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论:上饶男孩遇害案?

其实也谈不上正不正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自负的人一般都会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合情合理的,目前网上的舆情一边倒的支持杀人的家长,我觉得这挺不正常的,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换做是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被别人杀害了,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像在网上那般奔放洒脱义正言辞了。

熊孩子该管,但是不该杀。现在的未成年人的确与几十年前有很大的不同,他(她)们出生在一个物质丰沛的时代,从小接受父母亲人的悉心照顾,有些家庭呵护孩子的程度甚至达到了溺爱的状态,“襁褓”中的成长环境是导致他(她)产生各种“幼稚”行为的主要原因,这并非是一种原罪(天生的“恶魔”很少很少),如果没有达到挑战社会底线的程度,最好的方式也是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他(她)们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其他人无权剥夺。

学校存在不作为的嫌疑。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学校老师早就知道两个孩子之间有矛盾,其班主任也试图联系双方家长进行沟通,但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男孩的家长并没有露面,而老师也没有坚持调解下去,这就是引爆炸药桶的那根导火索。罗马并非一天建成,矛盾的积累也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动刀子的这位父亲真的存在性格上的偏执,“不回应”的方式反而会被他认为是某种挑衅,学校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方式肯定是有问题的。

行凶者的杀人动机。大家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有多少人的孩子在学校里面没有遭到过所谓的“欺负”,但因此夺人性命的又有几位?孩子们的心智还未发育成熟,没有明显的边界意识,这一点广大家长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通情达理的人一般会选择坐下来好好谈,有些性子比较火爆的父母甚至会采用一些比较出格的方式帮助孩子“教训”一下对方,但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夺人性命的念想,因为完全没有必要。因对方家长不露面就拿刀子去学校守着并将怒火直接发泄到孩子的身上,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病态,要知道班上其他的孩子就在自己身边啊,如此的不计后果的确令人费解,要说行凶者本人性格没有问题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信。

破碎的家庭,可怜的孩子。现在养一个孩子挺不容易的,突然一下就这么没了,换了是谁都难以承受这种打击。逞口舌之能易,将心比心难,一个家庭失去了孩子,而另一个家庭即将失去父亲,“熊孩子”没了,受其“欺负”的女孩不仅没有获得解放,反而是跌落向了另一个深渊,以后的人生很可能会一直带着这样的阴影艰难的走下去,在这起悲剧当中,全部都是输家,而且输得相当彻底,小编在此也想劝诫大家:“遇事莫冲动,理智保平安”,与我们肩上所承担的责任相比,负重前行是值得的。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如何正确评论:上饶男孩遇害案?

本来回答过一次了,但是看到好多的家长的错误言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甭管任何人,只要不是在自己家里,那就一定是在社会,学校当然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可能件件事情都顺从自己心意,孩子也一样。

所以,小孩子在学校打打闹闹实属正常,怎么就算欺负了?就算真的欺负了,没有除了杀人之外的任何处理办法?(甭拿精神不正常来开托,精神不正常怎么不砍自己???)说到底,就是现在某些人极端自私自利,自己的孩子受不得任何委屈,哪怕是平常的玩笑也在家长的“保护”意识之下成了“霸凌”,在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当然不会向父母解释任何普通打闹或者只是开玩笑,只会觉得父母的保护暖心。

建议有这种心理的家长还是把孩子接回家自己教育吧,现实就是世界不可能围绕某一个人转,当然更不会围绕某一个家庭转!那些为杀人犯、杀人恶魔叫屈、洗白的可以休了,社会需要正义,扭曲的极端自私自利三观不会获得任何同情,只会遭到越来越深的鄙视!

ps:某些对号入座的家长建议还是别看这篇文章了,真的气出病来自己负责,有句话叫“君子坦荡荡,小人自凄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