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面兽杨志为什么那么恨智多星吴用?
杨志恨吴用?没听说过,书上从来也没有说过,仔细再读一遍书,还是没有说过。
吴用智取生辰纲并没有加害杨志杨志押送金银担,在黄泥岗被晁盖一伙人劫了。但是,却没有加害杨志等押运官兵。虽然,晁盖等人只以劫取生辰纲为目的,更不愿意把事情做大而害人性命。但是,从杨志这方面来说,能够侥幸逃生,便是不幸中之万幸了。
杨志是很珍惜生命的,当他从昏迷中醒过来,万般想不通,“欲要就冈子上自寻死路。却待望黄泥冈下跃身一跳。”但是,他猛一想过来,自己是累代将门之后,自小学得十八般武艺,就此一死了之,怎么对得起祖宗和这一身本事。于是,比及今日寻个死处,不如日后等他拿得着时,却再理会。”
杨志押运生辰纲做得非常机密,目的就是防备被抢劫。所以,接到这个任务时,杨志就预见了风险。江湖之上,刀光剑影,对敌双方你死我活,这是一种潜规则,输掉的一方怨不得别人。所以,杨志第一念头是自我了断,从来没有埋怨劫取生辰纲这伙强盗。吴用设计智取了生辰纲,只是麻翻了杨志,并没有取他性命或者进行二次伤害,何恨之有?
杨志并没有怨恨吴用书中写道,杨志本待寻死,但念及祖宗、顾惜自己而放弃了轻生念头。按照一般人的想法,首先便要深恨这帮强人。但施耐庵并没有写杨志这方面的内心活动,而是写杨志转过身来,指着老都管和两个虞侯大骂:
都是你这厮们不听我言语,因此做将出来,连累了洒家。
杨志认为,对手劫取生辰纲,我们防止被劫,这是一场均等的较量,只要防范到位,生辰纲就不会出事。就是这帮于他作对的梁中书手下,不听好人言,老都管才是导致生辰纲被劫的祸害。这好比战场上对垒,被别人战败没有怨言,如果被自己人出卖,那么,最恨的不是敌人而是那个叛徒。
杨志没说一句怨恨吴用的话,自己反倒伙同鲁智深打死邓龙,占据二龙山当了强盗。如果杨志深恨劫取生辰纲的那帮人,为何在那么长的时间内,丝毫没有打听到底是谁劫了这笔财富,断送了他的前程这回事。这就证明了杨志不在纠结这件大案,他认命了。
杨志恩怨淡薄,相逢一笑泯恩仇说穿了,杨志虽然武艺高强,性急时也会杀人。但是,此人对恩怨情仇并不是很计较,远不如武松那样快意恩仇。当他积攒了一担钱物,准备疏通关系,以图东山再起,在朝廷中谋个官职时,不幸遭遇了高俅。高俅以失陷花石纲不向朝廷报告,反而负案外逃为由,一票否决了他的求官要求之后,杨志忍气吞声,只在心里骂了一句“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暗地里烦恼了一回而已。从此之后,便没再记恨高太尉。
即便是到了穷困潦倒,无奈变卖祖上宝刀这步田地,杨志也没有怨恨高俅。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梁中书问起他发配缘由时,杨志在叙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提到了高俅。
杨志怨恨自己命不好,在梁山上就对王伦说“洒家时乖运蹇”。丢了生辰纲,既不怨梁中书,也没有数落那伙强盗,而是安安稳稳的在二龙山与鲁智深、武松打家劫舍,过去的事情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三山聚义打青州,杨志与二龙山、桃花山的兄弟们都到了梁山。杨志说起当年往事,大家都说“此皆注定,非偶然也”,这话得到杨志默认。接着,“晁盖说起黄泥冈劫取生辰纲一事,众皆大笑。”
所有的人都笑了,杨志一定也跟着傻笑着,就此一笑泯恩仇也。原本杨志就不恨晁盖这一伙人,既然大家都是兄弟了,此事便可当笑话讲了,哪有深恨吴用的道理?
杨志服从吴用调遣青面兽上山后,便开始了追随宋江、吴用东征西讨,每次,都是服从调遣,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而梁山调兵遣将之人,就是吴用,杨志服从命令,也就谈不上他还在计较吴用设计去生辰纲的事情而恨吴用了。
攻打大名府是吴用代替宋江,亲自指挥的一场大仗。这一仗,吴用以五虎将中的四位(董平尚未上山)为主帅,加上穆弘共五队人马攻城,杨志作为秦明的后续部队,参与了这次战斗。战斗中,“霹雳火秦明跃马舞棍,引着燕顺、欧鹏,背后杨志,又杀将来。”,迫使梁中书、李成脱离战场。
二次攻打曾头市,吴用派杨志领队,与九纹龙史进,副将杨春、陈达,引军三千攻打正北大寨,可谓主力部队。杨志不负所望,与鲁智深、武松、史进一道,截杀曾头市福教师苏定。
攻打东平府与东昌府,吴用把杨志带在自己身边,归属卢俊义指挥。当梁山遭遇没羽箭张清时,杨志拍马出阵,先躲过一石子。张清见没打着,又发一石,打在了杨志的头盔上。杨志吓得胆丧心寒,伏鞍归阵。
梁山兄弟不打不相识
从这几件事情上看,杨志听从调遣,勇敢作战,早就忘了黄泥岗的事情,怎么能恨吴用呢?梁山之上有的是比杨志遭遇还惨的弟兄,更如朱仝、关胜、徐宁、安道全这般被自己兄弟害上梁山的好汉。他们中间谁也没有怨恨谁。因为,施耐庵规定了一条总原则,都是龙虎山伏魔大殿里逃出来的兄弟,合当聚义,不打不相识。
倘若不是因为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杨志说不定会一直在梁中书身边做官。但是,又说不定在梁山两次攻打大名府时,与索超一起投降了梁山呢。所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有什么好记仇的呢?
后来,梁山排座次,杨志位居第十七位,名列八骠骑第三名,宋江、吴用也没有亏待他。
青面兽杨志为什么那么恨智多星吴用?
青面兽杨志,经受过无情的双重打击,怀疑人生是可能的......
殿前制使,大点说是中级军官,宋朝重文轻武,太多的中级官想升迁,得有机会相助。
宋微宗要建万岁山来标榜自己,在全国各搜刮奇花异石,共遣十制使押送回京。杨志也在其中,但老天似乎不青睐杨志,一船花石,竟被狂风巨浪掀翻沉入黄河,无奈的杨志,只得卖掉全部所有,回京领罪。路途梁山遇林冲,两人展开大战不分胜负,英雄相惜,林冲邀杨志上山相述,方知杨志将门之后,便苦苦相留,杨志志高存远,心在仕途执意回京。
回到京师的杨志,被高球厉叱,赶出殿帅府,永不留用。此时的杨志已山穷水尽,只好沿街叫卖祖传宝刀,被无赖牛二纠缠,不可忍的情况下杀了牛二,府尹因杨志是忠烈之后,轻判充军大名府。
大名府最高官员梁中书,在京城就与杨志相识,有意安排去周谨、索超比武,胜后提为管军提辖。过了些时日,梁中书岳父蔡京生辰将至,早早备好生辰纲,深思熟虑后委派杨志押送进京。杨志十分欣喜接受,认为是重新踏入仕途的大好机会,便领数十军士,身着便装,往京城而去。
一行人顶着烈日来到进京要道黄泥冈,此地,杨志刻骨铭心,吴用连环计、计中计夺取了生辰纲,刚燃起的希望之火,被吴用无情扑灭,杨志的内心,恨透了吴用。
青面兽杨志为什么那么恨智多星吴用?
“青面兽”杨志是大名鼎鼎的杨家将的后人,武艺当然是不错的了。杨家到他这儿没落了,他以中武举进朝当官。因杀人被刺配到大名府,受到了梁中书的的赏识与重用。
梁中书要给蔡京送生辰纲,把任务交给了信任的杨志。杨志一路上小心谨慎,唯恐出差错。他哪里知道,在远处早有七个人惦记着他呢!
托塔天王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公孙胜白胜打听到梁中书送奸臣蔡京生辰纲的事情,早已经在吴用的策划下,设计好了劫取生辰纲的套路等着杨志了。
杨志一行走到黄泥岗时,由于天气炎热,大家都走不动了就地歇脚。那白胜担着酒路过黄泥岗,被也在这休息的卖枣的商贩(晁盖等人假扮)拦住,要求买酒喝解暑。杨志十分警惕的看着几人买了一桶酒喝着,也是禁不住下面人的鼓动和酷暑天气,最终答应买剩下的一桶酒给大家解渴,终是被蒙汗药所至,丢了生辰纲。
杨志就是因为丢了生辰纲,致使他丢掉了本来他认为很有前途的官职,一下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倒霉蛋。卖刀杀了牛二儿后浪迹江湖,无奈落草为寇。三山聚义时,杨志跟随二龙山的人马上了梁山了。
杨志上梁山,当然认得那几位劫了生辰纲的人,但他独恨透了吴用。
首先,吴用是劫取生辰纲的主要策划人。他们七人的行动是吴用一步一步算计好的,可以说,是吴用设计好的圈套,是杨志丢了生辰纲,丢了原本很是体面,也对得起她杨家后人身份的工作,也使其在江湖上失了大面子。杨志作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家族后人,武艺超群的好汉,自然是难以忘记这种耻辱。
另外,杨志有一身的武艺,自然看不起吴用这样的穷秀才,其他几人起码与他一样,武艺不错,重情重义的人。杨志内心也是不想承认,自己武艺超群的江湖好汉,竟然输给吴用这样穷书生。让其毁了自己一生。
再有就是,杨志深恨吴用,或许是吴用后来投在了宋江阵营,更让他感觉吴用是位卑鄙的小人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