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法系、德系、美系,哪个车系的车安全系数最高、最耐撞?

这个问题似乎带着一些歧义、也有一些逻辑上的不准确,安全、耐撞完全不是一回事,安全的意义在于对车内人员提供的保护、而耐撞则可以理解成碰撞后对车子的损毁程度,比如常人眼中的耐撞大部分是指发生碰撞后车辆受损程度低,比如人家前杠、大灯全碎,而您只是掉了点漆(有些夸张,但只是比喻),那么您就会认为车子耐撞;但对于车内乘员的安全则完全是两回事,所以耐撞不等于安全;即便把车子撞成粉末,只要车内人员活着,那就是安全。。。车子耐撞不等于安全

很多朋友对车体碰撞后的溃缩、吸能现象有些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减配的象征,认为只有将车身刚度提高、堆更多料,在碰撞中车身损坏程度越低安全性就越好?其实这种思维逻辑是错误的;如上图所示当年的老别克,鄙人觉得这款车最耐撞,整车接近2.1吨的重量,对于一辆轿车而言刚度、堆料都很足,这才是公路坦克,但这车一发生碰撞,对车内传递的震动很强。。。好多年前鄙人驾驶这老别克,与一辆某系轿车发生碰撞,车速应该在50千米左右,对方前脸已经撞的面目全非,但老别克问题不大、前脸基本没事,但可笑的是对方很快就从车子里走了下来,而鄙人却被震的很晕,因为本身就是辆年限较高的二手车,所以鄙人心里很怕会着火,所以拼命想出去,可身体不听使唤,后来对方估计是来气了,把车门打开才把鄙人给弄了出来;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这辆老别克真的自燃了,鄙人当时很难跑的出来;当时想不明白为什么晕的会是自己,因为当时谁都认为老别克最耐撞。。。所以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虽然老别克靠强悍的车身可以硬刚碰撞,但震波不会平白无故的消失,还会继续传递、终究作用到车内的乘车人员,这份震波让人的血肉之躯来硬抗是受不了的,通常会晕乎乎一小段时间,而正是因为耽误了这小段时间而措施了自救的时机!早期所以车企的工程师来说,他们也认为车身刚度越大、越安全,但貌似很多年前出现过一次某主打安全的品牌SUV在碰撞后翻下山坡,车体受损不严重、几乎无变形,但车内人员全部死亡的案例,而且走的时候还很安详、全部因为内出血死亡,也正是在这次事件后踩产生了对刚度大=安全的质疑。。。后来碰撞溃缩理论被提出,全世界主机厂都接受了这个理论,所以现在的车辆都不耐撞,车头到A柱这部分就是拿出来牺牲的,只要保住驾驶室就是安全的体现。。。

无论哪个车系,同级别比较安全性都差不多,重点在于同级别。。。

很多朋友认为日系车不安全,因为看过很多视频,比如那些德系车把日系车撞解体之类的事件,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忽略了是否为同级别、忽略了碰撞的位置;比如当年出现的宝马7系拦腰撞马自达3、去年出现的奥迪S6拦腰撞沃尔沃V40,虽然马3、V40都被不幸的撞解体,但这并没办法说明什么;因为这是不对等的碰撞!只有同级别、同部位进行碰撞才更容易体现出谁更安全,而高级别、高重量的车子撞低级别、低重量车子的腰部,无论撞成什么样都毫无意义,因为腰子很脆弱滴。。。就目前而言,同级别的车辆安全系数都相差不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次车祸能带走一位开日系车的车主生命,那么同样的碰撞也能带走开同级别的德系车主生命,同级别、同样的碰撞场景,无论什么车系出现的结果一定是要么都活、要么都挂掉、要么都受伤。。。所以五大车系从来就没有哪个安全、哪个不安全的说法,只要同级别比较,安全系数都相差的不多!

车辆发生碰撞之后,能否生存,主要与车内的空间、碰撞后的可操控性有直接的关系;

最影响碰撞后生存几率的因素是空间、其次就是碰撞后的操控性如何;空间大,那么碰撞后生存的几率就越大,因为足够大的空间可以有更大的车体形变范围,可以防止车主被不幸的挤死、挤伤,这就是为什么车辆级别越高越安全的道理,世间不存在某品牌的A级车比其它品牌B级车更安全的可能性;如上图所示,美国IIHS提供的百万注册车辆死亡数,其实很容易看出车辆级别越高、越大,车辆的安全性就越好、死亡人数就更少!其次影响安全的就是碰撞后的操控性,比如同样的碰撞,有的车在碰撞之后可以很快得到控制、之后停车;而有的车子在碰撞之后极其容易失控、从而引发后续的二次、三次甚至多次的连续碰撞,结果车内人员躲过了第一次主要碰撞,却卒于后续的几次碰撞中,所以碰撞后的操控性能也很重要;如上图所示,为什么最大型SUV的死亡人数反而不低?就是因为大型SUV太大、重心太高,碰撞之后很难被快速的控制住,所以才导致死亡人数较多。。。所以同级别的德系、日系、美系、法系之间的安全性能差异不大,但部分日系车不耐撞(车身破损严重),但日系也有硬的,比如英菲尼迪就很耐撞,不过耐不耐撞无意义,人没事才最重要!不要拿德系车的D级车如S、7系、A8去比较别的车系的A、B、C级车,这样是不公平的,比如法系现在最高只有B级,那么咱们就在B级范围比较谁好、谁坏,不同级别比较安全性毫无意义,那样还不如拿汽车和自行车比安全呢,对吧?所以至于谁耐撞鄙人就不仔细分析了、毫无意义,人活着比啥都强;至于安全性就是五大车系同级别车辆的安全性都差不多!

日系、法系、德系、美系,哪个车系的车安全系数最高、最耐撞?

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我是雪铁龙C4L车主,一次在上次路上发生四车追尾,车速大概都在50公里每小时左右,我是第二辆车,第一台是大巴车,突然变道,我没有办法刹车,我车头就撞到了大巴车上,然后我后面是一台江淮的SUV,也刹不住,撞到我车屁股,最后是一台运垃圾车,也刹不住,追尾江淮,然后江淮又撞我车屁股一次,事故导致江淮SUV彻底报废,发动机舱严重损坏,发动机也完蛋了,车尾完全塌陷。我的雪铁龙只是头部有轻微刮擦,大灯损坏;尾部凹陷,也只是撞到防撞梁,导致防撞梁变形。其他没有任何问题。从这一撞,让我对法系另眼相看,江淮报废,我的车缺只是轻微伤。法系车的安全性真的没得说,说一千到一万,从事故中才能检验一台个的好坏。

日系、法系、德系、美系,哪个车系的车安全系数最高、最耐撞?

谁最耐撞?日、法、德、美豪华品牌对比篇

其中法系是没有豪华品牌的,虽然法系一直说DS就是豪华品牌,但是DS在我看来只是生产了非常好的汽车,但距离豪华品牌相去甚远,不说D级车,连一台C级都没有,产品线也非常单调,称不上所谓豪华品牌,但产品还是值得认可。

那么就剩美日德三系了,

美系:凯迪拉克、林肯;
日系: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
德系:奔驰、宝马、奥迪。

幸好问题是放在今天回答,如果是一年前,雷克萨斯完全有资格评为最耐用但最不耐撞的豪华品牌,自从雷克萨斯用了全新的TNGA平台后碰撞安全性提高了很多,已经可以与英菲尼迪相媲美。那么,日系三侠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的耐撞程度就差不多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那日系三侠跟美系的凯迪拉克、林肯相比呢?日系三侠毫无疑问要略胜一筹。凯迪拉克、林肯其实关不是太注重撞击,美系一直是占着自己车大、车重取胜,但在轻量化的今天,许多轻量化的车刚性都做到很强,即使车重一点点也占不了太多便宜,何况像英菲尼迪这样的车轻量化后重量仍然居高不下。所以,美系双兄弟属于三板斧,欺负弱者有余,在强者面前三板斧下去没暴掉对手就要开始吃亏了。

好,那德系三强奔驰、宝马、奥迪如何?大强奔驰减配越来越过分,得寸进尺一点不输给“苏大强”,堆积了许多垃圾在车内,不过安全方面没有减配,仍然可以与二强宝马、三强奥迪在同一水平。如果从个人主观态度来看,我觉得宝马比奔驰、奥迪更耐撞一些,车子也更好一些。

说到这,实际上就是德系与日系哪家强的PK了,这好比问关羽与赵云谁更厉害,各有各的信仰,水平差不多的车,除非拿几十台对撞测试对会有相对客观但又有很大运气成分的结果,所以,主观上这几个品牌你说谁安全谁就安全。

普通品牌谁更耐撞?

以上是豪华品牌,那么普通品牌谁更耐撞?

美系代表:别克、雪佛兰、福特;日系代表: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斯巴鲁;德系代表:大众、斯柯达;法系代表:DS、标致、雪铁龙。

大众一定是垫底的,销量最好的几款在同级里也是最不耐撞的,朗逸、帕萨特、迈腾、途观L等,这个现在已经人尽皆知就不展开篇幅说了,斯柯达也陪葬了。

日系因为品牌与车型太多了,已经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新款丰田凯美瑞就更安全一些,在丰田TNGA架构下的车都比以前更安全一些,主要是脱胎换骨地开始将超高强度钢应用在乘员区形成“安全舱”,所以老丰田“垃圾”,新丰田“优秀”,现在还有车型是在老平台生产,那些就很不耐撞。

而本田在这方面没有多大改进,还没跟上丰田的步伐,顶多比大众好一些;日产也没跟上步伐,在撞击这块还是吃老本,但比本田好一些;马自达跟日产一个水平;斯巴鲁比本田、日产、马自达要好很多,跟新丰田一个水平。

美系比德系好,比本田、日产、马自达好,但不如新丰田、斯巴鲁,原因跟上面豪华品牌的一样,不太注重撞击方面的研究,但底子坚强,所以免强支撑如今水平,再不上进不出几年就垫底了。

法系最后出场,法系存在感一向比较低,人过于实在,就连减配都要通告天下:“我准备减配哪些地方了,大家知晓一下……”,大众公关笑晕在厕所。但是我们很缺这么实在的人,这么实在的车,明明白白简配,不偷工减料。所以,你已经能想象了,法系的乘员舱强度在普通品牌中目前还没人可以PK,即使新丰田也要甘拜下风。

写在最后

车子的安全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碰撞安全,国内国外已经有权威机构做这方面的测试,但是做的项目还不够,大多是针对汽车与绝对刚性的物体碰撞会怎样,事实上车祸发生最多的是汽车与汽车之间碰撞,这会有一些差别。

但是碰撞本身就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这次“优”,可能同样的测试下次“良”。同样的道理,耐撞的车在马路上也并非一定就撞赢,撞击除了结构以外,更重要的是角度、力度、时机。而对车内的司机乘员来说,碰撞那一刻的姿势、那一刻是在呼气还是吸气都能决定最后的受伤程度不同。所以,良好的驾驶习惯最重要。

日系、法系、德系、美系,哪个车系的车安全系数最高、最耐撞?

千万不要买法系,你会后悔的!

我就是深受其害,高速即使160+的速度依然太稳了容易打瞌睡,80过弯太轻松了,完全没有像过山车那样被甩出去失控的刺激体验。

还有一点无法忍受的是,法系车和日系车相撞,撞的轻还好,万一撞的重的话,吃亏的肯定是法系车主,上窜下跳的报警,联系保险,报平安忙的跟孙子似的。

而反观别的车系车主则像个没事儿人一样躺那一动不动。

日系、法系、德系、美系,哪个车系的车安全系数最高、最耐撞?

论安全 论钢材强度保命 psa的笼式车身有的一说 看看不简配的钢材 看看用的锰钢 强度有多大就是了 安全 环保(隔音棉都是一律白色而不是回收棉)大货车追尾 宝马追5008

再普及一下以前和最近发生的事情

1.汶川大地震 被大落石砸中车顶的凯旋,车主没事 车照样开 被称为车坚强 雪铁龙送了一辆新凯旋给车主 那辆车在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展览!

2.重庆大巴抢方向盘坠桥事件 雪铁龙世嘉正正撞上去 车主没事 可以看视频

3.广州最近停车堵车问题 标致4008用车头撞开凯迪拉克xts 4008开走没事 xts变形

4.最近雪铁龙天逸连撞6部车 自己没事还能开走

5.标致4008高速公路分神不小心冲出护栏 正驾驶和副驾驶接受事情现场采访 没事 可以医院不用去

图是前后梁 溃缩区 超长的货车直接追尾5008 宝马追尾5008

自己看看 不简配和简配的车区别

日系、法系、德系、美系,哪个车系的车安全系数最高、最耐撞?

估计有很多车主都会说“德系车、美系车是最耐撞的”、“法系车、日系车是最不耐撞的,安全系数最低的”。

核对的标准在哪里?以车重来衡量汽车的安全系数吗?

一直以来,消费者对安全这个概念总会混淆,所谓的德系车美系车车身重,肯定安全,而日系车皮薄,轻飘飘肯定不安全,这是最常见的说法,但事实并非如此。

汽车的安全系数高低跟车身的重量没有多大的关系。无论是德系还是日系,近年来不乏都出现过断轴事件,车的安全是跟车的结果设计有很大关系,重量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素。

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和被动安全,主动安全主要表现在如何让汽车尽量少出现事故,而被动安全则是指在发生事故时的安全性。

可以想象汽车相当于一个铁盒子,那么很多人就会认为只有外壳更加坚固,安全性才会更高,其实并不是的,应该反过来说,当车子越坚固,速度越快而且撞击的时间短,那么车内的人承受的冲击力就会越高,从而更加危险。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才会有后来的“缓冲吸能”,简单来讲就是避免碰撞之后冲击力转移到人的身上,从而保证驾驶员的安全。

至此我们必须肯定缓冲吸能理论的作用,事实就是无论德系、日系还是什么系的车,全部都认可这一理论并且在贯彻执行。

绝对不要一听说"缓冲吸能"就觉得这车会很"软",在很多实际碰撞案例中,往往是车头、车尾损伤变形大的车,乘客受伤程度反而小,而变形小的车,乘客反而伤得更重。

之所以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日系车安全性是最低的原因,但有一点也不可否认,日系车在“缓冲吸能”这一块上算是做得挺好的。虽然说在一定程度上德系车以及美系车甚至其他车系的车外壳比较硬,车身重,但这并不是说明安全系数高的理由。

当然也不能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德系、美系、法系、日系这些车系的安全性那个高那个低,应当具体到哪一款车型,甚至在不同操作情况下得出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有汽车大V答疑解惑,车主危难时刻紧急救助等,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