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服装设计事件怎么看?
不是我脆弱,一看见这个造型就想起了小本子,确实有些无法适应。以前没买过李宁,以后也不会买。
军绿色衣服+两扇耳贴,我想到的只能是小本子,因为每部抗战剧里都是这么拍的。
有网友说这个耳贴不是日军专属,很多国家的战斗帽都有耳贴设计。虽然不算是日军专属,但是作为中国品牌不从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装里寻找设计元素,要搞这种有争议的设计活该被骂。
李宁现在不单单是个运动品牌,他还挂着“中国李宁”的称号。我看着民族品牌进店选购,发现了几套小本子风格的衣服,你猜我是什么心情?
2008年以前李宁还和安踏一个价位,全是比较亲民的,08年奥运会李宁点燃圣火,然后李宁就开始走高端路线了,价格越来越离谱。后来又出现了“中国李宁”,价格拉到个耐克阿迪一个水平。
我还是比较支持国货的,鸿星尔克、361、安踏都买过,但是我一直没买过李宁,以后应该也不会买。
当时新疆棉事件出现后,李宁是吃爱国红利最多的,而且在不久后将篮球鞋抄到了十倍之多。但是河南捐款,李宁却不如濒临破产的鸿星尔克。
不知道李宁的设计师是无心之举,还是故意为之,总之李宁这次事件很败好感!
李宁服装设计事件怎么看?
秦桧之后再也没有国人用桧当名字了,是因为这个字不好吗?并不是,只是单纯的因为这个字被搞臭了。
同样的,这个设计,确实更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但在被侵华日军钉在耻辱的柱子上之后,两者就已经彻底绑定!这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洗地的
李宁服装设计事件怎么看?
从其他颜色系列来看,并无不妥,只是这个军绿色两个帘子让我们一看就想起来日本鬼子,国仇家恨感觉就不爽,设计师应该是更多的考虑国际化,而忽略了国内的国情,如果说是设计师有意模仿日本鬼子的服饰,肯定是不可能,除非李宁不想活了。作为一个民族品牌,冲击高端,走向国际没有问题,问题是要考虑国人的接受程度,最好还是把军绿色系列撤了,免得继续发酵。
李宁服装设计事件怎么看?
抱着膀子站人堆里看[呲牙]
李宁服装设计事件怎么看?
这个设计风格,普通人一看就亲日,不要给我说什么设计理念,穿着是中国人该有的样子就行。
不要在国货爱国的掩护下,偷摸转换植入我们不喜欢的元素,群众眼睛雪亮的[大金牙]
李宁服装设计事件怎么看?
当一家企业试图去触碰一个国家人民的历史情结和内心底线的时候,你就知道它可能离死不远了。李宁服装设计这件事无关审美、无关价值,而是赤裸裸的挑逗起了中国消费者的民族情绪和历史仇恨,也许外国人和个别中国人会又用民粹主义来说事,但我想说,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潮流,任何个人和团体试图去挑战和挑逗这种潮流本身就是不自量力的。
过去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企业在这件事情上不知道犯过了多少了类似的错误,但这种错误至今没有得到任何的警醒,仍有企业在民族文化认同出错。我想说,这不是这个国家人民的玻璃心,而是一个国家人民的民族性,如果我们丧失了这种民族性,我们就丧失了对这个国家的历史认同。作为一个企业是没有任何资格和能力去和它的消费对象站在对立面的,当你的消费者中绝大多数都认为你错了,觉得对你的产品不满了,没有任何可以探讨的余地,那就是企业本身错了,无论这家企业市场规模有多大,品牌影响力有多大,这都不构成一家企业能够能为扮演教育消费者的角色。审美可以被改变,流行风可以乱刮,有些东西不能够乱碰,因为他有可能涉及一个国家人民的底线,更何况这中间充斥着复杂的民族性的东西,岂能是你“别出心裁”的一件产品就能推翻的!
企业考究的无非是企业利益,决策是否得当的判断标准就是你是否获得了恰当的市场利益,当这件事情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时,事情本身就显而易见了。至今未看到李宁品牌给出的任何回复和解释,这也不是办法,因为消费者厌恶的思潮已经形成,不能仗着自己庞大的身形就试图让时间去消弭这一切,这样就低估了现在的信息网络社会,执迷不悟的结果就是,你的身体有多庞大,那么你倒下来的巨响就有多轰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