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禁止拍摄穿越剧了,为什么《庆余年》还能顺利过审?
广电总局曾经下达文件:自2012年1月1日起,禁止穿越剧、宫斗剧在黄金档播出。
2012年8月,“六不准”出炉,其中包括古装历史剧不能捏造戏说;不提倡网络小说改编等,不少电视剧在立项时即便能通过,在成片后却往往会面临不能过审的问题。
2013年6月,《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播出调控管理办法》中,鼓励现实题材,限制古装、涉案、引进、合拍剧。古装题材每月和年度播出的总集数都不得超过总数的15%,原则上两部古装剧不能接档播出。
以上就是广电总局对穿越剧的相关文件和发言,确实因为当年穿越成风,导致广电总局公开发言进行批评,但并未绝对予以“禁止”。只是在审核上比其他剧种更加严格,而且不允许在卫视黄金档播出。所以很多投资商出于风险考虑,减少了穿越剧的拍摄,跑去横店杀鬼子了,所以才有抗日神剧的黄金年代,各种手撕鬼子裤裆掏雷层出不穷。
而《庆余年》巧妙的规避了大部分广电禁令,首先它是网络播放,并不占用卫视黄金档资源。另外《庆余年》电视剧基本上照搬原著小说,而看过原著小说的人就知道,庆余年不是《步步惊心》《宫锁心玉》那种历史穿越剧,它是一部科幻架空穿越剧,而且是向未来穿越。
庆余年虽然是古装剧,但其实发生在未来的故事。而穿越的人物有两个,理工科博士叶轻眉,文科背诵狂魔范闲,而他们穿越的方式是冷冻大脑,然后被超级电脑再造的肉体。这种穿越跟摸电门然后回清朝让阿哥们当舔狗的傻白甜完全不一样,设定上非常巧妙的。
庆余年背景简介,涉嫌轻微剧透,但估计后面也不会拍出来,多半会用口述方式告知范闲:
人类科技发展到巅峰之后,开始互相扔核弹玩,最后地球上充满核辐射,尤其是一个叫大东山的地方辐射能量最强(五竹就喜欢去那里做马杀鸡)。之后人类分为几批,一批开着宇宙飞船去外星殖民,另一批选择冷冻肉体,并且将意识跟超级电脑连接(跟黑客帝国一样),每天靠扫雷斗地主和玩渣渣辉代言的网游度日。他们冷冻前创立了军事博物馆,用来告诫未来人类战争跟武器的可怕之处,然后这些冷冻肉体人跟超级电脑神庙一起在地下等待地球文明重新回归的那一天。
后来人类文明重启,地球上拥有了约等于封建时期的文明程度,并建立了若干小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五个国家,北齐、南庆、东夷城、西凉、宋国。于是神庙决定制造一个人类,拥有现代智慧和先进管理经验,去引导人类文明进步,并且重要的是避开可能引发战争科技发展的契机。
于是叶轻眉诞生,人造肉体加冷冻大脑,小叶同志临走前去军博馆顺走了五竹叔叔跟一把巴雷特(她只会用这个),以及几本秘籍,这里的秘籍不是葵花宝典九阴真经那种,其实是电脑整理的如何让人体适应核辐射并将其转换成自身能量的功法。然后叶轻眉同志开始了自己的奇妙旅程,之后又把跟她同一时代穿越的冷冻大脑范闲变成了自己儿子,理工母亲跟文科儿子一起改造世界。
所以说庆余年里面的真气和武功,都是辐射能量的转换利用,这也是五竹叔叔为什么凭一把改锥就天下无敌,因为你核辐射能量再厉害,也比不过我物理攻击捅你菊花。
综上,庆余年不是一般的穿越剧,而是向未来穿越,用科技改变生活的公益网剧。
广电禁止拍摄穿越剧了,为什么《庆余年》还能顺利过审?
穿越剧被禁拍了,但《庆余年》的本质已经不是穿越剧了,在编剧的巧妙改编下,《庆余年》成了一部满屏沙雕,幽默横漂的架空古装权谋剧。
早在七八年前的时候,穿越剧有过一段鼎盛时期,那时候的《宫》刚播出就大热,后续的各路穿越剧基本是拍一部爆一部,造星能力一流,圈粉功能强大。但这股风没吹多久,广电就下令不能拍穿越剧了。
要说这个禁令让很多的大IP无法影视化,让人很是恼火。但这个规定的初衷是很正面的。没办法,穿越剧把各位未成年小朋友的历史水平拉到了新低,不少孩子还模仿剧中各种摸电门玩跳楼的手段,梦想能一夜穿越回古代,实现人生逆袭。再穿越下去,真的会出问题。
《庆余年》的原著的确是穿越的故事,男主范闲本是位重症肌无力患者,人生已经没有希望了,突然间穿越到了庆国,得到了再活一次的机会。而《庆余年》中死在故事开头的无敌女强人叶轻眉,也是位穿越者。
这般情节要是原样照搬,必然是过不了审。可人家《庆余年》的编剧可是业内有名的金手指——王倦大神。这位金牌编剧脑洞大开,直接把《庆余年》改成了剧中剧,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不过是开头那位大学生参加写作比赛的参赛作品罢了。而有了这个设定,各种天马行空的事情也就都说得通了。
这里真要感谢一下努力熬过了第一集前几分钟的自己,要不就错过了一部年底压轴好剧了。
改编过后的《庆余年》不再是穿越剧,架空的历史时期也不会让剧陷入扭曲历史的陷阱。完美的规避了各种审核红线,《庆余年》就顺顺利利的播出了。
其实这些年,不少好IP都脱不开穿越的架构设计。为了能够避开穿越的红线,各路编剧绞尽脑汁,为穿越的内核套上了各种保过的外衣。有的略显套路化,有的则是根植在某段历史中,让故事的走向发生了改变。
最为常见的套路,就是给穿越的主角杜撰出一段悲惨的身世。很多女性视角的穿越IP特别喜欢这种做法。基本上是女主一出场,就是个底层任人欺凌的小角色,还整齐划一的做到了举目无亲。而后各种打怪升级,走上人生巅峰。大结局前主角才发现自己其实身怀不凡血脉,是某个大人物遗落民间的女儿。《楚乔传》、《扶摇》差不多都是走的这条路。
也有一出场就出身高贵的女主,但一定会遭受一番血光之灾,沦为无权无势的孤家寡人。
看多了这种套路,也就失去了观剧的新鲜感。
当然也有把虚构人物套到历史人物身上的例子,结果往往是某段历史被魔改。除了人物的结局还能跟历史贴上边,整个人物的价值观几乎都被曲解,搞得年轻观众都分不清这个人物到底是好是坏了。
《庆余年》一出,为穿越IP改编提供了新思路。穿越不过审,搞成剧中剧不就解决矛盾了吗?实在不行,想想《盗梦空间》的路子,只要不碰红线,好内容还是值得期待的。
本文由萌萌小笑笑原创首发于悟空问答。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娱乐资讯,请关注我哦!
广电禁止拍摄穿越剧了,为什么《庆余年》还能顺利过审?
先来说一下广电为什么禁播穿越剧,了解其中缘由,可能心中就有答案了。
在2011年的时候,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在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上称,穿越剧越来越火,穿越剧可以成为题材百花齐放的品种,但题材内容表现方式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应谨慎看待。现在穿越剧历史观较差,整体思想内涵没有提升,只是好玩好看、新奇、怪异,而人物设置更是天马行空,对历史文化不尊重,过于随意,这种创作主张不足以提倡。
总的来说,在穿越剧泛滥的时期,穿越剧整体水平是较低的,剧情更是五花八门,导致烂片较多,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只为博人眼球的感觉。相比较其他题材剧本,穿越剧中是没有多少良好的价值观和正能量,基本上就是低俗趣味,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
但是穿越剧中,也不乏有一些出色的作品。就拿《庆余年》来说,无论是剧中体现的历史文化、题材的内涵、演员的演技阵容,还是道具服装环境节奏感等,可以说都算一部良心制作。庆余年并非以不合理方式穿越,而是男主将自己化成笔下的一个人物,自始至终更加注重权谋剧的塑造,整部剧着重描述了皇家内院、多角博弈等,更细节化、情感化、故事化,用跌宕起伏的恩怨情仇堆积出人物的命运,描述了时代的样貌,向观众展示了封建社会鲜明的等级思想,希望能完成天下人人平等、生来自由的伟大理想。
可以说整部剧精良的制作,加上整体思想的内涵,带给观众的体验感是好的,带来的思想更是积极向上的,有着它本身的意义所在,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广电禁止拍摄穿越剧了,为什么《庆余年》还能顺利过审?
庆余年穿越这个点非常隐蔽,剧中的人物都没有明确说明男主和他娘是穿越者,只是说他们有现代的思想,大家一听,就知道是穿越,但人家电视可没说穿越,概念可不一样。
最后,大家有兴趣一起推牌九吗?
广电禁止拍摄穿越剧了,为什么《庆余年》还能顺利过审?
当初特别忐忑的就是《庆余年》这种穿越题材,到底能不能顺利过审。从项目备案到定档,网友都是捏着一把汗的。
《庆余年》的原著被归类于架空穿越题材,主角范闲穿越到一个架空的时代,变成了小婴儿,人生从小宝宝从头开始,若细分穿越的话,这种应该叫做“婴穿”。
除此之外还有“魂穿”如《双世宠妃》、“清穿”如《步步惊心》、“女穿男、男穿女”如《太子妃升职记》等等,还有古代穿越到现代的《九五至尊》……
有关部门这几年是在严厉控制穿越剧题材的,因为现代人穿越回古代所发生的种种“奇遇”,很难不造成年轻人对历史的误读。
但《庆余年》本身也是个架空时代的题材,不依附于任何朝代背景,对历史没有误导性。
有人认为虽然庆余年里的人物都身着古装,但它其实是未来的文明。范闲也是未来的人,他所穿过去的时代则更靠后一些。
可以理解为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地球因为战争而毁灭,而一个拥有智能系统的博物馆存留了下来,它认为高科技和武器会导致人类灭亡,所以后来发展出来的人类文明就停留在《庆余年》中描述的那种样子,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古代”。
尽管原著的设定与众不同,引起很多猜测,但它的本质依然是穿越题材。这才让人担心拍成电视剧能否过审。
直到电视剧顺利播出,我们才发现《庆余年》耍了个小花招。
一开始故事背景就是现代(或者未来),《庆余年》被设定为大学生参加比赛拿出来的一个作品,初衷是为了论证“现代思想与古代文学的碰撞”。
既然只是一个作品,那么剧中的天马行空就都有了站得住脚的理由。
作品中描述重症肌无力的少年,穿越到了另一个时代,成为一个小婴儿,这个有点类似于《盗梦空间》里的“梦中梦”。现代是现实,重症肌无力少年是第一层梦,穿越成婴儿是第二层梦。
这样的改编,就完全规避了红线。
说起来这就要感谢编剧王倦了,这位编剧此前的作品有《木府风云》、《舞乐传奇》、《大宋少年志》等等,都是口碑很高的电视剧,此次担任《庆余年》的改编,王倦大开金手指,把一个很可能会触碰红线的题材又加上了一层套,改成了“剧中剧”。
除此之外,看过原著的朋友应该能体会到原著中从头到尾的压抑感,范闲本不是剧中这样阳光又“犯嫌”的性子,比如四岁遇到师傅费介的时候,他是一心想置费介于死地的,可谓是从小就心狠手辣,对人命漠不关心。
在成长初期遵循自己过得好就行,别人的命与我无关的态度,思想极为“利我”。
在剧中,王倦没有改变大体方向,只是将范闲初期描述为一个小富即安的人。其母亲想改变这个世界的格局,是想要自己成为一棵大树为别人遮风避雨。而范闲深知这种想法的好高骛远,激烈挑战规则的结果只能是木强则折,他退而求其次,成为一颗种子,渐渐觉醒渐渐成长,将阳光扩散开来,感染到更多的人。
这样的一点改变,就将整个格局变成了一个正面的方向。加上适当的搞笑情节,基调活泼轻快,连原著党都觉得很合口味。
原著中的范思辙也是个阴狠的角色,但在剧中,郭麒麟把范思辙演出了“地主家傻儿子”的既视感,这也是多亏了王倦对范思辙的改编,单纯乐观又有“偏才”,倒是像为郭麒麟量身打造一般。
张若昀的痞气、郭麒麟的萌态、李沁的少女感、宋轶的可爱、吴刚和陈道明的气场,都为剧中人物注入了灵魂。
连小演员韩昊霖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他就是《我和我的祖国》夺冠篇章里的冬冬,你还认得吗?而且他和张若昀长得还真的有点像呢。
有猫腻的封神之作打底,再加上靠谱的编剧和豪华的阵容,这部剧应该是2019年底压轴高分剧没有之一了。
广电禁止拍摄穿越剧了,为什么《庆余年》还能顺利过审?
我是得着,有话直说。
顶着网络平台“限古令”,《庆余年》再次掀起古装穿越剧的热潮。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庆余年》火了,所谓“广电总局禁止拍摄穿越剧”的流言蜚语就出来了。
首先,广电总局针对的是“上星台”(各地方的卫视台),而不是像爱奇艺、腾讯视频这样的网络平台,其次,广电禁令指的的是穿越剧的播出,而不是拍摄。
此外,有关部门对穿越题材进行规范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打击那些一窝蜂跟风炒作,拍出粗制滥造、毫无底线的所谓“穿越闹剧”。从《庆余年》的观众反馈来看,这部作品的整体质量和故事情节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与那些所谓的“穿越闹剧”并不能混为一谈。
电视剧版《庆余年》,确实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原著中涉及男主穿越的情节,改编为男主为参科幻小说的征文比赛,将自己构思和创作的小说向老师讲出来。
观众可以理解为,《庆余年》中古装戏的部分,全部是男主科幻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这就有效规避了穿越元素带来的播出问题。因此,主角范闲能够写《红楼》、制造肥皂这种匪夷所思的情节,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简单地说,电视剧《庆余年》的叙述手法,类似于1996年李连杰主演的那部《冒险王》,或者是2015年上映的那部《夏洛特烦恼》,将两个时空通过漫画和梦境的方式呈现出来。
前者是金城武饰演的助手越俎代庖的替漫画《冒险王》的主编(李连杰饰),构思创作了这部漫画的结局,调皮的将主编、主编妻子和自己写进了漫画之中;后者则是沈腾扮演的男主做了一个“回到过去、改变命运”的梦,凭借着当初对流行歌曲的喜爱,一跃成为梦中故事中的当红唱作人,却找不到想要的幸福。
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电视剧,《庆余年》的主旨并非为了“穿越而穿越”,更寄托着作者对生活的眷恋、对自由的向往、对亲人的想念。
全剧情节紧凑、幽默风趣、逻辑自成一体,再加上老戏骨+人气明星的组合,保证了作品的质量,是一部融合的娱乐性与观赏性的的电视剧作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