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赵本山的徒弟比郭德纲的徒弟忠诚度要高?

先问是不是,再说对不对。

一个提问连前提都错了,那么聊得再嗨也是在放那啥气体。

赵本山的徒弟并不是赵本山教出来的,准确说他们应该是赵本山公司的签约艺人,只不过借用了师徒这个形式而已。

像黄圣依这种带着作秀性质的拜师,老赵也没有把她拉入徒弟名册里面,因为人家自己有经纪公司,不可能跑到本山集团来恰饭。

郭德纲则不一样,他是按照相声门里的规矩收徒弟,只要是摆过知的弟子,无论在不在德云社上班,都会作为正式弟子列入德云家谱。没摆知的也算是口盟,也在家谱上有一席之地。

郭德纲徒弟里面各行各业都有,有导演有娱乐明星,还有刚上小学的孩子,这些连一句相声都不会说,但也照样是郭门弟子。

说到忠诚度的话,郭德纲徒弟大部分还是比较忠诚的,除了大师哥这个位置总在换人,何云伟曹云金闫云达都跳脚走人,就看刚顶上来的张云雷能坚持多久了。

郭德纲被开除的弟子,有一部分都是没签合同走人的,比如郭先生最恨的三人组,何云伟曹云金郭鹤鸣都是如此。三人被除名的原因也不一样,何云伟是公开宣称退出,扫了郭德纲的面子。曹云金是两人暗地里较劲,最后郭德纲放家谱大招,曹云金绝地反击,于是彻底闹翻。

郭鹤鸣其实挺复杂,他退出是郭德纲认可的,之后一直在小剧场帮着郭德纲说话,还帮着他骂过何云伟。不过后来突然就被欺师灭祖,原因也很简单,郭鹤鸣拜了西河门的贾庆华为师,贾庆华在西河门是郭德纲师爷一辈的,比金文声都大一辈,所以把辈分看得比命还重要的老郭怒了,直接把郭鹤鸣逐出师门。

除了这三位,其他退出的基本上都是在德云社实在混不出头,于是自己去找出路了。比如闫云达戴九安侯鹤廉杜鹤来等。因为跟老郭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所以也没明面上打口水仗。

按照退出比例来说,郭德纲徒弟的忠诚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算是比较高的了。

赵本山对于徒弟的管理模式完全不一样,他也没有印一本《赵氏家谱》来集中管理,只是拉了一个清单排序。另外赵本山即使跟徒弟闹翻了,他也不会发微博骂对方欺师灭祖,把人家弄成海青。

在标准不一样的情况下要比较忠诚度,外人是很那一概而论的,人家即使离开也可以对师父很忠诚,相反留在公司的也可能私下骂师父不是玩意儿。所以不能做诛心之论,只能从表面现象来拉平标准,离开就算不忠诚,留下就算忠诚。

比如赵本山跟小沈阳闹矛盾已经很久,小沈阳出名后膨胀得跟发糕一样,总觉得师父限制了自己的无限星途,于是离开老赵去单飞。结果就是闯了一个不温不火,跟巅峰人气相比,一直走下坡路,如今都快沦为路人了。

但两人私下关系一直都被老赵压得死死的,从没有公开骂半句街。而且国庆节刘老根大舞台,小沈阳也回来表演了,海报上还给的C位。但小沈阳现在不是老赵签约艺人,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两人还算不算师徒,这就不好说了。

前段时间刘能换角一事,也传出老赵跟王小利闹翻,虽然两人同框直播澄清,但王小利如今确实有单飞的意思。前段时间还跟第一代赵四,也是很早就退出本山传媒的关小平同台演二人转,看来这是要走小沈阳的后尘了。

除此之外,赵本山还有不少单飞的徒弟,张尧刘流吴云飞吴一迪等,如果离开就算不忠诚,那么这些都应该算进去。另外去年因为卖假药被判三年徒刑的胖丫,给师门丢大脸,按照郭门标准,啜鹤雄也因为犯罪被清门,那么老赵这边也可以把胖丫除名。

这么算下来,老赵这边基本上也有接近十个徒弟不够忠诚,比例跟郭门弟子差不多,论忠诚度比例应该差不多才对。

为何赵本山的徒弟比郭德纲的徒弟忠诚度要高?

我觉得用忠诚度评论两位娱乐圈的巨咖在企业管理上的成绩不是太恰当!

两位都是凭借自身实力在“行业中”有话语权的人物。但两人能力能影响的范围不同。曾经有句话“出了山海关,有事找本山”,玩笑吗?不一定!本山大叔当时的艺术魅力确实影响到了艺术以外。多少次看到大叔在“XX代表常务会”上因为忙而离开的身影?!而郭德纲的影响就在演出平台方面。

所以老赵大叔的徒弟是敢不敢反抗的问题而郭老板的弟子只是饭碗问题。不是吗?谢谢邀请!欢迎质疑!!

为何赵本山的徒弟比郭德纲的徒弟忠诚度要高?

本山传媒与德云社,两个演艺公司,赵本山和郭德纲,个人风格不同,管理模式不同,造成的结果天差地别。

众所周知,赵本山和郭德纲两个人,一个是二人转出身,一个是相声出身。都是功成名就后招收徒弟,组成了演艺团体。所招收的这些徒弟,奔的是这两个人的金字招牌而来。

这些人无论进入了本山传媒或是德云社,和进入公司打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行业不同而已。

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能不能呆下去,除了自身能力外,这个单位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上下级关系,对人员的去留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公司有条不紊地运行,需要的是用制度去维持和保证,而不是用道德去绑架。

先说德云社,本来就是一个演艺公司,可又没有规章制度,按照过去师傅带徒弟的老一套办法,“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陈腐的观念,用郭德纲师傅的身份来管理。这么多人,演出机会,收入分配等琐事一大堆,全凭郭德纲个人喜恶,不出问题才怪。

一个公司,需要成熟职员的稳定。老板的人品、道德、技艺是重中之重。让人跟着你有奔头的前提下,还得让员工对老板心服口服。就是得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而不是过去那些陈腐的观念和道德绑架的方式。

一个公司或是单位,人员的流动是正常现象,公司和职员,是双向选择。不能要求他人一辈子都不得离开,并且还不能有条件。离开了,就是“判徒”。这些做法,与时代环境背道而驰,也是不道德的行为。

本来,有徒弟出走,就该反省内部在管理上有什么弊端,加以改进。郭德纲倒好,搞个家谱,清理“判徒”。说是家谱,不过是杀鸡给猴看。言下之意是,你们给我乖乖呆着,否则,看我怎么收拾你。说到底,家谱不过是一种变像的绑架,成了所有徒弟身上的一个道德枷锁。

德云社的这种绑架式的管理方式,谈什么忠诚。忠诚是员工发自内心的对公司高度认可,愿意跟随并为之付出,强制何来忠诚,更多的是无奈。

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师傅传带帮,并行不悖,高效融合。

再来看看本山传媒。

赵本山刚开始也是采取过去师傅带徒弟闯荡江湖的方式,可随着徒弟超来越多,演出业务不断增加,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成立了本山传媒,聘请了职业理人,打理旗下艺人的演出事务。

有了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明确了公司和艺人的权利、义务、职责、收入等等事宜,签订合同,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它就能正常高效的运转了,不会出现撕扯不清,闹得不可开交的烂事了。

赵本山也从具体的事务中解脱,不被琐事缠身,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关注着徒弟们的一言一行,时时给予敲打和鞭策,以防出现负面事件,给公司和个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公司负责演出事务,师傅负责徒弟的思想品德建设,双管齐下。用时髦的话说,做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保证了演艺事业的稳步提高,防止了思想道德不滑坡。

德云社和本山传媒两大演艺公司,呈现的面貌不同,表面上是管理上不同造成的,其内里是对待徒弟的方式不同造成的。

说到底,是格局问题。

为何赵本山的徒弟比郭德纲的徒弟忠诚度要高?

在中国,二人转的泰斗是赵本山,相声界的泰斗是郭德纲。两人都收了很多徒弟,奇怪的是赵本山的徒弟比郭德纲的徒弟忠诚度高。这是为什么呢?

赵本山是一名艺人,更是一名商人。走红后,赵本山非常会变现,将影响力变成了现金。在通往变现的渠道上,赵本山采取了三种方式,一个是开二人转剧场,一个是拍电影,一个是做实体。所有的这些都需要人,赵本山就开始陆续收徒。如今,赵本山已经收了10批徒弟,达到了86名。这些人是赵本山开二人转剧场、拍电影、做实体的根基,赚得盆满钵满。徒弟们不但赚到钱了,名气还大了,身价还高了。

应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商业模式,郭德纲也学会了,收了很多徒弟。但是,奇怪的是,两人模式差不多,但是赵本山的徒弟忠诚度高,这是为什么呢?

1979年,郭德纲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又师从相声大师侯耀文,其间又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辗转梨园多年。

1996年,郭德纲创办北京德云社。2005年起,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异军突起,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这一艺术门类,实现了相声的二次复兴。

郭德纲知名后,也学赵本山的模式,开始大量收徒弟。除了靠岳云鹏、孔云龙、栾云平而被人所知的“云”字辈的几十名徒弟外,郭德纲还有“鹤”字辈的几十名徒弟,总数高达一百多人。

近几年来,郭德纲退出德云社的弟子中,有何云伟、曹云金、张鹤文、戴九安等等。在这些弟子中,出走事情闹的最为沸沸扬扬的当属何云伟和曹云金。何云伟和李菁二人当年离开德云社,之后更是大骂郭德纲,而郭德纲更是针锋相对,要求将相当于师门辈分的“云”字归还。后来,何云伟通过网络平台发声,声称要将“云”字归还,不过老郭已经不当回事了。曹云金与郭德纲二人之间的恩怨当时更是人尽皆知,特别是曹云金洋洋洒洒写下7000字的长微博,痛斥老郭的“罪行”,让舆论对老郭的指责更是一波高过一波。

而赵本山的徒弟中,关小平离开恐怕少有人知道,更是鲜有听到师徒公开决裂的丑闻,小沈阳、王小利、大鹏等人更是在公开场合多次感谢老师。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徒弟的成长经历不同

赵本山的弟子大都在拜师之前小有名气,身怀才艺,拥有上台表演的能力。在拜师之前在社会上打拼过,知道生活艰难。也就是说,赵本山的弟子大都需要依靠师傅的名气和人脉进一步打开自己的知名度,基本上就是一心一意跟着大哥干。但郭德纲的徒弟在拜师之前,基本上是白纸一张,依靠传统的方式拜师,衣食住行包括技艺的学习都依靠师傅,没有什么社会历练的经历,在师傅的羽翼之下成长,对自己和对社会现实都缺乏明确的判断。当这些人一旦成名后,没有学会感恩,公开和师傅干仗。

2、在各自的领域,二人的影响力不同。

相声除了郭德纲之外,还有冯巩、马季等老一辈的相声人,以周立波为代表的海派清口,并且还不断有年轻人不段创新的青春相声等,所以严格意义来说,郭德纲只不过是相声界的一个代表人物而已,绝对谈不上NO 1.二人转就不一样了,从深耕的东三省,到广为流传的北方,只要说到二人转,老赵就绝对是一座绕不开的大山,绝对是了领袖级别的人物。

3、二人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区别

赵本山农民出身,自幼母亡,父亲离家出走,跟着瞎子叔叔学艺,民间艺人赖以生存的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技艺样样精通,在不同场合的演出造就了他察言观色本领的同事,把苦难是为自己的财富,也能体谅他人的苦难,对待弟子上,可谓恩威并重。而郭德纲就不一样了,在京津之地,可谓敌人众多,回忆过去的一些人和事恨得牙痒痒,甚至在人去世的时候给人送去红喜字。

为何赵本山的徒弟比郭德纲的徒弟忠诚度要高?

赵本山和郭德纲,都是如今中国喜剧界大佬级的人物。两个人早已功成名就,也都收下很多徒弟,但徒弟们的表现却不尽相同。

从以郭德纲为班主的德云社来看,他的徒弟们这些年流失了不少,最著名的就是曹云金与何云伟。赵本山的本山集团,尽管其间也有人出走,但离开的人数和影响都比较有限。

那么,同样是作为大佬级明星的弟子,为什么德云社的徒弟们出走比本山集团多了很多?

两个团队的表演形式不太相同

德云社表演的多为相声,本山集团表演的多为二人转,按理说这两者有着很多相同点,都是以人数比较少的固定组合进行演出,与团队作战的京剧表演有着本质不同。然而,德云社和本山集团又有着格外的不一样。

本山集团除了在全国各地刘老根大舞台进行表演之外,演员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参与《乡村爱情》等本山系列剧的拍摄。这些电视剧的表演与二人转舞台表演有着极大区别,那就是需要团队协作,而在协作过程中,演员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团队默契的程度也会更高。

而在相声之外,德云社基本没有其他组合式大型演出,电视剧拍摄频率明显不及本山集团,倒是有不少演员参加综艺,但相对于整个团队只是极少数。如果演员只是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之下,团队归属感和团结度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赵本山在团队管理方面,比郭德纲更加富有经验

回想起当年曹云金、何云伟等人的出走,郭德纲曾说可能是由于自己对他们太好了,反而使得对方不够珍惜。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郭德纲当年在团队管理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失误,既没有做到制度留人,情感投入也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些年德云社大力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团队的人员流失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而赵本山,从团队建立一开始就注重对人员的管理,情感因素加集团化管理,徒弟的流失就没有那么严重。另外,据说赵本山管理起徒弟们是比较“狠”的,也使得徒弟们“害怕”离职,于是就一直跟了下来。

两个团队的人员构成不同

本山集团的演员们,基本都从事过二人转表演,绝大部分都是东北人。而德云社从一开始招收学员开始,学员们当然以北京人居多,但同样也是来自五湖四海,地域性没有本山集团那么强。

相对来说,东北人更注重情感和义气,很多二人转演员也都是苦出身,能够在赵本山这块金字招牌下有所发展,也就比较知足了。德云社的人员构成更加复杂,人心也不够齐。

师徒关系变味道

不过不管怎么说,如今两个团队的人员都相对稳定,基本没有足以伤团队元气的演员集中出走。

不管两个组织有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按理说师徒关系本身就是维系团队稳定性的砝码之一,如果这方面的关系都没有办法起到作用,那只能说明当今的师徒关系早已经变了味道。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

为何赵本山的徒弟比郭德纲的徒弟忠诚度要高?

不见得如此!如果郭德纲不修家谱、不把徒弟离开之事整得沸沸扬扬,这种“徒弟忠诚度弱”的错觉也就不复存在了。

前两年有传闻小沈阳离开赵家班单干了,于是就有赵家班同样敌不过忠诚度的说辞,说到底还是闻风起舞的自媒体太多了。

忠诚度这种东西,大至帝王朝臣、小至草台班社,说白了就是名利驱使,真正能做到尽忠竭力者,有但少之又少。

2008年徐德亮带着王文林高调宣布退出德云社,就是因为觉得演出分成太少,还是利益的事。

2010年曹云金、何云伟和李菁退出德云社,表面上说是因为师兄弟间失去了往日的和谐,实际上还是觉得郭德纲给得少,以及不愿意丢掉与北京台的合约,这也是利益驱使。

赵家班是在本山大叔借助春晚舞台红遍南北大江之后才逐渐形成的,愿意跪在本山大叔膝下、认其为师的二人转演员,也都是怀揣一身“绝活”、走穴挣钱好些年后,希望借助本山舞台成名而来的。这依然是名利作祟,连江湖义气都扯不上,更别说赤胆忠心了。

如果本山大叔没能挺过那场传说中的风波,估计他的弟子们分崩离析的速度,远超于德云社的“八月风波”。

因为本山大叔是以平台在凝聚人才,并不负责传授手艺,有点像梁山水泊——据说徒弟人数也是108名。这种“义字当头”的组合模式,树倒猢狲散是大概率事件。

德云社不乏带艺加盟的艺人,如高峰、孙越以及后来的杨进明等,但郭德纲徒弟绝对是清一色的儿徒学徒,德云社是要负责授艺的——虽然并非全部郭德纲自己带。

这种传统师徒关系,论“忠诚度”肯定远胜于瓦岗一炉香式的赵家班。当然,钱还是要给够,利益分配要相对合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