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家为什么会与尤家、邢家甚至秦家这样并不显赫的家族通婚?

世家大族结亲,从来都是两个家族利益的重新整合。贾家也毫不例外,一切以自己家族的利益为先。

就是贾府在挑选媳妇的时候,也不能要求各种好处都占。有的时候可以选择门当户对,而有的时候只能选择夫妻般配,这般配就意味着用自己有的换自己没有的。

一.贾府男子的实际状况

贾府是豪门公府,诗礼簪缨之家。这些其实早已是过去式了。小说《红楼梦》开始之时,贾府就已势微、衰败。

世袭的爵位会逐渐递减,此时的贾赦是一个一等将军,贾珍只是个三等将军。

世袭爵位只有体面,却毫无实权!根本无法给贾府带来实际上的任何资本。

攀亲是两家互相选择的一个过程。并不是贾府才有挑选的权利。

其他世家大族同样有挑选的资格。

而且低头娶媳妇,抬头嫁姑娘,这个习俗古已有之。

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女子是可以适当高攀的。

豪门贵族为自己家的姑娘择婿,不但会衡量男方的门第、财产,同样也会衡量男方本人的品性和上进心,即在仕途上是否有发展。

按照豪门贵族的择婿标准,贾赦、贾珍和贾蓉都是不合格产品。

人品一项,这三个人通通不过关。

三人皆人品不端,一肚子花花肠子。皆是姬妾众多之人。

豪门望族若是把宝贝女儿嫁给了他们,必然要应对极为复杂的家庭关系。

这是任何父母都不愿意的。

在先天的条件上,贾府的这几位男子其实一点都不占优势。

由于三人的情况并不相同,以下将逐一分析:

二.贾赦,家庭状况太复杂

别看贾赦世袭一等将军,他娶妻的范围选择面其实相当狭窄。

嫁给贾赦,就意味着嫁到一个家庭状况特别复杂的家庭。

贾赦是娶填房,不是娶原配正妻,意味着他必须低娶。

真正的豪门贵族之女,选择面非常之广,不会有人去做填房。

别说豪门嫡女不会嫁,就是豪门庶女也会选择低嫁做原配正妻,而不会做填房。

如果贾赦只是娶填房,那么还有可能娶到落魄人家的贵族姑娘。

可此时的贾赦,已经有了贾琏这个嫡子。

结亲是两个家族利益的交换,贾赦根本没有与豪门交换的资本。

贾政能娶到四大家族之一王家的姑娘,是因为王夫人是贾政的原配正妻不说,他们的子女也会继承贾政一房的资产,然后成为贾家与王家交好的纽带。

贾赦的继妻则不具备这个条件。

荣国府正房,贾赦的爵位,将来都要由贾琏继承。

贾赦的继室捞不到任何好处,反而要应对荣国府无比复杂的人际关系。

上有贾母这个豪门贵族出身的婆婆;中间有同样豪门出身的王夫人,这个原配弟媳;下有前房留下来的嫡子。

这关系太难应对了!嫁给荣国府的贾赦,根本就是跳火坑。

再加上贾赦举止不端,毫无上升空间。所以不是他不想娶,是豪门贵族的姑娘,他根本娶不到。

贾赦只能不计较门第。

邢夫人家虽然无官无爵,可是人家不缺钱!

贾家有爵位,能让邢家允婚。邢家无权无势能让贾琏顺利承袭爵位,这是种交换。

邢夫人嫁给贾赦也算配得上。

按照长幼的顺序,下一个该说贾珍。

三.宁国府贾珍名声太差

宁国府的贾珍,同贾赦有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已经有了嫡子,娶的是填房,根本没有豪门贵族交换的利益的可能。

所以贾珍也是一样,不是不想娶豪门贵族的姑娘,是豪门贵族不会与他结亲。

而且宁国府名声实在太差,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贾珍的父亲贾敬,那可是堂堂正正的进士出身。

贾敬是贾家最有入仕前途的一个人,就算他时运不佳,在官场潦倒,只要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能使家族有一个清贵读书之家的名声。

和贾敬偏置家族的名声和利益于不顾,跑去同道士烧丹炼汞。

这是辱没家族名声的败家子行为。

宁国府的名声本就不佳,贾珍品行不佳,姬妾众多,也恶名在外。

豪门贵族之女贾珍高攀不上。

高傲的清贵读书之家,嫌弃宁国府名声不好。

贾珍能娶到尤氏,这个小官宦人家的女儿也算不错了。

之后,该说贾珍的儿子贾蓉。

四.贾蓉很平凡

虽然贾蓉是赫赫扬扬宁国府的继承人,但他这个人真的非常平凡。

宁国府到了贾蓉这里,他可早就算不得什么小公爷了。

贾珍花了1200两银子,为贾蓉买的一个五品龙禁尉。那还是秦可卿死后的事情。

在秦可卿死前,贾蓉就是一个监生。贾蓉这个监生水分非常大,他根本就不学无术。

贾蓉这个放荡的公子哥,根本就没有科举而仕的能力。

宁国府不佳的名声在外。

贾珍举止奢侈放荡。

贾蓉的人品和个人能力都不怎么样。

宁国府对豪门贵族根本没有吸引力。

其实就门当户对来说,秦家与贾蓉差别也不是很大。

秦业是营缮郎,营缮郎是在职官员,同贾珍继承的爵位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人家是要有真本事的。

秦业与贾家的瓜葛,应该是同贾政在工作上产生的。

他们同内廷必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卿貌美且善于理家,这些都是一个女子可以高攀的优点。

营缮郎的女儿,配工部员外郎的侄儿。也算门当户对。

可秦家配宁国府就差太多了。所以贾珍这个品行不端的色鬼,敢打秦可卿的主意。

婚配这种事,不单贾府有选择的权利,其他人家也有选择的权利。不是贾府的男人愿意低就,而实在是豪门贵女,凭贾赦、贾珍、贾蓉这几块料,真的高攀不上。

《红楼梦》中的贾家为什么会与尤家、邢家甚至秦家这样并不显赫的家族通婚?

贾珍、贾赦所娶填房尤氏、邢夫人都非显贵之女,其原因简单即世族大家之女怎么愿意嫁给他人作填房?就如王夫人、凤姐、贾敏这样上了“护官府”的大家的小姐一定是要嫁给门庭相当的人家做原配的。所以再如何显赫之家寻填房时总不免要降格以求。

尤氏、邢夫人娘家根基自然不能与宁荣两府相匹配,但揣其细节,此二人也非平民之女。63回,“原来尤老安人年高喜睡,常歪着了。”安人,明清时六品官之妻,也有尊称妇女之意,但结合尤老娘及其两个女儿(娘仨皆贪慕荣利)的人生观可大胆推测,此处“安人”乃实写即尤氏之父真是六品官。至于邢家,75回邢大舅一席话透出端倪,他说:“我便来要钱,也非要的是你们贾府的,我那邢家家私也就够我花了。”他透露他三妹的生活费还一直由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掌管,他们享用的都是先人的财富,并非自食其力,可见颇有家底。另外,书中提到邢夫人至少有两位陪房,王善保家的,还有一位就是在贾母生日之际露脸的费婆子,即她的亲家被凤姐令捆在马厩里的那位。邢夫人至少两个陪房多少也体现了邢家的经济实力,贫寒之女大概谈不上陪房。

《红楼梦》中的贾家为什么会与尤家、邢家甚至秦家这样并不显赫的家族通婚?

《红楼梦》中贾家为什么会与尤家,邢家甚至秦家这样并不显赫的家族通婚?。并不否认《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不仅连姻,官场相互勾结,一荣俱荣.。也不否认,在不危及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也会适当结交些像刘姥姥这样的劳动人民。

至于贾家为什么会与尤家,邢家,甚至秦家通婚这与贾母一贯坚持重人品,轻出身大有联系,例如在清虚观,贾母与张道士谈起宝玉婚事時,贾母就曾说“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得上,就来告诉我。就是那家子穷,也不过帮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模样儿,性格儿,难得好的。”贾家老祖宗的谈话足证明,贾家娶妻重模样人品,轻家庭出身。原因,不一定不讲究门当户对,关建是富可敌国,有的是黄金白银。钱可以摆平一切,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贾家老祖宗,大概也是套用,不一定是发明人。

《红楼梦》中的贾家为什么会与尤家、邢家甚至秦家这样并不显赫的家族通婚?

有钱人的家庭和穷人家庭通婚,好管理,勤快朴实,只有听任丈夫的任何摆渡。省心,省力,省财帛,省神啊。

《红楼梦》中的贾家为什么会与尤家、邢家甚至秦家这样并不显赫的家族通婚?

贾府以国公府之家世,本是第一等勋贵,却有几对娶了门弟不显的婚姻,如贾赦之娶邢夫人,贾珍之娶尤氏,贾珠之娶李纨,贾蓉之娶秦可卿,胡氏等,到了贾宝玉,王夫人甚至为了金钱而愿意娶商人之女薛宝钗,为何?

其实,有头发谁愿意做秃子,贾家娶低门小户,那不是没有办法吗!贾府历经100多年,子孙逐渐不肖,外面架子虽然没倒,内囊却尽上来了,贾府外表赫赫扬扬,内里却是寅吃卯粮,青黄不接,只剩下空壳子了。

贾府虽名为国公府,但那都是老祖宗,实际上,宁国府已降到三等将军衔,荣国府已降到一等将军衔,而贾珠之父也不过五品官员,贾蓉之父也不过是最后一代承爵人。

而贾赦贾珍所娶都是续弦,并且花名在外,又留有子女,哪一个门弟相等的人家会愿意闺女受这等委屈?只好向门弟不显的人家求娶了。况且尤氏本身是六品官员之女,做续弦,也算是对得起贾珍了。从邢夫人有两家陪房也可以看出,邢夫人家当初应当也小有资财的,都被邢夫人把持着做了嫁妆了。

贾蓉的父亲贾珍虽是三等将军,但宁国府的名声太滥,想要娶门当户对的并不容易,而秦可卿之父秦业是正五品的,比贾政还高半个等级,且是实权派,也完全配得上贾蓉。

至于贾珠与李纨,其实贾珠是高攀了的,贾珠的父亲是从五品官员,而李纨的父亲曾是国子监祭酒,那是从三品官员,整整比贾政高了两个等级,若不是贾珠十四便中了秀才, 看着前途广大,李纨是不会被嫁进贾府的。

贾府虽是国公府,但是子孙不肖,已在权力追逐中渐渐疲软,若不是元春阴差阳错的做了贵妃,贾府就已经没落了,他们中的婚姻,如果不向下发展,当时怕就要做"剩斗士"了。

《红楼梦》中的贾家为什么会与尤家、邢家甚至秦家这样并不显赫的家族通婚?

《红楼梦》里,贾家发生婚姻关系的像尤家、邢家甚至是秦家,这些都不是正房的夫人,都是继室或相当于小妾的人物,也自然不能说,门当户对。这也可能是为什么王夫人当家做主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