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将谁排的,根据什么排的?
梁山108将是“霹雳大仙”排的名,依据是“人物—绰号—星号—座次”。
那么,霹雳大仙又是谁呢?这个排名依据又是什么意思呢?
霹雳大仙放出了妖魔《水浒传·引首》故事中,施耐庵写道:后来感的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 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宽洪。
太祖武德皇帝就是赵匡胤,因而,霹雳大仙就是赵匡胤。难道说,是赵匡胤放走了妖魔?千真万确,就是赵匡胤放出了妖魔。而且,赵匡胤本身就是个妖魔。
难道不是“洪太尉误走妖魔”吗?其实,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洪太尉”误走了妖魔,二是说洪太尉走了妖魔。为何?因为,洪太尉隐喻了赵匡胤父子。
赵匡胤的父亲叫做赵弘殷,死后被柴荣追赠为太尉。施耐庵取其“弘”字,这就是《水浒传》中第一个洪太尉。巧了,这个太尉生前也是管理禁军的,《水浒传》中太尉原来如此。
施耐庵写赵匡胤出生,都围绕着一个“红”字,而且,《水浒传》的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赵匡胤又叫“赵洪恩”。是以,施耐庵以“志量宽洪”暗射了一个“洪”字。
赵匡胤做皇帝前是后周的殿前都检点、检校太尉,也是掌管殿前禁军的,岂不也是个“高太尉”?施耐庵取其中“殿前”、“太尉”两个词,就是洪太尉的官职“殿前太尉”。
因而,大“洪太尉”因为“天道循环”误走了小“洪太尉”,小洪太尉原本也是个误走的妖魔,他又走了妖魔。既然是小洪太尉走了妖魔,那么,妖魔的排名就与这个洪太尉有关了。
霹雳大仙排定座次却说洪太尉打开了伏魔之殿,来到了正殿之中。殿内一片漆黑,“太尉教从人取十数个火把点着,将来打一照时”,便照见了“遇洪而开”的石碣。注意,这个情节中提到了“火”。
这块石碣,就是梁山大聚义时天降的石碣。洪太尉见到“遇洪而开”四个字,便呵斥道士们掀掉了石碣,掘开了地窖。此时,书中写道:只见穴内刮喇喇一声响亮。那响非同小可,恰似……十万军中半夜雷。
这不就是霹雳大仙在作怪吗?
妖魔化作百十道金光,四散逃去。这就是后来散落在江湖,乃至异域他邦的一百单八将。这些逃出去的妖魔,在一个甲子年之后,便现身于江湖,纷纷前往梁山聚义。当一百单八将全部聚齐后,霹雳大仙又出现了。
书中写道,公孙胜按照宋江的指示,在梁山设罗天大醮。巧了,公孙胜的祖师张天师也曾经在京师做了这场法事,而且,两场罗天大醮都是七昼夜。
张天师的罗天大醮引出了霹雳大仙误走妖魔,公孙胜的这场法事也出事了。法事做到第七天夜里时,梁山的天空便出现异象了:
是夜三更时候,只听得天 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众人看时,直竖金盘,两头尖,中间阔,……从中间卷出一块火来,如栲栳之形,直滚下虚皇坛来。那团火遶坛滚了一遭,竟钻入正南地下去了。
这个场景与洪太尉在伏魔大殿中放出妖魔时是极其相似的,都是霹雳大仙在捣鬼。那只大金盘后来化成了一块石碣,这块石碣上的“天文”,刻着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姓名、绰号、星号,由此,决定了每一个好汉的座次。
所以,赵匡胤是个误走的妖魔,这个妖魔又误走了一百单八将,霹雳大仙又以一块石碣,决定了梁山好汉的排名。
人物—绰号—星号—排名也就是说,施耐庵刻画一百单八将时,便提取他们的某个特征,给每个好汉量身定制了一个绰号。然后,以绰号对应星号,决定了排名。
其实,一百单八将中,有三十六人原本就有绰号。于是,施耐庵就以这些绰号的含义,反过来塑造人物,以符合蓝本中的绰号。为了解决排名问题,又调整了一些人的绰号。
这其中,以阮氏三雄最为典型。在《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活阎罗阮小七排名最高,位居第五。然后是第十一位的短命二郎阮小二,第二十五位的立地太岁阮小五。这三人原本就不是亲兄弟,施耐庵把他们写成了三兄弟,于是,就得调整排名了。
怎么调呢?施耐庵首先把阮小七的“活阎罗”解读为“天败星”,什么意思呢?梁山妖魔,其实是玄武大帝降服的地狱之鬼,后来上应天星,这就是上天打败了阎罗王,收伏了他的鬼族。按照三十六天罡原来固定的位置,“天败星”就是排在第三十一位的,所以,阮小七就坐了第三十一把交椅。
阮小二原来的绰号是短命二郎,也就是犯了天条的二郎神,那就应当对应“天罪星”,排在第二十九位。阮小五的绰号是立地太岁,太岁管一年运程,犹如悬在命运头上的一把利剑。如此,阮小五就应当对应“天剑星”,排在第二十七位。
如此一来,阮小五就排在了哥哥的前面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耐庵让兄弟二人对换了绰号,原本是小五的阮小五却成了短命二郎,降到了第二十九位。阮小二却成了立地太岁,上升到了第二十七位。
这就说明,梁山好汉的排名依据就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
除了三阮的排名,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以证实梁山好汉排名的依据。比如,白胜原本是托塔天王手中的一只白鼠,因而绰号是白日鼠。这个绰号对应“地耗星”,岂不是天作之合吗?
还有长着赤须黄发的段景住得绰号金毛犬,以“犬”对应地狗星,同样是若合神契。地狗星就是排在地煞最后一位的,段景住还能有什么话可说呢?
梁山好汉排名藏玄机《水浒传》就是一部反皇帝,戳穿“君权神授”伪天言的超现实主义小说,皇帝才是真正的妖魔。
霹雳大仙降临到梁山的那只大金盘,裹着一团火(对应前文),象征着北宋的火德之运(五德终始说)。赵匡胤的《咏日》诗中说: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明月与残星。施耐庵借用了《大宋宣和遗事》之说,暗示了北宋被金国灭亡,以及南宋的建立(金盘降落在正南)。
同时,又以“明月”被赶散,预言明朝将与北宋一样,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幸乎不幸,施耐庵果然言中,明朝在南方立国,同样亡于来自东北乾方的大金盘——后金。
《水浒传》隐藏了明朝的秘史,预言了明朝的灭亡。因而,那只大金盘所决定的一百单八将排名,就必然隐藏着明朝的秘密。
这个秘密最明显的就是地煞前三名的排名。朱武原本有朱洪武的隐喻,朱洪武竟然也被写成了“洪太尉”。所以,朱武以绰号神机军师,上应地魁星,排在地煞第一名。这个“天魁星”果然藏着惊天神机,绰号与星号完全对应。
以下就是在伏魔之殿大门上被暗示的“皇信(黄信)”,也就是朱标(皇帝印信以朱膘加盖)。“孙立”则指的是朱洪武立孙子做皇帝,因而,孙立有朱允炆的符码。因为立孙子做皇帝,大明王朝妖魔出世,为了争夺皇权,朱家大火并,挑起了破坏天下太平的靖难之役。
于是,地煞前三名的是祖孙三代,还可以解读为“朱皇孙”。在“朱皇孙”之后,还有南方朱雀魁首井木犴郝思文,岂不就是“好思文”吗?
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排名,施耐庵煞费苦心,甚至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假如把梁山排名解读为宋江耍阴谋,伪造天书石碣,那就枉费了施耐庵的一片苦心了。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坚决反皇帝的,更是坚决地翻了天,反对神仙皇帝。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名,同样揭示了施耐庵的原创主题与原创思想。
梁山108将谁排的,根据什么排的?
名义上,是根据天降石碣,刻有天罡星三十六,地煞星七十二,共计108人有名有姓,座次排位井然有序。
其实,如果按照上天安排,不可能有诸多不合情理之处。所谓的天降石碣不过是障眼法掩人耳目。实则全是按照宋江的意图安排。
最明显的例证是:
宋江的亲弟弟宋清,凭什么排在地煞星倒数三十三位。宋清在家里就是务农的。书中既没介绍他有武功,更没介绍他有什么出彩的事儿。他是陪着父亲宋太公一起上的梁山。
由于他没有任何一技之长,梁山英雄排座次时,只好安排他专管伙食,就是管酒席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竟然排在地煞星倒数第三十三位,有三十二位将领排在了他的后面,岂非咄咄怪事。
不用和别人比,即便和倒数后三位相比,宋清都没有可比性,
1、倒数第一的段景住此人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毕竟给梁山盗来一匹后金王子骑的“照夜玉狮子宝马”。作为以马战为主的梁山,有一匹宝马也算是个挺轰动的大事。
2、倒数第二的时迁时迁的轻功在梁山无人可比,上山后屡建奇功。
先是盗来徐宁的“雁翎圈金甲”,为大破官军的铁甲连环马阵立下头功。
接着攀上大名府制高点翠云楼,以点火为号,调动梁山十路人马一齐动手,为打破大名府再立一功。
潜入蓟州城,在宝严寺上点起三把大火,使辽军不战自乱,仓皇而逃。
潜入昱岭关后山点火放炮,使敌人阵脚大乱,宋江乘势掩杀,夺取了昱岭关。
3、倒数第三的白胜白胜是智取生辰纲的功臣,妥妥的梁山元老级人物。
江州劫法场,白胜与阮氏三雄假扮乞丐,与梁山其它三路人马配合,救出了宋江。
智取无为军,白胜潜入城中,三更时分举白绢带为号,引领梁山人马攻下了无为军。
攻打曾头市,晁盖中箭落马,是白胜和刘唐冒死把晁盖救起撤出战场。
攻打高唐州,白胜和杨林率三百人埋伏,施放冷箭射中高廉后背,受到宋江点名表扬。
总结:综上所述,既使倒数三位的段景住,时迁,白胜,其功夫和功劳都远远超过宋清,更不用说其他人员,更是远在宋清之上。
那么,宋清凭什么可以遥遥领先排在前面,不就是因为他亲哥宋江是大寨主吗!
梁山108将谁排的,根据什么排的?
这个问题在《金圣叹》一书中,宋江一打东平,二打东昌,回归山寨后计点人数,共有一百零单八人,心中大喜选定四月十五日为始,七昼夜好事,山寨广施钱财,向忠义堂前挂起长旛四首,。宋江等众首领专拜青词奏闻天地,每日三朝,众皆恳求上苍,拜求报应,偶得一个石碣,正面两侧各有天书文字,宋江唤过圣手书生萧让,用纸腾写,前面有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后有天书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下面注着众义士的姓名,这都是宋江背地所为。
梁山108将谁排的,根据什么排的?
这是宋江和吴用安排的。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吗,按照自己的意愿,借上天神灵的囗气做出来罢了。
梁山108将谁排的,根据什么排的?
梁山一百零八将的排名在原著中充满了神奇色彩,以近乎神话般的方式,从天而降一个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天书般的文字,而更凑巧的是恰好做法事的道士中有一位叫何玄通的,家中就有传下来的文书,可以辨验天书,于是一百零八将的排名就以这种极富传奇的色彩呈现了出来。
梁山好汉弄天罡地煞排名的意义只从原著上来讲,这个排名明显是宋江、吴用、公孙胜三人合谋,也许还得加上玉臂匠金大坚这个专业人才,四人合力才能弄出这样的名场面来。之所以费如此周折,宋江的目的无非就是两种:一、排名是天定的,所以如果对排名高低有什么不满,要不埋怨我有私心;二是给众好汉鼓劲,我们的事业是得到上天承认的,加油为梁山拼命吧。
而之所以要弄出这个大排名,宋江自然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作为梁山首领,宋江通过这个排名可以对众好汉进行一番利益大洗牌,重新分配利益,拆分打压其他小团体,拉拢亲信,安插位置;二是通过排名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强化自己的位置。
梁山好汉排名的依据在我看来,梁山好汉间的排名并非完全是看个人的能力的,宋江弄出这个排名有着自己的思考。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宋江的政治抱负。
宋江是押司出身,押司在古代也只是吏,而不是官。宋江在被迫上了梁山后,对于落草为寇其实并不情愿,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也想实现古代男子无不渴望的梦想,那就是封妻萌子。上了梁山并不可怕,只要弄出一番大动静,让朝廷认识到自己的强大。一旦朝廷觉得强行讨伐代价太高不如招安,也不失为进入官场,实现政治抱负的一种手段。
所以弄出这个排名,也必须要为日后的招安大计考虑。将支持招安的、自己的亲信排名排得靠前,再借助排名来拉拢分化其他团体,为自己的小团体争取力量,这也是宋江首要考虑的。所以朝廷的降将派基本上排名都比较靠前。关胜、呼延灼这几位投降前地位崇高,武功高强的,直接成为五虎将,排名天罡前十,这些人的副将在地煞中也排名靠前。
再者排名既然是自己制定的,人都是有私心,自己的亲信自然也要照顾到。比如铁杆心腹花荣,就排行天罡第九。而忠实的追随者黑旋风李逵,那个没有脑子,武艺更是连排名九十八位的没面目焦挺都打不过莽汉也排名天罡第二十二位。至于他的弟弟铁扇子宋清,上了梁山后一仗未打,只负责安排宴席,也排名76位,远超过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时迁。
另一个排名依据就是自身的综合实力。这种实力包括了自身的武艺、名望、上山前的地位、财力以及出身等。
武艺高强的好汉,如鲁智深、武松、林冲等人基本上都排进了天罡行列。地位崇高的如卢俊义、柴进等也是天罡前十。财力雄厚的扑天雕李应也是排在天罡前列。出身中包括两种,一种是原本是官身的,战败后被迫投奔了梁山,排名基本不会太靠后。二是原本所属的山头。比如二龙山的几位头领基本都排名靠前、原晁盖系的排名也很不错,至于其他小山头的人自然是靠后排了,至于拦路打家劫舍,没有任何势力的散人更是往后靠。
至于像白日鼠白胜、鼓上蚤时迁、锦毛犬段景柱这种没实力、没地位、出身不好的人,自然成了地煞中吊车尾的存在。
通过排位,将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排在前列,相应的排名靠前了,自然就在梁山占据了更好的位置,掌握了更大的权力,自然就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整个梁山也就牢牢地掌握在宋江的手中,即使有个别人心中有其他的想法,宋江也丝毫不惧了。
梁山108将谁排的,根据什么排的?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有位好汉,那么,这位好汉是根据什么来排名的呢?
要说这个排名,那可跟我们现在的职场是不相上下的。首先,小编认为,肯定是根据个人能力和首领关系的亲疏来排名,其次,那就是看价值呗!很公平,职场上不也是这样吗,按照现在的人物知名度来将梁山好汉排名的话大概是武松、鲁智深、林冲、燕青、宋江、李逵、扈三娘、呼延灼、张清、时迁。这是个人物的故事大多数都为人所知,他们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施耐庵的文字功底自然是无与伦比的,塑造的人物形象个个都栩栩如生让人记忆深刻。
小圈子成员需要有共同的目标或利害关系才能维系,条件可以是感情也可以是金钱,高级目标还包括名利和权力,特殊条件下也可以是生死存亡。如果圈子成员没有共同的目标,那么这个圈子注定是难以长久的。在组织达成某个目标后,还要涉及到分配问题,分配合理,这个组织就有可能继续发展,反之则会停滞不前,严重的还有可能内讧和流血。古人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就是这个道理。
现实中的组织,很少有单纯的目的和分配,往往是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目的,每次都包括不同的分配方案,不同的目的和分配交叉穿梭贯穿组织的全过程。组织的分配和目的通常是由领导或核心来决定和引导的,领导或核心不一定是同一个人,梁山的核心就是宋江。
宋江一个人也决定不了,幸好有一个军师吴用,两人密谋了很久,终于搞出了一份名单,并且征询了公孙胜的意见,最终由萧让执笔,金大坚刻碑,再唱了一出装神弄鬼的大戏,才隆重推出石头上每个人的姓名和星座排名都已经写好了,这是天意,其实就是宋江和吴用两个人的安排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