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的蒲松龄说:美女天生是给有才能的男人享用的。对吗?

一个男人,让女人死心塌地地追随,是需要征服的本领的,那也就是男人征服女人的本钱。这个世界的男人女人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征服与被征服,如果一个男人投其所好,女人没有不被征服的。

提这个问题的人看过聊斋志异吗?在他的书中塑造了几十个女性形象,有妖狐鬼魅,仙女,狐女,侠女和妓女,平常人家的女子,人间,鬼间,对女性描写的非常全面。

歌颂了女性敢于追求爱情,反抗封建制度的束缚,追求妇女解放,追求个性独立的女性。也显示了女性的崛起,通篇都没有歧视女性,讽刺挖苦女性的意思,而在那个封建时代,由于他思想的局限性,当然没有今天对女性看法的这么平等,解放的这么彻底。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那么多敢于追求爱情,争取自主权利,和过去封建社会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女性完全不同。女性大胆追求爱情,自主婚姻,跳出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抑,大胆追求自己的恋爱自由,把握自己的幸福生活。比如青梅,她只是一个贴身丫鬟,但是她却具有远见卓识和勇敢的行动,别人看不起张生,她就敢于追求他,把自己的幸福托付给她,最终赢得了圆满结局。素秋这个女性人物,丈夫是一个无赖,竟然以500金,把妻子卖给别人,素秋坚决反抗,以自己的聪明智慧,脱离苦海和自己心仪的人结婚。红玉姑娘主动爬上墙头,对自己喜欢的人,含笑追求,侠女不爱丈夫却和丈夫结婚,为他生下孩子,是一个懂得报恩的奇女子。独立自主,不依附于任何人,行动自由,任何人也控制不了她,却是拥有一个侠义心肠的女子,即使在今天对蒲松龄塑造岀这样的一位女子形象也感到佩服。黄英是一个治家理财的好手,丈夫只是个自命清高的书生,黄英不但具有商业头脑和经济头脑,还敢于捍卫自己的经济地位,连丈夫也不得不服。总之,蒲松龄没有对女性有歧视,反而歌颂她们,赞美她们,追求平等的地位,追求爱情自由,这正是今天妇女们已经实现的理想,所以提问题的人好好看看这部书,再来提问吧。

《聊斋志异》的蒲松龄说:美女天生是给有才能的男人享用的。对吗?

社会从来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有才的男人,一般是选择有才的女人做老婆,可以优质后代。

富二代、官二代者,如果父母是打拼出来的,孩子有教养,一般也是选择人品+才华,外貌不太丑即可。

依靠混社会出来的,认为依靠运气、关系起家,素养低,一般会选择人间极品做老婆,扩大知名度,显示其有能力、有品位,显摆身份,唯恐没人认识他。

有才、有貌的女子,一般会选择社会资源,为自己所用,成就自己的才华。会依附权贵,作为工具。

至于常人口中的道德标准,是约束社会低层人的,对于上流社会人士,标准是不一致的。

美女,命运是个人选择的,谁也决定不了你,命运在自己掌控。除非自己甘愿做。

《聊斋志异》的蒲松龄说:美女天生是给有才能的男人享用的。对吗?

男女之间性感的那点事,分好事,喜事,坏事,恶事,滥事,凶事等好多种类!青梅竹马,郎才女貌,美女爱英雄,奇缘巧遇等成就一段佳话者,天下有之!而抢男霸女,因色丧命,贪色亡国者天下亦有之!有人说美女乃尤物也,红颜非知即祸水,这话也有几分道理!蒲松龄所说未免有些偏执,世态炎凉,未必尽如他所说的那样。过去的美女,大多为男人盘中之餐。现代的美女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谁享用谁还真不好说!

《聊斋志异》的蒲松龄说:美女天生是给有才能的男人享用的。对吗?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冲冠一怒为红颜。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将这些成语、俗语串联起来分析,便会得出结论:蒲松龄的话不仅不准确,而且是封建糟粕思想的体现。蒲松龄是站在男人的角度上说的,而且带有浓烈的大男子主义倾向。

从神话传说中来追寻人类起源,男女是平等的,且女性还占主导(主动)地位

耶和华创造出亚当和夏娃后,让其二人在伊甸园里自由生活,唯独不能吃知善恶树上的果实,后来夏娃受蛇的诱骗,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果实。后被耶和华发现,即被逐出伊甸园。偷食禁果也成了现代男女在未婚前就发生性关系的代名词。

夏娃是偷食禁果的始作俑者,她是发起人。从这一点上讲,是夏娃(美女)先起的享用亚当(男人)之心的。

那么中国有关人类起源,也有个神话传说,即女娃抟土造人。女娃抟土造人的目的是要造人,是要繁衍人类,她的目的很明确,男女发生性关系是传宗接代,是天地繁衍的需要,更本不存在男人享用女人之说。

蒲松龄之所以这么说,是将女人当成了繁衍后代的工具,将女人当成了男人的附属品,将女人当成了男人发泄欲望的对象了。这是典型的封建社会糟粕思想在作祟。

《聊斋志异》的蒲松龄说:美女天生是给有才能的男人享用的。对吗?

这句话当然是错的离谱。人不是物体,人人都是独立、自由,有个性的,怎么能被享用?两性关系怎么就成了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不能是两情相悦吗?

蒲松龄更没有说过这种话。他笔下有很多独立、崇尚自由的女性,似乎不会把女性视为男性享受的物品。

在《聊斋志异》中反倒有很多无能的男性,在光辉夺目的女性形象面前黯然失色。何谈征服与被征服的男女关系?

比如《黄英》这一篇中有这样的情节:

顺天人马才子,喜好菊花,但日子过的很清贫。可是他又清高的很,自以为是个雅人,像做生意致富这种事情,他是看不起,也更不愿意学,估计也是学不会的。

后来遇到一对陶姓姐弟,其实是菊花所化的精灵,这对精灵姐弟自称也擅于培育菊花,准备从金陵迁居到北方。马才子和其中的弟弟谈的很投机,就邀请这两人到自己的家中落脚。

姐弟两人住在马才子家,不好意思总是吃、用马才子的,于是做起了卖花的生意。他们培育了很多奇异的品种,深受欢迎,很快,姐弟俩就聚累了丰厚的财富。

再后来,弟弟回了金陵。因两人互相有意,姐姐黄英嫁给了马才子。黄英财产丰厚,可这个马才子酸文假醋,穷的很骄傲,但是又做不到很硬气的吃软饭。于是他坚持不用黄英的钱、物。

黄英倒也很洒脱,对马才子说:“君不愿富,妾亦不能贫也。无已, 析君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何害。”意思是说,你不愿意富,我也不能穷。那我们分开居住吧,互相都不妨害。

于是黄英在宅子中盖了间草屋,安排了女婢,让马才子独住。可是马才子住了几天,特别想念黄英,去叫黄英过来,她又不来,只好隔一天去找黄英一次。

黄英笑话马才子,说他东边吃饭,西边睡觉,真正清贫高洁的人,恐怕不是这个样子的吧?马才子无言以对,只好又搬回来,两人复合如初。

《聊斋志异》的蒲松龄说:美女天生是给有才能的男人享用的。对吗?

这应该说是男权思维下的想法,在女权主义盛行的欧洲,不被女性享用就不错了-_-||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