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和杨少华关系为什么不好?有什么矛盾?
马志明跟杨少华关系只能算“合不来”,差也差不到哪儿去,毕竟马志明的交际圈子就那么点,晚年如果不是为了家里那个啃老族,估计他也不会到处给人站台,更不会去现眼送什么破醒木。
杨少华是马三立的干儿子,马三立也确实很照顾杨少华。杨少华的师承虽然现在也是争议颇多,但马三立编写的京津相声谱系只要还在,杨少华就能以郭荣启徒弟自居。
当然相声界师承上的扯淡事情太多,也不止杨少华这一起,所以也没必要咬着这单子不放。可以肯定的是,杨少华当年确实跟郭荣启有师徒之约,而且肯定没有摆知,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中间人,那就是三蘑菇常宝霆,他是认杨少华这个师弟的,再者郭荣启也并没有在公开场合否认杨少华这个徒弟,所以硬要说老杨头是海青还是过了。
马三立对杨少华的扶持也是全方位的,除了肯定他的师承,还真的管饭,杨少华没辙的时候天天去马家蹭饭,另外马三立跟杨少华搭档说《夸住宅》,一句“宝贝儿你有饭了”,让杨少华感念一生。
另外杨少华跟侯宝林的合影,其实也是马三立硬给凑的,当时侯宝林来天津拜访马三立,于是刘文亨杨少华拉着侯宝林去合影,但侯宝林不太想跟杨少华合影,于是马三立过来打圆场,说“他那么大人了,跟着来,就照一个吧”。本来按照身份地位,应该是马三立侯宝林坐前面,刘文亨杨少华站后面,结果杨少华也要坐,这才勾出了马老那句骂街词儿:你们都他喵的滚后面去!!
但到了马志明这一代,杨少华就不那么亲热了,首先杨少华给马志明捧过哏,但两人提风不太匹配,杨少华喜欢洒狗血抖机灵,最要命的是不爱背词儿,而马志明是死纲死口派加一头沉,不喜欢旁边站一个抢风头的,所以马志明跟杨少华合作是比较刺应的。比如马志明在笑礼相迎上说杨少华爱在段子里添东西,这就不是夸人的话,而且杨少华还不是在台下添,专门跑到台上去添东西,那就更容易让少马爷反感了。
另外马志明杨少华合作期间,天津曲艺团内部管理非常乱,经常把搭档莫名其妙给拆了,要么就是拱火引发矛盾。杨少华当时私下跟刘俊杰有搭伙的意思,我觉得这大概也是团里的意思,于是马志明知道后,很果断的跟杨少华裂穴了,在马三立去世以后,两人基本上也没来往了。
但这事儿到了杨少华嘴里,变成了马三立当年主动请求杨少华给马志明捧哏,而且每月单给他20块钱,然后杨少华把马志明捧火了,结果马志明一脚踢了杨少华,弄得他只好去说单口。
之后杨少华就跟刘俊杰搭档了三年,比较有意思的是,谢天顺跟马志明裂穴以后,也是立刻跟刘俊杰搭档,所以刘俊杰才会自嘲“收破烂的”。
但杨少华真正能火,还得感谢刘俊杰的师兄赵伟洲,赵伟洲不但让杨少华尽情的洒狗血,而且还专门为他定制了《枯木逢春》等作品,让捧哏成为舞台重心,大部分包袱都让给了杨少华,这才让杨少华火遍全国。
杨少华火了之后,又双叒叕的跟赵伟洲也裂了穴,跑去捧儿子杨议。弄得赵伟洲落了单,不得不跟三天两头换搭档的结局。
你说裂穴就裂穴吧,嘴上还得找便宜,杨少华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又是那套因为赵心敏晚年托孤,所以自己身为长辈才去给赵伟洲捧哏。
得了便宜不卖乖,还非得把自己说得那么高大上,这大概也是杨少华在圈内人缘不太好的原因吧,老头子就只适合跟人商务层面的合作,台下大家最好招呼都别打,比如跟郭德纲就是这么朴实无华的交情。
但赵伟洲并不是郭德纲,狗神虽然不爱跟人矫情,平时也没说过别人一句不是,但杨少华这种台上台下都找便宜的做法,还是让赵伟洲也爆发了。最近天津广播采访赵伟洲,向他核实“赵心敏托孤”的时候,赵伟洲的答复就相当的犀利:
他(杨少华)培养的不是一个人,马三立先生也拉着他的手说,你一定要把马志明培养出来,你问问马志明,杨少华把你捧得怎么样?
所以说别把老实人惹急了,老实人真要葛起来,蔫派老头子吃不消的。
马志明和杨少华关系为什么不好?有什么矛盾?
马志明和杨少华之间并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但是两个人关系确实不怎么好。两个人有矛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两个人的性格都有点小问题。
马志明马志明出生于1945年,是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的儿子。1986年由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代拉,拜已故相声前辈大面包朱阔泉先生为师。成为相声界第5代传人,为“宝”字辈。
马志明虽然出身相声世家,但是从小家里来往的都是曲艺界的人,所以他有一种逆反心理,并不喜欢相声。12岁那年,马志明考入天津戏校学武生花脸。后来因为身体的原因,没办法才开始学相声。
1962年,马志明调入天津市曲艺团,正式开始说相声。好景不长,在那个非常时期马三立受到迫害,马志明也跟随父亲马三立一起被下放到天津郊区当农民。
有个词叫因祸得福,马志明就是这样。当农民的日子并不好过,不过也正是这段时间,父子俩朝夕相处,马三立把一身本领全部都传给了马志明。
改革开放之后,马三立官复原职,马志明也回到天津曲艺团重新登台表演相声。马志明的搭档就是杨少华,马志明逗,杨少华捧。下面咱们说说杨少华。
杨少华杨少华是北京人,出生于1932年。相声界不但有拜师的规矩,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拜干爹,杨少华拜的干爹就是马三立先生。
因为家境贫寒,所以杨少华11岁就进入北京启明茶社做学徒。注意杨少华到茶社当初并不是学相声,而是在茶社学打杂。
杨少华比较机灵,再加上他和老板常连安的几个儿子年龄相差不大,所以后来常连安同意杨少华学相声,还让他拜郭荣启为师。不过当时郭荣启并没有吐口,杨少华也没有请客摆枝,拜师这事后来就不了了之。
新中国成立后杨少华进入天津轧钢一厂当工人,成为工会文艺骨干。改革开放之后,马三立把杨少华调入天津市曲艺团。马三立先生调杨少华是公私兼顾:一是杨少华确实是说相声的材料,二是马志明当时没有搭档。
杨少华是马三立的干儿子,又比马志明大13岁。按道理说杨少华应该知恩图报,好好给马志明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马志明、杨少华裂穴平心而论,杨少华和马志明搭档初期,两个人的配合还是比较靠谱的,两个人也相安无事。
然而性格决定命运。马家相声是一头沉,以逗为主,捧哏在台上老老实实听相声就行了。可杨少华也是个爱表现的人,时间久了,他就时常自己加词,多说一点,卖弄一下。刚开始杨少华也不好说什么,时间久了,杨少华心里自然就不高兴了:你这明显是抢戏啊。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让年轻气盛的马志明忍无可忍,两个人只能裂穴。马志明因为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了两天,他上班来到后台,发现杨少华正在和别的相声演员对活。相声搭档就像夫妻一样,眼睛里是容不得沙子的,再加上马志明当时还不到40岁,年轻气盛火气旺,两个人只能分手。
马志明做人低调,为人耿直,有一说一,不怕得罪人。说真的,马志明是看不上杨少华的,两个人相声水准不同,还有年龄差距,再加上性格也不一样,所以两个人不管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有点小矛盾的。
杨少华家里孩子多,生活条件不太好,平时也比较小气,还时常捡马志明的烟屁股抽。有一次马志明在烟屁股里塞了一个小炮放在一边,结果杨少华抽的时候吓一跳,说实话这个恶作剧有点过分了。
在电视台做节目时杨少华和马志明坐在一起,回忆那段时光时曾经说两个人不能互相点烟,都怕对方烧着自己的眉毛。
总而言之,马志明和杨少华两个人的性格都有点小问题,杨少华有时做的确实有点过分,而马志明年轻气盛也有点不太容人。不过归根到底两个人并没有大的矛盾,再加上现在两个人年纪都大了,也都看开了,早就握手言和了。
虽然没有什么矛盾,不过我认为马志明还是看不上杨少华的,否则他早就收杨议为徒了。
朋友们,你们觉得是这样的吗?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马志明和杨少华关系为什么不好?有什么矛盾?
马志明和杨少华都可以算是知名的相声大家,两人不仅是同事,还曾搭档过,更为难得是马志明的父亲在杨少华困难的时候,还曾大力帮助过,这件事也让杨少华在多年之后回忆起来,还能激动地留下眼泪,可是,即便马三爷怎么提携帮助杨少华,马志明和杨少华的关系却并不怎样,可以说间隙矛盾不小,这大概这和杨少华这人有不少关系吧。
马三爷算是杨少华的恩人贵人
杨少华生于1932年,比马三爷小18岁,同时又比少马爷大17岁,杨少华算得上打小喜欢相声,后来在启明茶社当杂活伙计,而启明茶社可谓是当年相声界的一杆大旗,不少知名的相声演员都在这里登台演出,而启明茶社的当家人正是相声大三家之一的常家常连安老爷子,而郭荣启先生由于是常家的女婿,常连安的妹夫,因此也经常在这里走动,而杨少华自然仰慕郭荣启先生,后来在常家的撮合下,算是磕头拜师了。
杨少华磕头拜师是在解放前的事,那时候不是光磕头喊个师父的事,还需要摆知,而摆知花费不小,按照规矩,这笔钱得徒弟来掏,但是杨少华家庭困难,自然掏不起这个费用,于是这个事就一直拖着,徒弟拖着这事自然让师父很不满意,所以久而久之,郭荣启先生对这个徒弟没什么好感,对于徒弟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杨少华给马三立捧哏
杨少华这人虽然精明,但是家里孩子多,困难,加上平时家里事情多,其艺术水平也不怎样,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后来,马三爷看杨少华家里困难,就让杨少华给自己捧哏,而且还留下了影像,在这个节目中,马三爷一句:宝贝,你有饭吃了,让杨少华感慨不已,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还不仅哽咽。
马三爷对杨少华的帮助不止于此,凭借马三爷的强大影响力,马三爷在编排相声家谱的时候,硬是将杨少华归在郭荣启门下,成为正儿八经的宝字辈艺人,而在此之前,大家基本上都不认可杨少华的宝字辈辈分,而马三爷这一举动,无疑是对杨少华最大的帮助。
少马爷和杨少华的矛盾
按说马三爷对杨少华的恩情不小,马家绝对算得上是杨少华的恩人贵人,但是作为马三爷的长子马志明,却与杨少华的矛盾不小,而且两人的矛盾几乎公开化了,据说杨少华的儿子杨议想要拜师马志明,马志明当场回绝:我要是把你收了,不就等于把你爸爸也认了。
按说马三爷都承认了杨少华的宝字辈,为何到了少马爷又不认了?原因只有一个,到了少马爷两家关系并不好,而说起两人的矛盾和间隙,还得从两人合作说起。
少马爷和杨少华
经过特殊时期后,少马爷已经又开始演出了,和于世猷、苏文茂等都合作过,但是并没有固定搭档,而当时杨少华并没有啥名气,而其毛遂自荐,要给少马爷捧哏,时隔多年,杨少华杨议父子做客节目,说起这事,杨议还说自己父亲吃亏了,怕是撒谎不小,当时的杨少华求之不得呢,后来马三爷也确实安排了杨少华给少马爷捧哏。
马氏相声是典型的的一头沉,说白了捧哏没词也能正常进行,而且马氏相声严丝合缝,在哪说话,在哪咳嗽都是安排好的,所以当年杨少华给马三爷捧哏的时候,不少大腕都交代杨少华,别乱说话,当个电线杆子就行。但是给少马爷捧哏的时候,杨少华就爱在台上撒狗血,抢词,吸引观众注意力,捧哏这样做,其实很不厚道,马氏相声原有的效果也没有了,这也是后来两人裂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
杨家马家来往不多
裂穴之后,杨家和马家来往并不多,而杨少华这种舞台风格也让其平平庸庸了大半辈子,直到老年遇到了甘愿牺牲的赵伟洲,赵伟洲为杨少华量身打造了“枯木逢春”,让杨少华彻底火了,仔细听这段相声,包袱几乎全给了捧哏,让杨少华这捧哏抢尽了风头,而杨少华也因此大火特火,可见,杨少华就得抢逗哏的风头,逗哏得牺牲自己,而少马爷显然没有赵伟洲这样大度,而且马氏相声也不可能是这样。
杨少华和杨议
然而对于自己事业第二春的带路人赵伟洲,杨少华还是很快就舍弃了,在自己大火之后,转去捧自己儿子杨议,而失去搭档的赵伟洲从此没有搭档,相声怪才也没有再有什么好的节目,这事做得确实也不地道,而杨少华这样的行为做法可能也是少马爷对杨少华有成见的原因之一吧,不过在晚年两人一起参加节目的时候,还是一起回忆了年轻时候的趣事,虽然不算一笑泯恩仇,但是也算是释怀了不少。
马志明和杨少华关系为什么不好?有什么矛盾?
杨家父子是搂钱的耙子、装钱的匣子,只进不出。子女多、家里困难都是借口,那个年代谁家不是那样?!得罪一个两个,得罪三个。郭荣启、马志明、赵伟洲。就是为了一个利字。瓷公鸡、铁仙鹤、玻璃耗子、琉璃猫,一毛不拔。便宜占了,嘴还硬!
马志明和杨少华关系为什么不好?有什么矛盾?
这个问题挺简单。俩人关系还可以,毕竟有马三爷那层关系在,但也有嫌隙,少马爷压根就没怎么瞧得上他。杨少华原本有机会拜马三立为师,但是为了省那顿拜师宴,就一直没有成行。所以说好听点,他辈分有争议,说难听点就是海清。少马爷又是比较较真的人,他可以喊杨少华哥哥,但绝不会喊他师哥,因为他是最不承认杨少华师承的人。所以后来杨议想拜他为师,他一直不收,让好苗子杨议也成了海清。这里说的是为人处世不敞亮,有点抠搜。然后就是专业技能,看过杨少华跟马三立捧哏的都知道,说难听点就是旁边立了根杆子。而少马爷被称为基本功要超过父亲,他能瞧得上宝字辈有这样一位马派传人吗?再一点,抬侯实则贬马,你得搞明白身份!
马志明和杨少华关系为什么不好?有什么矛盾?
既想追随主流宏扬正气相声艺术!又想随波逐流为挣钱靠近三俗相声演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