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号称三国第一勇将,为何后来一百个回合打不赢张飞?
如果以《三国志》说吕布,陈寿给予的评价是“吕布有虓虎之勇”。张飞在陈寿的眼中,则是“万人敌,为世虎臣”。虽然都是“虎将”,但吕布如咆哮的老虎,仅就勇力而言,吕布的评价似乎要略高一点。
陈寿大概没有见过张飞,更没有见过吕布,这两人到底谁更厉害,只是间接的作出评判。吕布的谋士陈宫对吕布武力的评价,恐怕要比陈寿准确一些,陈宫说:“吕布壮士,善战无前”。善战当然也包括两军对垒的武力展示,吕布的水平是“无前”。
大概后来的演义小说根据历史的评价,把吕布写成了三国时期的第一勇将吧。既然吕布是第一勇将,为何一百个回合打不赢张飞呢?
吕布当真是三国第一勇将吗题主说吕布一百回合打不赢张飞,显然是以演义小说为据的提问。因此,本回答不讲正史,也以演义来回答这个问题。
《三国演义》的蓝本是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在这部平话中,也写到了虎牢关诸侯战吕布的故事,大致情节是这样的:
袁绍(书中称其为“冀王”)带领诸侯讨伐董卓,杀到虎牢关,探马来报,说吕布搦战。冀王问谁敢出战,长沙太守孙坚应声而出,挑战吕布。两人打了三个回合,孙坚大败而走,吕布便在后面紧紧追赶。
孙坚被追赶得无处可逃,就把自己的头盔战袍挂在了树上,于是,吕布便得了孙坚的盔袍。吕布派健将杨奉把孙坚的盔袍送到虎牢关去,路上遇见张飞,却被张飞把孙坚的盔袍夺走了。
孙坚因此觉得很没有面子,便要斩张飞,袁绍、刘表、曹操都替张飞说情,认为能敌吕布者,唯有张飞而已。
第三天,吕布又来挑战,张飞当先出马,与吕布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败。此后,关羽、刘备先后出马,“三英战吕布”。当时,吕布“大败走”。
过了一天,吕布再次下关,单搦“大眼汉”。张飞毫不惧怯,飞马应战,两人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张飞好战,遇见了如此对手,越打越来劲,又战三十回合,还是不分胜败。
这一场大战之后,书中写道:“张飞如神,吕布心怯,拔马上关,坚闭不出。”
可见,《三国志平话》中,张飞的武功不在吕布之下。而张飞越战越勇,吕布却越打越怕。吕布之勇,决然难以匹敌张飞之勇。因而,在最早的三国志演义平话中,吕布做不了三国第一勇将。
若以此来论,吕布就不是三国第一勇将了。
罗贯中反转了《三国志平话》这段“虎牢关”之战不是十分的精彩,写得也比较简洁,但却把吕布“心怯”的弱点表现得很到位。吕布就是这样的人,武力强大但内心怯弱,虽有勇力但却有勇无谋。尤其是遇到勇猛的悍将,勇力就要大打折扣。
但是,到了罗贯中的笔下,吕布又成了三国第一勇将,张飞却不是对手了。
罗贯中说,孙坚没有与吕布交过手,而是被华雄偷袭,逃命途中与祖茂换了衣甲,金蝉脱壳。华雄被关羽斩杀之后,诸侯越过汜水关,杀到虎牢关前遭遇了吕布。于是,便引发了三英战吕布的故事。
书中写道,诸侯阵中穆顺被吕布所斩,吴安国手腕被砍断,连输了数阵。吕布得胜后,继续挑战,公孙瓒出阵。打了两个回合,公孙胜败走,吕布紧追不舍。此时,张飞挺丈八蛇矛飞马而出,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吕布听得张飞大叫,立即弃了公孙瓒,与张飞交手。书中写道:
八路诸侯见张飞渐渐枪法散乱,吕布越添精神。
也不知打了多少个回合,反正在罗贯中笔下,张飞打不过吕布。于是,张飞大吼一声,仿佛是提示两个哥哥助战,因而,关羽、刘备先后出战。“转灯儿厮杀”后,吕布虚刺一戟,便败走了。这便是罗贯中笔下的“三英战吕布”。
这样写,桃园兄弟大战吕布也是很合乎逻辑了。但是,写到后面就出问题了。
刘备据小沛,张飞抢走了吕布一百五十匹好马,吕布便领兵到小沛找麻烦。这次,张飞与吕布恶战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败。
这大概就是题主说的,吕布是三国第一勇将,却与张飞打了一百个回合,却不能赢的来由。
这是一处文本矛盾,虎牢关下,张飞明显不是吕布对手,吕奉先可谓三国第一勇将。写着写着似乎就走调了,难道是吕布水平下降,张飞武力大增吗?
《三国演义》写得比较合理上面讲的吕布战张飞出现了文本矛盾,这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写的情节,所依据的是嘉靖壬午版的原文。
嘉靖壬午年之后,罗贯中的书曾经出现过叶逢春版的《三国演义》。明末清初时,又经过毛纶、毛宗岗父子的校订,拟定回目,剔掉毛刺,校正文本,删减致语,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通行本《三国演义》了。
在毛纶、毛宗岗父子版的《三国演义》中,虎牢关大战是这么写的,吕布追赶公孙瓒,张飞出马,一声大叫:
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两将战不倒吕布,因而,刘备出马。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
转灯儿般厮杀,说的是像走马灯那样,打了比较长的时间。在桃园兄弟的合力攻击下,吕布架隔遮拦不定,往刘备虚刺一戟,败退回虎牢关。
关公出马,与张飞联手尚战不倒吕布,刘备加入,也还打了个走马灯般才决出胜负,张飞一人又怎能与吕布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败呢?还好,也只是五十回合,《三国演义》中动辄二三百回合的,张飞单挑吕布回合数并不显得太多,以张翼德的武力,这个回合数还是可以基本上与吕布持平的。
虽然这版“三英战吕布”说张飞五十回合与吕布战平,显得有点勉强。但是,却为后来小沛抢马圆了场。经过虎牢关一战,吕布恐怕还是有点心虚的。而且,吕布也不愿意十分得罪刘备,希望他镇守小沛以形成救援之势。所以,吕布恐怕并没有使出全力吧。
当然,张飞也没有如虎牢关那样,必定要搏个你死我活的。因而,两人打一百回合不分胜败就很合乎逻辑了。
结语从三个版本的“三英战吕布”来看,吕布的武功还是要略微占点上风的,张飞与吕布单挑,也就是一百回合之内,堪堪打成平手的水平。说吕布是三国武功第一人,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说吕布是三国第一勇将,那就要打个问号了。
张飞之勇,三国有名,演义小说中以葭萌关恶战有吕布之勇的马超,再次证明了张飞堪称三国超一流的勇将及猛将。
所以,吕布虽然武功最高,张飞也完全可以恃其勇猛,弥补武功上的一些差距,与吕布打一百个回合不分输赢。
吕布号称三国第一勇将,为何后来一百个回合打不赢张飞?
说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那都是后人说的,至少三国时期,并没有武将排名,三国时期的人都知道吕布很厉害,有威名,但是到底有多厉害,没几个人知道,当时又没有网络和新闻,一切都只能靠人传人,如果有人说吕布很厉害,人传人之后,那就很多人认为吕布很厉害。
吕布首次在三国演义中出战,就晃虎牢关之战,吕布一路过关斩将,杀方悦、斩穆顺、伤武安国、败公孙瓒,打得十八路诸侯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十八路诸侯可是代表了所有的关东英雄豪杰,于是关西吕布之名,得以名震天下。
吕布战张飞
从张飞第一次与吕布交手,并骂吕布是“三姓家奴”来看,张飞显然听说了吕布之前的事迹,至少吕布弑杀旧主的事同样也是名震天下,但在张飞看来,吕布除了三姓家奴之外,并没有让张飞感到害怕的,也不仅仅是吕布,至少整个三国时期,能让张飞感动害怕的人,还没有出生。
张飞之所以敢单挑吕布,那是对自己武力的自信,和对吕布武力的藐视,而之后发生的两人单挑打了五十回合,吕布仍然没有击败张飞,吕布为何没有击败张飞,根据推测有三个原因:
1、两人武力相差不大,50回合之内,吕布没有办法击败张飞。
三英战吕布
2、吕布武力虽然天下第一,但也是没有强过张飞太多,虽然后人对吕布的武力有一个排名,但排名高并不代表就能击杀排名低的,甚至有排名低的武将击杀排名高的情况,比如马忠杀了关羽,那可是意外。
3、张飞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楞头小青年,吕布是贪恋富贵和珍惜生命的中年油腻大叔,一个愿意拼命,即使赔上性命也在所不惜,一个不愿意拼命,就算是受伤也不愿意,更不用说拼命。
再说了,武力天下的第一的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骄傲,吕布也不例外。他根本没有把名不见经传的张飞放在眼中,人就是这样,一骄傲就会轻敌,一轻敌就会马失前蹄,结果吕布与张飞一打就是50回合,这在吕布人生生涯来看,还是从来没有打到50回合而不取胜的,这给了吕布相当的震憾。
张飞战吕布
但是,吕布终归是吕布,虽然没有击败张飞,但是张飞显然打得也不好过,证据就是关羽上前帮忙张飞了,关羽可是一个过度自负的人,要不是张飞落了下风,关羽才不会上了,因为他们是结拜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张飞要是被死,他关羽也不好意思活着吧,所以关羽与张飞联手战吕布。
吕布本来就是天下第一,又渐渐进入了状态,所以张飞和关羽联手也没有打败吕布,反过来说,吕布同样也没有打败关羽、张飞,非不愿,而是不能,没有这个能力,要知道关羽和张飞的联手,三国任何一个武将都不打过。
关羽、张飞联手也没有打败吕布,结果刘备也上了,最终三英战吕布,吕布大败逃走了,这是张飞第一次与吕布交手,虽然三个打一个才能取胜,虽然张飞与关羽联手战不倒吕布,但是刘关张三人怎么也是初出茅庐,不丢人,而且还能扬名立万。
关羽张飞联手战吕布
如果说三英战吕布是双方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大打出手的话,那么小沛之战时,张飞与吕布一百回合战成平手就是两个的正常水平发挥。
小沛之战张飞偷了吕布的马,吕布来寻马,张飞不给,两人就打起来了,这一次两人可是知根知底,知道对方有几斤几两的本事,所以这个时候吕布与张飞单挑就是正常发挥,结果就是一百回合战成平手,这就是两人武力的真实水平,也就是说一百回合之内,吕布与张飞是平手,谁也无法击败谁。
吕布不是天下第一吗?为什么一百回合连个张飞都打不过?
张飞
没错,吕布的武力是天下第一,但是武力这个东西,不是恒久不变的,而是时时在变化的,三英战吕布时,张飞只有20岁出头,吕布有三十多岁,张飞刚出道,吕布已经是巅峰期了,所以张飞只能与吕布交手五十回合,之所以是五十回合,因为这是两人对战平手的极限了。
但是小沛之战就不一样了,张飞逐渐进入巅峰期,而这个时候的吕布被酒色掏空了身体,吕布不仅有老婆,还有四大美女之一的小妾貂蝉,平常没事就是喝酒,与女人厮混,古人的身体可不像现在,如果经常酒色影响的话,用不了多久武力就会大打折扣,再加上古寿命本来就短,平均寿命只有39岁,吕布在小沛之战时已经年近40岁了,而张飞还是20多岁。
所以一个武力走下坡路了,一个武力正在逐渐上升,所以张飞与吕布的差距其实是在减小,所以这个时候张飞相比于几年前,能与吕布对战一百回合而不败,与吕布的战绩提升了一倍。
吕布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张飞是刘备手下大将,刘备在早期没什么势力和地盘,因为张飞常常冲在前线作战,作战机会越多,经验就越丰富,这也是张飞越往后,武力越高的原因,而吕布恰恰相反,吕布相当于是刘备一样的主公,一个集团的负责人,平常没啥事的时候,都是靠人伺候的,至于冲锋陷阵更是闻所未闻,有手下冲在前面,根本用不着吕布在前线作战。
长此以往,张飞经验越来足,实战越来越多,甚至打成了万人敌的名声,但是吕布经验却越来越少,实战也越来越少,更多的时候只能靠回忆以前的战绩过日子,身体和武力同时下降,自然武力也就大打折扣,而张飞正好与吕布相反,相当也就越战越勇了,这就是吕布一百回合不能击败张飞的原因。
吕布号称三国第一勇将,为何后来一百个回合打不赢张飞?
事实上,吕布100回合拿不下张飞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吕布武力下降、张飞武力上升!这个最主要的原因,只有刘备知道!
吕布
吕布被公认为三国第一猛将,实力超强,一生单挑,几无败绩!不过也有人对吕布的排名有所质疑,因为吕布一生,似乎也没怎么击杀过顶级名将,甚至连一流名将都没杀过,战绩略显尴尬。相比较而言,关羽有斩颜良诛文丑的战绩,赵云有秒杀高览,长坂坡的战绩,黄忠有秒杀夏侯渊的战绩,这些人的战绩似乎比吕布都要漂亮,所以不少人质疑,凭什么吕布能被称为天下第一,而这些战绩比吕布还亮眼的猛将,却无法被评为三国第一猛将?
事实上,吕布之所以被评为三国第一猛将,主要是因为这两次作战,正是这两次作战,奠定了吕布不可撼动的地位!
虎牢关前,吕布打得众诸侯没有还手之力,最终还是张飞上场,才勉强挡住了吕布,但也仅仅是勉强挡住而已!因为原文虽然写明,张飞和吕布大战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但此战绩过后,原文又说关羽主动上场助阵,帮助张飞一起围攻吕布了。
而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会发现关羽这个人,是非常高傲的,当年面对颜良,关羽竟然直接说人家是“插标卖首”的,可见关羽的心性!按照常理推断,如此高傲的关羽,是完全不屑于去围攻别人的。可虎牢关前面对吕布,关羽竟然抛下了颜面,当着天下诸侯的面,前去围攻吕布,可见当时的张飞,已经被吕布逼到了何种境地?
更为恐怖的是,关羽和张飞联手对战吕布,竟然还拿不下吕布,逼得刘备亲自上阵,三兄弟共同对敌,惊呆了众人!你以为刘关张三兄弟围攻吕布,能够达到“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状态,轻易击败吕布?想简单了!
原文: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喊声震动天地翻,杀气弥漫牛斗寒。吕布力穷寻走路,遥望家山拍马还。
从“三人围绕战多时”这句话来看,刘关张三兄弟围攻吕布打了很久都没能击败吕布,而吕布最终败退,是因为他“力穷”,打得没力气了,因为他要一个人应付三个人!也就是说,吕布在迎战刘关张三人时,并没有输在招式上,而是输在了力气上,可见吕布是多么的强悍!试问,普天之战,有谁能挡住刘关张三人的围攻?
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初步奠定了吕布天下第一的地位,而接下来的濮阳之战,吕布的地位再次得到认同!
当时许褚刚刚加入曹营,急于立功,于是他立即找到吕布单挑,结果两人打了二十回合未分胜负。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战绩,因为许褚也是顶级猛将,他和吕布之间的战斗,不可能短时间内分出胜负。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惊呆了众人!
原文:许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胜负。操曰:“吕布非一人可胜。”便差典韦助战,两将夹攻;左边夏侯惇、夏侯渊,右边李典、乐进齐到,六员将共攻吕布。布遮拦不住,拨马回城。
许褚和吕布还未分出胜负,结果曹操直接来了一句“吕布非一人可胜”,并让手下六将一起围攻吕布,令众人疑惑,曹操为何要这么干呢?事实上,在本来看来,曹操之所以这么干,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当时的许褚已经落于下风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吕布的强悍让曹操想起了当年的三英战吕布,知道单打独斗是干不赢吕布的,所以他才让手下一起上!也就是说,此一战更加巩固了吕布的地位,让天下众人认识到,吕布此人,确实是单挑打不过的,要击败吕布,只能使用围攻的战术!
而纵观整个三国演义,也确实印证了这个道理,在单挑方面,吕布一生,确实从无败绩!他一生的两次败绩,全是败在别人的围攻上!说白了,吕布此人,只能通过围攻击败他,这就是他能被评为三国第一猛将的原因!
好了,既然我们了解了吕布的强大,明确了吕布天下第一猛将的地位,那么我们就更加好奇了,吕布如此强大,却为何一百回合拿不下张飞呢?当年在虎牢关前,吕布和张飞大战五十回合后,关羽就要迫不及待地上阵相助,为何小沛城外,关羽无动于衷呢?
关于这个问题,网友们主要总结了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吕布的战斗力有所下滑!虎牢关时期,吕布正处于武力巅峰期,战斗力非常强悍,然而徐州期间,吕布由于受到酒色的腐蚀,体力、战斗力都有所下滑!貂蝉是天下第一美女,当年吕布为了貂蝉,不惜放弃大好前程,和董卓翻脸,得到貂蝉后的吕布,必定会好生疼爱。而频繁的男欢女爱,必定会对身体有所伤害,所以吕布的战斗力肯定会下滑了一点。另外,吕布这个人也比较喜欢喝酒,当他占据徐州以后,沉迷于酒色,确实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到战斗力。
二是因为张飞的战斗力有所上升!张飞去世的时候是55岁,这一年是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也就是说张飞出生于公元167年。而三英战吕布发生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也就是说这一年的张飞,只有24岁。小沛城外,张飞和吕布单挑的时间发生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这一年的张飞32岁,年纪相比于三英战吕布时期增加了8岁,更加成熟,经验更加丰富,确实战斗力会更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才能够和吕布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
事实上,网友们给出的上述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本文认为,吕布100回合拿不下张飞的原因,其实并不止上述两个!吕布之所以拿不下张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并不想和刘备彻底翻脸!他还抱有与刘备和好的一丝幻想!这一点,我们从刘备所说的话便可以看出来!
吕布在偷袭了刘备的徐州后,并没有对刘备赶尽杀绝,而是将刘备引为己用,甚至当袁术攻打刘备时,吕布还出面调停,力挺刘备,可见吕布是将刘备当作合作伙伴来对待的,他并不想和刘备彻底撕破脸!张飞带人抢夺了吕布的战马,被吕布的手下告到了吕布面前,吕布怒不可遏,因为这让吕布丢了面子,他必须得找刘备讨个说法!按照正常思路,吕布是老大,他大可以直接出兵攻打刘备,不需要和刘备讲明原因,但是吕布却没有这么干,而是直接和刘备当面对质!
原文:布指骂曰:“我辕门射戟,救你大难,你何故夺我马匹?”玄德曰:“备因缺马,令人四下收买,安敢夺兄马匹。”布曰:你便使张飞夺了我好马一百五十匹,尚自抵赖!”
看看吕布和刘备的这番对话,这哪里像是开战?很明显双方都保持着克制,并没有想要将事情扩大,只需要把事情说清楚,认怂一下,让吕布在手下面前保持住颜面即可!然而张飞鲁莽,却将整件事情搞砸了,因为他不仅承认了自己抢马的事实,而且还直接出言挑衅,指责吕布抢了刘备的徐州,揭了吕布的短,让吕布在手下面前丢尽了颜面,于是吕布被迫向张飞挑战!
原文:张飞挺枪出马曰:“是我夺了你好马!你今日待怎么?”布骂曰:“环眼贼!你累次藐视我!”飞曰:“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布挺戟出马来战张飞,飞亦挺枪来迎。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
看到了吧,吕布之所以彻底翻脸,完全是因为张飞不给他面子,当着众人的面揭吕布的短,这换作任何人都会受不了的!而吕布和张飞大战一百回合后,刘备并没有让关羽出马,帮助张飞,而是鸣金收兵,让张飞回来,很明显刘备也不想激化矛盾,让事情扩大!另外,刘备还给出了这么一个解决方案!
原文:玄德唤张飞责之曰:“都是你夺他马匹,惹起事端!如今马匹在何处?”飞曰:“都寄在各寺院内。”玄德随令人出城,至吕布营中,说情愿送还马匹,两相罢兵。布欲从之。
看看刘备所说所做,他明知道三兄弟联手,是可以击败吕布的,但他并没有这么干,而是选择将战马送还吕布,请求罢兵,让吕布在面子上过得去。很明显,刘备不想和吕布撕破脸,他从吕布的作为看出来了,吕布不想和他撕破脸,认为只要把战马还给吕布,事情就能够和平结局!事实上,刘备的看法非常正确,当他把战马还给吕布,并请求罢兵以后,吕布确实是想要答应,他确实不想和刘备翻脸,但陈宫却阻拦了吕布,坚决要求吕布进攻刘备,迫使吕布和刘备撕破了脸面!
从吕布和刘备的沟通交流情况来看,很明显两人不想让事态扩大化,所以吕布才会和张飞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而刘备也选择将战马还给吕布,请求吕布罢兵,这都是双方的默契之举!事实上,早在吕布偷袭徐州时期,这种信号就已经释放了出来。当时张飞醉酒,吕布却并没有趁机捉拿张飞,而是放任张飞离去,其实这就是向刘备释放信息,告诉刘备,吕布并不想彻底和刘备翻脸,双方仍然可以谈!若吕布真想拿下张飞,一个醉酒的人,能有多高的战斗力?当年许褚醉酒,那可是被张飞一矛就刺于马下的!
结语
总的来说,吕布之所以一百回合拿不下张飞,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吕布沉迷貂蝉,体力下降,也不是张飞武力上升,足以打平吕布,而是吕布并不想和刘备彻底翻脸!吕布被张飞抢夺战马后,并没有贸然进攻,而是先来质问,之后又表现得拿不下张飞,最终刘备主动归还战马,并请求罢战,吕布欣然同意,很明显,吕布不想和刘备彻底翻脸,而刘备也知道吕布的想法,所以他才没有让关羽助阵,而且直接认怂!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吕布号称三国第一勇将,为何后来一百个回合打不赢张飞?
吕布是不是三国第一勇将,这是后人看了《三国演义》后所评论的,但书里却没有这样点名说吕布武功第一,谁谁第二,从没有对武将进行排名。那么被后人一直公认武功第一的吕布,为什么竟在徐州与张飞打了一百回合不分输赢呢?
其实这是罗贯中有意安排的,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在于精彩的人物刻画,故事情节的丰富多彩,更在于他对三国中武将的武功能力没有进行排名。那些超一流武将的武功,大都在伯仲之间,没个几百回合,是很难见输赢的。有时他会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大肆宣染某人是多么的英雄无敌,其实是为趁托另一个人的勇猛。如关羽白马斩颜良,就先描写颜良是多么勇武,连斩曹操几员大将,徐晃上阵,也被颜良二十合击败。要知道,徐晃曾与许褚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可是三国中一等一的武将,因此面对二十合就击败徐晃的颜良,曹营诸将栗然,于是就引出了关公斩颜良,更趁托了关公的勇武无敌。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刘关张三人才将吕布打跑,作者已暗示吕布武功是多么强悍了,但在徐州竟与张飞打了一百余合未分胜负,为什么老罗这样写呢?一是说明吕布尚不想与刘备关系搞僵。毕竟刘关张三人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刘备在自己最困难时收留了自己,如果杀了张飞,等于和刘备完全翻脸,对刘备怎样交待?因此吕布就没有痛下杀手致张飞于死地。二是暗示吕布武功已退化了。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吕布盔明甲亮,那是真正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那是何等的威武。可随着董卓被杀,吕布逃出长安,在濮阳又被曹操击败,逃至徐州,吕布颠沛流离,哪有时间去再钻硏武功?而张飞在三英战吕布后,一直为自己打不赢吕布而不服,在徐州闲暇之际,没少琢磨吕布的武功套路,想着应该怎样破他,因此使自己的武功精进了不少,尤其是对付吕布,他已有了一些要领。三是暗示吕布为酒色所废。吕布好色,心情不好又贪酒。在曹操决河水围灌下邳时,吕布在城内整天不出门,颓靡无生气,与妻妾饮酒作乐,后来有一天拿起镜子一照,发现自己竟被酒色淘空得不成样子了。于是他就下令将士们都不许饮酒,可侯成、魏宪、宋续不听他的命令,被他发现,就狠狠惩罚了他们三人。三人怀恨在心,就在白门楼趁吕布睡着,绑了吕布,投降了曹操,这才有了白门楼吕布陨命。至于吕布为酒色淘空身体,在史料中也有证明。曹操在白门楼俘虏了吕布后,吕布对曹操说:“我对手下部将可是够厚道了,是他们临时一起背叛我罢了。“曹操说:你背着你的妻子,与你几个部下的妻子私通,怎么能称为厚道呢?”吕布沉默不语。可见吕布不但与妻妾淫乐,还与部下的妻妾偷情,一个男人能抗几个女人啊?能不被淘空身体吗?正因为吕布荒淫过度,身体不支,在与张飞对战中,才一百回合难赢张飞,只能不分胜负了。
人都是在变化的,有盛就有衰,人的能力也会变化,随着自己勤奋努力的程度不同,就会此消彼长,因此张飞能与吕布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也说明老罗也深通人生变化的道理。
吕布号称三国第一勇将,为何后来一百个回合打不赢张飞?
不是打不赢!…而是输在气势、气场、及勇气方面!…
狭路相逢勇者胜!…有信心、有意志、有勇敢!…这才是争胜的关键!! ……
吕布号称三国第一勇将,为何后来一百个回合打不赢张飞?
吕布对张飞不要说后来一百多合打个平手,就是虎牢关的时候,吕布的优势也不大。
虎牢关下张飞第一次挑战吕布时,在战了五十多合以后关羽也上前助战。这就让很多人认为此时的张飞和吕布武艺差距还挺大,所以需要关羽的帮忙。不过实际上此时张飞已经可以对吕布构成一定的威胁。
吕布和曹操争夺衮州失败以后,就逃到了徐州投靠刘备。期间因为吕布语言不当,触怒了张飞,张飞拔剑就要挑战,根本就不怕吕布,显然不是之前在吕布手下吃过亏的样子。
后来吕布暂居小沛,刘备率军和袁术交战时,留守徐州的张飞醉酒打了曹豹,曹豹一怒之下写信给吕布,让他出兵夺取徐州。吕布率军在曹豹接应下杀入徐州城中以后,醉卧在床的张飞堪堪披挂上马。因为醉酒未醒,张飞不能力战,只能在十八燕骑保护下突围而走。而吕布此时虽然人多势众,而且状态完好,但是书中却说他“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
面对醉酒的张飞吕布尚且不敢相逼太急,可见他对张飞的忌惮。考虑到此前吕布和张飞只有在虎牢关时交手过一次,很明显只有当时张飞已经可以对吕布构成威胁,吕布才会这么小心。因此即使是两人第一次交手,差距也没有那么大。
到了吕布、张飞第二次交手时,张飞平时有关羽这个好兄弟天天当陪练,而吕布沉迷貂蝉美色,此消彼长,这个时候的张飞已经不在吕布之下了,甚至可能还略有优势。所以在两人第三次交手时,吕布还会先让高顺出马,消耗一下张飞的锐气才敢和他交手。可见吕布也意识到了双方之间的这个转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