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牛二找荐索刀,杨志拳脚制服即可,为何用刀杀之?
杨志卖刀的故事蓝本
杨志卖刀这一节,在《大宋宣和遗事》中能找到蓝本。大致情节是这样的:大约是宋徽宗宣和二年间,杨志、李进义、林冲、王雄,花荣、柴进、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孙立十二人为指使,前往太湖押运花石纲。这十二人结为兄弟,立下盟誓,相互救援。
十二人中,有十个人先把花石纲运到了汴梁,只有杨志、孙立两人迟迟未归。原来,途中孙立不知何故落后于大队,杨志便独自一人在颍州等候。杨志就等孙立不来,又恰逢大雪,没了盘缠,便将一口宝刀拿到集市上卖了换钱。
杨志运气不太好,整天都无人问津。到了下午三、五点钟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恶少后生,问杨志卖这口宝刀。不知何故,买卖双方发生口角。恶少后生想夺刀,杨志便与他撕争起来。大概杨志因为穷途之上,心事郁结,一气之下,手起刀落,将那恶少的头颅砍了下来。
杨志杀人后,被押解到官府,太守褫夺了杨志的官诰,发配卫州军城。杨志杀人而遭轻判,据太守所言,是因为:“杨志事体虽大,情实可悯。”
两个防送公人押解杨志前往卫州,途中,遇见孙立。杨志便把等候孙立,卖刀杀人的事情说了一遍。孙立听了,立即动身前往汴京,把那十个指使一齐约了,杀掉两个解差,十二个人一齐上了太行山落草。
宋江到梁山时,这十二个人已经先一步入伙了。晁盖上梁山后,这十二人便与晁天王兵合一处了。
《水浒传》中的杨志卖刀施耐庵以《大宋宣和遗事》为蓝本,写了《水浒传》诸多英雄的故事,杨志卖刀就是其中一个精彩的章节。施公依据蓝本故事,把杨志杀牛儿的来龙去脉讲得更加详细好看。
杨志与十个殿司制使前往太湖押运花石纲,其他几个都按时回京缴令,唯独杨志在黄河被大风打翻了船只,失陷了花石纲。杨志不敢回京,独自潜逃到关西一带。没过多久,朝廷赦免了杨志的罪过,杨志便担着一担钱物回京,试图以这一担钱物上下打点再混个一官半职。
杨志途径梁山泊时,正遇到林冲在等候投名状,因林冲先抢了杨志的担子,两个便打斗起来。二人在梁山下斗了三四十个回合不分胜败,此时,王伦来了,为两个解了劝,一并请到了梁山大寨。
这件事情,促成了林冲梁山落草,也招致杨志再次犯罪。
杨志回到京城,用那担来历不明的钱物上下打点,但却被高俅否决。高俅的理由是,十个制使九个都完成了任务,唯独你杨志一人失陷了花石纲。而且,犯了事不主动投案,负案在逃,很长时间捉拿不到。现在虽然免了罪,但不可再行录用。
高俅这番话是对的,《水浒传》中的杨志的确不应当启用。若把失陷花石纲与那一担钱物联系起来,杨志涉嫌监守自盗。后来,又把生辰纲给弄丢了,虽然不是杨志勾结晁盖做下的,但此人还真不适合担当大事。
杨志失了那担钱物,几乎就一贫如洗,要想投奔他处,身上没有盘缠而寸步难行。没奈何,便将出祖传宝刀到集市上插标变卖。
快到晌午时分,没一个人来问,杨志便转到天桥热闹处继续卖刀。这时,牛儿出现了。
这牛二无礼纠缠,让杨志试刀。杨志这口刀端的是口宝刀:吹毛得过、躲铜钱不卷刃,这两大特性都试出来了,可杀人不沾血却没办法试。杨志提出拿只狗来试,牛儿坚决不答应,必须要杨志以人试刀。杨志没办法,只得不与他理论。偏偏牛二找死,纠缠杨志以牛二自己相试。杨志还是不理睬,牛二继续无理取闹,钻入杨志怀里,还拳脚相加。杨志一时性起,挥刀杀了牛二。
杨志杀人后,请集市上的百姓做个见证,自动到官府投案。原来,那牛二就是个破皮破落户,整天纠结一些混混闹事,街坊都把他比作没毛大虫。牛二所到之处,市民唯恐避之不及。这番杨志一刀将他杀了,无异于与民除害。这样,在市民的作证和请求下,开封府尹判他脊杖二十,发配大名府充军。
杨志可以不杀牛二吗当然可以。但《大宋宣和遗事》明明白白的写着杨志杀了恶少,这是故事的大脉络。杨志杀了恶少,然后才有孙立等十一人救助杨志,投到太行山落草,最终归于梁山泊。这是蓝本故事的大关节,事情 原本就是那样的。施耐庵作《水浒传》,看中杨志的故事,大概也是选中了杨志卖刀杀人的细节,提取了《大宋宣和遗事》杨志事迹的主线,然后,按照自己的构思,创作了这个人物以及与人物相关的故事。假如施耐庵舍去蓝本故事最为关键的情节,就没有后来智取生辰纲,用麻药麻翻杨志的事情了。那么,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如何设计他上梁山聚义呢?
所以,杨志必杀牛二,这是蓝本故事早就有的,也是《水浒传》故事的需要。
排开故事需要,杨志是否可以不杀牛二呢?当然可以,但是,咱们就看不到杨志这个人物了。
如果以生活的真实看待这件事情,也不排除杨志必杀牛二。失陷花石纲,或者说监守自盗丢了花石纲,负案在逃,杨志经历的风险是巨大的。好不容易得了一担钱物,准备买个官当,又遭遇高俅这个奸臣,堵死了他光宗耀祖的门路。这杨志原本是五侯杨令公玄孙,祖上如此风光,到他这里却沦落到出卖祖宗宝刀的境地,实在是不太容易想得开。
丢了钱物,又没闹着官当,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无奈和卖刀,又遇着这么一个无奈。想想祖宗的风光,自己却处处遭人欺负。高俅官大,无可奈何,这么一个没毛大虫,破皮破落户竟然也在头上拉屎,杨志一腔怨愤正无处发泄,牛二纯属自己找死。
《水浒传》牛二找荐索刀,杨志拳脚制服即可,为何用刀杀之?
杨志有一个绰号,叫“青面兽”,所谓“兽”,野兽也,就是说这个人下手很狠。牛二无赖实在是招人恨,所以杨志一怒之下就手就是一刀,心里想,你怀疑我的刀是假货?以次充好?那你就尝一尝俺的这口刀。
《水浒传》牛二找荐索刀,杨志拳脚制服即可,为何用刀杀之?
《水浒传》中杨志之所以杀了牛二,而不是用拳脚制服他,是因为:其一,杨志饱受不公平待遇的打击,心中愤懑已极,憋了一肚子的委屈和愤怒无处发泄,牛二一再纠缠,正好撞在了他的枪口上;其二,牛二乃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平日里欺负普通百姓成了习惯,无人敢惹,误以为杨志也不例外,所以非常嚣张先动手打杨志,激起杨志激情杀人;其三,杨志看出牛二不过是凌虐、欺辱普通百姓的无赖泼皮而已,就是杀了这样的人也不至于犯太大的事儿,更何况还有许多围观者作为见证,还可以为京师百姓除了一害。
其一,杨志饱受不公平待遇的打击,心中愤懑已极,憋了一肚子的委屈和愤怒无处发泄,牛二一再纠缠,正好撞在了他的枪口上。包括杨志在内的十名制使奉命押运花石纲,独独杨志一人失陷了花石纲,其余九人都顺利回到京师复命。杨志花了许多银子上下打点,想要再到殿帅府补缺一个制使之职,不料被高俅一顿臭骂赶了出来。杨志把所有的家当全都耗了个干干净净,最后连住店的钱都没有了。只留下了祖上传下来的一口宝刀。杨志无奈之下指望能把宝刀卖个三千贯,勉强应急。一直无人问津,偏偏撞上了京师著名的无赖泼皮牛二,一再纠缠,就想要白抢了杨志这口宝刀。杨志本是武艺高强、性子刚烈之人,这遭受的许多不公平待遇早就让他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和委屈,正愁无处发泄。这不知天高地厚的牛二不知死活地一顿纠缠,恰好撞在了杨志的枪口上,一时兴起就杀了泼皮牛二。
其二,牛二乃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平日里欺负普通百姓成了习惯,无人敢惹,误以为杨志也不例外,所以非常嚣张先动手打杨志,激起杨志激情杀人。牛二其实并没有啥可怕的背景,也不算是仗势欺人,只不过是自古以来都是:“正常的怕横的,横的怕凶的,凶的怕不要命的。”牛二这个泼皮无赖,平日里做的就是当街撒泼、使横、挑衅、生事,普通百姓哪里敢惹他?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你越是怕他,他越是骄横,就这样累积,造就了牛二无人可比的恶名,越是这样,就越是无人敢惹,越是无人敢惹,就越助长了牛二的嚣张气焰。因而牛二欺负普通百姓成了习惯,让他产生一个错觉,认为如今眼前这个落魄卖刀的青面汉子必定也不例外。所以牛二非常嚣张地先动手打杨志,还一再挑衅杨志,非要逼杨志杀人给他见证一下宝刀是不是名副其实的杀人刀上没血,杨志忍无可忍,激起杨志激情杀人。
其三,杨志看出牛二不过是凌虐、欺辱普通百姓的无赖泼皮而已,就是杀了这样的人也不至于犯太大的事儿,更何况还有许多围观者作为见证,还可以为京师百姓除了一害。杨志是将门之后,自小见过世面,自己也算是有些过硬的本事在身,他看出来牛二应该不是那种真正有着靠山或者背景的人物,并不是仗势欺人,只不过是平日里凌虐、欺辱普通百姓的无赖泼皮而已,就是杀了这样的人也不至于犯太大的事儿。在这一点上,与武松敢杀了西门庆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杨志也很聪明,他先自向众位围观的街坊喊话,提醒他们可以做个见证,并不是他杨志要无故杀人,实在是被这个泼皮无赖逼迫过甚,想夺了他的宝刀,还要打他。事实证明这一招的确管用,京师这些百姓平日里本就恨透了牛二,如今见牛二果然被杨志杀了,自然乐意为杨志见证。换句话来说,正因为官府的不作为,才养成了牛二这个泼皮无赖,如今杨志算是为民除害了。
《水浒传》牛二找荐索刀,杨志拳脚制服即可,为何用刀杀之?
谢谢邀请。
一个瘦长的汉子刷地抽刀出鞘,手腕转了转,刀身晃处,寒意森森。那汉子眯了眯眼,左瞧右顾,点了点头道:“刀是好刀,可价钱嘛.....有点贵了。”
杨志忙道:“只要阁下喜欢,价钱可商量。”那汉子摊开十个手指,道:“一千贯钱。”杨志眉头一蹙,道:“阁下出价有点低了,在下这口刀,乃是祖上传下的宝物,迫不得已,才来叫卖。本卖个三千贯的,今日落难,阁下至少给个明价,二千贯如何?”
那汉子笑一笑,道:“端见兄弟是条好汉,才出此价,换做他人,我也不会看了。”
杨志踌躇片刻,一咬牙道:“一千五百贯!若是阁下愿承这个情面,这把刀就卖与你。”
话说杨志失陷花石纲,其罪难咎,散了钱财,央人打点上下,拿着上申文书,方回殿帅府。可高太尉见到杨志,知道事由原委,不由大怒,借机当堂呵斥杨志一番。大笔一挥,驳回文书,把杨志赶出了殿帅府,不再任用。
杨志心中苦闷,本想一身本事,上官赏识,仕途一帆风顺,得志意满。不料时乖运蹇,花石纲失陷,落个驱逐出门。从此仕途断送,落魄江湖。
因父母早亡,在东京虽无牵挂,却不知何去何从。内心郁郁,每日喝酒浇愁。不觉盘缠用尽,客店住不起,连酒钱也无半分。身边唯留下一口宝刀。迫于无奈,只能插个草标,在街上叫卖。若得幸换得千百贯钱,离京出行,找个出处安身。
01杨志性格内敛,不好吆喝。东京虽大,但公差官人熟络的不少。本是一名殿帅府制使,若是吆喝,碰到熟人,面皮抹不过去,难免尴尬。在街上只是转悠踱步,抱刀低头,唯恐撞见相识。
恰好碰到一个江湖人士,见到杨志气宇不凡,前来询刀问价。正在讨价还价之际,忽听人声喧哗,有人喊道:“大虫来了,大家快躲。”顿时街上人群四处躲闪,散得干净。那询刀之人,也面露惊慌,不跟杨志厮磨,抱拳而别。
街上只空留杨志目瞪口呆,茫然不知所以。只见远处来了一个大汉,趾高气扬,大摇大摆走了过来。杨志一看,原来是东京泼皮牛二。此间书中已有,不须繁絮,笔锋略讲带过。
牛儿大咧咧夺刀,问宝刀何卖如此高价?杨志说此刀锋利,砍铜剁铁,刀不卷刃;二是毛发落刃,一触而过;三是杀人刀不沾血。
牛二不信,杨志依次示范。做到第三件,刀不血刃。牛二耍赖,硬是让杨志砍他,杨志初时不就,牛二冲过去欲打杨志,被杨志一时兴起,挥刀砍了牛二脑袋。真正验证刀不血刃的示范,也满足了牛二找死的要求。
牛二找死心切,杨志手中有刀,既来寻死,自然遂你心愿。换做常人,手中有兵刃,岂会用板砖?
打架斗殴,靠的是血性,哪有理智可言。身边不管是刀或棍,拿起就打,往往以保全性命为关玄,致对方于死地求身全。所以,杨志用刀杀牛二,情有可原。
现在我们倒回过去,重新置换场景,另外撰写,杨志不用刀,用拳脚对付牛二,看看牛二下场如何?
02杨志见街上之人散去,桥上走来一个黑大汉。膀大臂圆,夹脑连头,额上三条深皱纹。走起路来,大摇大摆。那大汉正是京城‘没毛大虫’牛二。
牛二见到众人四处散躲,甚是得意。忽见到站在街上一个汉子,抱着刀,伫立不动。牛二有些惊讶,在京城,但凡他出现的地方,都是人见人畏。这个汉子,不但不躲,还挺立站着,似乎没把牛二放在眼里。
这让牛二心中恼怒,走了过去,对着杨志喝道:“喂,臭小子,你见到我,怎么不躲?”杨志抬头打量了牛二一番,道:“我躲无可躲,无需再躲。你见而不见,无需再见。”
牛二微微一怔,这话说得有点绕弯,似是而非。一般不按常理出牌的讲话,让牛二听起来,有点费脑筋。一时无法接茬,无言以对。
两人无话,一只乌鸦呱呱地从头上掠过,真的好尴尬。
从言语上,杨志已占了上风,这对牛二来说,简直是一种侮辱。但是想要跟杨志辩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这牛头不对马嘴的话风,早已超出牛二的智商上限。
牛二过了半晌,才哼出一句:“你在这里干嘛?”杨志不紧不慢道:“卖刀。”牛二道:“刀是正经的刀不?”杨志道:“不正经,就不在街上叫卖了。可惜啊,丽春院不卖刀。”牛二奇道:“为啥丽春院不卖?”杨志道:“因为这把是正经刀呗。”
牛二怒道:“臭小子,你消遣我么?”杨志笑道:“你问的是不是正经刀,我当然如实回答,何来消遣之说?”牛二一时语塞。
牛二道:“你这把刀,拿过来给大爷看看。”说着看着杨志的神色,若是杨志不肯,便想夹手夺来。想不到,杨志把手一伸,刀就递到牛二面前。
牛二一愣,接了过去。刷地抽了出来,刀光闪耀,寒气逼人。牛二瞅了半天,问道:“这刀卖多少钱?”杨志道:“不卖。”牛二怒道:“你刚才不是说卖刀么?”杨志道:“现在我突然改变主意了,不打算卖了。”
牛二不怒反笑,道:“你刀既然在我手,不卖也得卖。”握刀朝空中虚砍比划。
杨志嘿嘿两声,突然左臂一探,已抓住牛二右臂,用力向下拗推, 原来刀身朝上,转而刀尖向下,斜插入鞘。外人不留意,以为牛二自己把刀插入刀鞘一般。
牛二一惊,欲重新拔刀出鞘,刚拔出一半,就被杨志迅如闪电探掌封回入鞘。接二连三,每每刀刃刚亮出,就被压了回去。仿佛两人在见招拆招,一拔一封,甚是有趣。
原来散去的众人,逐渐围了过来,指指点点,瞧着热闹。
牛二自恃力大,每次拔刀,都被杨志回力封住。脸色胀红,青筋暴起,大喝一声,使出吃奶蛮力,用力一拔,势要压制杨志的力道。忽觉对方力道虚空,牛二的刀一拔既出,因用力过猛,宝刀拿捏不住,嗖地直甩了出去,掠过众人头顶,飞插入门前樑柱,余劲未衰,兀自颤抖不止。
众人惊呼一声,见到杨志如此身手,不由拍掌喝采。
牛二目瞪口呆,只剩一个刀鞘在手。牛二听到众人喝采叫好,心中自然清楚,掌声是给杨志的,而不是给他牛二的。
牛二削了面皮,大怒之下,挥拳向杨志心窝打去。只听砰的一响,正中杨志胸口,众人暗叫不好。却见牛二龇牙咧嘴,弯腰抱着拳头,右臂软绵下垂,表情极为痛苦。原来牛二出拳一击,使了十足气力,击在杨志身上,如击坚石。内劲激荡,力道反刍,把牛二的右臂震得脱臼。
杨志笑道:“你打了我一拳,我没还手,公平起见,现在轮到你来接我一拳。”忽听杨志骨骼关节暴响,呼地一拳,直接朝牛二胸口击去。牛二慌忙抬起左臂挡隔,只听喀的一声,拳头击中牛二左臂,劲力迅猛,并未衰竭,砰地一响,结结实实地打在牛二胸口。
只见牛二惨叫一声,庞大的身躯飞了出去,落在两丈远处。这拳摧枯拉朽,先击断牛二左臂胳膊,接而再击中其胸。力道之猛,血肉之躯岂能抵挡?牛二倒在地上,口中鲜血狂喷,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了。
杨志有刀杀牛二,轻而易举。赤手空拳制牛二,也是举手拈来。牛二横竖都是死,碰到杨志,用刀和用拳,结局都是一样。牛二的命数,皆逃不过杨志之手。京城之中,少了一个泼皮恶霸,百姓幸哉。杨志刺配充军,留守大名府,也是命数使然。
天地不仁,英雄总要经受磨难;舳舻千里,豪杰亦要历攀高山。
我是湾火,坚持文化原创。文笔讲究精炼传神。诸位若是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关注,留言指正。谢谢!(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水浒传》牛二找荐索刀,杨志拳脚制服即可,为何用刀杀之?
牛二是那条街上有名的泼皮,很多人都怕他,为什么?一是大概这些人有老婆孩子的,不敢和这个泼皮死缠烂打的。二是真的是打不过这牛二。
那么,以上我所说的二个原因哪一个是主要的呢?我想,应该是第二个,就是打不过这泼皮牛二。你想啊,这些受欺负的人要是能打得过牛二,给牛二一顿拳脚炮,牛二还能“牛”得起来吗?
那个年代在民间会武术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比如,打鱼为生的三阮会武术,押司宋江会武术,种地的村长晁盖会武术,连教书先生吴用都能用一根铜链劝架,隔开正在厮杀中的雷横和刘唐的扑刀,也是会些武功的。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那么,牛二敢随便地欺负人,横行霸道的,那么多人怕他,不敢把他怎么样,凭什么?我想,他一没保护伞,二没团队的,只是单打独斗,极有可能凭的是一身过硬的武功吧?
再说这杨志,他难道不知道给这牛二一顿拳脚,教训他一顿比杀人吃官司好吗?
杨志是练家子出身,大概早就看出牛二不是一般战土,靠拳脚怕打不过这牛二,反会被牛二打个筋断骨折的,因此,才采取突然出击的方式让牛二一刀毙命!
唉!可惜了这牛二,如果不是做泼皮,能遇到赏识他的人,没准也能成为那个年代的一员驰骋疆场,为国御敌的虎将呢!
《水浒传》牛二找荐索刀,杨志拳脚制服即可,为何用刀杀之?
应当是找茬索刀。是谁让杨志杀牛二的?是作者施耐庵。为什么?一是凸显”逼上梁山”的主题。纵观梁山好汉,相当一部分是因“杀人”被逼上梁山的。如,宋江杀阎婆惜,武松杀西门庆,林冲杀陆谦,鲁达杀镇关西等等。杨志不杀牛二,焉能投靠梁中书?焉能押送生辰纲?焉能丢失生辰纲?焉能走投无路,一步步逼上梁山?二是凸显杨志的性格,丰满杨志这个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杨志杀牛二,鲁达打死镇关西,同样是武艺绝伦的英雄好汉,同样是杀人,但两人杀人的动机是不一样的。鲁达遇到泼皮无赖,欺压良善,义愤填膺,主动找上门去,除暴安良。杨志则不然,他满脑子不能辱没祖宗,抱着封妻荫子的梦想,不惜一而再再而三地委屈求全。刚开始,面对着奸佞权臣高俅的百般刁难羞辱,他忍了。面对着牛二各种寻衅,他又忍了。直到逼得怒火中烧,忍无可忍,一时性起,挥刀杀之。可见,杨志杀牛二杀得合情合理,人物形象刻画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如果让杨志见到牛二,一言不合,三拳两脚,打得牛二满地找牙,然后一溜烟跑了。那样,牛二不再是泼皮滚刀肉牛二,杨志也不是颇富心机,也成了李逵一样的鲁莽英雄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