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鲁智深救援,包道乙多少回合能杀了武松?

包道乙能杀武松,这岂不是大白天说梦话吗?

我这样开篇答题,不是针对题主的,而是十分痛恨反动续书《征四寇》,竟然写一个妖道以妖术伤了道家的天伤星。假如在施耐庵的笔下,一百个包道乙都不够武松杀的。

续书《征四寇》为了污蔑梁山武松,瞎写了几个十分荒诞的故事。以下,我就以续书的三个故事来解读包道乙伤武松,甚至可以杀武松是不是大白天说梦话。

“菊花之会”最荒诞

《水浒传》留下来的原著,到梁山大聚义时就结束了。一百单八将排定座次,派定岗位,各归其位。施耐庵说,梁山大聚义是“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

梁山好汉是上界星煞,洪太尉误走妖魔之后,经历曲折的故事,重聚于梁山。假如从这部书的大结构看,以误走妖魔起,以妖魔上应天星止,应当是大团圆的结局了。但是,书中的诸多细节表明,梁山大聚义之后还有故事。这些故事应当是宋江在大聚义之后说的哪些话,归纳起来,宋江诸多言语的核心意思,就是“尽忠报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尽忠报国,出自《宋史·岳飞传》,与“保境安民”联系起来,就是梁山好汉将成为岳飞式的抗金英雄。而且,岳飞早就隐藏在书中了。

梁山好汉究竟是如何走上抗金保境之路的,书中也有伏线交代,他们将如朱武、杨春那样,因为副寨主被擒,全伙投降。然后,以历史真实中的“招安巨寇”杨志抗金为总线索,去边上“一刀一枪”搏取功名。

因而,宋江绝对不是投降派,在前七十回书中,施耐庵早就交代,一百单八将“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要让“一朝皇帝夜眠不稳,昼食忘餐”。

《水浒传》应当不止七十回,极有可能与天罡地煞数相对应,是一百单八回。然而,梁山大聚义之后的故事不知为何就没有了。我认为,因为《水浒传》就是坚决反对皇帝,施耐庵揭露了皇帝们的妖魔行为,明确指出“君权天授”、“神仙皇帝”是骗人的鬼话。这样的主题,皇帝们岂能容他,于是,《水浒传》早就被腰斩,然后,被哪些忠君之士以续书颠覆了原著。

续书《征四寇》是经历了几个时期,甚至是跨时代的不断续写才完成的。据我的辨析,最后一次续书,大约是在1940年之后,这段续书就是武松反对招安的“菊花之会”。

宋江不会乞求招安,武松也因为入了宝珠寺而不会再提招安。但是,《水浒传》中第一个提招安的人就是武松。

这段续书不顾前面的文本,让好汉武二爷变成了自我啪啪打脸的小人。而且,这段故事又与后文完全没有关系,武松、李逵、鲁智深这三人在“菊花之会”上跳出了反对招安,后来又都追随宋江招安了。不仅乖乖地被招安,还十分卖力的为宋徽宗而战,武松甚至被包道乙斩伤了左臂。

这段续书完全脱离文本,前后不搭,显得十分古怪与荒诞,这个武松,完全不是《水浒传》中的行者武松。

智扑擎天柱是为了丑化武松

燕青在《水浒传》中武功不济,他的本事主要是在风月场上,是艺苑专精,风月场上第一名。

燕小乙的这个本事,最终会发挥大作用,帮助梁山好汉“杀番王”,整死了“金二王子”,也就是曾头市的后台,灭掉北宋的完颜阿骨打的次子完颜宗望。

这个伏笔,就隐藏在曾头市的故事中,燕青在卢俊义将史文恭搠下马之后,想起宋江喜欢照夜玉狮子,便顺手牵过了这匹千里龙驹。这段故事,应当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赵云杀了张虎,因为刘备看上了的卢,赵子龙便牵了过来。

的卢妨主,但不妨刘备,而要妨它的原主人。照夜玉狮子不会妨宋江,必定要妨金国王子。假如《水浒传》之后真的有“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故事,燕青有可能发挥其艺苑专精的本事,在伏击金国王子的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而,小乙哥在《水浒传》中的武艺不是很高,更不会相扑。而续书却忽然让燕青会相扑,写了一段“智扑擎天柱”的荒诞故事。这段故事也与主线故事毫无关系,而是意在诋毁武松。

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个蒋门神是两年泰岳争跤冠军,身长九尺。而擎天柱任原则是三年泰岳争跤天下无对,身高一丈,各方面都力压蒋门神。燕青将这样一条远胜蒋门神的人放倒,岂不是比武松还厉害吗?

那么,续书为何要以此矮化、贬低武松呢?因为武松的故事中隐藏了真历史,施耐庵借助这个角色,讥讽了明朝的皇帝及其帮凶(大概就是《水浒传》中的“帮闲”)。而燕青则是梁山除宋江以外,给宋徽宗下跪得最厉害的人。

燕小乙不仅向宋徽宗屈膝求饶,还怀着不可告人的私心,暗中为自己求得了一纸特赦令。在梁山好汉们与方腊战将做殊死搏杀时,悄悄地搞到一担财帛,脱离了梁山队伍。

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忠君乞怜浪子,当然是为了给皇帝涂脂抹粉的角色,以这样的小人矮化武松,岂不是最好的打压与挖苦吗?

所以,几个续书作者都继承了续书中的小人燕青形象,不断地写他不安好心,要脱离梁山兄弟。同时,又以燕小乙的卑劣行径,继续丑化武松,竟然让天伤星被一个妖道所伤。

妖道岂能伤正道

武松是施耐庵笔下的天伤星,这个星煞的寓意是伤他人,谁遇见武松不死即伤。以原著故事解读,武松醉酒时,便是“醉打”,不会要人性命,只是打伤了蒋门神与孔亮。武松不喝酒,谁招惹这个人间太岁,必定丧命。

景阳冈的那只猛虎,合当受死,谁让它把武松的酒吓醒了呢?

梁山好汉原本是道家龙虎山伏魔之殿中的妖魔,出世之后,便散落在江湖。宋江上梁山后,便在还道村“还道”。梁山大聚义时,一百单八将全部上应天星。此时,梁山所奉行的“道”,就是“尽忠报国”、“保境安民”。这是正道,而非邪魔歪道,更不是忠君之道。梁山好汉不“替天子行道”,而是尽忠报国,保境安民。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是老子的朋友秦轶赞扬老子的话,老子所主张的“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梁山好汉大聚义,施耐庵赞道: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 冤雠,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

这就是“等贵贱、均贫富”,所奉行的就是老子所主张的正道。

道,在《水浒传》中有多种符码来象征,其中,道家的正宗大法是“五雷天罡正法”。施耐庵说得很清楚,这个法术是“正法”。那么,公孙胜在掌握这个法术之前,使的便是妖法。按照罗真人的话说,公孙胜的法术与高廉一般,那便都是妖术了。

混世魔王樊瑞在拜师公孙胜之前,书中就说他的法术是妖法。所以,无论是乔道清,还是包道乙、郑魔君,他们都不会五雷天罡正法,使的都是妖术。

妖术又如何伤得了道家的星煞?武松是天罡系列的天伤星,五雷天罡正法也是他的法术,或者三十六天罡都受道家正宗大法保护,一个妖道的妖术岂能伤得了梁山好汉?

王英、扈三娘也绝对不会被郑魔君所杀,公孙胜给樊瑞传授五雷天罡正法,就是保护七十二地煞的。

反动续书《征四寇》为了表达忠君思想,维护被施耐庵推翻的君权神授,因而,颠覆原著精神,污蔑梁山好汉。如武松这等“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都被妖道所伤,“正道”便又回到皇帝手中去了,“替天行道”又被歪解为“替天子行道”,皇帝又在“水浒传”中彻底咸鱼翻身,君权神授继续横行于世,祸害天下太平了。

武松的天伤星被歪曲,武松以及梁山好汉被丑化。因而,假如没有鲁智深救援,包道乙早就砍死武松了。

但是,如果让包道乙进入七十回书故事,一百颗头都不够武松砍的。

如果没有鲁智深救援,包道乙多少回合能杀了武松?

应该是几个回合的事情。因为行者武松虽然厉害,但是他毕竟是凡人,而包道乙虽然不是神仙,但是他有妖法,当然武松是打不过他。花和尚是武松的哥哥,他当然要救他,而且他是金身罗汉,是可以降妖除魔的,因为邪不压正,所以只有他可以救武松。如果他不救武松,三五个回合

后,武松早就一命呜呼了。

如果没有鲁智深救援,包道乙多少回合能杀了武松?

包道乙会法术,武松不会法术,如果没有鲁智深及时救援武松,包道乙最多再需要一个回合能杀了武松。

包道乙斩武松

当时宋江率领着一众军兵攻城掠地,战无不胜,把方腊给打蒙了,于是方腊派出了魔君郑彪和天师包道乙出马,指望这二人拦住宋江大军。而这二人出马,战斗力确实也是非常彪悍的,很快挡住了宋军的攻势,连王矮虎和一丈青都死在了郑彪的手上,令宋江大惊。事实上,这郑彪和包道乙的武功倒算不上有多厉害,他二人之所以能有此战绩,完全靠的就是法术!梁山众人都是凡人,哪里能扛得住法术攻击?所以才会被郑彪等人打得大败!

在击杀了王矮虎和一丈青后,郑彪继续率军进攻,碰上了宋江大军,而宋江听说王矮虎和一丈青被杀了,也非常气愤,竟然主动上阵厮杀,要为二人报仇,结果他们根本不是郑彪的对手,在郑彪的法术下,他们很快就迷失了,陷入了幻境之中,幸亏有仙人暗中相助,宋江等人才醒转过来。醒过来的宋江等人,立刻率军冲杀了出去,正好看到武松和鲁智深在同郑彪作战!

原文:那包天师在马上见武松使两口戒刀,步行直取郑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天混元剑来,从空飞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晕倒了。却得鲁智深一条禅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时,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将断。却夺得他那口混元剑。武松醒来,看见左臂已折,伶仃将断,一发自把戒刀割断了。

从武松步行直取郑彪,而郑彪毫无反应的情节可以推测,当时的郑彪很可能正在与其他人交手,心思并没有在武松身上,而武松其实是在使用偷袭的打法去袭击郑彪。结果武松的这番操作被马上的包道乙发现了,于是包道乙出手了,指挥飞剑偷袭武松,直接斩断了武松的手臂,把武松打成重伤!从包道乙的操作我们可以推测,当时他离郑彪肯定是比较远的,不然他完全可以提醒郑彪小心武松,没必要去偷袭武松。所以说,当时的武松和包道乙二人,都是在使用偷袭的打法,只是偷袭的对象不同而已!

从原文来看,包道乙一飞剑下来,武松手臂被斩断,直接晕倒了,暂时失去了战斗力,如果接下来包道乙继续指挥飞剑进攻,那么武松必将凶多吉少!万幸的是,鲁智深就在武松身边不远处,在包道乙还没能发动第二波进攻时,鲁智深直接把包道乙的飞剑给打落了,飞剑也就和包道乙失去了联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如果没有鲁智深救援,包道乙再需要一个回合,必定能够斩杀武松,毕竟武松已经丢失一条手臂了。

不过包道乙击伤武松完全是偷袭,那么如果光明正大的对抗,包道乙多少回合能够杀了武松呢?

事实上,如果光明正大的交手,包道乙要想斩杀武松,并不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包道乙最大的杀招便是飞剑,他的这口飞剑号称是玄天混元剑,能飞百步取人。所谓飞剑,最厉害的地方自然是能远距离攻击,能做到快准狠,杀人于无形,让敌人防备不了,这完全就是偷袭的最好武器。不过很显然,包道乙的飞剑控制术,还没有修炼得炉火纯青!

首先,飞剑能够从空中落下,斩掉武松手臂,却没能当场击杀武松,说明飞剑的准度还不够,若是包道乙控制得恰到好处,恐怕武松会死于这一剑下!

其次,飞剑能被鲁智深禅杖打落,可见飞剑的速度并不是非常快,他之所以能斩落武松手臂,完全是出其不意。

最后,飞剑被打落后,包道乙无法再将飞剑召唤回去,可见他对飞剑控制不熟!

就这种半生不熟的飞剑控制术,如果堂堂正正和武松对阵,快、准、狠都做不到,哪里能够斩杀武松呢?最终这口飞剑的下场很可能和遇见鲁智深的状况相同,将被打落凡尘,彻底脱离包道乙的控制!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偷袭的情况下,若是没有鲁智深的救援,那包道乙再用一个回合便可以斩杀武松。而若是公平对决,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包道乙不仅杀不了武松,很可能连他的飞剑都将成为武松的战利品!

(本文主要参考《水浒传》)

如果没有鲁智深救援,包道乙多少回合能杀了武松?

这话应该说反了吧!包道乙的真实战力其实是很差的,他作为方腊麾下的灵应天师无非就是仰仗他会妖术可以控制他那口玄天混元剑百步取人,除此之外别无他能。如果没有了这口宝剑那他的妖术也就废了。没有了宝剑包道乙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即便包道乙动用法术,从实战效果来看他的妖术修为似乎也很平庸。因为他在远处趁武松跟对手激战的情况下偷袭武松竟然没能将武松一击致命,甚至连武松的左臂也没能彻底斩断,武松是用自己的戒刀将左臂砍断然后把玄天混元剑抢到了手。

当时具体的战况是这样的:睦州城之战,包道乙在马上,见武松使两口戒刀,步行直取郑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天混元剑来,从空飞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晕倒了。却得鲁智深一条禅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时,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将断,却夺得他那口混元剑。武松醒来,看见左臂已折,伶仃将断,一发自把戒刀割断了。

包道乙这一战彻底暴露了自己脆弱的实战能力,在使用妖术且趁人不备搞偷袭的情况下居然失手了,他那口百步之内取人性命的玄天混元剑不但没能杀死武松,连宝剑都落在了武松手里,包道乙真是让人贻笑大方。没有了混元剑在手的包道乙就是个平庸无能之辈,他有啥能力再去斩杀武松?

武松在被混元剑重伤左臂的情况下只是短暂的血晕,等他醒来时直接用戒刀把左臂砍断了,从武松的举动来看他确实是一个狠人,无愧步战之王的美誉。战场生死战取胜的关键是什么?狭路相逢勇者胜!武松这样的强悍神勇表现纵观整部《水浒传》无出其右者!

武松作为血肉之躯的武将能够躲过妖术的袭击而不丧命本身就是创造了战场神话,其意义不亚于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小。人们更加关注武松景阳冈打虎,实际上他在包道乙妖术下不死更加令人震撼,太不可思议了。也就是武松能接二连三创造奇迹,除了他还有谁?没了。

我想包道乙肯定以为自己的玄天混元剑一定能斩杀武松,当他看到自己竟然失手了的时候对他内心的打击肯定是巨大的,甚至是崩溃的。他也许恨自己只学会了可以让宝剑飞出去却没有学会让宝剑飞回来的能力!心理上遭到巨大打击的包道乙已经失去了冲上去击杀武松的想法和动力,当然即便有这个想法也没这个能力,因此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鲁智深将武松救下。

不过退一万步来说,假如鲁智深没有去救武松,包道乙真地冲到了武松身边,被杀死的也很可能不会是武松而是包道乙!一方面武松纵横江湖多年久经大敌,战场厮杀的经验极为丰富,另一方面武松的狠劲可以让他迅速在血晕的状态下清醒过来。要知道像武松这样的狠人抗疼痛的能力是很强的。

或许还没等包道乙跑到武松身边,武松就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那么结局是肉眼可见的,武松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会用玄天混元剑将包道乙人头砍下。或许有人会说包道乙还有个法术就是念动咒语头顶上可以现出一个手持兵器的金甲神将来,其实这玩意就是障眼法,糊弄王英扈三娘这样的小人物行,在武松面前根本就没啥卵用,所以包道乙也懒得使用这种废招对付武松。

如果没有鲁智深救援,包道乙多少回合能杀了武松?

哈哈😄😄,包道乙在《水浒》里好像没这个人,更不是一百单八将里人,武松是三十六天煞星谁能杀他。当然那要看施耐庵老先生写作心情,高兴了武松就是打不死的小强。

如果没有鲁智深救援,包道乙多少回合能杀了武松?

看了一下回答,全部都说包道乙秒杀武松。如果说两者面对面的决斗,武松可以秒杀包道乙。你们真以为武松会给他念完咒语的时间或者做法的时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