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打人事件,如果旁人上前制止并打伤施暴者,属于见义勇为吗?

见义勇为这种事情,首先你要有足够的能力去救助弱者,其次需要公安机关对你的行为赋予见义勇为的结论。

见义勇为需要配置的能力大概有以下三项:

1、武力值;2、勇气值;3、智力值

武力值不用多解释,就是平息争斗,能够让双方都服气,并且不敢对你有任何反抗或者事后报复的绝对实力。

以唐山打人事件为例,你要保底的武力值,至少要跟对面三个壮汉硬钢,并且还能使其不敢继续行凶的底气。

要明白一个前提,被打的白衣女子和黑衣女子都不是普通弱女子,而是具有相当心理素质跟对敌经验的高手。白衣女子面对绿衣男子的挑衅跟骚扰,丝毫没有退缩不说,而且不断拉高嗓门试图压制对方,在对方动手并且扇耳光之后,立刻用酒瓶予以还击。虽然没有打中,但这种应急反应跟心理素质相当过硬了。我过去也见过好几次夜场打架的场景,要知道女人特别硬气的本钱,大多是自己一方有复数以上的男性,有足够的武力垫底。而且即使不幸被乱战卷入,女生也基本以王八拳或者随手抓着什么就扔过去为主,很少有这种动手就操酒瓶子,而且抡得相当有职业素养的情况。

而黑衣女子的段位明显更高一筹,白衣女子的酒瓶被绿衣男子MISS闪避后,黑衣女子立刻补刀,一瓶子直接砸绿衣男后脑勺上,而且直接暴击碎瓶,最终形成多人混战。

这里有一个很容易忽略的细节,那就是用酒瓶子砸人并且爆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曾经在大学时候跟人打架,也用酒瓶子抡过对方脑袋,但根本把握不住精准力道,一瓶子砸过去直接变成钝器打击,酒瓶子没碎,而且给对方的伤害也几乎没有,结局就是被对方按地上反杀。我虽然不是什么武道家或者绿衣男那种彪形大汉,但也是173cm+130斤的普通男性,力道上绝对足以爆瓶,但就是拿捏不住发力点跟击打部位,可见啤酒瓶爆头是技术+经验结合的高难度操作。

粗略给这两位受害者的武力值+心理素质进行评估,最少也是街头黄金段位,很多在网上上蹿下跳的键盘超人如果去骚扰,估计进医院的就是你们了,还不够他们热身的。只不过这位绿衣男子,也就是主要输出单位,他大概率街头斗殴的王者段位,刑满释放人员+锁血挂,酒瓶爆头后直接加怒气值,开启连续暴击模式,瞬间将两个黄金放倒(进屋的两个辅助可有可无)。

所以唐山打人事件本身是一个高武格局,这边出黄金那边爆王者,如果你要见义勇为,最少也得是王者级别,但国服的王者就那么些,有多少会碰巧遇上这种神仙局呢。

而勇气值方面,这个属于个人性格问题,而且勇气值往往也跟武力值捆绑,有底气的人自然就有勇气,自身难保的普通人自然会勇气值欠费。

毕竟只有勇气那叫一勇之夫,这并不能帮助弱者,反而会将另一个弱者引入泥潭,增加受害者的数量而已。

当然了,唐山事件以后,网上出现了很多勇气值爆表,通过键盘大杀四方的道德表演艺术家。一个两个打出来的文字都带着血筋儿,表示只要自己在现场肯定开无双救下被害者,让全世界看看战狼之怒。

像这类人非常多,每一次震动全国的网络热点都是他们“键”义勇为的表演时间,但他们把勇气都注入到了键盘上,并且跟风去网暴一些无辜的弱者,满足自己的侠义心理。

可真要到了现场,他们又会变成那些避之不及的旁观者,甚至连拍照取证跟报警的勇气都没有。

见义勇为时,勇气值欠费,“键”义勇为时,大杀四方勇不可当。

第三点智力值,就是最关键的一个能力,也是见义勇为能否成立的关键因素。

说简单一点,见义勇为需要的智力,就是在突发事件时,拥有准确判断局势,并且迅速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比如唐山打人事件,周边挨着被打女子的两座人,他们的反应最为真实,那就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因为在双方冲突升级以后开始动手也就十几秒的事情,除非旁边的人从进来吃饭开始就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被打女子这一桌,并且跟摄像头一样见证了全过程(但话又说回来了,有谁去饭店吃饭,全程注意力放在另一桌人身上,这特喵的肯定是个BT吧!!)

否则他们只会一脸问号的看着打成热窑的一堆人,既分不出是谁在打谁,谁跟谁是一伙的,更加判断不出谁才是弱势的一方。

即使分得出谁在打谁,但他们也绝对不会知道两边是否认识,打起来的理由是什么,并且这是真打还是在做另类直播(手动狗头)。

这种时候正确的反应只能暂时避开,即使要见义勇为,也要把基本情况弄清楚。因为见义勇为是一个结果,而且是司法机关把调查结束以后做出的判断,你要收获这个结果,那么你就必须在现场做出最精准的判断。

而根据你的判断精准度,最后结果可能是这些:

第一、假如你智力值欠费,直接抡起可以攻击的武器就冲过去加入战团,并且袭击了你认为是欺凌弱小的一方,结果两边是夫妻扯皮,或者朋友喝大了撒酒疯,他们酒醒后一片云彩散,你变成打便宜手的施暴者,被定性为斗殴,拘留=罚款;

第二、你对“强者”与“弱者”的判断正确,但自身武力值欠费,加入战团后被围殴,成为受害者+1,事后被高昂的医疗费用压得喘不过气;

第三、你武力值爆表,开无双重伤或者弄死对方一人,结果整个事件从普通斗殴变成重大刑事案件。被你救下的“弱者”选择潜水,撇清所有事情。你从施救者变成被告,不但要承担死者的赔偿金,还要面临若干年的有期徒刑;

第四、你不但武力值爆表,而且对局势判断无比准确,还精准把握了法律赋予的“无限防卫权”,最终也被警方认定为正当防卫,并且给了你见义勇为的荣誉称号。但你在混战中也受了伤,承担了庞大的医疗费甚至会留下永久后遗症,而法律规定你可以找被你救下的人补偿。然后你们从施救者与被救者,变成了民事原告跟被告,于是另一轮道德批判又向你袭来。

所以即便是武力+智力+勇气都满分,你最后也仍然可能是输家,而且赔上的可能是剩下所有的人生。

在我国现行法律对见义勇为的保护还不足够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是跟烧烤店的老板娘一样,努力尝试制止,但发现无法制止后,立刻让员工报警,并且将监控头录下的证据固定起来,积极配合警方抓捕嫌疑人,这本身也是一种见义勇为。

唐山打人事件,如果旁人上前制止并打伤施暴者,属于见义勇为吗?

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在网上发布以后持续发酵,引起了社会的不同反响,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奇男两女暴打两个女人,而且三个男人招招狠毒,要把女人置于死地的感觉。如果你在现场,你会见义勇为吗?

从网上看了相关的视频,有人说:在画面里“旁观者太多”,而见义勇为伸出援助之手的很少,是人性太冷漠了。

唐山打人事件,如果你在场会怎么办?

可能会有三种做法:

1.袖手旁观

虽然知道暴力殴打他人是不对的,但是面对六七个壮汉施暴,以一己之力也是无能为力,并且不认识其中的任何一个人,也不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如果上去拉架、劝阻,结果可能是被这群人打一顿,然后被当做受害人送医院。

所以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袖手旁观。

2.伸出援助之手

在当时施暴者气焰嚣张的那种情况下,如果有人上前制止,可能会发生另一起斗殴事件。制止的人可能会,以扰乱社会治安,与他人斗殴,受到刑罚,到头来,热心的人可能是里外不是人。因为我们的法律是不允许以暴制暴的。

3.报警求助

这种做法是最聪明的。这种事就得交给警方来处理。

如果想正当防卫、见义勇为,不妨来先了解一下万一被判定为打架斗殴、故意伤害的成本是什么,更厉害的是附加损失。

直接损失

1.如果鉴定是造成轻微伤:要有5-15日的行政拘留,外加500-1000元的罚款、还要有医药费误工费等赔偿,拘留期间误工损失。

2.如果造成轻伤:那就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赔偿金,还可能会开除公职,医药费误工费等赔偿,失去自由期间的误工损失。

3.如果造成重伤:更麻烦了,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经济赔偿。

附加损失:

1.公职或国企人员将会被开除,失去稳定工作,出来后有前科,找工作难,甚至影响子女。

2.如果对方耍无赖,一直躺医院里,变相敲诈勒索,陷入长期诉讼,那么就会成为长期负担。

3.对方如果是个狠人,事后报复你全家,那么家人生活在恐惧之中。

4.家庭声誉受损,社交困难,孩子上学被歧视,父母抬不起头。

5.如果你的刑期较长,老婆跟你离婚,或者被其他男人有机可乘,孩子叫别人“爹”,年迈父母没人赡养照顾,经历各种人生悲剧。

按照现在的法律,见义勇为、正当防卫的风险成本很大,这是那么多有正义感的人在暴力面前“无动于衷”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当时在场,会不会出手相助呢?我实话实说:不会!

在那种场合,个人的力量是太渺小的。在没有绝对地把握的情况下,一个正常人绝对不会随便乱动。如果上去制止的话,肯定会被揍,之后还会被认定为聚众斗殴,肯定没好果子吃的。

而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根本不具备,制止这种场面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报警!

刚刚看到的短视频《陕西警方:被别人打了,能还手吗?》

被人打了,能还手吗?警花说:如果不是危及生命,第一时间是报警,如果轻率还手,打赢坐牢,打输住院。

像唐山烧烤店的这个事件,拳手、椅子、酒瓶子都招呼上了,是危及生命了还手,还是觉得性命无忧,叫那帮群殴的人休息一下,先来报个警。

如果有人抗击打,让他们打完再报警吧。至于旁边的人要不要出手,先问一下:对方危及你的生命了吗?所以要明白,既然想做好人,想见义勇为,要么一定有十足的控制事态把握。

见义勇为固然提倡,但法律不鼓励以暴制暴,更不鼓励对于失控行为的盲目牺牲。

陕西警方指令一出,你还想当“英雄”吗? 即使你想估计你的家人也不肯啊!

唐山打人事件,如果旁人上前制止并打伤施暴者,属于见义勇为吗?

唐山打人事件,如果旁人上前制止并打伤施暴者,属于见义勇为吗?

今天回答肯定是见义勇为!

唐山打人事件,如果旁人上前制止并打伤施暴者,属于见义勇为吗?

唐山打人事件,如果旁人上前制止并打伤施暴者,属于见义勇为吗?

算互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