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云社再没出现与曹云金和何云伟同等业务水平的演员?

第一,德云社现在走的是流量路线,培养的也是孟鹤堂秦霄贤这种网红型艺人,已经不需要曹云金跟何云伟这样业务水平的演员了;

第二、以德云社现有的教学体系,也培养不出来何曹这类艺人,说白了师资力量跟何曹两人比就差了一大截,怎么可能超水平出徒呢。

德云社成立以来所有演员的实力排名,何云伟曹云金也是仅次于郭德纲的那一档,综合能力来说,何曹两人都比总教习高峰强。何云伟柳活水平很高,比郭德纲的梆子评戏强出去几里地,而高峰根本没柳。曹云金在舞台驾驭力,以及控场能力方面跟郭德纲差不多,高峰基本没表现什么控场能力,遇到捣乱的基本上就是犯狗糊弄过去,跟曹云金比差了很远。

而高峰现在已经是德云社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最强的师资,他尚且比不过巅峰何曹,凭什么去培养这种水平的学生。

再者德云社现在教学模式跟鹤字科时期完全不同,鹤字科时期郭德纲会亲自面试,还会摘好的学徒亲自喂几段,像张鹤伦阎鹤祥孟鹤堂这种郭德纲多多少少都教过一些。到了九字科就基本不管了,只在毕业后表演摆知仪式,郭德纲估计连徒弟小剧场演出视频都懒得看,所以才会有张九龄在综艺上才第一得到郭德纲点评的奇葩景象。

霄字科已经进入全网红模式,炒CP成风了,秦霄贤这种相声建树为零,网红界和影视界一片坦途的,将来会是龙字科以及后面几科学员的模板,别的不说,光是龙字科招生那种浓浓的综艺味儿,就知道郭德纲对这些学员有多高期望了。

相声在主流那里虽然不火爆,但好歹还有一大群人在坚持说,而在德云社这个平台,已经逐渐走向消亡了。

郭德纲花费心思最多,而且出手最阔气的一批学员,就是最早的云字科,除去拜门的李云杰李云天张云番于家二子,其余的徒弟有一个是一个,郭德纲都传了些真玩意儿。

而在郭德纲还没爆红的几年里,云字科第一批学员,那更是各种活管够的。

何云伟虽然一直说是带艺投师,但他之前那些艺卖不出去钱,只能在票友圈玩玩。郭德纲对何云伟喜爱至极,甚至一度把他当二代班主在捧。就连学费都没收何云伟的,对他可谓是真爱。

当时郭老板在创业初期,各种运营手段都很原始落后,而且专门找亲戚朋友下手。张云雷潘云侠是王惠表亲,把两孩子骗到北京的借口是“学习影视表演”,结果一来才发现是说相声,而且还各种姿势吃苦受累。

当时收这几个孩子学费也用的是套娃法,没收何云伟的,让何云伟告诉曹云金交了3000,然后曹云金交了3000。再让曹云金告诉潘云侠张云雷交了5000,然后潘云侠张云雷交了5000,跟那啥销一个模式。

而对这几个徒弟,没交学费的反而教活最多,给何云伟说活曹云金等人都不准进去听。对何云伟也是各种姿势送温暖,师娘的鱼汤梗现在还被纲丝们铭记于心。而曹云金性格比较冲,所以郭德纲对他非打即骂,各种姿势压着他的性子。当然曹云金也确实跟郭德纲很像,怎么压都压不住,而且造反之后闹出的动静也最大。

潘云侠底子好有灵气,据说一下午就能背一段很长的贯口,而且形象好有观众缘,可惜演了两年就退出了,家里人跟郭德纲两口子还差点动手。至于张云雷属于祖师爷不赏饭,除了嗓子不错什么都不灵,郭德纲也主要教他评戏味死了机的太平歌词。可惜当时的小张没有感受到流量的美味,所以跑去北京当洗剪吹了,等了六年之后才灰溜溜回来叫郭爸爸,然后赶上流量入社,凭着自己的脸以及外形还有颜值,一跃成为相声顶流。

教出来两个,跑了两个,那么剩下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何曹身上了。而德云社当时收入虽然不高,何云伟一场300,曹云金一直是150,但这两人肯卖力气,而且靠着大量的实战机会,形成了自己的台风,以及相当规模的受众群。这也是他们后来自立门户非常顺利的原因,曹云金更是如日中天,一度挡了岳云鹏们的道,所以郭老师才一篇错字百出的家谱,把曹云金给压制住了,然后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们开始在娱乐圈风生水起。

而后面红起来的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主打的都不是相声功底,综合能力最强的岳云鹏也是剑走偏锋,卖萌耍贱赢得市场。张云雷孟鹤堂以及后来的秦霄贤,走的都是颜值路线,相声一个比一个惨。这样的榜样立在那里,你让德云社后来的徒弟还能正经说相声吗?

既然已经决定走娱乐明星路线,那就专心立人设耍贱卖萌卖腐,相声业务交给粉丝吹彩虹屁就行了。跟何云伟曹云金同样业务水平,累死老郭也教不出来了。

为什么德云社再没出现与曹云金和何云伟同等业务水平的演员?

你看德云社的演出了吗,你了解德云社吗?岳云鹏、张鹤伦、张九南……的业务水平不比这两人的差,无非是风格不同,很多人说岳云鹏是郭德纲硬捧得,胡说八道,他是郭德纲的私生子吗?要真是硬捧,有儿子、有亲戚、有老乡、有艺二代,怎么也轮不到岳云鹏。

为什么德云社再没出现与曹云金和何云伟同等业务水平的演员?

问这个问题,我冒昧的说一句;你不懂什么叫相声!你也不明白德云社!

年轻一代的相声演员谁最能代表相声~岳云鹏!

用相声门的话说;小岳岳是老天爷赏饭吃!相声的精髓展示最完美的就是这个被刻意低调了的岳云鹏。

岳云鹏不次于郭德纲的表达能力,比肩于于谦的情商。还有在德云社无与伦比的观众缘。

所谓的说学逗唱都是为相声的哏服务的细枝末节。请问谁的这些细枝末节都能不经意间被大家耳熟能详?

不要听一些人胡诌八咧。岳云鹏的《五环之歌》是相声还是歌曲?是学?还是唱?不是说吗?不是逗吗?

被一些所谓权威的相声大咖标榜的“”绝活”。如果你能让某小学二、三年级列为期末考试发小红花内容。你就会发现哇塞!天才好多!

但骨子里幽默的人并不多!

为什么德云社再没出现与曹云金和何云伟同等业务水平的演员?

四个原因:教学模式,师资力量,学习气氛,热爱程度

2021年年底,孟鹤堂和周九良等德云社相声明星们终于出现在了小剧场,结果演出效果被一些粉丝吐槽,节奏松散还屡出漏洞,捧逗之间毫无默契。

有粉丝认为这是孟鹤堂周九良搞综艺多了,相声业务松弛了所致。但实际上,这可不是他们俩第一次出问题,之前孟鹤堂在封箱时连个大保镖都背得崩瓜掉字,出席安徽卫视晚会时更是屡屡出现台上看小抄的动作,最后连节目都被安徽卫视拿下。

其实也不光是孟鹤堂一个人这样,德云社其他明星如张云雷和秦霄贤等人也经常被观众吐槽相声说得不好。

因此,网络上有一种声音比较有市场,那就是:别看现在德云社的相声明星不少,但他们的相声整体水平普遍比不上当年的何云伟和曹云金。

这话并不算夸张,曹云金曾三次上央视春晚,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何云伟虽然只上过一次春晚,但他连续三届登上非遗相声大会舞台,表现非常出色且全面,得到很多行家和观众的赞美之声。

那么,为什么德云社如今的相声明星们在业务层面赶不上当年的何云伟和曹云金,红了这么久怎么就突破不了前任师兄们呢?

笔者认为,这中间至少有四层原因。

一、精英教育和大班授课

何云伟和曹云金进德云社时一块学艺的本来就没几个人,他们可以享受师父郭德纲的一对一教育,这也是相声行业最传统的传艺方法,上百年来都是这么授课的,效果肯定没问题。

从德云社走红以后,来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郭德纲的徒弟数量也是屡屡突破相声界纪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让郭德纲一对一挨个说活挨个教已经非常不现实,他最多也就指导一下岳云鹏等有限的几个徒弟,大部分徒弟根本得不到何云伟和曹云金那样的学习条件。

以某大的万人足校为例,从足校刚成立起就有业内人士断言,这个大水漫灌的教育模式不可取。因为几乎全世界的职业足球都是精英教育模式,万人足校听着很厉害,但大班授课的形式和精英教育的效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相声行业已经坚持了上百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一定有其艺术规律可循。

二、师资水平不同

何云伟在进德云社之前不仅自学还到处找名师指导,进德云社之后身边可以指导他的人不光是郭德纲,还有张文顺、邢文昭、李文山等前辈,离开德云社后他又得到了“京城相声总教头”刘洪沂的亲自指点,这师资力量在整个相声圈内也是顶级的。

曹云金同样如此,他的启蒙老师是张寿臣的徒弟田立禾,进德云社后和何云伟一样也是各种名师前辈围绕在周围,连相声名家赵世忠老先生都给他捧过哏,这进步水平自然慢不了。

反观德云社现在的徒弟们,郭德纲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教他们不说,在他们面前最牛的老师大概也就是高峰了,说起来总教习高老板的相声水平是不错,但别说跟田立禾、刘洪沂等前辈比,就算跟何云伟比都比不过,再加上大班授课形式,那么多人里能有人超过何云伟曹云金真就是小概率。

三、学习气氛不同

笔者从2004年开始听德云社相声,对他们后台的情况多少了解一些。那时候年轻演员们如何云伟、曹云金他们的学习气氛非常好,几个人互相比拼学艺,谁要掌握了一块活儿就说给同伴听,让他们给挑毛病。每天除了演出之外,只要聚在一起都会在那里互相讨论和学习。在这种学习气氛之下,年轻演员成长非常快。

现在德云社的学习气氛怎么样笔者并不太清楚,但李菁说过一件事,从德云社走红之后很多气氛就完全变了样,没有之前那种轻松友好的氛围了。网络上也有一些传闻说德云社很多小徒弟都喜欢围着师娘转,心思都花在人际关系上了。毕竟竞争压力很大,不可能每个人都成名,公司资源有限,推谁不推谁区别非常大,这种情况下能怎么办,内卷呗。

德云社一些明星的其他业务也太多,比如综艺和影视剧就占用了很多时间,行内有句话叫: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晓,三天不练观众明白,这个规律别说年轻演员了,就连郭德纲自己都不能幸免,他现在的相声水准比起成名前后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再有一个,粉丝们的追捧也会有一定副作用,辛苦练功说相声和随随便便说两句,如果都能有效果都能有掌声还都能赚钱的话,那谁还练功呢。

四、热爱程度不同

郭德纲于谦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相声的?他们是在相声行业最火热的八十年代初开始步入这个行业的。何云伟、曹云金等人是什么时候学相声的?他们恰恰是在相声的低谷期,也就是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纪初这段时间开始学相声的。

相声处在巅峰期时,当相声演员不仅能出名还能赚大钱,这时候进入相声行业的人难免鱼龙混杂。相声处在低谷期时,当相声演员不仅出名费劲还挣不到钱,这时候进入相声行业的人除了热爱之外,还有其他理由吗?

因为热爱,所以才会孜孜不倦的学习,所以才会不断进步。

反观现在德云社的相声明星们,除了有限几位如岳云鹏、孔云龙、张云雷、栾云平、烧饼、李云杰、李云天等人是在德云社成名前开始学相声之外,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在发现德云社能挣大钱之后进来的,这中间有没有投机取巧走捷径的徒弟?当然有,而且肯定不是少数。

综上,何云伟、曹云金本身就有一定相声方面的天赋,他们在相声低谷期凭借着一腔对相声的热情踏入这个行业,得到了很多名师前辈的悉心教导,水到渠成和德云社一起成名。

相比之下,德云社成名之后进来的很多年轻人,水平参差不齐不说,还没有当年那么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气氛,再加上有些人对相声没有那么多的热爱,反映到整体水平上,自然就出现普遍不如何云伟曹云金等人的现象了。

为什么德云社再没出现与曹云金和何云伟同等业务水平的演员?

没有同等水平的,但有超越他们的。[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为什么德云社再没出现与曹云金和何云伟同等业务水平的演员?

当下德云社的年轻相声演员个个都是不错的,如果曹与何不离开德云社?现在的德云社相声演员的中坚力量就不能体现出来。张云雷岳云鹏及其他好几位角儿们都会被压抑着。还有曹与何故然相声说的不错,但品德有问题,根本不会长久。而德云社的后起之秀们、更在做人上下功夫。这么多年以来,我早就把曹与何忘掉了,我只认可离开他们以后:德云社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壮大,人才辈出,德云社加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