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东京林冲仅仅是枪棒教头,而梁山林冲则是五虎之一,这说明了什么?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这是一个级别很低的军事技能教官。在他之上,王进是禁军教头,王升则是禁军都军教头。诚如题主所言,林冲在禁军中地位很低,但上了梁山却排名第六,位居五虎将第二名,远远“高于”禁军中的地位。

那么,作为级别很低的“枪棒教头”却做了梁山五虎将,这其中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非同小可

北宋军队建制比较复杂,统分为禁军、厢军、乡兵、番兵。而这四大军事体系,实际上又是一种层级关系,禁军高于厢军,属于朝廷正规部队,主要担负对外作战和重大防务职责。厢军则从地方招募,大多以乡兵充实,属于杂牌军,主要职责在于劳役,平时并不习学武技。厢军分别归属中央、地方州府统辖,精壮者简拔为禁军。

禁军是中央军,北宋国防的主力部队,遍及全国,并非只驻扎在京师,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统辖。但是,禁军的兵籍却归枢密院所辖,调兵权也在枢密院手中。《水浒传》中的高俅曾经“遍历三衙”,后升任为殿帅府太尉,统领禁军,实际上只是获得了部分统辖权,手中并无兵籍,更无权调遣部队。所以,高俅对王进只能是报复,无权剥夺其军籍。对林冲也不敢擅杀,需要通过开封府审判才能定罪。

因为军队建制如此,《水浒传》中的高俅虽然挟私报复了王进,但对林冲则是十分的拉拢,给予了林教头“大请大受”的高新待遇。而且,私下里交情也不薄,高俅在林冲面前不止一次炫耀家藏宝刀。

高俅的级别比林冲高得多,如此看承这样一个低级别的枪棒教头,说明林冲武艺高强,在诸多教头中能力超群。施耐庵虽然写高俅是《水浒传》第一坏人,但在对待林冲这件事情上,还是客观的反映了高太尉惜才的历史真实。

据《挥塵后录》记载,高俅极力向宋徽宗推荐边将刘仲武之子刘锜。从刘锜后来成为与岳飞、韩世忠、张浚齐名的四大抗金名将。

由此可见,假如没有高衙内看中林冲老婆这件事,林冲从枪棒教头升教头、都军教头是大有希望的。这也是林冲不敢得罪高俅,想方设法自保的原因所在。因而,林冲级别虽然很低,但武艺高强,在禁军中可谓出类拔萃,做梁山五虎将绰绰有余。

北宋禁军不全是集中在京师,大部分都分散驻扎,尤其是边境部队数量较多。驻扎在汴京的禁军,不但要担负首都的防务,还有负责禁城的安全保卫,作战实力不会比地方禁军弱。林冲教的是枪棒,属于冷兵器时代的常规武器,最具实战意义。高俅看中林冲,说明他教得好,禁军的枪棒实力得到大力提升。

禁军都能教,难道不能做梁山的五虎大将?问题是,林冲武艺高强,却为何只做了个低级别的武术教官呢?

施耐庵意在写梁山好汉出身都是底层人物,也是这等不受重用的小人物,才具备了造反的可能。这样,就映射了朝政腐败,林冲完全可以继续努力,做到更高级别的教官,但却坏在了高俅手中。

林冲战力强大,但却在教头位置上没有得到实战检验

书中写王进是教头,没有负责具体的单项军事技能教学,所以是“十八般武艺”都很精通,教史进也是一股脑的灌输。史进战力不强,是因为只学了半年时间,囫囵吞枣,贪多嚼不烂,博而不专,武功实力便远远不及林冲。

林教头的枪棒技术确实是一流的存在,虽然在教头位置上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但其一出手便知其实力非常强大,高太尉没有看错人。

《水浒传》写得最精彩的一场棍棒大战,就是林冲帮打洪教头。这场战斗,林冲技法高超,洪教头根本就不是对手。宋江说卢俊义“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纯属浮夸,施耐庵根本就没写卢俊义用过棍棒,《水浒传》棍棒第一人是林冲,绝非卢员外。

与洪教头一战,说明林冲在禁军中也应当是棍棒第一,否则,就当不成枪棒教头,也会像徐宁那样,单教枪法了。

林冲的枪法也是超一流的,大概除了史文恭,《水浒传》中也无人能够赢得了林教头。但是,林冲战平居多,与人打斗的回合数也不少。战祝龙、曾魁这样的二流战将,也是二三十回合拿不下来。唯独斩于直,五合解决问题。这也是长期在教头位置上养成的习惯,必须是先练套路,再拆招实战。假若林冲的实战机会更多一点,枪法当更加利索。

《水浒传》中,军官出身的不在少数,林冲均可与之匹敌,包括五虎将在内。军官打仗以实战为主,没有那么多规范套路。林冲能与汝宁都统制呼延灼战平,能力摆在那里,充任梁山五虎将没毛病。

施耐庵虽然没写林冲会十八般武艺,但其武艺也应当是很全面的。梁山泊取投名状,与青面兽杨志恶斗了一场朴刀,三十回合打得还嫌不过瘾,加赛十回合,还是斗到分际。林冲的强项是枪棒,杨志则惯用刀,这也能说明林冲的武艺足够五虎将,不能拿枪棒教头这个比较低的职位来衡量林冲的武艺,并以此来对应梁山排位,质疑他是否能进五虎将。

林冲在梁山上的经历说明人在江湖走,能力是最重要的。而且,能力要得到赏识,要付诸实践,然后越战越强。林冲做五虎将,实力是首要保障,即便是再大的冤屈,也配不上这个位置。

梁山五虎将不可与禁军战将同日而语

禁军虽然没有八十万,而且相当一部分还不在京师驻扎。但是,这毕竟是朝廷正规军,按照都军教头、教头、枪棒教头这样的教学体系,不知有多少诸如林冲这样的单科教练。十八般兵器外,还有金枪班,专门教钩镰枪的,其他特制兵器,恐怕还会有其他掌握独门绝技的教头教学。这样,与林冲武艺相当的教头为数一定不少。

除了教头外,还有负责带兵打仗的将佐,禁军中高手林立,林教头能够进入最高长官的视野,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梁山好汉虽然也很能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超级战将的实力。细数下来,能够在禁军中相当得到林冲这般待遇的战将为数不多,实力很难与朝廷正规军相提并论。

五虎将中的任何一位,都可在禁军中谋得一席之地,至少可以做个教头。八骠骑中,史进经过锤炼,勉强教个三尖两刃刀。穆弘则很难在禁军教官这个职位上立足了。步军头领只能教教步军,而且,至少还要剔除李逵、解珍、解宝、燕青这几位。唯独鲁智深军官出身,做个教头也是力能胜任的。其他如李应、孙立,也有竞争禁军单科教头的实力。但这二人也是惯用长枪,跟林冲的枪棒教头相冲突,去当个千夫长却是很适合的。

如此一来,梁山之上大约也就二十人左右具备到禁军中,谋得与林冲相当的职位。这样一来,林冲在梁山做五虎将便更加无话可说了。假如史进的师父王进当年也投奔了梁山,至少也是八骠骑偏上的地位,进入五虎将也实至名归。

施耐庵以此隐喻,林冲都做了梁山五虎大将,实力尚不足以与朝廷正规军一战。

梁山好汉难以取代北宋王朝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林冲哪怕地位再低,只要是武艺超群,也能凭借实力打出战绩,进入五虎将行列。《三国演义》中,张飞是屠户,经过大小数百战,最终位居五虎将次席。总不至于说,张翼德在涿郡是屠户,就没资格做五虎大将吧。

但是,需要区别对待的是,梁山五虎将是早就预定好了的,并不像《三国演义》那样,需要通过战绩来评定。梁山也不会像三国那样,提供英雄成长的广阔舞台,山上的好汉一出场就必须能打。而且,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都是早就有固定排名的“天数”,梁山好汉按照绰号对应星号,对号入座,排定座次。所以,林冲绰号豹子头,与张飞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排在关羽嫡派子孙之后,担任五虎将,似乎也是早就预设的。

这就说明了《水浒传》中的林冲以禁军枪棒教头的身份做了梁山五虎将,是情节安排所致,施耐庵写这个人物,不单纯是写他的身份地位,而是在揭示梁山好汉排名所隐藏的玄机。

更重要的是让读者清醒的看到梁山的实力,他们没有推翻北宋王朝的实力。

从梁山战力来分析,根本就无法与禁军对抗。一个枪棒教头都可以做五虎将,禁军中的教头、都军教头还大有人在,不知可以组成多少五虎将、八骠骑。而且,禁军中的将佐也是大有能人,林冲都不具备带兵资格,可见禁军的实力深度。梁山仅有二十几员战将可以跻身禁军,实力厚度远远不如禁军。

所以说,宋江招安也是无奈之举,梁山根本就打不赢北宋禁军。

当然,宋江可以与禁军殊死一搏,宁做鬼雄也不投降。但是,梁山兄弟出身低微,原本就是通过上山避难、招安洗白身份,然后去到边境一刀一枪的博个功名。这其中,最典型的是武松、杨志。朝廷降将这样的愿望更为明确,就是借水泊歇马,专等朝廷招安。

宋江其实是不怕死的,不断的主动袭扰州府,斩杀朝廷命官。但梁山每次打仗,都是以数十员战将对付敌人三五个将官,形成了局部压倒性优势。假若林冲所在的禁军出动,那些都军教头、教头,以及单项教练一齐出动与梁山对决,梁山再想获胜,恐怕就非常困难了。

事实上,梁山是被张叔夜擒获的,所用兵力不过一千。施耐庵写《水浒传》参照了北宋历史,知道梁山的实力尚不足抗衡官军,推翻一个王朝。林冲这件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因而,施耐庵把《水浒传》的主题确定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讲的就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北宋王朝并非亡于宋江梁山部队。而梁山通过招安,也实现了施耐庵前七十一回书所预设的主题,参与了北宋抗金作战,在边境上杀敌立功。

情节为主题服务,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地位低微,但却做了梁山五虎将,也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这个主题的一部分。

《水浒传》中东京林冲仅仅是枪棒教头,而梁山林冲则是五虎之一,这说明了什么?

林冲,“豹头环眼,燕颌虎须”,人称“豹子头”。在东京汴梁,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后被逼上梁山,成为梁山马军五虎将之一。这说明了什么呢?

一、说明当时朝廷腐败,奸佞当道,正常的用人渠道被阻塞,用人之风不正,不能唯才是举。尽管你林冲有万夫不当之勇,且胸有良谋,可谓文武兼备。可是你只会低头干活儿,不会巴结,迎奉上司,一味地隐忍,让步,委曲求全,换来的不是理解,宽容,而是灾难。

二、反过来,说明水泊梁山基本能做到人尽其才。林冲入伙较早,在创立梁山,稳固梁山,发展梁山方面都有不俗表现,且确实也武艺超群,所以排位靠前,地位重要,不足为怪。虽然后来也不断有高手加入,无奈他们资历不深,功劳不大,也只能屈居其后。

三、说明林冲的性格更适合““混迹江湖”,而不是“高居庙堂”。林冲忠勇,质朴,隐忍,耿直,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和小人过招,自然会一败涂地。再说一句,如果林冲没有中途病故,而是回京受封,他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一家之言,说错请喷!

《水浒传》中东京林冲仅仅是枪棒教头,而梁山林冲则是五虎之一,这说明了什么?

林冲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在当时只是一个下级军官,但他武勇过人,行侠仗义,在江湖上已是久负盛名。梁山选他为五虎上将之一,不仅是因为他作战勇敢,克敌制胜,更是因为他被高俅害得家破人亡,怀着对宋庭的刻仇恨,最终被逼上了梁山。作为梁山的老资格,担任五虎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同时,梁山的其他四位五虎上将,其资历、本事也非同一般。关胜原为蒲东巡检,但为汉末名将关羽之后,呼延灼为北宋名将呼延瓒之后,二人曾先后奉命攻打梁山,对水浒赛造成很大威胁。秦明、董平都是宋庭兵马都监,后被宋江、吴用等使计收服上山。

作为五虎上将,这些人也算智勇双全,都有统帅军马,独挡一面的能力,非那些单打独斗的绿林好汉可比。从后来水浒寨三败高俅,两赢童贯,以及征田虎,平方腊的各类大小战事中可以看出,五虎上将是名不虚传的。当初派定他们做五虎上将是有一定道理的。

《水浒传》中东京林冲仅仅是枪棒教头,而梁山林冲则是五虎之一,这说明了什么?

豹子头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的上一任教头是梁山好汉九纹龙史进的师傅王进,可见胜任此职必须是十八般兵器样样皆通武艺高强之人。据书中透露闻名天下的老英雄周侗关门大徒弟卢俊义.二徒弟林冲.三徒弟岳飞,可见真人传教武艺超群。林冲雪夜上梁山.受到寨主白衣秀士王伦的百般刁难,认为山寨笼子小.盛不下京城过来的大鸟。晁盖等上山又遭到王伦推辞,林冲怒不可遏.火併王伦.众人扶林冲为寨主,林冲道我若坐第一把交椅.岂不让天下人耻笑我官迷!论武艺.论功劳.论背景.论人品林冲都应排在一百零八的前列。

《水浒传》中东京林冲仅仅是枪棒教头,而梁山林冲则是五虎之一,这说明了什么?

诚谢邀答:从题主的题意来看,是说禁军教头为小,五虎名头为大。至于这能说明什么?我各人认为只能说山中少老虎,猴子称代王。

禁军号称八十万,林冲能为教头,着实说,官职不大,名头不少。禁军乃皇帝贴身卫队,掌管京都防务,体系庞大,能人辈出。

若与梁山人马数字相比,应远超梁山人马之上,即为五虎之将,实乃不比教头名号大得多少。从书中去看林冲此人,性情耿直,心多良善,安于职守。即是在高衙內调戏其妻之时,还想息事宁人,忍辱求安。

若非高俅父子陆谦等人苦苦相逼,设计陷害,刺配沧州,风雪山神庙中,得悉妻死家破,认清了高俅父子阴险歹毒,是决不会罔法杀人的。这一点从刺配途中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便可看出,心存幻想,只待刑满之期,再回家国,能续旧职,重归朝庭。由此而看,五虎名头,也非心中所想,实乃苦逼无奈之举。

上山不久,火并王伦,邀得晁盖等人上山,功不可磨。而后历经战阵,颇见风彩。怎耐世势弄人,英雄气短,家仇未報,空负一身本领,郁病而终。时至今日,难被众人看好,有逊英雄气概,把书而叹,性情似然,如之奈何!

《水浒传》中东京林冲仅仅是枪棒教头,而梁山林冲则是五虎之一,这说明了什么?

所谓的教头就是老师,教武艺传授兵法,排兵布阵等等,没有带兵打仗的权力,但是必须有能力的人。

上梁山是帅领军队的长官,两个环境,两个平台,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比如近代国共将领,在蒋介石那里得不到重用,起义以后回归人民这里,各个能争冠战,

因为平台很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