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里的捧哏会因为逗哏的玩笑而真的生气吗?
先说结论:是有真生气的。
相声虽然是假的,但无论多么专业的演员都是人类,人类就有喜怒哀乐,有不可以被冒犯的心理私域。而相声这种以冒犯和贬低为主的语言艺术,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点让演员也感到心理不适,任何演员都不可避免。
但对于专业演员来说,这种心理起伏是可以调节的,而且还能利用自己的舞台经验,把这种情绪伪装成“表演”传递给观众,让观众以为自己是“演得好”。但其实内心是真的不爽到极致,甚至抽对方大嘴巴子的心都有。
举个例子,相声里面有个经典段子《献地图》,讲的就是京剧《失空斩》表演时,有个龙套故意捣乱,想要撅谭富英一把,说了一句根本没有的台词,结果谭富英气得不行,让他附耳过来,然后对这个龙套骂了一句娘。
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而在相声舞台上也是同理,演员难免有个私底下摩擦,说不定哪天就在舞台上故意整一出,到时候就看演员自己怎么处理了。
这种事情舞台上并不少见,因为你不知道那片云彩有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了谁,他就要莫名其妙的搞你。遇到这种突发事件,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先生,有时候也会气得不行。比如马三立先生年轻的时候,因为年少成名所以有些膨胀,于是师父周德山就故意挖坑撅他,给他量活的时候不递肩膀,马三立说什么活都不接,弄得马三立差点累死在台上,最后只能说了一个单口完事。
马老被这么一通撅能不生气吗?但那是自己师父,而且是为了自己好,所以只能一嘴钢牙往肚子里面吞,然后改了自己的毛病完事。
后来这个真实的舞台事故被改成了《论捧逗》,让后世青年演员时刻警醒自己,不要胡乱膨胀。
老先生还能凭着经验把情绪很好的处理,年轻演员就不一定了,说不定就真的变成舞台打戏。比如去年相声新势力女演员王小遒打人,就是因为砸挂不当,而且演员也没有很好的应对能力,结果弄成了大新闻。
岳云鹏跟孙越也有过一次表演失控,岳云鹏砸挂孙越过了火,孙越当时嘴离开话筒骂了一句街,不少观众都看到他掉脸,然后有一句词没收音,这就是真生气,只不过没做的太明显而已。
小剧场里面这种情况就更常见了,有一场孟鹤堂拿周九良爸爸砸挂,周九良连续会骂了一分钟“我是你爸爸”,孟鹤堂反复几次想滑过去,周九良都不依不饶一直骂。就连台下的血空粉都说“周九良今天是不是疯了”,你想这得失控得多明显。
相声的表演讲究尺度,如果你的尺度大到观众都感到不适,那你具体是不是真的生气就不重要了,这就属于舞台事故。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把事情简单化看待,什么舞台表演都是假的,我骂他爸爸他媳妇儿本人不会有意见,那是典型的生意口罢了。谁被骂了才知道舒服不舒服,而且如果你报酬没给够,哪个傻子愿意挨你的窝心骂呢?
相声里的捧哏会因为逗哏的玩笑而真的生气吗?
相声是传统的语言艺术,分捧哏和逗哏两个角色,逗捧二人一唱一和,相互调侃,把普通事情说得有声有色,生机勃勃。逗哏,演出时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与捧哏合作,通过捧哏的衬托、铺垫,在叙述中产生包袱。捧哏,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事情的演员,又称“量活儿的”。
俗话说得好“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相声的很多包袱都是靠逗哏挤兑捧哏的,捧哏滑稽、窘迫的样子把观众逗的哈哈大笑,有的相声内容设计捧哏反应迟钝,小丑一样,跳进跳出的,当然演员和观众都明白,这不是真的,是戏中的人物,非捧哏本人。
相声舞台上的剧情和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大部分相声演员在排活前会征求捧哏意见,问明白有什么忌讳的。
相声内容设计好的也好,现挂也好,捧哏铺垫、抖包袱……说好比逗哏都难,好的捧哏,可遇不可求,拥有完美的职业素养,是不会因为逗哏的玩笑真生气的,一切为了节目服务,不急不恼,落落大方,一直笑模样的……
相声里的捧哏会因为逗哏的玩笑而真的生气吗?
相声演员是不会因为在台上的玩笑而生气的,如果捧哏演员因为逗哏演员的玩笑而生气的话,那节目的笑点哪里来?因为相声这门艺术讲究的是“理不歪,笑不来”。所以,他们在台上表演节目时所开的玩笑是事先排练好的,是不会生气的。
举个最常见也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是郭德纲在相声中对于谦乃至于谦家人的砸挂,那是相当的严重啊:比如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绿帽子王,还是住在皮条胡同的老拉家的当家人;比如谦嫂的名字叫约翰;再比如谦哥的儿子叫郭小宝等等简直是太多了,如果于谦要是真生气了,以后不和郭德纲搭档了,那么相声界是不是从此就又少了一段佳话?
所以,还是郭德纲常说的那句话: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在台上为了演出的效果和节目的需要开玩笑是允许的,无伤大雅的!
相声里的捧哏会因为逗哏的玩笑而真的生气吗?
谢敬!相声里的捧哏会因为逗哏的玩笑而真的生气吗?这个玩笑是不会生气的,这是相声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不恰当的开个玩笑,也逗不乐你呀!为了博得你一笑,恰到好处,剧情需要,这是无可厚非的,可但是!!当展开你叙述的内容,从祖宗十八,上至父母妻儿,各种尖酸刻薄的玩笑话,下流话就都来了,惹得是哄堂大笑,而演员却不以为然。就为了多赚点钱,这都无所谓。那么我们回想一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相声爆粗口,骂大街,尖酸刻薄数落的语言,却成了相声界里的一股寒流,不但得不到制止,反倒(猖)盛,要么姜昆老师为啥一再强调反三俗,可能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此,我们喜欢正统风格的相声,适当的来点儿小玩笑,大幽默,搞笑的相声!我们还是欢迎的!至于那些低俗怪谈的语言就不是喜剧了,那刻薄的骂声不是有点过吗?!这我也不知道那捧哏的为什么不生气,也许是有钱花了,就不生气了?我的回答完毕!(谢题主!谢阅)🙏🙏!
相声里的捧哏会因为逗哏的玩笑而真的生气吗?
放心,这都是排练过的。不会真生气的,就算是生气,那也是演的。毕竟是为了节目需要。要说到逗哏的玩笑,开的最多的莫过于郭德纲。经常拿于谦于大爷开涮。于谦他爸,王老爷子。😂😂不止于大爷,于谦老爷子和谦嫂贡献特别大,经常出现在节目中。像什么武术家、古汉语学家、考古专家、老西医、妇科大夫、八大胡同董事长,等等。总之一家人,没几个拉下的。这于谦要是生气,郭德纲家都得让于氏一族给拆了。后来,郭德纲还专门解释过这事。说别人,人家不和他打起来啊,只能捡身边人猛怼。也是因为郭德纲的效应,于谦一家都一度上了热搜。这是多少神奇又和谐的一大家子啊。回过头来说,逗哏的砸挂,玩笑,捧哏的生气也好,无奈也罢,都是一种表演效果。您笑了,什么都值了。
相声里的捧哏会因为逗哏的玩笑而真的生气吗?
相声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是人物,绝大部分情节都是提前设计好了的,而且专门有排练过,甚至翻来覆去的演了无数遍,一般是不可能生气的。
郭德纲现在的相声以调侃于谦一家人为主,最怕的就是观众当真了,所以他在舞台上无数次普及“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的道理;直言“电影里俩人一被窝睡觉你知道是假的,啪一枪打死,你知道是假的,怎么到了我们这都成真的了呢?”
但凡听过德云社相声的观众,应该都懂得这个道理了吧,所以舞台上出现任何的激烈场面,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只有刚刚开始听相声的新观众,才会一脸惊讶的问“那个谁谁谁会不会真生气了?”
曾经我第一次在电视上听相声,听的是侯耀文和石富宽的《口吐莲花》;当时以为相声可能和魔术啊,杂技什么的差不多,最后会真的吐出莲花来,就那么期待的听到最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我幼小的心灵啊,感受到了莫大的欺骗!
现在相声听得多了,舞台上就是打起来,我也不会当真的。迄今为止,已经看过侯震、于谦、高峰、孙越等人在舞台上被数次扒衣服;岳云鹏被数次摁倒在地;曹鹤阳被烧饼追的满场飞;孟鹤堂被曹鹤阳直接打哭了,张九龄的头发快被揪净了,多好玩啊,这已经成了相声里最可乐的环节之一!
当然了,相声演员也是人,在舞台上也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特别是出现一些没有经过排练的现挂时,可能会触动捧哏演员某一处敏感的神经,出现真生气了的情况。
比如在某一次济南“相声有新人”专场上,孟鹤堂就因为突然提高音量打了周九良一个措手不及,引起周九良无声的抗议,用口型骂了一句,看得出来是真不开心了。但是经过短暂的调整,很快就将这页翻过去了。
如果要拿舞台之外的人砸挂,那可就不好说了,郭德纲就因此惹过官司。当年他在台上调侃天津相声演员汪某,自认为和汪某交情不错,就说人家媳妇怎么怎么样,结果汪某人不吃这一套,非要把事情闹大,就连侯耀文出面说情都不行,最终成为相声界一大闹剧。
受此影响,郭德纲现在基本不敢说外人了,全拿德云社自己人砸挂,于谦是最“幸福”的那个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