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褆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不成全,反而占有了宝日龙梅?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情节是这样的,康熙和宝日龙梅慕天席地就云雨了起来。

而这时候的大阿哥胤禔呢?

这位对宝日龙梅有着爱慕之情的大阿哥,就在旁边为他的父亲挡帘子。

这时胤禔的痛苦,还有他的无奈,都把电视剧推向了一个高潮,这段情节极具张力!

但是看了之后的情节就明白,电视剧中表达的宝日龙梅,是十三阿哥的生母。

而在历史上,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是镶黄旗包衣,根本不是什么草原小公主。

也就是说这一段情节是作者编的,根本就不是清朝的历史。也可以换一句话说,这一段情节根本不能按照历史的方向去分析。

因为宝日龙梅的全部故事,都经不起推敲……

一.全族被灭,仅剩的小公主的故事,不合逻辑的地方太多

宝日龙梅,有这样一个身份背景:

她的父亲是蒙古喀尔喀部的首领,而野心勃勃葛尔丹占领了喀尔喀部。

在大草原上,任何对土地的兼并,都伴着刀光剑影。

在喀尔喀部被灭之前,宝日龙梅的父亲交给了她一个艰巨的任务,让她去京城找康熙皇帝,诉说他们的冤屈,请求康熙皇帝为他们报仇。

宝日龙梅的故事从一开始,就不可信。

对手葛尔丹是什么人?

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阴谋家,他敢去攻打喀尔喀部,必然做足了准备。

那时候,对于康熙来说最重要的是收台湾。对于草原各部的内讧,只会采取安抚的态度。

而葛尔丹攻打喀尔喀部时,对于部落首领的家人,自然会看紧了一个不留。

像宝日龙梅这样一个小姑娘,死在刀剑之下才是最合理的结局。

此时,依然假设这个姑娘能够跑出去。然后呢?

茫茫的大草原离北京城路途遥遥,这样的距离岂是一个草原小公主能走到的!

而且这位小公主还不是一个人,身后还有葛尔丹的追兵。

就算宝日龙梅有机会跑出去,葛尔丹也会派精锐去追。

能灭掉喀尔喀部的葛尔丹训练出的精锐,在茫茫的草原上抓不到一个小姑娘,怎么说都不符合逻辑。

一个女子,就算他有领兵的能力,就算她有非常强的反侦察能力,也绝不可能靠着自己,活着走进北京城。

但是宝日龙梅不仅活着进了北京城,还成功地躲开了葛尔丹的部下,对她的追杀。

是这个小姑娘太厉害了,还是葛尔丹的手下太菜了!

当然,不合逻辑的地方不止这些。

然后呢?

宝日龙梅在最佳的时间,遇到了大阿哥对她英雄救美。

之后,宝日龙梅住进了大阿哥的府邸。

之后,大哥对这位草原小公主暗生情愫。

可这一切合理吗?

满蒙联姻的确是清朝的国策,一直到顺治朝,蒙古嫔妃在大清后宫都有举足重轻的地位。

可是到了康熙朝,蒙古嫔妃的影响力直线下降。

在康熙一朝,后宫制度完备,已经形成了多如牛毛的规矩。

像宝日龙梅这样,极具个性和野性的姑娘;

像宝日龙梅这样,可能不具备任何读写汉字能力的姑娘,能让一个皇子对她一见倾心的可能性极低。

当然不能否认,胤禔是个非常有野心之人。他极有可能看中的,是宝日龙梅身后巨大的人脉,所以才对她念念不忘。

但是很明显,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对于这位大阿哥,宝日龙梅志不在此……

二.男人戏中的女性

《康熙王朝》是一部男人戏,可就算是男人戏也不可能没有女性角色。

看一下《康熙王朝》中的女性形象:无论是赫舍里皇后,还有惠妃和容妃,都是后宫女子。

后宫的四角天空,限制住了她们的生活,除了宫斗,这些女人也干不了什么。

但《康熙王朝》又不是一部后宫戏,如果后宫情节过多,主题就歪了。

这时宝日龙梅这个女性形象,就成了点缀众多男人红花中的一枚绿叶。

在宝梅龙梅身上充满了坚毅与果敢,什么痴情、什么规矩,在这个女人身上都不存在!

宝日龙梅是为数不多的事业型女人,她的目标明确,要打败葛尔丹,恢复她部族曾经的荣光。

为此,她从不把大哥的事情放在心上;

为此,她可以把自己献给康熙皇帝。

此时又出现了逻辑的不合理性,如果这种女性出现在古代,那就是如同妲己、褒姒一般的红颜祸水。

一个女人,能做到让皇帝和皇子都对她感兴趣。这样的女人必然被封建制度所不容,如果按照古代思维,宝日龙梅被太皇太后赐死,才是一个符合逻辑的结局。

但是她的情节依然正常在推进,那么只能认为,作者把一个现代女性带入了古代。

让大清朝,可以出现一个事业型女性;

让康熙皇帝也可以偶尔放肆一回,做出一回放肆的事情;

那么大阿哥这个皇子,也只能无奈的落寞一回。

其实宝日龙梅的故事,在不合理中也有着合理性。

比如康熙皇帝永远不会被一个女人所左右,当时机不合适的时候,无论宝日龙梅使用任何手段,康熙对她就是两个字,不见!

可当康熙皇帝理顺了整个朝局后;

当他可以腾出手来处置四处扩张、野心勃勃的葛尔丹时;

对葛尔丹有深仇大恨的宝日龙梅,就成了他重要的棋子。

宝日龙梅是喀尔喀部的小公主,没有人会比她对那片土地的地理、人情更了解;

甚至没有人,会比她对葛尔丹更了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时的宝日龙梅,在军事上有独特的意义。

所以皇帝,根本不会允许她同任何皇子有接触。

于是顺理成章,宝日龙梅成为了皇帝的女人。

之后呢?

让宝日龙梅成为后宫之一,从此开始了争宠之路?

那并不符合,作者对这个人物的人设。

宝日龙梅放弃了宝贵妃的封号,重新回到了大草原,那里才是她的家,在那里她才有真正的自由。

而皇帝呢?

他岂会真地在乎身边多一个、还是少一个女人!让宝日龙梅继承喀尔喀,对皇帝来说,是一个只赚不赔的买卖。

宝日龙梅是皇帝的女人,她与皇帝的孩子会继承宝日龙梅的全部人脉。

才能真正地让皇帝放心。

而从宝日龙梅的角度呢?

她不必重复皇帝其他女人的悲剧:

比如赫舍里皇后,因难产而死。可是她用生命换来的儿子,最后还是被康熙皇帝废掉;

比如大阿哥的生母惠妃,她机关算尽,却也没有将儿子扶上太子位,终究还是落寞一生;

比如皇帝的宠妃容妃,死后封皇后又如何,生前还不是被打入冷宫,受尽苦楚……

当宝日龙梅离开皇帝的时候,她就从未想过回头。因大草原中有她的一切,

那没有束缚的地方;

那个可以让她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才是她真正的家。

这样能看清形势,有自我意识的女人,才能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

像宝日龙梅这样的女子,根本不属于大清那个时代,所以她不会属于康熙皇帝,也不会属于胤禔;

像宝日龙梅这样的女子,根本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所以作者只能让她带着华彩地来,然后呢?

轻轻地退出历史舞台,不留一丝痕迹。

胤褆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不成全,反而占有了宝日龙梅?

当康熙在大草原上和宝日龙梅当着大阿哥胤禔的面翻云覆雨之时,胤禔心里应该是彻底崩溃了,尤其是康熙最后还来了一句:“宝日啊,你强暴了朕!”康熙说出这句话之后也彻底让胤禔最终黑化。

宝日龙梅的遭遇让她只能主动地向康熙示爱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宝日龙梅是什么身份呢?她是蒙古喀尔喀大草原部落的公主,她所在的部落被野心勃勃想强行统一蒙古各部的准噶尔部噶尔丹所灭,在于噶尔丹的战斗中宝日龙梅的父亲喀尔喀的大汗也死在了与噶尔丹的战斗中。

宝日龙梅的父亲在临死前让她突围去北京找清政府的康熙皇帝伸张正义,请康熙发兵讨伐噶尔丹为喀尔喀三部报仇。宝日龙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突围跑进北京,但与此同时噶尔丹的人马也一路追着宝日龙梅到了北京。

当时正是大阿哥胤禔搬出皇宫分府的日子,胤禔的府邸非常豪华大气,宝日龙梅误以为这就是皇宫,所以跑到了胤禔府上,而噶尔丹的手下也与此时追到胤禔府门外要杀害宝日龙梅,在这种情况下胤禔英雄救美救下了宝日龙梅。

此后宝日龙梅就暂时住到了胤禔的府上,胤禔对于宝日龙梅则是越来越喜爱,他对宝日龙梅可以说是各种献殷勤,但宝日龙梅想的是什么,她只想着能见到康熙,求康熙为她的部落报仇,哪怕把自己献给康熙她也是心甘情愿。

因此宝日龙梅对于胤禔的示爱置若罔闻,因为在宝日龙梅心目中,她的身体就应该属于康熙,确切的说应该是属于大清最高权力掌控者,只有掌控大清的最高权力才能替她的部落报仇,而胤禔终究只是大阿哥,他没有那样的权力和能力,所以宝日龙梅不敢接受胤禔的爱,她也不能接受。

后来胤禔先是给太子下跪称臣,又受到了外国使臣的羞辱,这让胤禔大受刺激,他就想带着宝日龙梅私奔,甚至胤禔不惜下跪恳求宝日龙梅,但宝日龙梅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替父亲和部落报仇,结果反倒是宝日龙梅以死相逼让胤禔带她去见康熙,最终胤禔无奈之下带着宝日龙梅去见了康熙。

宝日龙梅向康熙诉说了喀尔喀三部的遭遇,请求康熙发兵讨伐噶尔丹为喀尔喀三部报仇雪恨。其实康熙也就知道了喀尔喀三部的遭遇,他也知道宝日龙梅在胤禔府上,但是他一直没要求见宝日龙梅,就是因为这时候还不是大清发兵讨伐噶尔丹的时机。

因为当时康熙的既定战略就是先收台湾,再平噶尔丹,所以在台湾没收复之前,康熙不可能和噶尔丹撕破脸,为了安抚噶尔丹,康熙都不惜将最疼爱的女儿蓝齐儿远嫁给噶尔丹,所以即便宝日龙梅如何苦苦哀求康熙,他也不会发兵讨伐噶尔丹的。

而宝日龙梅则想着以身体引诱康熙,但是康熙并没有上钩,康熙是雄主,绝不会为了女色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战略,即便后来康熙腾出手来对付噶尔丹,宝日龙梅还是多次想拿身体诱惑康熙也都被康熙所拒绝,就是因为当时噶尔丹没有彻底被搞定,时机并不成熟,蒙古地区的格局还没有在康熙掌控之内,所以康熙也不能轻易接受宝日龙梅。

宝日龙梅是一个目的性很明确的女人,她的心里只装着国仇家恨,她很清楚胤禔的身份无法帮她,只有康熙才能帮助她,因此她的身体也只能交给康熙,对于胤禔她更多的是感激之情,感激胤禔救了自己,并让自己见到了康熙,但她绝不可能爱上胤禔,因为胤禔私奔那一出表现让她彻底失望,胤禔是一个遇到困难就想逃避的人,所以这样的男人根本不可能为宝日龙梅的部落报仇,更不是噶尔丹的对手。

因此宝日龙梅对胤禔只有感激之情,没有多余的感情,她的主要目标就是康熙,只有拿下康熙才能报她的国仇家恨。

康熙很明白宝日龙梅的想法,为了政局他必须接受宝日龙梅

当康熙终于彻底征服噶尔丹,打的噶尔丹败亡之后,蒙古草原的格局需要重新洗牌,这时候上杆子倒贴的宝日龙梅及其部落不正是康熙在草原上选择的最佳代言人嘛,所以当康熙大胜噶尔丹之后,他选择了接受宝日龙梅。

因此当康熙与宝日龙梅滚完草地之后,康熙就说想纳宝日龙梅为后宫,其实这也是康熙的政治手段,他在灭掉噶尔丹之后就想立刻与蒙古贵族和亲,好借机重新树立蒙古的局势,这也是为什么康熙明知道胤禔喜欢宝日龙梅却也不成全他的原因,一切都是从政治出发。

以政治和亲来说,在此蒙古局势混乱不明之际,想拉拢蒙古贵族必须要有足够身份的人来和亲才能起到效果,胤禔是什么身份?只是康熙的庶长子,虽然皇子的身份很高贵,但是他代表不了大清的元首地位,所以与宝日龙梅和亲的人只能是康熙或者太子胤礽才能让宝日龙梅的部落感受到大清的重视,才甘愿为大清所利用。

因此和亲怎么也轮不到胤禔,在政治利益面前,康熙必须选择上了宝日龙梅,即便他明知道胤禔很喜欢宝日龙梅。

而且宝日龙梅心机很深,康熙也能看得出来,电视剧中胤禔却是有些耿直忠厚,所以康熙认为以胤禔的智商驾驭不了宝日龙梅,倒不如老子亲自出马。

其实宝日龙梅心机深沉,因为她没有答应跟康熙回宫,所以她也是在利用康熙,她本来就是想向康熙借种,这也是她一直拒绝胤禔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的身子和将来怀的孩子必须是得属于康熙。

宝日龙梅想要的就是康熙的龙种,她只有怀了康熙的龙种回到部落,未来让康熙和她的孩子执掌部落,才能让康熙永远的保护她的部落族人,她的部落也就彻底和康熙挂上了钩,可以永远受到清政府的庇护。

这才是宝日龙梅的真正目的,这也是为什么说她的心机比较重的原因,她考虑的太全面了。而康熙知道她不肯跟自己回宫之后也就彻底明白了,最终还是宝日龙梅算计得更多一些。

宝日龙梅彻底让胤禔黑化,最终走上了争夺皇位之路

宝日龙梅也是彻底让胤禔在剧中黑化的因素,皇长子与皇太子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一字之差就产生了天壤之别,也让胤禔与爱人宝日龙梅擦肩而过,这是最终让胤禔下定决心扳倒太子胤礽,自己上位的主要因素。

宝日龙梅让胤禔看到了身份地位差距带来的结果,因为身份地位的差距,他眼睁睁看着老爹康熙和心爱的女人滚草地,他还要在旁边保驾放风。

胤禔在后来拼尽全力与胤礽争夺皇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想向宝日龙梅证明,我也有能力保护你的部落。可以说是宝日龙梅在剧中黑化了胤禔。

当然这一切都是电视剧中所虚构,历史上并没有宝日龙梅这个人,噶尔丹在历史上确实入侵过东边蒙古喀尔喀三部,但在漠北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倡议下,喀尔喀三部拒绝了沙俄的招抚,他们遵活佛法旨举部投降了清朝,而清朝也在喀尔喀三部推行盟旗制度,加强了对蒙古的统治。

而大阿哥胤禔也不是电视剧中那么耿直忠厚,历史上的胤禔野心勃勃,自幼就觊觎胤礽的太子之位,他一直就暗中搜集胤礽的过错证据,然后每次康熙外出巡幸时,都是太子胤礽监国,带着长子胤禔出去巡幸,所以胤禔就借着这个单独与父亲康熙外出的机会多次向康熙诋毁胤礽,给胤礽上眼药,最终导致康熙新旧一起算和胤礽爆发了,也致使胤礽第一次被废太子之位。

因此来说电视剧就是一看一乐,历史上的事并不是电视剧中所言的那么回事。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胤褆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不成全,反而占有了宝日龙梅?

当康熙和宝日龙梅在大草原上临时起意云雨的时候,大阿哥胤褆内心悲伤不已,但也只有眼睁睁看着,继续充当二人的护卫,一个是自己的父亲,一个是自己深爱的人,俩人完全不顾及大阿哥的感受,最后大阿哥还听到康熙说:“宝日啊,你强暴了朕!”这句话彻底击碎了大阿哥脆弱的心灵,大阿哥只能独自舔舐伤口。

更可笑的是,让大阿哥没想到的是,后来宝日龙梅还有了十三阿哥胤祥,而且胤祥在“九子夺嫡”当中,还是大阿哥对立面的,大阿哥在夺嫡过程中,也由于自己愚蠢的行为被康熙永久圈禁了。

而当时康熙明知道儿子大阿哥爱慕宝日龙梅,为何还要将她占为己有呢?其实,俩人的结合只不过是各有所需,亡国公主宝日龙梅,背负着血海深仇,一心只想复国,她需要康熙出动朝廷兵力替她的父亲报仇,并且收复被噶尔丹占领失地,康熙看重的是宝日龙梅草原公主的身份。而大阿哥胤褆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又没多大的能力和实权,就是一个啥事都担不起来的愣头青,宝日龙梅这次长途跋涉来到京城,是带着目的来的,如果她选择胤禔,那就意味着她只能永远待在胤褆府上,血海深仇如何去报。所以,在政治利益面前任何的儿女情长都是苍白的。

宝日龙梅明知大阿哥喜欢她,但为了血海深仇她不会选择大阿哥

宝日龙梅是蒙古喀尔喀汗的女儿,本来在喀尔喀草原上和她部落治下的臣民们,过着平安幸福的日子,有自己的领地,牛肥马壮、成群结队、沃野千里。然而,世事难料,草原上的恶狼突然对蒙古喀尔喀汗下手,这个恶狼正是人人畏惧的西蒙古噶尔丹,噶尔丹有着很大的野心,可谓草原上的枭雄。他首先以草原上的宝日龙梅的父亲为进攻目标,率领数万铁骑踏平喀尔喀草原,残忍杀了宝日龙梅的父亲和部落的臣民,宝日龙梅侥幸逃出虎口,发誓一定要在父亲和部落报仇。

噶尔丹这人野心很大,他吞并了喀尔喀三部,明面上对朝廷修好卑鄙称臣,暗地里却又与罗刹来往,既向两边修好,却又对两边都存有戒心,说白了,噶尔丹在采取远交近攻之计。

他就想借机打掉准葛尔的西蒙古与朝廷临近的屏翼,手段很狠,虽然他遣使来京称臣纳贡,却又将珍奇古玩、贵重的黄金送给漠南漠北的那些王公贵族,唆使各部落产生矛盾,并一举吃掉喀尔喀三部。他暗里对罗刹卑躬屈膝,他就是想让罗刹提供装备和火炮,一旦兵强马壮,爪牙锋利,装备齐全,首先会东下先取内蒙,接着就会与朝廷对抗。

宝日龙梅逃到京城的时候,噶尔丹派的使臣一路追杀宝日龙梅到京城,而噶尔丹本人也是扮使者隐藏在其中,噶尔丹派使者跟宝日龙梅,到京城目的不仅试探朝廷态度,并想将宝日龙梅斩草除根。而宝日龙梅进京目的,就是请求康熙出兵替她父亲和族人报仇。

当宝日龙梅逃到京城的时候,噶尔丹他们也很快开展了继续追杀宝日龙梅。这天是大阿哥胤褆开衙建府的大日子,府上热闹非凡,大阿哥高朋满座,群贤毕至,很多大臣都来贺喜,大阿哥喜气洋洋的恭迎宾客,忽然,一女子急匆匆的要往他府里闯,显然她把大阿哥的府邸当成了皇宫,她是为了找皇上而来的。

大阿哥府上的管家拦住她,这女子急得嚷嚷要见皇上,大阿哥胤禔闻吵闹声出来,看到这女子颇有异国风情,大阿哥便起好奇心询问这女子,从口中得知,原来她是蒙古喀尔喀汗草原公主宝日龙梅,要进宫找皇上,让大阿哥带她进宫见皇上,大阿哥和宝日龙梅正聊着,后面追来了一群人,气势嚣张,大阿哥看着楚楚可怜的宝日龙梅,便有了保护欲,于是出手相救。

而且今天正是大阿哥开衙建府的大好日子,正是他时年春风得意的时候,岂能容得一些嚣张之徒在他面前撒野,而噶尔丹派来的随从在草原上为所欲为惯了,并且这些随从除了噶尔丹的吩咐,对谁都是熟视无睹。当这些人还有继续撒野时,大阿哥胤禔大喝一声道:站住,众目睽睽之下,当街行凶无法无天了?也不看看现在站的谁地盘,这里可不是你们大草原。

噶尔丹的这些下人看不看大阿哥,显然没有把大阿哥这个愣头青放在眼里,直接冷笑道:管你是什么人,我是奉了大汗的命来抓这女的,别挡着我的道,不然我对你不客气。显然,在他们眼里噶尔丹大汗才是最牛逼的,大阿哥看这些在他面前都这么嚣张,激怒他直接出手打死了带头的人,甩头说一句:把尸体抬走,赶紧滚!说完,颇有大义凛然的男子气概。但此时是大阿哥乔迁的好日子,出手打死人见了血,是相当忌讳的,当然从这个细节问题上,正为大阿哥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此后,大阿哥胤禔可谓是一见钟情,对宝日龙梅各种献殷勤,宝日龙梅都置若罔闻,心里除了替父报仇,就是收复失地。大阿哥并没有实权,根本帮不了她。而且大阿哥连太子都不是,还得给太子胤礽下跪称臣,外加大阿哥出手打死噶尔丹随从被康熙斥责,接着又被使臣羞辱了一番,大阿哥心灰意冷,冲动的想带宝日龙梅私奔,更加可笑的是大阿哥还给宝日龙梅跪下了,但大阿哥所做一切,始终感动不了宝日龙梅,宝日龙梅以死相逼要求大阿哥带她进宫见皇上,大阿哥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

康熙之所以不成全大阿哥并占为己有,一切都是康熙的帝王心术

宝日龙梅见到康熙之后,把父亲交给她的信交给康熙手里,并要求康熙为她主持公道。康熙早知道这件事,考虑到朝廷处于紧张情势,还没到见她的时机,所以对宝日龙梅避而不见。因为朝廷刚平定三藩之乱,还在着手解决台湾问题,所以目前朝廷无力管到西边的事,还不到跟噶尔丹鱼死网破的时候,对噶尔丹这人,非但不能招惹,还要尽力安抚,况且康熙听从了伍次友的建议:制定好策略,先堪东南,再定西北的国策,不能轻易更改,打乱之前的计划。

所以康熙得从大局考虑,等时机成熟才能平定噶尔丹,此时宝日龙梅的要求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而且以目前的形式来看,还不能让噶尔丹的人知道宝日龙梅已经见到康熙了,所以决定把宝日龙梅交给他最放心的人苏麻喇姑照顾,现在再安置大阿哥府上已经不安全,宝日龙梅是个富有心计的女人,以大阿哥这种愣头青是看不住她的,还指不定出什么乱子呢。

事实证明,宝日龙梅是个不简单的人,不但有姿色,而且还颇有心计的女人,她知道李德全是康熙贴身的太监,早早就打点好了李德全,想让李德全带她去给康熙侍寝,以身相许让康熙替她讨伐噶尔丹。

康熙不是不知道噶尔丹对朝廷有巨大威胁,但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朝廷大计考虑,康熙不但暂时不能招惹噶尔丹,而且还得尽量满足噶尔丹的要求,就在噶尔丹隐藏在使臣中间,偶然看到了活泼可爱的蓝齐儿,噶尔丹向康熙提亲,要求娶蓝齐儿,蓝齐儿是康熙最宠爱的容妃所生,也是康熙的心头肉。

对于噶尔丹这种无理的请求,康熙也只得忍痛答应,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嫁给噶尔丹这头恶狼,而且有意思的是,蓝齐儿嫁西蒙古,还正是大阿哥胤禔亲自送去的。

宝日龙梅这次来京城的目的很明显,她清楚自己想要的结果,像大阿哥这种普通皇子绝对给不了的,只有康熙皇帝才能帮她实现愿望,对于大阿哥,宝日龙梅最多只是感恩救命之情罢了,她压根就看不上大阿哥这种没有实权和能力的皇子,这一点从大阿哥对她表白的那个桥段,看的出来大阿哥是个遇到困难只会逃避的人,显然大阿哥没能力帮她完成复仇大计的。

而宝日龙梅很清楚,她唯有向当朝天子发起攻势,才是她唯一的选择,所以宝日龙梅想方设法去接近康熙,她知道只有成为皇帝的女人,康熙才不会坐视不管。但康熙是何人也,不可能为了儿女私情而不顾朝廷的大计,况且时机还未到,不是对付噶尔丹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宝日龙梅的特殊身份,康熙既要保护她,因为将来她还有利用的价值,但又不能跟她走太近,否则噶尔丹得知后,后果不堪设想。并且宝日龙梅不能再继续待在大阿哥那里,更不可能让他们结合,如果让他们结合,那天下人都知道的事,这样一来必定会惹怒噶尔丹,与朝廷决裂,提前对朝廷进攻,直接打乱了朝廷的大计,康熙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康熙把宝日龙梅冷处理,选择不对外公开,是因为现在还不是合适的时候利用,都知道宝日龙梅的身份很特殊,等到康熙带兵讨伐噶尔丹时候,她还能当康熙的“引路人”,毕竟她对蒙古的人情地理非常熟悉,关键的时刻能起到大作用,后来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时候带上了宝日龙梅,事实证明有了宝日龙梅在,关键时刻她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征战的过程中,朝廷的粮草被烧,连康熙都差点栽在草原上,这情况不仅影响了士气,此时大家还束手无策,这个时候除了向当地的蒙古王公寻求援助外,别无他法,这下宝日龙梅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因为她是蒙古公主,对于蒙古很多部落的首领都比较了解和熟悉,只有让她去说服这些蒙古的王公大臣们才肯支援朝廷,并且还打探到了噶尔丹的所在处,帮了康熙很大的忙。

在平定噶尔丹之后,宝日龙梅大仇已报,于是摆庆功宴祝贺,康熙和众人在草原上喝酒庆贺胜利,借着跳舞的机会,宝日龙梅中途离晏,拉着康熙向外走去,宝日龙梅问:“皇上累了吧?”康熙说了句:“记着,朕没醉”,之后康熙向前跑去,然后二人在草地上当大阿哥的面云雨一番。之后,康熙想封宝日龙梅为妃子,但宝日龙梅表示自己要留在草原上,这里的臣民更需要她,康熙也考虑到宝日龙梅留在这里对朝廷的作用更大,于是康熙挥了挥手让她去了,宝日龙梅走时连看都不看大阿哥一眼,大阿哥胤禔只能眼含热泪默默地看着承受着。

结语

可见,宝日龙梅和康熙都带有政治目的性的结合,而大阿哥这种头脑简单,和这明显带有目的性的这俩人相比,大阿哥太幼稚、太蠢了。至于宝日龙梅最先接近康熙,为了让康熙出兵讨伐噶尔丹,后来大胜后,和康熙结合是为了让康熙永久的保护喀尔喀草原,而康熙在整个过程中看似是被动的,其实只不过是他的帝王心术罢了,他是考虑从大局着手,至于大阿哥的感受,和爱慕之心,他们压根就不在乎,只能说胤禔喜欢错了人,并且情商又很低,注定自己承受悲剧的结局。

—End—


胤褆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不成全,反而占有了宝日龙梅?

当宝日龙梅拉着康熙在大草原上临时起意云雨的时候,大阿哥胤禔不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而且还要充当起护卫的职责,一个是自己的父亲,一个是自己最心爱的女人,二人却丝毫不顾及大阿哥的感受,胤禔只能默默地留下伤心而又无助的泪水,这彻底击碎了大阿哥的心灵,使他从此变成了一个毫无感情的人!

让大阿哥胤禔万万没想到的是,宝日龙梅此次有了康熙的“龙种”,也就是多年以后的十三阿哥胤祥,胤祥在后来的“九子夺嫡”中恰恰又站在了胤禔的对立面,胤禔也在夺嫡过程中由于自己愚蠢的行为被老爹康熙终身圈禁了。

书归正传,那么康熙明知道大阿哥胤禔喜欢宝日龙梅为何非但不成全还要把宝日龙梅据为己有呢?说白了还是政治利益的原因,康熙和宝日龙梅的结合是各取所需,宝日龙梅需要康熙出动朝廷的兵力替父报仇收复被噶尔丹占领的失地,康熙则需要借重宝日龙梅喀尔喀草原公主的身份,而大阿哥胤禔只是一个毛头小子,仅仅是个皇子的身份,连太子都不是,毫无实权,宝日龙梅是带着目的来的,她肯定不会选择胤禔。在政治利益面前任何的儿女情长都是苍白的!

宝日龙梅来京城的目的决定了她不会和胤禔结合

宝日龙梅是蒙古喀尔喀汗的女儿,朝廷赐有封地,沃野千里,牛肥马壮,成群结队,治下的臣民过着平安幸福的日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草原上来了恶狼,这个恶狼就是西蒙古的噶尔丹,噶尔丹可谓草原上的枭雄,有着很大的野心,而首先遭殃的就是宝日龙梅的父亲,噶尔丹率领数万铁骑踏平喀尔喀杀了宝日龙梅的父亲,宝日龙梅侥幸逃了出来,发誓要为部落报仇。

噶尔丹此人很不简单,他擅自灭掉喀尔喀三部,却又修表给朝廷称臣纳贡,明面上请和,暗地里又与罗刹来往,他既向清朝称臣又与罗刹修好,却又对两边都存有戒心,看似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其实他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合纵之计,也就是远交近攻之计。

他在临近准葛尔的西蒙古大打出手,凶残无比,却将一驼一驼的黄金、珍奇古玩送给漠南漠北的各位王公贵族,他遣使来京进贡,卑词称臣,却一举吃掉喀尔喀三部,打掉了朝廷西部的屏障,他卑躬屈膝侍奉罗刹,其实是为了要火炮、装备,一旦羽翼丰满、爪牙锋利,首先会东下先取内蒙,接着就会和朝廷翻脸。

宝日龙梅来京城的时候,噶尔丹派的使臣也来到了京城,而噶尔丹本人也隐藏在使臣中间,噶尔丹派使臣的目的一是为了看看朝廷对他的态度,二是为了追杀宝日龙梅。而宝日龙梅进京的目的也很明显,那就是请求康熙出兵讨伐噶尔丹。

当噶尔丹的人在京城看到宝日龙梅的时候,他们迅速的展开了行动,在天子脚下,众目睽睽之下公然行凶,宝日龙梅拼命的跑,恰巧不巧,这一天正是大阿哥胤禔开衙建府的大日子,大阿哥府上张灯结彩,高朋满座,群贤毕至,连上书房的几位大臣都来给大阿哥道喜,大阿哥正在喜滋滋的在门口迎接客人,忽然,一女子来到了大阿哥的府邸,把这里当成皇宫了,要闯进去,很明显她是来找皇上的。

管家拦着这个女子,这女子正在吵闹,大阿哥胤禔出来了,看到这女子颇有些异域风情,大阿哥便搭起了讪,从女子的口中得知,原来她是蒙古喀尔喀汗草原公主宝日龙梅,大阿哥也表明了他的身份,宝日龙梅不想跟他纠缠,让他带着自己去进宫找皇上,二人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后面追来了一帮子人,面相凶残,大阿哥一看楚楚可怜的宝日龙梅,这激发了他的雄性保护欲。

而且今天正是大阿哥开衙建府的大好日子,正是他人生最得意之时,岂能容得闲杂人等在他面前撒野,而噶尔丹的这些随从们在草原上横行霸道惯了,并且这些人都是憨直性子,心里只有噶尔丹的吩咐,对其他的人熟视无睹。大阿哥胤禔大喝一声道:站住,光天化日之下,当街行凶难道没有王法了吗?也不睁眼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这可不是你们的草原。

噶尔丹的这些下人显然没有把大阿哥放在眼里,直接喷道:我特么管你是什么人,别挡着我的道,我是奉了大汗的命来抓宝日龙梅的。显然,在他们眼里大汗才是最牛逼的,大阿哥被这些人嚣张的态度激怒了,直接出手打死了带头的人,留了一句:把尸体抬走,滚!说罢扬长而去,倒是颇有一番男子气概,但对于一个刚乔迁的人,门口见了血,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当然了这是个细节问题,为大阿哥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之后大阿哥胤禔对宝日龙梅各种献殷勤,宝日龙梅都置若罔闻,她的心里只有替父报仇收复失地,后来,还有给太子胤礽下跪称臣,外加大阿哥被使臣羞辱了一番,大阿哥心灰意冷,冲动的找到宝日龙梅,要求和宝日龙梅私奔,更加可笑的是大阿哥还给宝日龙梅跪下了,但大阿哥所做的这一切都打动不了宝日龙梅,宝日龙梅以死相逼要求大阿哥带她去见康熙,大阿哥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

康熙的帝王心术

宝日龙梅见到康熙之后诉说了冤情,要求康熙主持公道。康熙早知道这件事,但是对宝日龙梅避而不见,他有他的难处和考虑,俗话说的好: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朝廷刚平定三藩之乱,所以目前朝廷无力管到西边的事,不能和噶尔丹翻脸,对噶尔丹这人,暂时不能招惹,况且康熙听从了伍次友的建议,制订了先堪东南,再定西北的国策,不能轻易更改。

对噶尔丹非但不能招惹,还得迁就,等时机成熟才能平定噶尔丹,宝日龙梅此时的要求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康熙得从大局考虑,而且不能让噶尔丹的人知道宝日龙梅在京里的情形,当康熙见了宝日龙梅之后,决定把宝日龙梅交给他最放心的人苏麻喇姑照顾,放在大阿哥那里不安全,他也看不来了,宝日龙梅是个颇有心计的女人,以大阿哥那种脑子是搞不定,还指不定搞出什么幺蛾子呢。

事实证明,宝日龙梅不但颇有姿色,而且也是非常有心计的女人,她知道李德全是康熙最贴身的太监,于是找到各种机会贿赂李德全,想让李德全带她去给康熙侍寝,以身相许以求的康熙去剿灭噶尔丹。

康熙也知道噶尔丹的威胁很大,但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康熙不但暂时不能招惹噶尔丹,而且还得尽量满足噶尔丹的要求,噶尔丹隐藏在使臣中间,看到了活泼可爱的蓝齐儿,蓝齐儿是康熙最宠爱的一个女儿,是康熙最喜欢的女人容妃所生,是康熙的心头肉。

噶尔丹回到西蒙古以后向康熙提亲,要求娶蓝齐儿,对于噶尔丹这种无理的请求,康熙只得忍痛答应,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嫁给噶尔丹这头恶狼,有意思的是,蓝齐儿成亲还是大阿哥胤禔送过去的。

宝日龙梅的目的很明显,她清楚她想要的结果是大阿哥这种身份的人绝对给不了的,只有当朝天子康熙才能实现她的愿望,对于大阿哥,宝日龙梅最多只是感激罢了,她压根就看不上大阿哥这种没有实权的毛头小子,这一点从大阿哥跪下来表白那个桥段就可以看出来,显然大阿哥是个遇到困难只会逃避的人,因此大阿哥是无法帮助宝日公主完成她的复仇大计的。

宝日龙梅唯有向康熙发起攻势才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宝日龙梅才想尽一切办法接近康熙,她知道只有成为康熙的女人,有了康熙的龙种,康熙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但康熙是何许人也,不可能能为了儿女私情而不顾朝廷大计,况且当时机还不成熟,不能对付噶尔丹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宝日龙梅显然就是敏感人物,康熙既要保护她,因为她将来有利用的价值,但又不能走得太近,否则就得罪了噶尔丹。并且宝日龙梅也不能放到大阿哥那里,更不可能让他们结合,假如宝日龙梅与大阿哥结合,那就是公开天下的事了,也就是说摆明着康熙要与噶尔丹决裂,这分明是在告诉噶尔丹,宝日龙梅已经是我的儿媳妇了,这样一来就会惹怒噶尔丹,而打乱朝廷的大计。

康熙把宝日龙梅冷处理不对外公开,是要在合适的时候利用,因为宝日龙梅的身份很特殊,而且她对蒙古的人情地理非常熟悉,关键的时刻能起到大作用,后来的事实证明宝日龙梅的作用非常重要,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时候带上了宝日龙梅。

在征战的过程中,朝廷的粮草被烧,康熙差点栽在草原上,这影响了士气,正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唯有向附近的蒙古王公寻求援助,而这个这时候宝日龙梅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因为她是蒙古公主,她和蒙古很多部落的首领都很熟悉,只有她才能说服蒙古的王公大臣们支援朝廷。

而且平定噶尔丹之后,宝日龙梅的作用也很重要。胜利康熙和众人在草原上喝酒庆贺胜利,借着跳舞的机会,宝日龙梅拉着康熙向外走去,宝日龙梅问:“皇上累了吧?”康熙说了句:“记着,朕没醉”之后康熙向前跑去,然后二人在草地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结合了。事毕,康熙想封宝日龙梅为妃子,但宝日龙梅表示自己要回到草原去,那里的臣民需要她,康熙也考虑到宝日龙梅留在这里对朝廷的作用更大,于是康熙挥了挥手让她去了,而大阿哥胤禔只能眼含热泪默默地看着承受着。

写在最后

自始至终,宝日龙梅和康熙都带有各自的政治目的,而大阿哥胤禔很显然只是一个没有政治头脑的毛头小子,和这样两个带着明显目的的人相比,大阿哥就显得非常幼稚了,而且大阿哥胤禔的情商太低,比较容易冲动,居然把他曾经被噶尔丹俘虏的事情说给了康熙,康熙对他完全失望透顶,这也是康熙看不上他的原因。

宝日龙梅最先找到康熙是为了让康熙出兵讨伐噶尔丹,后来和康熙结合是为了让康熙永久的保护喀尔喀草原,而康熙在整个过程中看似是被动的,其实这只是他的帝王心术罢了,他要从大局着手,至于大阿哥的感受,没人会在乎的,只能说胤禔生在帝王家,还爱了不该爱的人,并且他还是个情商很低的人,像宝日龙梅这样的女人不是他所能驾驭的,注定只有他承受悲剧才是最合理的。

胤褆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不成全,反而占有了宝日龙梅?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康熙王朝》中,大阿哥有多爱宝日龙梅,最后就有多恨自己。曾经憧憬的风花雪月,等来的只是雪上加霜。宝日龙梅不仅没有跟大阿哥好上,反倒成了他“母亲”。大阿哥郎才,宝日龙梅女貌,康熙作为长辈,为何不成人之美呢?

作为皇家人,就要服从皇家规则

皇室的婚姻,很少有爱情可言,普遍是以利益为导向。满蒙联姻,是上层之间的利息勾兑;满蒙不联姻,同样如此。大阿哥身为皇子,不管愿不愿意,这就是现实。

宝日龙梅非普通女子,她是土谢图汗的女儿,因噶尔丹入侵喀尔喀蒙古而家破人亡。她到京城,并不是为了谈情说爱,而是来搬救兵。当时,能够帮她的只有康熙,因为出兵的决策权在帝王手里。那康熙会帮她吗?

会,但不是马上,而是延后。康熙的既订国策是“北抚南剿”,即先灭政经,稳住噶尔丹,等平定台彭后再腾出手收拾噶尔丹。因此,面对噶尔丹咄咄逼人的气势,康熙也只能一忍再忍,甚至连蓝齐儿也嫁了过去,就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宝日龙梅就成了一个敏感人物。噶尔丹为了斩草除根,要抓捕她,并多次向朝廷索取;康熙肯定要保护她,因为她将来有利用价值,但又不能走得太近,否则就得罪了噶尔丹。

如果宝日龙梅与大阿哥联姻,那就摆明了康熙要与噶尔丹作对,分明是在告诉噶尔丹,宝日龙梅是我儿媳妇,你别再骚扰人家了。噶尔丹看到这场景,只怕在朝廷收复台彭之前就兵临京师城下了。

秋媚说:一代明君,不会因为儿女之间那点事而自毁长城。

内部形势决定了,康熙不能让“大宝”联手

朝堂上的党争分为两派,一边以索额图和太子为首,一边以明珠与大阿哥为龙头。两股势力,明争暗斗,并夹杂着夺嫡之争。康熙作为皇帝,要坐稳皇位,必须要平衡两方的力量,不能让一方太强,也不能让一方太弱。

宝日龙梅是喀尔喀蒙古的公主,在草原上有与生俱来的影响力,能够联络蒙古各方势力。大阿哥如果娶了宝日龙梅,那这对“大宝组合”就会夫唱妇随,朝内联合塞外,朝堂上的两派就会立刻失去平衡。到时,“大宝组合”、明珠、惠妃一旦资源整合完成,别说胤礽,康熙都会有所忌惮。

宝日龙梅本身就不愿意

宝日龙梅进京的目标十分明确,请求清朝出兵,帮她夺回故土,谁能完成这个心愿,他就对谁以身相许。为了如愿以偿,宝日龙梅曾经走李德全的门路,主动对康熙投怀送抱。大阿哥是皇子,位置很高贵却无决策权,满足不了人家的心愿,因此,他的一番深情告白,得到的也是无情拒绝。

秋媚说:宝日龙梅在用女人天生的优势,待价而沽,谁的价位高,她就属于谁。

等康熙攻打准噶尔时,宝日龙梅成了一颗重要棋子,甚至可以抵上万雄兵。她熟悉草原的风土人情以及地势地形特征,可以成为清军的向导;公主的身份优势,可以笼络蒙古各部。尤其在清军粮草大营被焚后,宝日龙梅主动请缨,还立下大功。大清天子,怀柔天下,点滴雨露也算是对宝日龙梅的一种犒赏。

平定噶尔丹后,草原上百废待兴,肯定需要一个“自己人”坐镇。有了夫妻之情,宝日龙梅也就成了自己人嘛,从今以后,你在蒙古办事,我在京城放心。

此外,康熙也是凡人,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当时将帅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康熙也是酒足饭饱,秀色可餐的宝日龙梅在这个时候频繁对康熙暗送秋波。面对这样的诱惑,康熙岂能坐怀不乱。于是,光天化日之下,天当被子地当床,宝刀不老压海棠。

秋媚说:大阿哥与宝日龙梅邂逅是偶然,离别是命中注定。这不能怪康熙横刀夺爱,只怪大阿哥生在帝王家,爱情于他而言,几乎不会存在。

胤褆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不成全,反而占有了宝日龙梅?

《康熙王朝》中,大阿哥对宝日龙梅的心思,康熙当然是有所察觉的。最明显的便是宝日龙梅刚刚逃到北京,被葛尔丹派来追击的人马撞见,大阿哥为了她出手打死葛尔丹大将的举动。

康熙不愿将宝日龙梅给大阿哥,最初的考虑是不想过早与葛尔丹摊牌、撕破脸。准格尔统一漠西蒙古,向东侵吞漠北蒙古的时段,清政府的注意力正放在迁界禁海、收复台湾上面,对葛尔丹采取的是安抚拖延策略。此时的宝日龙梅是个烫手山芋,公开庇护她等于就是与葛尔丹正式宣布敌对立场,极有可能导致台湾、草原南北两线的被动作战局面,这是康熙所不愿意看到的。

为执行先南后北的战略,康熙甚至不惜远嫁爱女蓝其儿与准格尔和亲来换取时间。于是也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康熙对大阿哥为救宝日龙梅打死葛尔丹大将的事大发雷霆,大阿哥的生母慧妃娘娘傻乎乎得还拿这事来显摆儿子的英勇,母子两个说话、做事完全没对到康熙的心坎里去。此时的康熙,只能将宝日龙梅雪藏起来,有意冷落着她,外交上则是与葛尔丹心照不宣,维持着表面的和气。

宝日龙梅这边,对大阿哥也应该是有感觉的,很少有女人会对救美的英雄不动心。只是她身为科尔沁草原的公主,背负着父兄被杀、草原被占、牛马子民被夺的血海深仇,心里摆在第一位的只能是报仇雪恨。因而,势单力薄的宝日龙梅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她实现复仇梦想的人。很显然,大阿哥没有这个能力。

大阿哥虽然是康熙长子,但清帝国的太子是嫡出的二阿哥,至于像征伐葛尔丹这样决定大政方针的权力,更是只掌握在皇阿玛康熙手中。大阿哥在父亲和弟弟面前,都注定只是区区臣僚的地位,根本无法为心爱的宝日龙梅实现心愿、薄得美人芳心。如果说先前朝鲜、日本、俄罗斯三国使臣索还礼品的事件只是让他面子上挂不住,而现今的宝日龙梅,则是真真正正地让大阿哥体会到了自己对权力的需求。

宝日龙梅也深知,只有皇帝才是权力核心的决策人,也只有康熙才能出兵剿灭葛尔丹为她恢复草原、子民。想通了这一点,于是她费尽心思得亲近康熙,甚至求李德全促成她为康熙侍寝,试图用她自信的容貌和身体去影响康熙的决策。但深谙为政之道的康熙始终与这个“草原月光”保持着距离,直到台湾收复,能够腾出手来亲征葛尔丹的时机成熟。

等到葛尔丹覆灭,宝日龙梅与康熙的政治关系又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双方的所求各有不同。宝日龙梅打算的是重建科尔沁草原,并且求得康熙的庇护确保部落的生存和安定。康熙的关注点则是准格尔衰弱后蒙古地区的新秩序,把广大的草原戈壁维持在松散的分裂制衡状态,符合清政府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利益。在中原和江南,大清继承明帝国的官僚体系统驭汉人。而到了北方,帝国则以避暑山庄为中心,构建蒙古各部落与“女真汗王”的臣服、朝贡体系。

电视剧安排了一个对大阿哥十分残酷的剧情,宝日龙梅与康熙在草原野合滚草地,却让钟情于她多年的大阿哥和太监一起用黄绸为他们二人遮挡。宝日龙梅精心构筑的“强暴式政治联姻交易”,实现了她为科尔沁草原谋求康熙庇护的愿望。同时也在父子伦理,和康熙防止蒙古部落介入皇位夺嫡内政的考量中,完全断绝了大阿哥与宝日龙梅两人间的任何可能。

至此,大阿哥最后下定了与太子争位的决心。宝日龙梅的打击,使得这位原本打算“皇阿玛活着忠于皇阿玛,皇阿玛死了忠于太子”的善良单纯少年,终于在争夺至高无上皇权的道路上却走越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