卡钳、加个大尾翼自己就能变成藤原拓海了,殊不知汽车的结构是前一发动全身,任何一个细微的改动都会破坏原有的机械平衡。汽车改装是个非常复杂且专业的事情,绝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驾驭的。
利用车主不切实际的梦想,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人模狗样的劣质改装店,老板自己都搞不清楚汽车原理就敢替人改车,除了样子炫酷一点,车子是越改越难开 ,然后告诉车主“你只要再改个XX就可以解决了”,结果车主在花钱改装的路上越走越远。
总之,还有很多因普通人汽车基础差而带来的骗局,暂时就不一一罗列了,以后有机会再说。怎么说呢?到底是先有傻子还是先有骗子,这个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回答。建议车主们还是多了解了解汽车原理吧,否则你在奸商的眼里就是一块大肥肉。
你觉得普通人的汽车基础知识有多差?
只认识大众一个品牌,把城市SUV当做是山地越野车的。
说正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几个笑话啊:
1、国内有位明星,保姆车是丰田的埃尔法,我朋友看到了一直笑;我问他笑什么,他说XX那么大的腕,出行就坐个破面包车,那么有钱都舍不得买个奔驰E。
丰田的埃尔法虽然在日本不值钱,但是在国内落地价近百万,买两辆奔驰E都够了;再一个这个车在国内是限购的,每年就那几百辆车。
2、我邻居老孙(冒庭大兄弟)买了辆新车,每天回家是认认真真的洗车;然后有一天看到车子的刹车盘生锈了,急忙给我打电话问我怎么办。我其实很服气,因为他知道生锈的是刹车盘;然后我让他出去开一下,踩几脚刹车,回来跟我说锈没了,很认真的问我要不要在刹车盘上抹点润滑油。我当时就蒙了,逮着他是一顿科普;刹车盘生锈是正常现象,踩两脚刹车就没了,往上面抹润滑油可以防锈但是更容易送命。
3、顺便一提,老孙买的是宝马五系轿车;买回来第二天就找我和他一块去4S店要说法,原因很简单:老孙说销售偷了他的备胎,他在车上找了遍都没有找到备胎。PS:宝马用的是防爆胎(不防爆,只是零胎压的时候可以继续中高速行驶),没有备胎一说;如果觉着驾驶体验不怎么样的话,可以换个轮胎试试(防爆胎开起来不是很舒服)。
4、老孙买车的时候想买辉昂(大众的C级豪华轿车),他说买个辉昂可以扮猪吃老虎;但是我觉着他买个辉昂就是本色出演,想扮猪吃老虎那得是辉昂他哥哥辉腾,最低也得是途锐,这两款才有扮猪吃老虎的实力。
下面我给你讲一下,我见过的汽车小白的骚操作:1、买了辆城市SUV,回家跟我说教练我买了辆越野车,有空我带你越野去。
2、夏天给我打电话说他车里特别热,问我教练车怎么弄得车里那么凉快;然后我默默地开了个视频,教他打开了他的空调(大夏天的他开了暖风)。
3、有个学员说他攒了六万块钱想全款买辆桑塔纳,我告诉他钱不够,他问我为什么;桑塔纳丐版六万多,车船税加保险三四千,购置税七千多,全款落地小八万。
4、某学员在网站上看了新款轩逸的配图,问我为什么自动挡的车型还有离合器?我能告诉她那是日产车的脚刹吗?幸亏他没问我这车为什么没有手刹,再问我是不是日产减配把手刹给减没了。
其实说知道燃油标号和十几种车标的,知道车型划分依据的,知道汽车上的常用功能怎么使用的,这就是汽车知识比较足的了;比这能多知道一点点的,就能跟我一样在网站上做汽车评论员了,你说普通人的汽车基础知识有多差?
你觉得普通人的汽车基础知识有多差?
你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检车家的一名二手车检测技师。工作的原因经常接触各种车型,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还是相对有所了解的,下面我就从我个人的角度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我们做检测的时候,内饰的功能按键都需要试一下,有时候是个人的车,车主就在旁边,经常有以下画面:
1.我打开大灯清洗,车主看的一脸懵逼,问我这是啥?他以为大灯清洗喷头那里的盖子只是装饰!用了几年车没用过这功能;
2.有些车的工具是放在后叶子板内衬里面的,我检查工具齐全不齐全的时候,从那里拿出了全新的未使用过的三角架,千斤顶,车主一直不知道这台车有工具或者是工具在哪;
3.稍微高端一点的车里,很多车主没用过S档,哪怕是带拨片的车,主要就图个配置高,好看,基本买回来没用几次,怎么拨都不知道;
4.很多车主,特别是女性车主,不知道引擎盖怎么打开,那你就别指望她能知道电瓶寿命,哪里加雨刮水等常规操作了;
5.看着我使用遥控器一键升降车窗,车主感觉很神奇的样子,眼睛瞪大大的。哟!还有这功能啊!哈哈!你都开到要卖了还不知道?
再说一个车内除雾的事情,在老家坐同学的车,冬天车内玻璃漆雾,同学的操作是拿毛巾擦。我跟他说,你把AC制冷打开,打开风挡,再把出风模式向右转到底,这是专门的除雾模式。一会前窗雾气全都没有了。
还有一个亲戚,说他的车仪表上有个灯常亮,是英文字母他不懂,是不是有啥故障!我趴过去一看,是绿色的ECO,也就放下心来了。跟他说这是车的行驶模式,绿色的ECO灯是经济模式,比较省油环保的状态,动力就是会有点束缚。可以关掉。
各种事情多了去了,很多人把车买回来就知道加油,启动,开空调,开灯,锁车。其他很多功能都是没有用过的,问他那些各种按键操作对应什么功能,一问三不知!甚至,有个别车主车开了四五年,不知道他的车有定速巡航功能。总之,还有很多人因汽车基础知识差而闹的笑话,或者被坑。因此我建议车主们朋友们,还是要多了解了解汽车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养车、用车和开车,避免使用误区,也少花冤枉钱。
~好了,就先回答到这里吧。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见解,希望能帮到你的。如果你有任何二手车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直接在下方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我一定尽我所能帮你解决。我是检车家的一名二手车检测技师,愿意做你最懂车的朋友~
你觉得普通人的汽车基础知识有多差?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挑几个有代表性的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1、一位女车主花50多万新提了一辆宝马X3,没想到这辆车刚开一个月就出了问题。
车主说她以110km/h的速度在高速上正常行驶,突然间车子抖了几下,然后就熄火了。当时她的车子停在超车道上,过往车辆有几次都差点擦到她的车子,非常危险。
后来车主打电话向4S店求助,没能解决问题,便联系救援就车子拖到了4S店。
女车主认为自己买的这辆车有严重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车或换车。4S店自然是不同意了,不能车主说有问题就有问题呀,必须做完检查,确定具体故障才行。
女车主觉得4S店敷衍,激动之下便带着扩音器和亲友一起堵住了4S店的大门进行维权。
两方僵持不下,不得已之下4S店报了警,在警察的协调下,车主同意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车没油了……
4S店当着车主和警察的面买来100块钱的汽油加进车里正常启动车子后,这个乌龙事件才算是完结。
人要吃饭牛得吃草,汽车也是需要加油的。倒不是说车主不知道车子需要加油,而是一些新车主能将车子开上路却不会看仪表,油表都到红线了也不知道去加油,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他们。
2、办公室有位比较熟的女同事,前些天跟我说她的车子能正常开,但好像是出了点故障,仪表盘上有个红色小灯一直闪个不停,让我帮着看看是怎么回事。
我跟着她下楼到车里一看,机油灯亮了,应该是缺机油了,打开引擎盖抽出机油标尺一看,干干净净没看到油线,我以为出错了,插进去拔出来连试了两次,居然还是没看到油迹。
趴地上往车底一看,地面有一滩液体,让手沾了点一看,果然是机油,看情形应该是上次保养时没处理好导致了渗漏,从标尺来看机油差不多都漏完了。
同事也是心大,跟我说:这几天没感觉出什么异常呀,等中午我开去4S店弄一下吧。
我赶紧跟她说:千万别,这几天没事只能说明运气好,还是让4S店的人过来一趟吧,爆缸的话损失就大了。
后来4S店的工作人员拎着机油过来检查之后,发现是滤芯在上次保养时没注意弄坏了,连连道歉并免费给同事更换了机滤、加满机油后,又给了10张洗车券。
说起来,同事比第一位车主要强一些,起码知道红灯亮了说明有故障,知道找人问一下……
3、我也闹过笑话,夏天开车和家人去海边玩,由于停车场的车位比较窄,就让媳妇抱着孩子先下车,媳妇下车后站在旁边看我停车,我倒车入库到一半时,媳妇大喊了一声并大声的说,“老公,车漏油了,好大的一滩!”
我被吓了一跳,赶紧急刹车,下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就见刚才停车的位置有一滩液体,趴下一看,车子底下也有,还在不断地往下滴,我用手摸了一把,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
”车没坏,我差点被吓坏了,那不是油,是水,空调冷凝水。“那几天一直在关注奔驰漏油的新闻,看到那滩水的瞬间以为我也中奖了……
车载空调和家用空调一样,在制冷时蒸发器和风道的温度是很低的,周围空气的水蒸气遇冷便会凝结成水珠,越积越多,聚成水滴从预留的管道排到车外。
5、一次回老家,路上堵车下了高速已经是8点多了,经过村里的一座小桥时对面来了一辆SUV,桥修得并不宽,会车很困难,我们便不约而同的在桥头停了下来,我打灯示意让对面先过去。
倒不是说我有多么礼让,而是对方开了大灯,我都晃得压根就看不见路,怕过桥后蹭到他的车。
但对面不闪灯也没动车子,就开着远光灯矗在那里,10多秒之后我熬不过他,以半盲的状态凭着感觉开了过去。
在辆车交错的时候,我对对面车子里坐的小姐姐为什么不关掉远光灯,对面非常疑惑地问我,”什么是远光灯?“可能在她眼里,只有车灯,没有远近吧。
自那之后,我再遇到开远光的车子也不生气了,和一群不知道远光为何物的人计较什么呢,你说对吧。
6、还是灯光问题,同事车子买回来之后,灯光一直在自动挡上,开了约一年左右出了问题。
有天晚上从烟台开车回青岛的时候,出了服务区之后车灯不亮了,停在路边启停车子好几次都没好,最后在慢车道上小心翼翼的开了3个多小时才到家。
第二天开到4S店做检查,师傅说,灯没坏,应该是不注意碰到车灯开关了,你是不是原来一直用的自动灯光?
同事一脸懵,”车灯还可以手动操作吗!“
然后4S店的师傅说,”没事,不用不好意思,你不是一个人,我都习惯了。“
同事:……
所以,如果夜晚在路上看到一辆新车不开车灯,很小的几率是灯坏了,最大的可能是车主不知道车灯按钮在哪里。
7、记得在网上看过一则趣事,有位车主花百万买了一辆奥迪A8,因为自己比较忙便将车子交给老婆打理,但不知道是忘了还是心存侥幸,他老婆连续4年都没有把车子送去年审。
结果当车主开着这辆奥迪A8去济南的时候,被关联大数据的电子眼识别并锁定后,交警精准地将其拦截被扣下,经审查,由于这辆奥迪A8脱审已超过3个周期,只能被强制报废,车主即使再心疼也没办法。
这里做一个提醒,最新年检政策已经将6年之后的私家车年检周期从1年变更为2年,就是说,私家车10年内只需要上线年检三次,分别是第6年,第8年和第10年,10年之后则变为一年一检。
车辆的年检有效期是年审日的前三个月,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建议大家提前1~2个月进行年检。
需要注意的是,年检是没有宽限期的,一旦脱检,车辆是不能上路的,如果被查到,会受到扣3分,罚200元的处罚。
8、说说转向灯的事,路上经常遇到这种事,右前方车辆毫无征兆地转向变道插到我的前面,为了避免撞上我会下意识地踩刹车。
这种开车方式真的非常危险,不但损人也害己,多数情况下被插车辆能及时刹住,不会造成什么财产上的损失。但也因此发生了很多起事故,前方车辆不打转向突然变道,后方车辆未能及时避让撞了上去,轻则损失些钱财,重则造成连环追尾并危及生命。
还有一些车主,车子都快过去了才开转向灯,问他为什么不早点打转向灯,他会以一种老司机的语气跟和你说,转向灯开早了就没人让行了。
这个理由在我看来真的很奇葩,打转向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醒车辆和行人,变道或转弯时给直行车辆让行,过路口时礼让行人,这都是被明文写在交规里的,出了事故是要担全责的。
奉劝这些人不要心存侥幸,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你好我好大家好!
写在最后:
上面说的都是一些非常小白的事,车主买回来汽车之后,除了能进行基础的驾驶外,像更换雨刷片、更换轮胎、添加玻璃水等操作也是需要掌握的,在关键时刻就能帮我们节省很多的金钱和时间成本。
虽然说汽车从性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代步工具,但毕竟我们是花了十几万甚至上百万买回来的,并且还关系着自己和一家人的安全,如果不熟悉汽车的相关功能,不熟悉交通行驶规则,轻则产生金钱损失,重则车毁人亡,酿成惨剧。所以,无论是从财产角度还是从人身安全角度,我们都应该学习相关的汽车知识。
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汽车最方便也是最正确的的途径就是购买汽车时配带的汽车说明书,只要通读说明书之后,就能对买来的车辆有一个基本了解,不至于出现忘记保养、不会加油等乌龙事件,上路更有信心也更安全。
你觉得普通人的汽车基础知识有多差?
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多数对汽车基础知识还是有一点了解的。当然也有极少数例外,他们对汽车知识一窍不通,因为不懂还经常会闹一些笑话。
我的一个亲戚,他就是这些例外中的一个。每当想起他,我打心里底里就想笑。
他是一个做小生意的,这些年攒了一些钱。没有驾驶证也要买车(是不是胆大?)我告诉他应该先学证,他不肯。说没有事,不就是车吗?谁上去都会开。我又说,要不你买辆二手车吧?在家练练手。他不肯。而且追求高大上,又想便宜。于是买了一辆长安系列的车,自动挡的。叫什么(?成)。
我帮他把车开回家,告诉他抓紧去学证,他不肯,让我帮他在乡间小道上练车。我坐在他旁边那叫一个怕呀?我耐心告诉他刹车油门方向盘等等汽车里面的构造。他兴高采烈的开走了,一走一停,一走一停。把我晃的都快翻胃了。我一边忍着难受,一边教他怎样开车。
他一边开一边问:轮胎在哪里呀?我怎么看不到呀?我大笑:在车上怎么能看到轮胎呢?你好好开车,好好把住方向盘看前面。他又说以为在车上能看到轮胎呢,那样就好掌握方向了。我笑的肚子疼。他却不以为然。
糟糕,前面有一个大土堆,踩刹车快踩我大声说。刹车在哪里呀?我看不到,不看路了,看脚底。轰的一声踩到油门了。我急忙去拉手刹,还好有惊无险,没有撞上去。把我吓出了一身汗。
经此一吓,我不敢指导他了。急忙帮他把车开回家,路上他还说要是能看到轮胎就好了。车就好开多了。
关于他开车的笑话还有很多,在次我就不一一赘述了。由此可见不懂汽车知识的人有多可笑吗?这是让人又怕又笑。
祝你生活愉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