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群为什么要拜常宝华为师?

牛群冯巩,属于开创了一种新相声类型的火档,传统的子母哏撑死了也就逗六捧四,最多也就五五开。但牛群冯巩能做到逗四捧六,甚至倒三七的程度。他们两以这种模式分工,比赵伟洲杨少华还早,而且影响力还要大得多。

也正是牛群冯巩的成功,才催生了后面那些进攻型捧哏,狗血型捧哏,不把逗哏撅死自己不舒服型捧哏。

很多人觉得牛群爱折腾辜负了冯巩,但牛群如果不牺牲逗哏的戏份,也成就不了如今的冯巩。

跟名门之后,家大业大,身上外挂无数的冯巩相比,牛群属于寒门子弟,他的一切都是自己打拼出来的。

正因为出身一般,没什么家族光环束缚,所以牛群做事情也比较随性,经常都是脑子一热就扎进去,外人看来有点犯折腾,但换一个角度说,也可以说牛群太洒脱。

牛群第一个老师是军旅曲艺家刘学智,也是他后来的老丈人,只不过当时不兴拜师,否则牛群的门户就落到数来宝那一支了。

牛群走上相声之路也是偶然,1979年,他在全军会演上表演了一段相声《原形毕露》,结果全场冷漠脸,让牛群的小心肝备受打击,于是他那股子牛劲儿翻上来,决定一定要把相声说到最好。

既然要走相声这条路,那就得有个门户,而且八十年代拜师的风气已经悄然兴起,尤其是牛群这种没有根基的半路出家型,更要找个大粗腿抱着才行。

牛群拜师常宝华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老丈人刘学智推荐的,一种是牛群本来想拜师姜昆,但姜昆觉得牛群比他还大一岁,再者自己也还是个学生,没资格收徒弟,所以就把他推荐给了常宝华。

姜昆说牛群拜他为师是在一个小品中的台词,情节是毕福剑采访牛群,姜昆作为牛群朋友出来“捧他”,结果姜昆说牛群这人没准主意,昨天说要拜他为师,第二天就去拜了常宝华。常宝华是姜昆师爷,牛群本来想当姜昆徒弟,结果第二天就变成自己爷爷了(涨了两辈)。

感觉这是设计的一个包袱,不是正经说事情的场合,但牛群跟姜昆关系一直很好是没错的,即使现在两人也经常一同参加活动,所以牛群拜师常宝华,姜昆多半也确实是带了话,而老丈人刘学智也肯定有帮忙就是。

牛群在跟冯巩合作以后,两人在九十年代霸屏了春晚舞台,《小偷公司》《点子公司》《有话坐着说》《最差先生》等作品火遍全国。可以这么说,电视相声真正的没落,就是牛群冯巩裂穴之后,后继无人的直接结果。

当然两人裂穴的原因也很多,牛群想要经商,想要从政只是一个原因,据牛群自己说,两人在创作上越来越困难,两人实在太火,导致他们的作品限制也越来越多,好的作品过不了审,能演的作品他越来越不满意,所以决定暂时离开相声舞台。

其实牛群去蒙城当县长的时候,是实打实给蒙城做了贡献的,以至于蒙城老百姓对他一直赞不绝口,而且在网上一直帮牛县长鸣不平。

真正给牛群泼脏水的,其实就是一个酸腐文人,觉得牛群身为全国级的明星,脑门一热跑去当县长,就是为了赚钱和沽名钓誉。其实牛群如果一直坚守春晚舞台,怎么着也能混个ZX委员,而且当明星收入远比去一个贫困县当县长多得多。人牛群就是真想给蒙城做点实事,而且他招商引资的牛群商贸城,以及为聋哑儿童开办的牛群特教学校都是实打实提升了蒙城经济,主要崴脚的是五子牛矿泉水公司,因为债务问题被告上了法庭,那也只能说明牛群不擅长经商,而且该公司根本没有发现挪用、侵占企业资产等违纪违法行为,网上那些指责牛群“贪污”的声音都是无稽之谈。

在经商从政都失败以后,牛群又找到冯巩,可惜两人巅峰已过,再创作的新段子也过不了审,于是冯巩彻底投身小品和影视领域,牛群则变成了综艺节目和访谈节目的常客,反复回顾自己折腾的一生。

至于常宝华收侯耀华之后,把牛群大师兄给顶了下去,这种操作倒也不是不合规矩,相声界历来就是师父师娘说谁是大师兄,谁就是大师兄,郭德纲的大徒弟换了三拨,照样没人有意见。而且牛群也不在乎这个身份,毕竟连相声都不怎么说了,要那玩意儿干嘛用呢。

综上,虽然很多人都对牛群有各种各样的成见,但说实话,牛哥的人生比太多人都要充实了,好多人做好一样事情就不错了,牛群能够到处闯,还在几个领域都做出了成绩,这就是人生赢家啊。

牛群为什么要拜常宝华为师?

牛群,可以算得上是相声界最能折腾的人,也算是相声界最憋屈的人,为什么憋屈呢?因为牛群拜了一个不靠谱的师父常宝华,而当了几十年的大徒弟的牛群却在晚年被降格为二师兄,而拜门最晚的小师弟却成了大师兄,这件事,让牛群介意到师父常宝华的葬礼都没参加,那么牛群为什么要拜常宝华为师呢?也算是牛群“投机”的结果,毕竟能傍上常家这个相声世家,成为大弟子,算是当时草根牛群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牛群草根出身的相声演员

牛群生于1949年,天津人,虽然出生在天津,但是牛群从小并没有怎么接触相声,家里也都不是干这个的,对于相声,完全就是个门外汉,不过对于一些曲艺表演形式,牛群也多多少少接触一点。1970年牛群参军入伍,牛群入伍后在一次表演中,说了一段天津快板,引起了一定的轰动,在那个曲艺极度匮乏的时代,牛群也慢慢走上了曲艺表演的道路。

早年的牛群

可能是具有曲艺表演的天赋,牛群后来被调入了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算是进入了北京,但当时牛群没有经过名师点拨,单凭自己创作,也是连连碰壁,可以说牛群是草根出身的相声演员,在北京并没有如愿的一炮走红。

牛群有一股钻劲,自己琢磨,还向当时不少相声名家请教,请教回来自己再琢磨,慢慢得牛群的相声艺术有了快速进步,而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曲艺开始放开,相声界又开始流行拜师,虽然拜师的形式还不严格,但是相声界的拜师风气已经开始慢慢兴起,而牛群也开始为自己物色相声老师。

牛群一度要拜师姜昆,后拜师常宝华

牛群在北京的时候,年轻的姜昆已经扬名,其创造的《如此照相》是跨时代的一个作品,经过自己和李文华的演绎,迅速走红,而且姜昆的老师是马季,马季的老师是侯宝林,可以说年轻的姜昆不仅风头正盛,而且得到当时全国豪华的老师指点。

牛群托人介绍,认识了姜昆,并向姜昆请教,热心的姜昆对牛群的作品也提出了不少建议,这对于牛群的相声艺术有了极大的帮助,而从年龄上来说,姜昆当时比牛群还小一岁,但是姜昆当时名气极大,是全国著名的相声演员,而对于草根不知名的牛群而言,其又向姜昆提出了拜师的请求。

牛群算得上比较会投机的人,其后期各种折腾,也是投机的表现,投机不能算是贬义词,就像郭德纲拜师也要这个有名望的一样,不过虚心的姜昆还是拒绝了牛群的请求,这也说明当时相声演员并不太看重辈分,毕竟姜昆已经是明字辈演员,败姜昆为师自己辈分就更低了,不过姜昆作为相声界的新星,其资源显然更多。

姜昆李文华

后来在刘学智的引荐下,牛群拜师了相声名家常宝华,常宝华名气虽然不如姜昆,但是也是相声世家,解放前就已经出名,而且不仅是马三立大师的徒弟,也是侯宝林大师的朋友,人脉资源也很广泛,所以牛群拜师并不是随便拜的,拜师的常宝华也是当时牛群的较好选择,而且常宝华当时并没有弟子,牛群一拜师就成为大弟子了,所以这场拜师还是挺划算的,而从相声界辈分来说,牛群也从姜昆的徒弟辈变成了姜昆的师叔辈,成为正儿八经的文字辈相声演员,对于草根出身的牛群而言,这也是不错的选择了。

一路走红,却晚年凄凉

牛群拜师常宝华后,算是在北京站稳了脚跟,1988年和李立山合作的《巧立名目》登上了春晚,之后一炮走红,而之后牛群和冯巩合作的一系列相声作品更是个个经典,牛群成为当时全国最火的相声演员之一。

常宝华收徒

不过随着牛群和冯巩的裂穴,牛群折腾了县长在内的多个行业,并没有折腾个什么名堂,而相比于搭档冯巩,其可谓晚年凄凉,而更为憋屈的是师父常宝华在2009年收徒侯耀华,虽然侯耀华是相声世家,但是其并没有正儿八经说过相声,其拜师也引起了不少舆论压力,那就是最晚拜师的侯耀华按照规矩应当是师弟,却非要当大师兄,而师父也同意了,这师徒两人完全不顾及大师兄牛群的想法,相比牛群再次体验了人走茶凉的悲剧,而在师父常宝华的葬礼上,曾经的大弟子,如今的二师兄牛群也缺席了。

牛群为什么要拜常宝华为师?

常宝华是说相声的,牛群又想学相声,所以就拜常宝华了,如果牛群想学厨师,那就不能拜常宝华了,因为常宝华不是厨子

牛群为什么要拜常宝华为师?

牛群拜师常宝华其实和郭德纲拜师侯耀文的目的差不多,只不过牛群算是拜师失败的例子,从大师兄变成二师兄,曾经的师弟变成大师兄,你觉得牛群会乐意?

因此,师傅常宝华葬礼,牛群也没去!

牛群不是什么相声世家出身,他的一身本事算是自己累积起来的,用现在相声圈的话来说,就是“海清”。

当然,牛群之所以会有这样待遇,和他自己爱折腾也有很大的关系,可能是常宝华觉得,牛群这么爱折腾,自己相声的传承会断,所以才有后来的侯耀华上位。

牛群是入伍之后,才接触到相声这个行业,后面一直都是自己摸索,后来他调到背景战友文工团,结识了姜昆。

一开始牛群是准备拜师姜昆的,毕竟那时候姜昆在相声中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气,但姜昆不愿意,为是什么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人年龄差距不是太大,再加上经常在一起,算是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当哥们相处可以,拜师两人都别扭。

而且姜昆也不是那么重视什么师徒名分,遇到不错的苗子,总是出手帮助,他觉得以这种方式和牛群相处更好。

没能拜师姜昆,最后几经周转,拜师常宝华,成为常宝华名下大弟子。

有了常宝华做靠山,牛群很快站稳脚跟,之后与冯巩组成的响声组合红极一时,只可惜牛群爱折腾,这一点老搭档冯巩都接受不了。

经常是写好段子,准备排练,结果牛群不见了,一打电话,要几个月才回来。

第一次解散,就是因为牛群要去做生意,结果冯巩找不到人,很多节目都不能上,没办法冯巩只能自己从新开始,找新搭档。

好不容易合作有点眉目,牛群做生意赔了个底掉,回来找冯巩组团复出,经不起牛群的央求,冯巩同意了复合组团。

就这样,两人又搭班子上台,好不容易又一次恢复往日荣光,牛群又折腾起来,到地方任职副县长去了。

这可把冯巩坑苦了,多少谈好的合作一下子全黄了。

这次牛群走后,冯巩彻底绝望,直接推出相声表演,转战小品去了。

没几年,牛群又回来了,再次邀请冯巩搭班子,这一次,冯巩拒绝了,以自己不再说相声,拒绝了牛群的再合作。

正是牛群这种爱折腾的行为,让常宝华接受不了,所以09年侯耀华拜师,直接就从小师弟变成了大师兄,可想而知牛群心中多么憋屈。

常宝华收徒侯耀华,并让他成为大师兄,一方面是牛群自己作,爱折腾,让常宝华接受不了,看不到自己一脉相声传承的希望,另一方面就是牛群没有背景,侯耀华的父亲是侯宝林、弟弟是侯耀文。

都是圈内的大佬级别的人物,给侯耀华一个大弟子的名号,不过是给面子而已,实际上侯耀华没有半点说相声的实力。

否则作为哥哥,从小接触相声,怎么的也要比弟弟侯耀文厉害吧,为何侯耀文功成名就,他半点水花都没有。

正是这种情况,牛群复出无望,这些年过得并不好,当然这是相对的,毕竟人家怎么说也算是有公职再生,不可能生活没保障。

有了这样的遭遇,常宝华去世,牛群都没去。

这样的事情,换任何一个人,可能都接受不了,一个不会说相声的大龄小师弟,就因为是侯宝林的儿子、侯耀文的哥哥,拜师就从小师弟变成了大师兄,谁接受得了。

牛群为什么要拜常宝华为师?

他俩没给我说过,不知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