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被杀害硕士父母,拒绝一切民事赔偿绝不谅解,你怎么看?

7月24日,#中科院硕士被杀案宣判#将在北京进行。2018年,中科院硕士谢雕在餐厅被高中同学周凯旋持刀杀害,谢雕父母称:“庭审中,周凯旋多次看向我们,眼中毫无悔意。我们拒绝一切民事赔偿绝不谅解。结果出来后,会把判决书烧给谢雕。”

为什么被杀害硕士的父母会如此的决绝,因为在法庭上的周某毫无悔意,也就是说他根本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如此嚣张恶劣的态度,世间少有,也难怪逝者的父母会如此的愤怒,含辛茹苦养儿数十载,待其功成名就之时却落得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下场,这种打击与绝望试问又有几人能够承受得了?

题目中的这两个人年轻人都曾经是大家眼中非常羡慕的天之骄子,在学习之上不分伯仲,生活当中又是亲密好友,若是这种轨迹一直延续下去,必定会羡煞旁人,成为众人学习的楷模,但命运不会以理想的状态流转,在复杂的人性中它经常会表现出一种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谢某受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小,所以他的经历是一种“常量”,而周某则完全被外部环境中的负能量引诱最终迷失了自我,他的经历属于一种“变量”,并不具备普遍性,所以我们在讨论这起案件的时候应该就事论事,不适合发表由点及面的看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不同,不要硬融。考上不同的大学之后,谢某和周某的生活轨迹其实已经完全不同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们选择融入了不同的圈子,谢某奋发图强,周某自甘堕落,两人的世界其实早已经没有了交集,所以在聚会上当谢对周进行劝导的时候,周将好友的善意当成了一种奚落与嘲讽,丝毫不顾及多年的情谊而对其大打出手,外放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人格偏执,这样的人稍微受点刺激就很容易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当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善良的人往往最容易成为受害者,因为他(她)们不会以特别极端的方式去揣摩人性,他(她)们更愿意相信感化的力量,这一点在谢某的身上表现的很明显,他本想再次借助同学聚会的机会修复与周某之间产生的裂痕,所以才主动去迎接他,没想到对方的内心早已堕入了无底深渊,扭曲到了要靠伤害他人才能维护所谓自身尊严的变态当中,毫无防人之心的谢某遇上了蓄谋已久的周某,一明一暗的局面早已注定了悲剧的结果。

周某杀害谢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且认罪态度恶劣,正常判罚的话也就是死刑了,自己的孩子都没了,谢某的父母要赔偿又有什么意义呢!哀莫大于心死,他(她)们也正是因为看透了周某的歹毒,所以才选择了绝不谅解,恶意杀人者偿命,天经地义!笔者支持谢某父母的正当诉求!

中科院被杀害硕士父母,拒绝一切民事赔偿绝不谅解,你怎么看?

中科院研究生被杀一案,从2018年6月14日发生至今,倍受人们关注,2019年5月24日在北京一中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持续近4个小时,但没有宣判。7月24日,法院再次通知受害人家属来京开庭宣判,而当日被害人谢雕父母来到法院作庭前调解时,谢母晕倒,之后据知情人透露,因审判Z突发身体不适,法庭当日没能如期宣判。

在谢雕去世的这一年多,谢雕父母表示,杀人者周凯旋在5月底第一次开庭时,眼神里毫无悔意,毫无愧疚之意,而其家人也从没有表示过道歉,儿子的死带走了一家人的所有希望,只希望法院判决周凯旋死刑,立即执行,他们会将宣判书烧给谢雕,告慰他的亡灵。

被害人谢雕是一个怎样的人?

谢雕出身贫寒,谢雕小学时,父母在镇上开了个小型石料场,把山上的石灰石打下来,碎成小颗粒拉出去卖,赚了点钱买了大型拖车,后来因安全事故,谢父负全责,赔了个倾家荡产。

谢雕读初中时,是家庭条件最差的时候,但是祸不单行,谢雕上高中时,父亲谢中华又查出鼻咽癌,但为了上学成绩好又刻苦的孩子,其父化疗一段时间就又去打工了,这次是给人开大卡车送货。

2012年,谢雕考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因家庭贫困申请学校助学贷款,大学期间,这孩子省吃俭用,并勤工俭学,上学期间从没向家人要过钱,还用自己兼职家教的钱给妹妹买东西。

2016年,谢雕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又考上中科院研究生,2018年被周凯旋杀害前,已有大公司承诺要聘用他,年薪50万。

在老师和同学眼里,谢雕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观向上,乐于助人、是一个阳光帅气又热情洋溢的大男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青年才俊,全家的希望,有前途、有担当的孩子却死于心理扭曲的周同学刀下,到死他也没想明白,自己真诚相待好友,如何成了报复自己的恶魔!

杀人者周凯旋是个什么人?

据周凯旋的邻居和老师回忆,周凯旋小时候是一个虽然话不多,但很懂礼貌的孩子,因学生好一直是邻居教育孩子的榜样,其父是高中物理老师,家庭条件相比谢家要好一些。

高中时期,谢雕和周凯旋是高中同班同学,又是室友,两人关系不错,谢雕还曾邀请周到自家吃饭,但谢雕母亲对周的印象并不佳,说这孩子来家,从进门到吃饭离开,没有道一声谢,也没有打招呼说再见。

2012年,周考入四川大学,因对成绩不满意,认为自己可以考清北,于是复读一年,第二年又没到清北线,走的西安交大,本硕连读,但是因大学期间沉迷游戏,连续挂科,本科也勉强毕业,硕士根本没资格攻读,而此时谢雕考上中科院研究生。

周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考公务员也没有考上,造成心理扭曲。

周凯旋杀人原因?

据周凯旋交待说,谢雕曾经看不起自己,嘲笑讽刺自己,而据知情人透露所谓的讽刺嘲笑他,是因为谢雕曾劝周别再痴迷游戏,好好学习。再就是两年前的同学聚会,同学们在一起玩“狼人杀”游戏,但游戏中两人争吵了起来,而之后周凯旋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直到杀害谢雕的前几天,周给当年聚会的同学发信息说:还记得两年前的聚会吗,我要和他把账算清楚。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所谓的算清楚,而是将其连捅七刀,刀刀致命。

在谢雕心里,他从没有觉得周凯旋会如此记恨他,听周凯旋说,他在北京找到工作了,要来北京找他,谢雕高兴地表示要在北京著名的全聚德请昔日的好友吃烤鸭,然而周说不喜欢吃烤鸭,于是又换了一个地方。

约会当天,谢雕学校有事希望改天再聚,而周凯旋表示急切想见到他,于是两人将约会地点改到学校附近,但两人见面还不到十分钟,菜还没有上来,周毫不犹豫的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向毫无防备的谢的胸口和脖颈刺去,在谢雕惊愕地捂住伤口,站起后退时,周又追上前去连刺几刀,谢雕俯面朝下倒下,血流如注,当场死亡。

杀了人的周凯旋高举双手做出胜利状,跑出饭店后投案自首。

案件反思:

纵观整个案件,按正常人的思维,周对谢的恨应该出于嫉妒,自己一手好牌被自己打得稀巴烂,自己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疯狂的嫉妒比自己混得好的昔日好友,这简直是丧心病狂。

在第一次开庭期间,周凯旋的律师提供了周有思维性神经症的疹断证明,但是证明也称周杀人时有行为能力。但是我们要反思的是:是什么让一个学校我的优等生变成了一个杀人不睁眼的恶魔,而且杀害的还是自己的好友?

小徐老师送过无数届学生,在高考压力下,有很多孩子从小就表现出极度的嫉妒心理,而且往往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心胸狭隘,受不了打击,另一方面也见不得同学比他成绩好,人缘好等。

两年前,我们班上经常考第一的一个女孩子,如果偶尔一次她没有考第一,就对那处超越她的同学表示出明显的敌意,甚至会找茬说人家的坏话,有一次还将人家的课外书拿去扔了……小徐老师真不敢想象,如果她之后的人生如果走得不顺畅,将会如何对待身边人?

一般心理不健康的人,分为两类,一类向内的,选择折磨伤害自己,自暴自弃,不顾家人的感受,甚至走上自杀;另一类是向外的,选择怨天尤人,发泄不满,甚至杀人泄愤。然而不管是哪种心理扭曲,都意味着生命教育和底线修养的缺失,而如何教育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永远是我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

但是,在我们的育人方式没有改变之前,在某些人的戾气不断上升情况下,这种人会越来越多,其实我们只要留意这种心理扭曲黑暗的人,就能看出来,还请大家不要把自己当救世主,特别是要嘱咐孩子千万远离有心理疾病的人。

目前,谢雕的父母表示:绝不接受一切民事赔偿,也不谅解对方,坚决要求判处周凯旋死刑,立即执行,如果不这样判,他们会一直上诉,直到判对方死刑为止。

小徐老师非常理解谢雕父母的做法,一家人的希望没了,后半生的生活希望没了,何况自己的儿子没有对不起周的地方,而周一直以来没有忏悔,没有歉意,这让谢家更是接受不了,法律对恶人的宽容就是对无辜之人的残忍,对这种杀人毫无眨眼的“恶魔”,小徐老师选择支持法律重判。

中科院被杀害硕士父母,拒绝一切民事赔偿绝不谅解,你怎么看?

给大家先看看本案中被杀害的中科院的硕士谢雕的照片。

这就是帅气、阳光、优秀的谢雕同学,被周凯旋杀害。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男孩子的照片,可是忽然我就落泪了,这么帅气的小伙子,就那么突然的就走了,被人杀害了,我心里很疼。那么作为谢雕同学的父母,拒绝民事赔偿,只要判处杀人者死刑,来给孩子报仇,我太理解这心情了。杀人者不仅仅杀了一个人,他杀了谢雕全家呀。此后余生,谢雕的父母每每想起孩子,一定泪眼婆娑。毁了一家人的希望呀。这恨是滔天的,如果不是法治社会,我觉得谢雕父母拼上老命,都想手刃凶手吧。可是我们是法治国家,任何人犯了罪。都有法律来制裁。

我们再见识下杀人凶手周凯旋。

看着这照片,我咋就感觉看面相就不是个善茬子呢,尖酸刻薄之相,友友看了照片,有懂面相的吗?有和我一样的感觉吗?

那么谢雕和周凯旋是什么关系,周凯旋和谢雕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举刀残忍杀害谢雕呢?

原来呀这俩人不但没有深仇大恨,还是高中好友,在同一个寝室同住三年。俩人的关系还算挺不错的。

周凯旋和谢雕同年参加高考,谢雕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周凯旋自小成绩优秀,被川大录取。但周凯旋对此成绩不满意,他觉得自己的水平就是清华北大的水平,就从川大退学复读,第二年被西安交大本硕连读录取,这样和谢雕就在一个城市里读书。可是周凯旋因为上学期间沉迷网络,连连挂科,被分流为普通班,失去了保研资格,而此时谢雕却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

周凯旋大学毕业后,在重庆找工作不太顺利,工资低的不愿意去,考公务员也没有通过。而此时的谢雕有可能被一家单位录用,年薪50万!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和刺激呀!

在一次同学聚会中,谢雕曾经奉劝周不要气馁,好好努力,从头来过!可能这样子的话,周觉得谢雕是在取笑他,心生不满!他们后来也因为玩游戏小有争端,都使周怀恨在心!

时间来到2018年6月,周凯旋在高中群里发消息,自己要辞职去北京旅游,还给两年前聚会的同学发信息说,还记得两年前的聚会吗?我要和他把帐算清楚。有媒体透露说,周早就把凶器通过网购送到了北京,说明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准备的蓄意谋杀。

6月12日周到了北京。6月14日,在谢雕还发高中朋友群说“周凯旋已经到达北京”,作为同学,他要尽地主之谊,设宴请周凯旋,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个自己一心想要招待的同学,在菜还没有上桌的时候,突然掏出匕首,对着胸口,颈部、背部连砍7刀。谢雕连连后退躲避,周见状并没有收手,而是再次发起冲击,接连刺向谢雕的颈部,谢雕跌倒在地,可是周凯旋还是未收手,压在谢雕的身上连刺数刀,谢雕当场身亡,

见谢雕一动不动后,周凯旋才离开,期间还举起双臂,做出了一个胜利者的姿势。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周凯旋真的是个恶魔呢,同学之间有什么大不了的仇恨,居然挥刀砍死自己的同窗好友,就因为人家现在比你混的好吗?嫉妒使他失去理智了吗?到底是因为什么,这只有周凯旋一个人清楚。

案件发生后,周家向法院递交材料说周患有“精神病”,后来经鉴定案发时,周没有精神病,属于完全刑事行为人。周家这才通过想赔偿谢家,这样可以达到给周减刑的目的。周凯旋的父母毫无愧疚之心,也为登门道歉!一心只为孩子不判死刑而努力!这些更加激怒了谢家!凭什么我儿子死了,你儿子可以活!拒绝民事赔偿。一心就想周凯旋一命抵一命!

最后一切还要看法院的审理结果吧。

原定于7月24的在北京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子,因为法官突然晕倒,谢家被通知要推迟开庭。目前谢家拒绝任何民事赔偿,一心想要周凯旋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且谢父走上街头将儿子之死公布于众,希望借“万言书”,建议法院判处周死刑。

我不是太懂法律,但是我支持谢家的决定,不要什么人道赔偿,就要他偿命,一命抵一命,虽然周也认罪,但是不足以抵消他的罪恶。

不管法院怎么审理,最后怎么量刑,逝去的谢雕,永远的回不来了。这给谢家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周凯旋即使不判死刑立即执行,改为死缓之类的,你觉得他将来的人生还有什么前途吗?心灵的扭曲,毁了两个优秀的孩子,也毁了两个家庭。大家在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学习,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建设,品德修养,先叫孩子成人,再叫孩子成才,否则他也只是个祸害,害人害己罢了。

大家对这个案件有什么看法,支持判处周死刑立即执行的人多吗?留言分享下你的观点!

中科院被杀害硕士父母,拒绝一切民事赔偿绝不谅解,你怎么看?

我深表同情!并完全支持被害人父母的决定。

老年丧子,是人生三大悲事中最为悲惨的事情。因此,中科院被杀害硕士的父母,拒绝一切民事赔偿,绝不谅解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应该受到法律和社会大众的尊重、认同和支持。

这个案件本属于个案,但它发生在高中时期两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身上,或者说发生在两个大学生身上,周凯旋因为妒忌心杀人,谢雕因为劝告同窗室友被害,影响是很大的,带给人们的思考也很多。

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德、智、体等方面,“德”不仅仅是品德,还同时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智”也不仅仅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还包括养成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体”同样不仅仅讲体格、体能和体质,还包括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娱乐身心、培养高尚情操等。德、智、体全面发展将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但在教育实践中,"德"和"体"往往被忽略了。即使"智",也只重视与分数有关的内容,与分数无关的内容也被省略了很多。因为分数决定着学生的升学率和高考率,决定着教师的职称评定、先进个人的评选和年终奖金的分配,以及工资福利待遇的提升,决定着学校的排名顺序、知名度和市场位置,以及优质生源的流向,决定着教职员工的含金量和校领导职务的升迁。如若不然,以现代人的三观,有多少人愿意冒着得罪学生和家长的风险,狠下心去惩处学生呢?!以致于20年后学生打了老师案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还有人违法辱骂学生呢?

因此,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在各种考核中,加大德育和体育的比重,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根本上避免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

中科院被杀害硕士父母,拒绝一切民事赔偿绝不谅解,你怎么看?

我完全支持谢雕父母的这一决定,毕竟自己的亲生儿子被人杀害,是一道永远也无法弥合的心灵创伤,即使终其一生也无法得到治愈,更不是什么金钱能够补偿的。因此,只有让凶手绳之以法、血债血偿,才能让死者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才能尽到为人父母的最后一点责任,才能让生者能够稍微解脱一点。所以,为了守护人间公义,我强烈建议依法判处凶手死刑。

据报道,2018年6月14日18时许,研究所的研二学生谢雕与昔日高中同窗周凯旋一起进入,坐在靠近门口的席位。聊着各自学习、工作的当儿,谢雕点了三个菜。店内几乎满座,人们都在和朋友边吃边聊,气氛温馨。突然,周凯旋猛地起身,用刀刺向谢雕的左胸。谢雕本能地弹了一下身体,双手捂着伤口站起来,踱着步子往后退几步,痛得身体往下微蹲。他用微弱的声音喊:“杀人啦,救命啊!”周凯旋再次飞冲上去,用刀直插谢雕胸口,谢雕立刻被扑倒在地。随后,周凯旋又补了几刀,谢雕当场毙命。

案发后周凯旋很快被抓获。警方侦查发现,周凯旋行凶是经过周密的计划,使用种种手段引诱昔日同窗见面,作案过程毫无纰漏,事先没有任何人察觉,而其仇恨、阴暗心理有多年的发酵史,却隐藏得滴水不漏。而其作案动机,仅仅只是因为几年前的同学聚会上,谢雕半开玩笑地挪榆了他,而他就怀恨在心、动了杀机。

中科院研究生谢雕被中学同学刺杀一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5月24日上午9时30分一审公开开庭。经过近四个小时的审理,于中午13时15分左右庭审结束,没有当庭宣布判决结果,法庭将另行择日宣判。虽然周凯旋一家有向谢雕父母道歉,但谢雕父母痛失爱子,拒绝一切道歉和民事赔偿,只想周凯旋被绳之以法。作为一名普通人,我完全支持谢雕父母的这一决定。毕竟,自己的亲生儿子被毫无缘由残忍杀害,为人父母自己怎么可能会原谅凶手?为人父母怎么可能会因为获得民事赔偿就原谅凶手?如果谢雕父母接受了周凯旋一家的民事赔偿而选择谅解,那这和拿自己儿子的命换钱又有什么区别呢?杀子之仇不共戴天,杀人偿命也天经地义。谢雕已经命丧黄黄泉,唯有凶手被绳之以法,才能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和生者的巨大悲痛。

中科院被杀害硕士父母,拒绝一切民事赔偿绝不谅解,你怎么看?

谢雕和周旋凯本是高中同寝室的铁哥们,高中毕业,谢雕考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周旋凯考上四川大学。

谢雕在西电学习努力,毕业后考上中科院硕士研究生。

周旋凯虽然考上川大,觉得高考发挥不好,遂复读一年,考上了西安交大本硕连读,大学却沉迷游戏、挂科没有读上研究生,工作也不是很好。

两年前的同学聚会,谢雕在同学面前劝周旋凯振作起来,周旋凯却认为谢雕是损了自己,遂怀恨在心。周旋凯2018年去北京,谢雕设宴款待周旋凯,还未吃饭,周旋凯就抽出尖刀,连续数刀刺死谢雕!周旋凯刺死谢雕后还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周旋凯为何要把自己的不如意都归因为谢雕?!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夺取谢雕的性命不可?!

我认为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原因。

作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应该首先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从小要学会吃亏,从小要学会谦让,从小要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难。

但是,许多家长往往只注意了孩子的成绩,只要成绩好一切都OK了。往往是把成绩比他好的人就当成了敌人,而不是当成竞争对手。最终造成发展得比他好的就成了敌人、成了仇人!

我个人认为,学校教育也有一定的原因。

教书30年了,我也在反思我自己,是不是我们过多的看重成绩而忽略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我们上课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表扬成绩最好的学生,班上的前几名有些学生性格偏激的我们是否注意去引导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否到位了?

教书30年,我发现,读书的时候,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的学生,往往在工作中、生活上很多都不很如意。说明了这类学生的抗打击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真的很差!由于从小到大都是胜利者,从来没有遇到过失败,经历一次小小的失败就永远一蹶不振,甚至心理扭曲!

而我教过的初中学生,在班上一直6~10名,的学生,后来的发展许多都非常不错。我想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这些孩子从小到大不断地经历挫折和失败,不断地爬起来,继续向前,在风风雨雨中不断成长!

综上所述,周旋凯杀害谢雕的事件,值得我们家长、老师深思,一切唯成绩论不是正真意义的教育,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有可能毁了孩子一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