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昔日开的相声大专班里的学生都算他的弟子吗,冯巩真正的徒弟都有谁?

相声大专班就是中央戏剧学院相声大专班,其创始人也不是冯巩一人,而是侯耀文姜昆唐杰忠等一起推动成立的,2001年首开招生。

冯巩后来是总负责人,类似于校长的地位,牛群担任教导主任,赵伟洲,王谦祥,李增瑞都在里面担任教学工作,师资力量可谓强大。

相声大专班每年只收三十个左右的学员,毕业后颁发学历,大约等同于大专水平。而2010年冯巩又跟北电合作了一个本科相声专业班,这里的学历就等于是学士学历了。

中戏相声大专班的毕业生不等于冯巩徒弟,但冯巩确实有几个徒弟是大专班里面选出来的,比如贾玲白凯南王彤。但更多的是拜了其他人,比如贾旭明拜了李立山,直接跟冯巩同辈。而德云社的李云天本来也是拜的李立山,后来才跳门拜了郭德纲,等于自降一辈。郭阳郭亮也是中戏大专班毕业,后来拜了姜昆为师。

但目前统计从中戏大专班毕业的学员,大部分都没有走相声这条路,而是成为小品或者影视领域的明星,毕竟负责人冯巩也都没拿相声当主业了,学员也不可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相声大专班毕业后拜冯巩还成了蔓儿的,目前只有贾玲、白凯南、李鸣宇,其中贾玲肯定是混得最出息的,尤其是《李焕英》票房登录中国影视亚军后,贾玲将来肯定会更加火爆,也会成为冯门弟子中最出息的。白凯南目前混得还凑合,以后估计也会走综艺和小品的路线,但上限不会高于贾玲,毕竟硬件实在不咋地。李鸣宇也是综艺咖这条路走到底,但跟当明星相比,李鸣宇的脑子适合自己当老板。

王彤姑且算半个吧,毕竟他拜郭德纲为西河门师父之后,接收了德云社河南区域的业务,基本上转入商业领域了,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当然有机会赚快钱的情况下,谁还去舞台上劳累奔波呢,恰饭嘛不寒碜。

除此之外,冯巩还有一个美女徒弟宋宁,但不是相声大专班毕业的。宋宁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在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上表演相声《西哥东妹》获得相声专业组一等奖。当然这也是宋宁在相声领域的最高荣誉了,之后就转战小品跟影视领域,可惜这么多年一直不温不火,演了不少有亮点的配角,比如《安家》那个惨无人道的儿媳,害得宋宁被骂上了热搜,可见这年头演技太好也是一种负担。

而潘斌龙一直被外界误认为是冯巩的徒弟,其实大潘真正的师父是战友文工团的张文福,正因为他有了门户,所以认了冯巩当干爹。而干爹也对得起大潘,给了他不少好资源,所以现阶段看起来潘斌龙还是比白凯南有前途。

最后有个不露脸的学员杨松,也是相声大专班毕业的,还跟冯巩一起演过春晚小品。但这货实在太没溜儿,借着冯巩的招牌诈骗,最后吊儿郎当入狱。害得冯巩老师还要发声明澄清不是师徒关系,其实按照相声界的规矩,这种犯了刑事罪的徒弟直接就清门了,比如于世猷,比如啜鹤雄。

以上~~

冯巩昔日开的相声大专班里的学生都算他的弟子吗,冯巩真正的徒弟都有谁?

说起当年在中央戏剧院院举办的相声大专班,这个确实和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先生有着很深的渊源,毕竟,这个大专班是冯巩先生提议创办,旨在传承传统相声曲艺融入现代教育中。

只不过因为相声教学和现代教育之间有着许多不可协调的问题,这样令相声大专班没有维持几届就取消了。

不过,在仅维持了几年的相声大专班中,也培养了不少著名喜剧演员,毕竟当年一个班也收了三四十位学生,加上还有冯巩,姜昆,侯耀文等多位国内著名相声演员担任讲师,教授他们相声技巧。

不过,在相声这门传统曲艺中,如果只有教学但是没有正式的“摆知”拜师仪式的话,那这些人只能算是冯巩老师的学生,称不上是他的徒弟。

尽管当年冯巩提倡创办的相声大专班收了不少学生,其中也有不少出色的喜剧演员,比如贾玲、白凯南,潘斌龙,宋宁和高晓攀等,但是其他很多学生在此之后并没有从事相声行业。

而且,冯巩老师在带自己的学生上节目时就曾明确表示,自己没有徒弟,曾经中央戏剧学院大专班的那些都是自己的学生,也是他的同事,因此,我们也可以确定以及十分肯定的说,相声大专班里的学生并不算冯巩老师的弟子。

不过,随着冯巩老师当年教授的那些学生逐渐的出名,比如:贾玲、潘斌龙和宋宁等人,随着他们的人气逐渐增高,再加上他们会在一些场合提到曾教授自己相声技巧的老师冯巩,因此不少网友都会默认这几位明星都是冯巩老师的徒弟。

不过,再次拾忆再次说明冯巩老师没有徒弟,只有学生和同事,因此也希望大家不要误会。

最后,拾忆要说的是,冯巩老师在无论是在相声界还是喜剧届真的堪称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了,当年得知贾玲生活拮据就主动带着她到处表演,帮她解决生活费问题,还主动带着自己的学生上春晚,为他们创造出名的机会,可以说这样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你不被观众喜欢还有谁能配得上观众喜欢呢?

冯巩昔日开的相声大专班里的学生都算他的弟子吗,冯巩真正的徒弟都有谁?

经由冯巩、侯耀文、姜昆三位著名表演艺术家的协力推动,2001年中央戏剧学院开设的相声创作、表演大专班正式招收了第一批学生。

那次招生总共报名人数4000人,最终录取34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7人。次年继续招生,共录取33人。

这些被录取的学生不仅仅要在学期内修完与相声表演和理论相关的课程,还要上中戏老师为他们开设的课程,可以说是能够学习到全国范围内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从相声创作、表演大专班毕业的学生大多从事了相声和表演相关的工作,有的还在各项大赛中斩获头角,被观众所喜爱的,例如贾玲、王彤、郭亮、潘斌龙等人。

贾玲通过《喜剧总动员》成功地从相声领域,转向到更为广阔的喜剧表演领域。

潘斌龙则更是从最早的《爱笑会议室》经过一路的摸爬滚打,跨界到了影视领域,还参演了电影《无名之辈》。

郭亮、郭阳两兄弟通过《中国喜剧人》也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相信之后能有更好的发展。

但这些相声科班出身的学生,虽然被冯巩指导过,可以算作冯巩的徒弟吗?我个人认为不能。

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行会系统和西方制度化教育系统的区别。

相声作为中国传统艺人的一项谋生手段,从诞生起就有自己的组织,不是学校而是行会,也就是能为诸多艺人划分地盘、定规矩的民间组织。

在这个组织之外的人,即便你相声说的再好,也是不能随便卖艺的。

而进入行会的唯一方式就是磕头拜师,与行会内部的人员达成某种特殊关系。

在中国引进西方制度化的自由教育之后,许多传统的行会都受到了冲击。唯有相声这种市场化不是很强的行业,还保持着拜师学艺的老传统。

但中央戏剧学院开始相声培训班的这一事件,则标志着相声行会的传统也第一次受到了西方制度化自由教育的冲击。

学生们为了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可以自由报名,通过一定的考试后,就能受到专业老师的培训。

所以在冯巩教过的这些人,都只是他的学生而并非徒弟,他们也只能叫冯巩老师,而并非师傅。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渐变画)

冯巩昔日开的相声大专班里的学生都算他的弟子吗,冯巩真正的徒弟都有谁?

主流相声界吃得开,非主流相声界0差评,业务上位高权重,艺术上无可挑剔,做人上没有瑕疵,冯巩是相声圈中,活得最明白的人。

冯巩开设相声大专班没有一点私利,就是单纯地传授相声技艺,挖掘相声人才。因此,他还特意邀请了侯耀文,姜昆和李立山等相声名家到场授课。

冯巩对于这些学生,更是关爱有加。他的第一批学生中,考试第一名的是来自黑龙江的赵红霞。可是,开学日期临近,也没见她来报到。冯巩打电话过去,才知道赵红霞正在凑钱。

过了一段时间,冯巩再次打电话过去,赵红霞还是没有凑够这一万多块钱的学费。结果冯巩当即决定,让她马上动身来北京上学,她的学费则由自己全额支付。

而得到冯巩帮助最大的,还是贾玲。大学毕业后的她,一时没有收入,只能蜗居在一间地下室里。当时,贾玲的姐姐为妹妹找了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的工作,待遇不错,旱涝保收,就要求贾玲回去办理入职手续。

关键时刻,是冯巩出手阻止,并且保证要把贾玲带出来,在北京过上好日子。也正是由于冯巩看到了贾玲身上的才气,才有此信心。他也确实积极为贾玲联络演出,积累经验。因此,我们能看到《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就必须要感谢冯巩当年留住了这位在日后创造奇迹的导演。

冯巩是马季的徒弟,当年马季就不喜欢师徒的称呼。1990年,马季先生12大弟子共同举办了一个谢师会,算是代替了拜师仪式,但他们之间还是相互以师生相称。

冯巩深受马季先生开明思想的影响,在自己的相声大专班中,所有人都是他的学生,没有徒弟。冯巩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这些学生不是弟子,只是学生,毕业之后就是同事。

冯巩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从为相声事业培养人才出发,而没有考虑自己的得失。他也不想从中培植自己的势力,更不会以收徒为名大把捞钱。

在冯巩的悉心指导下,相声大专班中的学生中成材率还是很高的。比如一直活跃在相声领域的贾旭明、李根、李鸣宇和王彤;进入小品喜剧领域的白凯南,潘斌龙;还有就是冯巩最得意的学生,著名喜剧演员,电影导演贾玲。

可以说,这些演员的成名,离不开冯巩当年的努力。虽然冯巩至今没收一个徒弟,但他也应该算是桃李满天下了。作为一位知名的相声演员,一位著名的相声教育家,冯巩也完全配得上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呢?

冯巩昔日开的相声大专班里的学生都算他的弟子吗,冯巩真正的徒弟都有谁?

为什么50年代的新相声很少穿大褂,喜欢穿西装,现在相声复兴之后反而又都穿回了大褂,这都是有讲究的。因为大褂代表着一种传承,这种传承自然少不了以前相声的那些俗套,比如说收徒弟,就需要摆知。所以说大专班的学生只能称之为学生,而不能是弟子,因为你还没有行拜师礼,怎么可能称为弟子。

怎么就出了个相声大专班,贾玲跟她有啥关系?

怎么就出了一个相声大专班。这事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怎么说呢?你看无论是传统相声还是郭德纲式的二徒模式,本质上都是没有区别的,那都是一种老路,讲究的东方世界里的师承关系。这跟西方教育观念是截然不同的。

在近代学校教育盛行和普及的大背景下,相声行业还在遵循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其实是非常让人深思的,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业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冯巩就有点坐不住,想改变这种境况。

2001年中央戏剧学院开设的相声创作、表演大专班。这是影响力非常大的一件事,可以说是西方自由教育模式在相声领域内的一次重要实践,中戏院长王永德当年表示的,“在现代教育机制下培养曲艺人才,将提高曲艺界人士的文化层次。”

值得说的是,冯巩为这件事可以说是出了大力的,他拉着侯耀文、姜昆促成了这件事。最终这个相声班也是出了不少人物,算是比较成功的。

其实现在风生水起的贾玲就是相声班的最出名的人物,可见相声班的设立也是非常不错的一次尝试, 你从贾玲团队参加的各种喜剧综艺节目中就能看出来,其团队无论是创作还是作品深度都有着不俗的表现,这跟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传统相声的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相声摆知到底是啥,为什么一定要有这个东西才能是弟子

冯巩从来不是一个守旧的人,这从他的言论里可以看出来。这也是他能一直走到现在的原因。

“侯宝林大师对传统相声进行整理,马季开拓了歌颂性相声的先河,姜昆的相声充满了批判与反思精神,相声艺术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加以创新,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但是他的不守旧,不代表整个行业的不守旧。有些规矩还是要有的,比如说在收弟子方面,相声界是有一定规矩的。只有通过摆知了才算是正式收徒。所谓的摆知就是指拜师收徒仪式,意为摆出来让大伙知道。

这是非常传统的一个相声守则,也是维持相声行业的一个基本面,我个人感觉这并没有什么不妥,毕竟从业者必须要有一定的门槛和准入,不能说是随便一个人跑过来就可以说相声,这也是相声界维持自己利益的一种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就是有利有弊,不好的地方就是限制了人才的流入,整体就是一个小圈子,这也是冯巩想打破这种方式的主要原因。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单薄的。冯巩可以没有摆知,但别的大师呢?

所以现如今还是如此,没有摆知过的学生就是学生,并不是弟子。当然了,现如今对于摆知的方式大家都比较看淡了,不像早些年那么隆重,有的也是非常简单。

冯巩正儿八经的弟子都有谁?

冯巩虽然开创了相声班,但是拜过师的徒弟并不是很多,一般有人说是8人,也有人说是6人,我查了一下相关的信息,有记录的大概就是何军,宋宁,李鸣宇,白凯南,潘斌龙,贾玲等人。

值得说的是其中白凯南,潘斌龙,贾玲这些人都是相声班的人,而他们也都是行了拜师礼的,自然可以称冯巩是自己的师傅。这也从侧面验证了相声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冯巩的徒弟,也只有拜过师的才算。

冯巩弟子中贾玲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当年贾玲和白凯南是一对搭档,连续上春晚获得了不少的人气,尤其是贾玲还是女相声演员,这在相声界是非常少见的,毕竟说相声有时嘴是比较碎的,女生并不太适合这一领域。

不过值得说的是,后来贾玲转行走的是另外一条喜剧路,基本和相声也是没有太大关系了,最后还做起了导演,不知道冯巩对于贾玲如今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是惋惜还是高兴呢?

结语:宁要不完善的新,不要完善的旧

冯巩说过一句比较著名的话“宁要不完善的新,不要完善的旧”,这其实也是一种时代的无奈,毕竟所有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有点人无法适应历史的发展,自然是会被淘汰。

在相声领域也是如此,郭德纲坚持下来了,但是很多人的尝试却失败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是有创新毕竟是一件好事,起码证明了你的心还没有死,你还想着奋进,这一点就值得去称赞的。

冯巩昔日开的相声大专班里的学生都算他的弟子吗,冯巩真正的徒弟都有谁?

没有拿徒弟赚钱,没有人身依附控制不了徒弟就不能算徒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