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楼梦》中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庶出,探春在荣府的待遇要比贾环好的多得多?
探春的待遇并沒有比贾环好。且贾环实际上高于探春。
探春和贾府迎春、惜春的待遇是一样的。
每月2两银子的月例,每个人是2个二等、四个三等丫鬟。毎人除乳母外,还有4个嬷嬷。
三位姑娘的钗环裙祅,都是样的装饰。
三位姑娘一同上学读书识字;一同学礼仪规矩;一样地学琴棋书画;一同待人接物。
在任何时刻,探春的待遇都是同她的姐姐迎春、妹妹惜春是样的,没有区别!
如果探春待遇显得比较高的话,那是因为她更努力地生活,她更优秀地学习,更努力地站队王夫人。
在文采一流的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面前,贾府唯一能入诗社写诗的姑娘就只有探春一人。
探春站队王夫人,不认自己的亲舅舅;在贾母因邢夫人讨鸳鸯生气时为王夫人解围。换来了王夫人的表面高看!
探春精明,又读书识字,在管家方面极有见识!李纨、探春和薛宝钗曾一同管理过大观园!
可这是提高探春的待遇吗?并不是的。
1.探春协理的只是大观园,并非像王熙凤管家一样管理的是荣国府。
2.探春只是因为凤姐做小月子,之后血气不足又病了不能理事,才代为管理。
3.协理大观园时,为主的是李纨,探春、宝钗只是辅助。
只是因为李纨装好人,凡事不出头;宝钗事不关己、以自保为主,探春才显得有突岀地位。
为什么不让其他姑娘参与理家?
惜春还小,且又是宁府的;迎春呢,王夫人是不会给任何机会让邢夫人那边人有理家之权的,就算迎春精明,王夫人也不会命她理家;黛玉呢?王夫人早安心架空贾母,不会选择她。
那就只剩探春一人了!探春是贾府中为数不多的真的有家族责任感的人!可是她肩膀太嫩,抗不住这早已腐朽的家族;她经事太少,看不出她管家不过是凤姐抽头退步,想解一解众人往日对她的恨意。
可怜的探春,被王夫人、王熙凤这姑侄二人利用而不自知!
"玫瑰花"一样的探春,在荣国府哪里待遇好了?
不过就是王夫人平衡利益的一个可怜虫!需要时把探春推岀去,不需要时马上丢开,理家也罢,婚姻也罢,都是一样。
贾环和贾兰的待遇是一样的
贾环和贾兰一同在家学里读书。
毎人的月例同探春一样也是2两。
贾环同探春一样也有丫鬟、婆子。(比他丫鬟多的是宝玉,并非探春)
贾环这个人被赵姨娘这个愚蠢的女人带得有几分诡计。他推腊烛烧宝玉的脸,他添油加醋,害得贾政痛打宝玉。令王夫人对他心生恨意,王夫人表面上保持着贵妇的尊严,却时时让王熙凤挤兑贾环母子。
贾环的存在对宝玉就是一种威胁!可是王熙凤除了能不时给赵姨娘没脸之外,什么都做不了!因为有贾政在!
随着贾环的长大,贾政对他越来越重视!他希望贾环、贾兰可以举业岀仕。贾政也开始同时带着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作诗,贾环也有写岀:
红粉不知愁,将军意未休。掩啼离绣幕,抱恨出青州。自谓酬王德,讵能复寇仇,谁题忠义墓,千古独风流。
这样的诗的时刻。
在贾政的眼中,贾环才思滞钝,不及宝玉。但他腹中之虚实却去宝玉不远。作八股、举业一道高过宝玉。
贾琏、宝玉不走科举之路。那么贾环、贾兰在贾政心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荣国府女人间的宅斗小事,在科举这样的大事面前变得不值一题。
贾母王夫人喜不喜欢贾环都不重要!只要贾政喜欢就行了!
探春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立一番事业。而科举而仕这样的机会贾政给了贾环。贾环有机会为自己赢得尊敬和骄傲!
而这一切,探春都沒有。探春空有一腔壮志也只能望着大观园的四角天空,闺阁呀,她永远迈不出去……
贾环的待遇怎么会比探春差呢!在那个时代,一切主动改变命运的机会都是给男子的。
若荣国府容得下贾环,他可以科举岀仕,振兴家族。
若荣国府容不下贾环,他可以分家令居。不用看王夫的脸色,过自己的日子。
若贾环真的考中为官,天下之大,任其驰骋,以心安处为家。甩开荣国府这些腐朽与陈旧,自是一番新天地!
贾环的待遇真的比探春好太多!
为什么《红楼梦》中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庶出,探春在荣府的待遇要比贾环好的多得多?
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所生,其父为贾政,其在贾府的地位探春并不高于贾环。
1. 我们先比较一下贾环与宝玉、贾兰的待遇。
见第55回
探春向一个媳妇问道 : “环爷和兰哥家学里这一年的银子,是做哪一项用的?”那媳妇便回说 : “一年学里吃点心或者买纸笔,每位有八两银子的使用。” 探春道 : “凡爷们的使用,都是各屋里月钱之内,环哥的是姨娘领二两;宝玉的,老太太屋里袭人领二两;兰哥儿是大奶奶屋里领: 怎么学里每人多这八两?”
这里写贾环领八两银子,与兰哥相同;领二两银子与宝玉相同。这显然贾环的地位与兰哥、宝玉是没什么两样的,由此我们可以推定,贾环的地位是不比探春低的。
2. 我们再看王熙凤怎么说。
再见第55回
凤姐对平儿笑道 : “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不错,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平儿笑道 : “奶奶也说糊涂话了。她就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敢小看她,不和别的一样看待吗?”凤姐叹道 : “你哪里知道,虽然正出庶出是一样,但只女孩儿却比不得儿子。将来做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王熙凤明确告诉我们,在贾府中的姑娘,正出庶出是一样的,只有待出嫁时才可能有区别。她又说“只女孩儿却比不得儿子”,可见贾府中的儿子是不低于小姐的,即贾环在贾府的地位根本就不低于探春。
为什么《红楼梦》中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庶出,探春在荣府的待遇要比贾环好的多得多?
探春和贾环都是赵姨娘的孩子,但是他们二人在贾府却受到极为不同的待遇,探春是人人都不敢侵犯的三小姐,可是贾环却不是人人都待见的三少爷,为什么都是庶出,但是他们二人却有天差地别的待遇呢?其实这里有一点理解的偏差,因为探春的生活知识想对比贾环要好,可实际上贾环的生活也不差。
第一,探春和贾环受教养的环境不同,待遇自然不同会造成两人待遇有差别比较大的一个原因是,探春和贾环的成长环境不同,教养他们的人不一样。探春被留在贾母身边抚养,后来也是到王夫人哪里受教养,所以探春的生活质量不会差。贾环却从小就跟着赵姨娘生活,这样一来他的基础生活条件就是同赵姨娘一样的。
探春被放到贾母和王夫人身边长大,那么她的生活和受教养的环境都是贾府小姐的标准。因为她是贾政的亲生女儿且在贾府三春中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所以探春得到的奖赏和夸奖都是最多的。
贾环跟着赵姨娘,因为赵姨娘很多时候都被人当枪使,且又爱无事生非,所以她常常不受待见,王夫人也很不喜欢她,王熙凤也是明里暗里的给她软钉子碰。有了王熙凤做表率,家里很多人都看不起赵姨娘,那么贾环自然也就受到了牵连。
第二,贾环和探春两人的身份不同,地位也不同在贾府里未出阁的小姐,她们的身份地位都比较高。小姐们可以同贾母一桌吃饭,王熙凤和李纨等嫂子只能在一旁照顾她们吃饭。她们闹一闹脾气,王夫人都要给她们面子。
平儿遂欠身接了,因指众媳妇悄悄说道:“你们太闹的不像了。 他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他尊重,你们就藐视欺负他。果然招他动了大 气,不过说他一个粗糙就完了,你们就现吃不了的亏!他撒个娇儿,太太也得让他 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么。有这种规矩的原因大致有两个,第一个是因为对女孩子比较疼爱,她们出嫁后就要到夫家相夫教子、伺候公婆会很辛苦,所以在家中时就要对她们好一点。第二个就是世家大族的女孩子将来都是要联姻的,她们未来的婚事和家族的命运有着很大的干系,如果她们在婆家得势那么将来也能够为娘家出力,所以女孩子的地位会比较高。
因此贾府对女孩子的教养就非常好,不仅给予最好的待遇,还各个方面都会培养,她们不是单纯待字闺中的无知少女,她们的学识和见底都是很多男孩子都不如的。探春作为贾政的亲生女儿,自然会受到更好的照顾。
贾环虽然是贾府的三少爷,但是他的身份比较尴尬,因为上头已经有非常得宠的宝玉,所以他的待遇相对就会差一些。如果贾环为人处世比较好,那么他自然也能够得到下人们的尊重,可是他偏偏还有些坏心眼,而且也不大懂事,所以众人都不太待见他。再加上他将来也会威胁到宝玉的地位,所以众人对他都不会太好。
第三,只是一种比较,探春生活也有不如意,实际上贾环的生活也不差其实说探春的生活比贾环的生活更好,这也只是一种比较,因为贾环毕竟还是贾府的少爷,王夫人和贾母对宝玉的偏爱他无法比拟,但是该有的生活待遇他一样都不少。每月的月钱就有2两,上学还有8两银子的点心钱,出门还是有一堆人跟着,在家里还是有很多的丫头伺候着,他成婚照样有3000两左右的银子的开销,他的生活算下来已经是很哈的,只是和宝玉无法比拟而已。
探春的生活也不是看起来那样好,她也有很多的不如意,只是探春不爱计较、性格舒朗开阔所以才不易被人察觉。
探春又笑道:“这几个月,我又攒下有十来吊钱了,你还拿了去。明儿出门逛去的时候,或是好字画,好轻巧顽意儿,替我带些来。”探春想要买一些简单的小玩意,可是她都要自己攒钱然后让宝玉去替她买,好几个月才攒了几吊钱,可知探春的生活也不宽裕。底下的丫头和老婆子每一个多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探春和宝钗偶尔间想吃一个枸杞炒豆芽还要给厨房的柳嫂子500钱,探春不是那种小气的人,所以探春的生活也就还好,并不是很自由。
贾环身为男孩子,将来他可以自己离开贾府有自己的生活,这是比较好的一方面也是探春无法比拟的,但是在未成年之前贾环的生活就会比较差一点,这也是探春比他好的一点,所以总体看起来贾环的生活还是不差的。
为什么《红楼梦》中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庶出,探春在荣府的待遇要比贾环好的多得多?
待遇在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贾府的少爷小姐得到的物质上的享受,还有就是身份地位上的优厚,尊崇。
一,物质待遇
在贾府,若要说物质上探春比贾环待遇好很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红楼梦贾府,一个贵族世家,最注重的是什么,当然是规矩了,几百人的大家族没有规矩怎么能管理好,怎么能运转,如果一切随便岂不是乱套了,每每有事时发生,比如赵姨娘不满自家兄弟死了领的赏银连丫鬟袭人都不如,找探春闹事的时候,探春最先说的一句话也是“这是祖宗手里的旧规矩,人人都依着……”看看,规矩不亚于王法,谁都一样,很难有特权特例。
所以同为荣国府二房的庶子庶女,贾环贾探春的待遇应该都是和其他兄弟姐妹差不多的,不是你想多拿就能有的。至于特例也就贾宝玉一个吧,如果贾宝玉真的待遇好一点,估计也是贾母自掏腰包特殊照顾的,毕竟含玉出生的长得像国公的儿孙也就贾宝玉一个,他待遇好也就理所当然。别的孩子比如贾兰,因为很小时候父亲贾珠就病死了,母亲青春守寡,长辈怜惜也就私下多了几份小小挣钱的产业而已。其余的姑娘少爷大大小小就没这么好的待遇,所有分配的东西必须按规矩来。
二,地位差别
如果非要把探春和贾环分一个好歹,无非就是贾探春与贾环各自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感觉不一样,所以会让读者生出这两姐弟在贾府待遇不一样的错觉。
贾探春才气逼人,精明能干,且长得极美,说话做事有分寸有手段,可刚可柔,进退有度,这么个妙人儿,谁不喜欢,贾府从上到下,从主子到奴仆,对三小姐探春都是异口同声一致称赞,如果那时候有追星的说法,谁都想跟随三姑娘左右,又红又香的玫瑰花🌹,无人不爱,虽然有刺扎手,可老鸹窝里出凤凰,凤凰多高贵啊!可见贾府里的人对探春又敬又爱又怕的态度,这样出色的小姐主子,必须得高高捧着侍奉着,谁敢怠慢,也不想怠慢。
而贾环,就是一副形容猥琐不争气的样子,老爸贾政看了不喜欢,摇头叹息,老妈赵姨娘更加是个三不着两的糊涂人,平时贾环自己也不和哥哥姐姐们亲近,也实在让人看了讨厌吧,就算有一次贾赦为了隐喻贾母偏心,借着机会好好夸了一下贾环,可当时实在尴尬,难免让人有强捧灰飞烟灭的感觉,没有用的。
这样的贾环一句话形容:脱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和姐姐探春就是彻底反过来了。贾府一个大家族,那些仆人个个人精,见高踩底,察言观色的货色,对贾环这个少爷哪有什么尊重尊敬的心思,只怕还会暗地里使绊子欺负伤害,看看懦弱的贾迎春身边的恶奴,再看看折腾尤二姐的善姐和秋桐,贾环处境尴尬,哭笑不得。
所以不谈实打实的物质待遇,就这地位上的待遇,贾环确实比不上姐姐探春,天上地下,云泥之别!
为什么《红楼梦》中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庶出,探春在荣府的待遇要比贾环好的多得多?
探春和贾环在荣国府的待遇,基本都是荣国府负责掌管内宅、教养子女的嫡母王夫人决定的。而且探春的待遇并不是各方面都比好。
简单来说就是,探春作为庶女就像商品,王夫人对她好,培养她都是投资,将来结一门好婚事,就等于卖了个好价钱,对王夫人这样的贾府统治者有很多直接好处。
而且,探春她还很懂事,很乖巧,会讨好奉承王夫人,关键时刻还能帮忙。
贾环作为庶子,将来是要和宝玉分家产的,在王夫人眼里,他从出生起就是一只“白眼狼”版的吞金兽,而且胃口越来越大,将来早晚有一天要从她手里拿走大笔财富。
而且,贾环还很阴险,小小年纪就想害宝玉,长大了肯定更可怕。
所以,只要王夫人不傻,就知道该对谁好,对谁坏了。但是她在表面上又做的滴水不漏,还有长远的打算。
如果深究起来,这个问题就要从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清朝的选秀制度、大家族联姻法则、以及嫡庶子继承权等角度来分析了。
古代社会男尊女卑,贾环的实际家庭地位高于探春《红楼梦》中的贾探春和贾环是一母同胞,都是荣国府二老爷贾政的小妾赵姨娘亲生的儿女。
贾探春是贾府金贵的亲孙女,人称“玫瑰花”,她在长辈面前得宠,天天在贾母身边承欢说笑,王熙凤和她自己都说过王夫人对她好。王夫人也的确按照没有亏待探春,自幼把她养在膝下,让她读书识礼,吃穿住行都是嫡女一样的标准。
探春出落得气质高贵,才华横溢,又有能力又自信。管家理事的时候简直光环加身,把大嫂子李纨的风头都压下去了,王夫人和王熙凤都特别乐意给她面子,把她捧得老高了。
到了查抄大观园,探春就更厉害了,直接哐哐怼王熙凤一脸,还一巴掌打在大伯母邢夫人的陪房婆子脸上,疾言厉色的那一番高谈阔论,骂遍了贾府内斗作妖的所有长辈。但是事后居然没人敢说她半个“不”字。
看上去真的是好威风,探春在贾府里地位很高的样子。对比那个她那个形容猥琐、举止荒疏,上不得高台盘的“燎毛的小冻猫子”弟弟贾环,简直是光芒万丈,一个两米七,一哥一米一。
但实际上,贾环作为儿子,他在贾府的地位其实是高于探春的。他只是被王夫人有意打压,赵姨娘又没文化,疏于管教给养歪了,不讨人喜欢而已。
首先,贾环比探春更受贾政的重视,贾环的年纪虽然比探春小,但是贾政已经给他考虑通房丫鬟这种大事,还有日常查问功课也比较上心。至于探春,这完全靠着自己的聪明劲儿在主母王夫人手里讨生活。
偶尔生母赵姨娘作死,她还要想发设法的去描补挽回局面,自己难过的时候就掉眼泪,委屈的和李纨尤氏等抱怨一句:“我一个女孩儿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我那里还有好处去待人。”
其次,贾环的零花钱也比探春要多很多。探春为了买点外面市场上的小玩意,攒几吊钱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可知是死守着二两银子的月例过日子。可是贾环呢,他的月例银子虽然也是二两,但是他只要每天去上学,就可以每年拿八两银子的补贴。
探春理家的时候把这把两银子给裁减了,虽然也是顾全大局,节省家用,但是未必心里没有气。不是为了这八两银子,而是为了对男尊女卑的不忿。探春是个心志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孩子,又是个才女学霸,贾环作为一个猥琐的学渣儿子,凭什么享受更好的待遇呢?这实在太不公平了。
但是裁了也没用,赵姨娘一见少了把两银子,更加天天来找探春哭穷,探春还得把自己的月例贴补给赵姨娘使用,赵姨娘能给谁花钱呢,肯定是贾环了。
然后,贾环的家庭地位和待遇还直接体现在王熙凤的态度上。王熙凤欣赏探春,看在贾母和王夫人面上给探春体面,但是她讨厌贾环,却也不得不给贾环体面,甚至还要贴钱哄着他高兴。
别看王熙凤平时欺负辱骂赵姨娘跟玩儿似的,那是因为赵姨娘是婢妾,出身卑微。但是赵姨娘的儿子贾环,是贾府名正言顺的主子爷们,而且读书也比宝玉用功,加上贾兰还小,将来万一家业真的落到贾环手里,什么事儿都不好说。
所以王熙凤在赵姨娘骂贾环的时候,不仅护着贾环,高调宣示他主子的身份,还自己掏钱给贾环拿去找姐妹们玩儿。
王熙凤的真情只对自己喜欢的人,如果贾环真的不受重视地位低,那么王熙凤根本看都不看他一样,更别提护着他,还贴钱哄他了。
古代世家联姻法则是利益交换,女儿是最好用的联盟棋子古代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自从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兴起以来,尤其是世家贵族的婚姻基本上就是利益交换和结盟,是保持家族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另一种重要的手段是靠男人读书习武,建功立业。
越是社会阶层高的世家大族,在子女联姻方面就越讲究,因为儿女亲家的社会等级和地位,不仅能体现自家的身份和体面,也意味着对方能否给自己家族带来相应的助益,能不能实现各方面利益共同提升的双赢局面。
所以,有很多大家族为了保持高贵的血统和家族之间的同盟关系,会选择和同一个、或几个世家大族保持世代联姻的关系,形成一个相对内循环的婚姻圈子。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东晋时期王家和谢家的联姻情况,还有隋唐时期“五姓七家”的联姻情况就可以深入了解。
说这些就是为了介绍古代的大家族婚姻基本规则,以此来引出贾探春明明是个庶女为什么在家里这样受宠的原因。因为她作为公府千金,从一出生,就已经注定将来要作为棋子的命运。
也就是说,探春在贾府所享受的一切锦衣玉食,金奴银比,香车软轿,以及良好的教养和体面尊贵,都只不过是为了她后半生要为家族父兄牺牲的补偿而已。
她的大姐贾元春被家族送到“不得见人”的深宫内苑,熬了十几年女官生涯,混上了皇帝的小妾的贵妃头衔,给贾府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荣耀;
她的亲妈赵姨娘也是个低配版的“贾元春”,本来是贾府世代为奴的家生子,一朝攀上贾政做妾,生育了儿女都是正经主子,自己存下大笔白花花的银子,家里兄弟也跟着沾光做了贾环的随从;
贾府里的其他已婚女性,上至贾母,下至秦可卿,没有一个不是家族联姻的棋子,没有例外。
那么既然古代的这些名门闺秀们,都不能摆脱联姻的宿命,她们自己其实也接受了这种设定,只不过看个人资质,在享受同等教养的条件下,元春、探春学霸就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做贵妃、王妃,帮扶家族;而迎春这样的学渣就只能被父亲拿去抵债,然后自己听天由命的被折磨死,一生只值五千两银子。
探春的嫡母王夫人,是个非常精通如何利用女儿发挥价值的封建家长。她的亲生嫡长女元春,自幼就被贾母抱走,从小培养教导,长大就送进了宫里。
到了探春,王夫人自然懂得复制成功经验,她让探春正常接受大家闺秀培养教育的同时,还给了她不少只有嫡女才能享受的体面,培养了探春的自尊自信,又给了探春管家理事的实践机会去锻炼积累经验,可以说是一个很合格的嫡母了。
但她都是为了探春吗?并不是,她是为了她自己,为了宝玉的未来,为了贾府能继续长久的掌控在二房手里。
探春受到的一切关于自身知识技能的教养,都在无形中在增加了她的附加价值,将来如果能在婆家得丈夫宠爱,又能主持中馈,就可以更好的帮扶回馈家族。
所以王夫人很乐意给她好的待遇,也给她体面。
由于《红楼梦》中大量的明清两朝时代元素,加上曹雪芹是包衣出身,又在文中描绘了许多旗人的风俗。贾府的里探春这样未婚的姑娘,身份地位都很高,待遇都很好,这与清朝的选秀制度相关。
清朝的“八旗选秀”和内务府“上三旗”选秀足以包含贾府的情况,清朝旗籍的少女必须要参加选秀之后才能自行聘嫁,也就是说只要符合条件的家庭,每一个少女都有可能飞上枝头变凤凰,进入宫里做娘娘。
所以旗人家里对未婚的姑娘们都很看重,称呼她们为“姑奶奶”,她们在家里的话语权也比较大,不仅母亲和嫂子都要给面子,就连父亲和兄弟也要给面子。
探春就是贾府的“姑奶奶”,又因为有了元春的先例,谁敢不给探春好的待遇呢?她本身又各方面条件出色,简直前途无量,不得宠是不可能的。
贾环被王夫人故意打压养废,实际上是因为继承权里的嫡庶之争古代虽然讲究“嫡庶有别”,但是嫡庶之间的差别远远没有我们现代人想象的那么严重。
嫡女庶女在婚嫁的时候或许会有很大差别,但是嫡子和庶子之间的差异,由于“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只存在于嫡长子和庶子之间,至于其他嫡子的地位,其实和庶子相比差异不太大。
在很多朝代,庶子不仅有家产继承权,甚至还有和嫡子平分家产的权力。如果庶子特别得宠,或者没有嫡子的话,父亲可以通过遗嘱的形式把家业都给庶子继承,嫡母和嫡女也只能干瞪眼。
像《红楼梦》中的贾府里面,其实情况比较特殊。由于某些不为人知的复杂原因,荣国公的嫡长子贾赦虽然继承了爵位,但是却没能继承家产,管家权和正房都落到了嫡次子贾政手里。
贾宝玉的哥哥贾珠早亡,只给二房留下一个年幼的嫡长孙贾兰。又因为贾兰的母亲李纨娘家势力单弱,所以贾兰也没得到嫡长孙该有的待遇。贾宝玉作为嫡次子,因为出身自带祥瑞光环,所以被大家长贾母万般宠爱,活成了贾府的“凤凰”、“活龙”。
贾宝玉的光芒太大,风头太盛,反衬的庶子贾环好像很受冷落,其实贾环该有的物质套件一点儿也不少。贾宝玉的奴仆数量严重超标,贾环享受正常标准身边也有不少丫鬟、婆子、奶妈和随从小厮,贾政打宝玉那一回就提到过“忽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一阵乱跑”。
宝玉的小厮也才十个,姑娘们的所有仆人加起来不过十几个,可见贾环的待遇并不差。
但是王夫人作为肩负教养职责的嫡母,很明显只是做了表面功夫,给了贾环应得的物质条件而已,至于教导他读书上进,为人处世,甚至给他体面抬举,那几本不可能。
《红楼梦》第二十五中,作者着重描写了王夫人作为嫡母和贾环的日常相处模式。“王夫人见贾环下了学,便命他来抄个《金刚咒》唪诵唪诵”。
古代下了学也是要写作业的,但是王夫人连作业都不让贾环写,而是让他抄佛经。虽然贾环这样内心阴暗的人的确需要佛经净化一下,可是对于以后要科举的人来说,佛经抄再多也没用啊。
这就是王夫人的用意了,让贾环把写作业的时间都抄佛经,也就更加学不好,第二天先生问起来,就说帮太太抄佛经,先生也不好责怪,于是就更加找到了偷奸耍滑的名头,反正具体有没有真的抄佛经,先生是不会每次都来问太太的。
于是贾环就会更加荒废学医,偷懒奸猾,因为没文化,也没气质。贾政就会更加看不上他,反而能衬托出贾宝玉的丰神俊朗,聪明才俊,简直是一举多得的。
这样的贾环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考不上科举,也说不到好的亲事,自然就没什么本事。贾政到时候就会对他失望,成家后分些家产出去让他分房出去单过就得了。完全没能力对二房家业继承人贾宝玉的生活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只有依附求生的份儿。
所以,王夫人就是故意要把贾环养废,平时也不给他什么体面,更别提疼爱。
这一点从王夫人屋里丫鬟对贾环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众丫鬟们素日厌恶他,都不答理。”这些丫鬟自然是看主母王夫人的眼色行事,王夫人讨厌的人,她们也不爱搭理。
至于谜一般的“彩霞”“彩云”,其实可能是一个人,她和别的丫鬟不同,大概是知道自己竞争不过那些条件更好的丫鬟,当不上宝玉的小妾,改变策略相当贾环的小妾,这才和赵姨娘及贾环交好的。
这其实也能反映出贾环在贾府的实际地位不低,否则也不会被王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看做攀附的第二人选了。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探春和贾环这姐弟俩虽然同为婢妾赵姨娘庶出,但是他们在贾府地位、体面和待遇都不一样。
整体分析起来看,他们的物质条件其实都不错,贾环作为儿子比探春更好。但是探春没有那么强大的关于争夺家产的威胁,还有对家族、对父亲兄弟们前程的潜在巨大价值,所以她在精神层面的待遇,的确是比贾环好多了。
南山橘暖/文
为什么《红楼梦》中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庶出,探春在荣府的待遇要比贾环好的多得多?
探春之所以在贾府有地位,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一是她虽是贾政与奴婢出身的妾室赵姨娘所生的女儿,但她却自我身份认定为贾家正脉和小主子,以太太为最亲,为太太效力,连自己亲身母親赵姨娘及其娘亲也不顾及。为了捧太太重用的奴婢袭人而打压赵姨娘,造成明明是奴婢家眷不该有丧礼费却高过身为姨太太赵姨娘的家眷。她对下人更是以主子身份严厉管束。抄检大观园时她扇了王善保家一巴掌。不仅如此,她还对整个家族操心尽力,对贾府的管理出谋划策,实施改革。这样一来,她当然受到贾府主子的看重和下人的敬畏,连王夫人与凤姐都忌惮她几分,比及贾环等顽劣无知的人地位不同。
二是探春处事接物有心计,办事有才干。她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有“玫瑰花”之诨名。她曾奉王夫之命协助凤姐管理家务,並主持贾府管理改革,显示了一定的经丗致用才和组织领导能力。她关心家族兴衰,‘大观园抄检大观园时,她万分悲愤地发表“百足之虫论”。
三是她也有诗才,曾发起海棠诗社,在众兄弟姐妹中也受喜爱尊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