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晁盖不娶妻室整日打熬筋骨,他是虚构的人物吗?
晁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并非完全虚构的人物。结合《水浒传》看晁盖这个人物,托塔天王在梁山中比较特别,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历史中的真实晁盖
晁盖的事迹记录得比较详细的是《大宋宣和遗事》。这部笔记历史,或者说是话本体历史,是宋代无名氏所为,元人或许做了些增补。这部笔记历史中,讲了梁山人物的一些故事,其中,包括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杨志卖刀、玄女庙天书等故事。
关于晁盖的事迹,主要是智取生辰纲。书中的情节大致与《水浒传》相似,也是晁盖带领七个人,用麻药麻翻了押送生辰纲的马县尉,劫取了生辰纲。晁盖所带的七个人,分别是吴加亮、刘唐、秦明、阮进、阮通、阮小七、燕青。
生辰纲案的破案和晁盖上梁山过程也与《水浒传》差不多,是一个叫王平的人到生辰纲被劫的五花营前村“酒海花家”拿了店主花约,得到了晁盖八人名单。县令差董平前去捉人,却被宋江提前给晁盖通风报信,晁盖等人便上了梁山。
南宋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记)》,也有晁盖的大名。这首诗所介绍的宋江三十六人中,晁盖名列倒数第三,诗中这样赞道:“铁天王晁盖:毗沙天人,澄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洪炉。”
其实,历史真实中的晁盖,绰号不叫托塔天王,而是“铁天王”。不过,《大宋宣和遗事》的真实性怎么样,也无从考证。但是,宋江造反以及被招安却与李若水的《捕盗偶成》能够互证,其真实性还是有非常高的可信度的。晁盖并不是完全虚构的历史人物,这一点也值得采信。不过,宋江上梁山时,晁盖已死,第二份名单中,就没有晁盖的大名了。
《水浒传》中的晁盖
毫无疑问,施耐庵的《水浒传》主要蓝本就是《大宋宣和遗事》。宋江杀人后,逃到九天玄女庙,在香案上得到了一部天书。这部天书其实就是一份花名册,有晁盖等三十六人的名字。但施耐庵没说九天玄女的天书是个什么东东,大概,在《水浒传》的天书里,晁盖的名字已经不在其列了。同时,施耐庵根据天罡地煞的道教神话,扩充了梁山人物,一百单八将中本就没有铁天王的大号。
《水浒传》中的晁盖,是东溪村保正,此人“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施耐庵写梁山好汉,很多人都是这幅德行三十几岁光棍一条,了无挂念,说造反便造反。其实,《大宋宣和遗事》中也没说晁盖有妻室,施耐庵这样写,也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小说中说,晁盖死于对曾头市的作战,是被内部兄弟合伙谋杀的。而历史真实中的晁盖,则是在宋江上山前就去世了。这是为了故事的需要,写梁山泊“还道”而最终做大做强,被朝廷招安。这一点,与《大宋宣和遗事》也很接近。晁盖上山后,也没做什么事情,只是在太行山落草的杨志等十二个押运花石纲的指使,前来投奔,宋江上山时,山上总共才二十三人。
晁盖是梁山泊的另类
《大宋宣和遗事》中的晁盖,绰号铁天王,施耐庵却因为晁盖夺了西溪村的镇鬼宝塔而把他的绰号改为“托塔天王”,明显与晁盖的事迹不符。叫“夺塔天王”更为合适。托塔天王手中应当时刻托着个宝塔,这是明中期以后的形象。
《水浒传》是写道教妖魔的,“托塔天王”原本就是佛教中的四大天王之一,北方多闻天王,其原型就是南亚及西域崇拜的军神"毗沙门天王"。施耐庵根据龚开的诗作“毗沙天人”这一条,把晁盖归为梁山泊的另类。
这也是晁盖最终没能进入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原因之一,并非宋江故意要把他剔除。这也是晁盖为何提前结束梁山生涯,在曾头市中箭的原因和施耐庵的伏笔。
晁盖是第三任寨主
《水浒传》第十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时,王伦在聚义厅接见了前来投奔的林冲。因为有柴大官人的书信,对林冲很客气。但是,王伦在问清楚林冲的情况后,“蓦然寻思”道:
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
原来,当初王伦与杜迁一同在柴进庄上居住,分开后,杜迁便上了梁山。王伦后来因为受了鸟气,便“合着”杜迁上山落草了。“合着”大概就是“合着时代节拍”的用法,先有时代节拍,然后有人来合。所以,杜迁是梁山第一任寨主,王伦是第二任,晁盖是第三任。
第三十四回书,花荣上梁山后,为了消除晁盖对他箭术的怀疑,也为了在梁山元老面前显本事争面子,就上演了箭射大雁的好戏。这场戏是为后来晁盖之死埋下的伏线,预示梁山第三任寨主头部中箭。具体细节不再解读,本头条号已有这方面的文章。
晁盖堪称梁山唯一英雄
晁天王劫取生辰纲,是为了夺取不义之财,为弟兄们谋一套富贵,上梁山造反并非他的愿望。因为吴用的步步设计,晁盖才被迫落草。
到了梁山后,除了击退黄安的佂剿外(他本人没上前线),就只亲自到江州劫了回法场。其他的什么事也没干,只是维持当初上梁山时的状态而已。
宋江上山后,晁盖一力支持。当宋江秉承九天玄女的旨意,走朝廷招安“替天行道”的路线。晁盖大概也认为,这是一条符合梁山集体意愿的道路,于是,很赞同宋江的主张。说晁盖反对招安,是不正确的理解。
在梁山泊大破呼延灼连环马的几回书中,晁盖以行动明确赞同梁山招安。一次是劝解轰天雷凌振,下说辞的是早先被擒并在晁盖身边呆了一阵,得到晁盖安抚的天目将彭玘。彭玘说:“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于是,凌振答应入伙。晁盖立即叫摆宴席庆贺。
徐宁被诓骗上山,宋江亲自把盏赔话,劝徐宁说:“现今宋江暂居水泊,专待朝廷招安,……万望观察怜此真情,一同替天行道。”徐宁就范后,晁盖又安排筵席作庆。
晁盖没有劣迹,义气深重,一手扶持宋江上位,兑现当初让位诺言。尽管宋江设计谋杀,但晁盖死后还托梦救他,并在曾头市阴魂相助捉拿史文恭,保送宋江顺利做寨主。晁盖报答了宋江担着血海关系通风报信的恩情,堪称真男子、大英雄。
————————————————————————————————————
关注“绿野萍踪01”,讨论更多水浒隐秘
————————————————————————————————————
《水浒传》中,晁盖不娶妻室整日打熬筋骨,他是虚构的人物吗?
历史上确有其人,最早的记载便是南宋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其词赞曰:“毗沙天人,证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洪炉“。
另外,讲史话本《宣和遗事》也有对晁盖的零星记载。
历史上的晁盖的绰号是“铁天王”,小说中的绰号称“托塔天王”。历史上的晁盖与小说中的晁盖区别甚大,前者着墨有限,而且具体何地何人,并无明确记载。后者却是浓墨重彩,当为小说需要。
值的一提的是,民间流传晁盖是山东郓城县人,据说郓城县西北有晁庄村,村人皆姓晁,自称晁盖后人。
《水浒传》中,晁盖不娶妻室整日打熬筋骨,他是虚构的人物吗?
既真实又虚构,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在小说创作中,为了故事的完整性,肯定有许多虚构的东西。这就是小说写作中的虚实结合。
《水浒传》中,晁盖不娶妻室整日打熬筋骨,他是虚构的人物吗?
晁盖,梁山泊的第二任寨主,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财主。他武功超群,神武过人,平生仗义疏财,为人义薄云天。
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打熬筋骨,是一个真正敢于为民请命的好汉,如沧海横流般尽显英雄本色。
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村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
后因与刘唐、吴用、公孙胜、阮氏三雄合谋智取生辰纲事发后遭官府追杀,不得已投奔梁山泊落草。因梁山泊寨主王伦忌才,不能相容,吴用智激林冲火并王伦后,大家推晁盖为寨主。
宋江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遇险时,晁盖与其他梁山好汉一同劫了江州法场,将宋江,戴宗救出。后在讨伐曾头市战役中,被毒箭射中面颊而亡。出师未捷身先死,是一个带有必然色彩的强盗。
《水浒传》中塑造了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个个形象鲜明,故事生动。但是,与史书对比,其中只有三十六个人物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其余七十二个,大都是创作出来的,纯属子虚乌有。
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这就是淮南地区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的历史事件,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一百零八将。
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这三十六个人在正史书没有客观具体的记录,大部分是根据民间传说再加工而成的,这样一算,整部小说中的人物就一分真、九分假了。
梁山泊位于山东西部,原是个很小的湖泊,后因从五代到北宋期间黄河多次缺口泛滥,它与四周的许多小湖泊汇成一片,到北宋末年便形成纵横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
湖中港汊交错,芦苇纵横,并有许多天然小岛,形势险要复杂。当时许多破产农民、渔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缉追捕的逃犯藏匿于此,成群结伙,靠进行一些“非法”的活动营生。
有若干股势力日益增大,人数愈聚愈多,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反抗官府腐败、盘剥与压迫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起义。宋江起义军就是其中的一股。
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
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于是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下,铤而走险,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
最初四五年,宋江等人一直坚守在梁山泊,直至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才正式宣布起义,随后离开梁山泊,转战于青、齐、濮各州之间,官府也才开始注意到这支起义军的存在。
并下令“(京)东、西路提刑督捕之”“招抚山东盗宋江”(见《皇宋十朝纲要》)。该起义军最终以被官府招安结束。
宋江起义规模到底有多大,从《宋史·侯蒙传》《宣和遗事》等的记载看,只有三十六人。据郎瑛《七修类稿》载,这三十六人为: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
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绰、李俊、花荣、秦明。
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横、石秀、徐宁、李英、花和尚、武松。
那么也就是说,晁盖在历史上很大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