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声新势力离开青曲社,没有被观众议论和反感?

先问是不是,再说对不对。

卢鑫玉浩离开青曲社,也是被青曲社粉丝一路追着骂,苗阜也好几次在小剧场讽刺卢鑫玉浩参加《笑傲江湖》的事情,节奏一度带得飞起。

但苗阜做不到郭德纲那种程度,因为他人气差了几里地,所以只是粉丝之间小规模撕了一下。更关键的是卢鑫玉浩差一步就成了相声圈初代顶流,女粉数量碾压苗阜王声,而女粉是撕逼战斗力最强的,所以苗阜再怎么蹦跶也白搭了。

说白了,不是苗阜不想让卢鑫玉浩变成何云伟曹云金,只是他做不到而已。

如果把郭德纲的粉丝复制一套给苗阜,他说不定也会编个《青曲家谱》,把卢鑫玉浩备注上欺师灭祖,然后指挥这群无脑粉丝天天去骂街。

郭德纲为什么一副天是王大我是王二的模样,就因为他粉丝多,而且他又特别善于给粉丝洗脑,所以他说什么粉丝都当圣旨,还顺道指哪儿打哪儿。

光凭郭德纲把《德云家谱》写成“海底”,就够让全体同行笑掉大牙,这得多狂才能当自己是行业总领袖,区区一个社团就代表了整个相声行业,够资格把整个行业都写成“家谱”。

当然这也仗着师父侯耀文去世了,郭德纲才敢这么无法无天,但凡有个家大人,也不至于嚣张成这样。

亏得老郭还敢规定“不准吃空挖相”,就凭他自己对何云伟曹云金的操作,就把“吃空”这一条给炸了,按班规他就该自我开除。

相声行业但凡正式摆知收的徒弟,就没有师父一句话就清门的。只有口盟师徒可以,因为没有其他同行见证,你们爷儿两爱怎么操作怎么操作。但摆知为什么要引保代,就是因为这三个也是“师”,师父要开这个徒弟,必须引保代叫到一起,然后师父把徒弟犯的错说出来,徒弟可以辩解,也可以承认。然后引保代还要劝和,实在说和不了才正式清门。

另外师父开徒弟必须是有明确的指控,具体做了什么事情,触犯了哪一条行规,像什么“欺师灭祖”就是没文化的人最爱用的那种假大空词儿,实在想不出辙了才生搬硬套。

像郭德纲这种写本家谱就踢人的操作,等于是把自己凌驾在行业规矩之上,他就是裁判加运动员,给自己颁奖就算了,还宣布自己破了世界纪录。也就德云社那帮24K血空粉跟着叫好,要让侯耀文看见得气晕过去。

其实相声新势力跟青曲社,德云社跟听云轩,几方矛盾本质上都是一样,属于商业上的竞争关系。用师承或者传统当个幌子而已,曹云金如果混成像杜鹤来戴九安那种,随便怎么骂郭德纲,也不会被拿来反复炒作。就因为曹云金有了人气和影响力,威胁到了德云社的市场份额,所以郭德纲才用最荒诞的方式来打压他。

而苗阜没有郭德纲的炒作能耐,加上他是曲协成员,虽然师父去世了,但上头还有姜昆管着,即使他也想学郭德纲把事情做绝,上头也不会允许的。所以他只能哑巴吃黄连,看着相声新势力越来越壮大,以至于被打脸都没地儿伸冤了。

为什么相声新势力离开青曲社,没有被观众议论和反感?

其实卢鑫玉浩跟青曲社并不是一拍两散干干净净就离开的。

早年间卢鑫和玉浩都是青曲社“海”字科的学员。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青曲社也学德云社那样分科收徒,不同于德云社的“云鹤九霄龙腾四海”,青曲社用的八个字是“海纳百川万象归春”,卢鑫玉浩都是海字科进的青曲社。

卢鑫一直以来在青曲社还有一个“卢海乐”的艺名。

卢鑫还因为在外面接私活被青曲社惩罚。

险些成了第二个曹云金。

但卢鑫离开青曲社没有被骂的原因,也是因为卢鑫离开青曲社和曹云金离开德云社有本质上的区别。

曹云金没有离开德云社之前,在电视上各种秀师徒情深,他和郭德纲之间的情份是大家都看到的。曹云金离开德云社有临难变节的意味。所以他被人骂。

卢鑫一来跟苗阜没有师徒情分,二来,卢鑫是在青曲社受到不公平待遇,被停了演出之后参加了一个节目证明自己去了。

其实在参加《笑傲江湖》之后,两个人并没有声明离开青曲社。

但是即便后来走了,也是普通员工离职,苗阜并不能在道义上谴责什么。

可能更重要的是青曲社的关注度不高,他们离不离职大家并不太关注。

而卢鑫玉浩获得《笑傲江湖》冠军之后,吸粉不少,这时候他们的话语权是比苗阜要大的。

更何况苗阜在网上的评价并不高。当大家听到卢鑫玉浩竟然有青曲社这个背景的时候,都是很惋惜的。

当他们离开青曲社,网友不但没有反感,拍手称快的倒是比较多一点。

为什么相声新势力离开青曲社,没有被观众议论和反感?

相声新势力指的是出自青曲社的两名相声演员——卢鑫、玉浩的组合。

谁也别小看这对新人组合,他们曾经在《笑傲江湖》第三季的节目中用实力夺得了冠军,甚至连出自德云社的烧饼、曹鹤阳组合也被力压一头。而郭德纲自然是个爱才之人,想将二人揽入麾下收为己用,却不料被婉言拒绝。

其实从拒绝郭德纲招揽的行为上,我就已经开始佩服起这两位相声演员了。

众所周知,在时下的相声界,郭德纲的德云社是一家独大,就连所谓的体制内主流相声也只能甘拜下风。郭德纲曾在自己的专场中开了这么一句玩笑话:要是没有我,相声可能都已经完了这。虽然是有些“傲娇”的淘气话,但我们却不能否认事实就是这样。现在的德云社已经就是整个相声界的人才聚集之地了,未来三五十年内,应该没有任何一家相声社团能走到它的高度。

如今的郭德纲,完全有实力可以说出:“我一年捧红一个”这么自信的话。岳云鹏、张云雷、郭麒麟、孟鹤堂不就是成功的例子吗!

所以说,德云社是个大平台,卢鑫玉浩若是选择了加入德云社,那么郭德纲就会把近期的资源全部倾斜到他们二人身上,再加上两人的能力做基础,想不红都难。可就在如此高条件的诱惑下,两个人的摇头拒绝着实令我钦佩。

他们拒绝的原因应该和离开青曲社的原因有相似之处吧。

卢鑫玉浩在夺得《笑傲江湖》第三季总冠军之后向观众说道:“我就是要让人看看我们到底行不行。”其实在那个时候,他们已经退出了青曲社,所以这句话的矛头所指让人情不自禁的就能想到苗阜。这是为什么呢?在一些视屏和采访中我们可以推敲一二。

卢鑫玉浩虽然曾属于青曲社,却不是苗阜的徒弟,但苗阜可不管这些,私自把二人创作的段子拿来自己用,这样的事情放在谁身上能装作不知道?卢鑫玉浩应该是找苗阜谈过这事,但得到了不好的回应,所以在节目中说出了这样的话。

而苗阜在自己的专场中也侧面怼了几句。他提到自己的一个徒弟相声说的不好,所以离《笑傲江湖》的冠军不远了;自己的一个徒弟相声说得好,所以永远也得不到《笑傲江湖》的冠军。这个段子不但讽刺了《笑傲江湖》这款节目的公正性,也从侧面回怼了卢鑫的那句“我就是要让人看看我到底行不行。”

话说回来,苗阜的名声本来就不太好,他的很多相声都是抄袭同行的段子,整天靠着发微博蹭老郭的热度维持生活而已。待在这样的班主带领的社团下,并无多少出头之日,卢鑫玉浩选择离开并无不妥,观众为何要议论和反感呢?

况且他们又不是苗阜的徒弟,算不上背叛师门,与曹金何伟的情况不同,他们最多只能算是从不如意的公司离职而已。他们离开青曲社后,也没有说过青曲社和苗阜的一句坏话,只是在安安静静的说相声,试问观众有什么理由议论和反感?

卢鑫玉浩离开青曲社的原因无非就是受到苗阜的冷嘲热讽、排挤打压罢了。而他们拒绝郭德纲邀请的理由也应该就是怕类似的情况在发生。并不是说郭德纲会打压他,恰恰相反,是郭德纲对他们表现出的热情势必会让有些人嫉妒眼红,德云社这么大一个社团,内部也并不会是一片祥和,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只要他们加入德云社,抢走有些人应得的资源,那以后的日子也定然不好过。

也许安安静静说相声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吧。

为什么相声新势力离开青曲社,没有被观众议论和反感?

谢邀!

离开青曲社,是相声新势力做出的唯一正确选择,之所以未被观众议论和反感,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私下通过大量沟通与交流带来的结果。

离开是青曲社后,新势力青年相声演员们各显身手。演员卢鑫玉浩就是典型代表人物,他俩表演的相声大胆创新,新颖巧妙,深受观众喜爱。在一档选秀节目中,曾被郭德纲数次提出收入门下,均被两人婉拒。

在此祝愿相声新势力越来越好!

为什么相声新势力离开青曲社,没有被观众议论和反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懂得知恩图报,没有欺师灭祖,身怀绝技任游天下,弘扬师承,是值得我们赞赏的,对于观众来讲,是没有必要去议论和反感的。

成长的平台,当成了自己的跳板。

就有这样一些人,“只把平台当跳板”。当羽翼未丰时,围在师傅身边,像一只哈巴狗一样地亲昵着师傅,一旦时机成熟,便一击飞天,弃往日之师恩与不顾,忘乎了师傅的知遇之恩、培育的辛勤,“利益”当先,只顾自己的利益,投奔高枝去了。此种高枝之飞跃只不过是一种“名利”所趋,谁不想更好地树立自我呢?“此处庙已小,已容不下我这自以为是的大和尚”,那自然要无情抛弃之,谁人能挡,谁人敢挡!最多说一句“忘恩负义”罢了。只不过,另起炉灶的你,在公众之中的做人信誉是不是还能持续,你的粉丝是不是真能为你的“只记利益,不记师恩”的行为而继续为你捧场呢?如果你还没有真正独立,而是去另攀高枝的话,下一任师傅会不会因你的人品而拒你于千里呢?

有时在静想之中这种弃恩师另攀高枝的现象还能理解,人总是自私的,不能一直在师傅的“羽翼”下生存,总得飞跃。但更有甚者,那简直是“人渣”。这种“人渣”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仅弃往日之师恩与不顾,还会为了提高自己的名声显赫、显摆自己而对当日的恩师“恶言相加”且“义愤填膺”,痛讼自己往日师傅之“不仁不义”,只把师傅当“仇寇”,恨不能将恩师踩在脚下再踏上一万只脚,以显示他的威武,让自己在大众面前尽显其“能耐”与“才华”。此欺师灭祖之人,当为人渣中之人渣,当视之为“敝屣”,为万众唾弃!

士为知己者死,知恩图报。

自古以来,有“豫让吞炭”之谢主知遇之恩,有“食马得酒”之知恩图报,还有多少仁人志士,为“士为知己者死”而赴汤蹈火,何其的感人,让人泪目。

“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诸葛亮隐居山林,躬耕于垅,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为了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鞠躬尽瘁,为蜀国的存亡呕心沥血奉献一生。按诸葛之智慧与才华,完全可以取而代之,但他不能忘其主的知遇之恩,宁可将“扶不上墙的阿斗”扶上皇位,也不去为了自己的名利与荣华富贵去糟践“恩德”二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哲理,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思考。但现今又有几人能够领悟其内涵,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无论是哪个行业的新生力量,不失“知恩”之情,做任何事情不忘本,砥砺前行,努力向上,这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积极向上,推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与传承的。

人生之旅,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原则,不可一意孤行,更不可因一己私利而忘恩负义。要坚守君子之操守,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报答,感恩先祖、感恩父母、感恩所有!

为什么相声新势力离开青曲社,没有被观众议论和反感?

相声新势力虽然是一个相声社团,但是为人熟知的也就是卢鑫和张玉浩二人。说来卢鑫、玉浩确实不简单,他们最初是临时搭档,参加《笑傲江湖》就获得了那个季度的总冠军,而一举成名。成名之后的二人,很快的选择离开他们的公司,也就是苗阜的青曲社,成立了相声新势力。

一般来说,像他们这种成名之后立刻单干,名声大多不算太好。可是卢鑫玉诰则不然,丝毫没有什么坏的名声,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观众对于青曲社、对于苗阜没有好感。也就是说离开苗阜,在观众眼里可以理解为弃暗投明。

这些年,虽然苗阜的名声越来越大,但是人气却是越来越差。具体原因相信大家也都非常了解,我就不多说了。所以,成名之后的卢鑫玉诰选择单干,在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眼里,他们都是非常明智的。

当然了,其中还有一些具体的原因,也为卢鑫玉诰二人赢得了不少的人气和口碑。一是面对郭德纲的多次邀请,而没有冲昏头脑。最初在《笑傲江湖》舞台上,郭德纲就曾发出邀请。对于一般的相声演员来说,肯定会非常兴奋甚至是感激涕零。可是他们却不为所动,甚至之后的邀请也没能同意。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有着自己的原则的。

二是面对外界的讽刺不去回应。对于外界的质疑,或者是苗阜的几次公开讽刺,他们从来不做回应。我想,这不是因为他们怕了,是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相声做好了,才能赢得观众。这一点上,他们比起原来的老板苗阜心胸都宽广的多。

三是他们的相声真的是新,作为相声新势力,他们的段子新、形势新、内容新,他们几乎不去表演传统的相声。这一点上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让更多的人喜欢他们。

我想,未来的相声新势力会越来越好。如果苗阜还不能改变自己,那么相声新势力一定会超越青曲社的。到时候估计有的苗阜哭的。

我是雨天论娱乐,欢迎点赞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