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送死刑犯到达之前,刑场会不会提前布控?
死刑犯在到达刑场之前,刑场会进行布控吗?没见过执刑现场的人,可能还真的不知道。
枪毙死刑犯的现场,我见的不多,但是也见过两次,我就说说我见过的两次执刑死刑的现场情况,不知道是不是具有代表性。
一,有布控的刑场
那是是40多年前的事情,全国对犯罪分子严打,我居住的城市就组织了一次集中打击犯罪分子的枪毙行动。我记得那次行动一次性枪毙了48人,刑场就在现在的星海广场,那时候还叫星海湾。
那时候的星海湾还是一片滩涂,百姓提前知道了要在那里对犯罪分子执行死刑,所以很多人提前去到哪里等着。那时候,我住的地方离星海湾不远,所以也去了。
我记得当时现场早就有部队在把守着,前去看行刑的百姓都被挡在了外围。快到中午的时候,大卡车拉着犯人来到刑场。因为犯人很多,分散面也很大,离围观群众也很远,看的不是很清楚。
但是那个执刑的现场是提前布控的。
二,没有布控的刑场
我年轻的时候,有一年我们在普兰店进行输电线路施工,在杆塔基础挖坑阶段,有一天我到现场检查基础坑的挖坑进度。
我记得那是一个周日,普兰店召开审判大会,因为我有事情,就没有去看这个大会。
上午9点多钟,我骑着自行车顺着乡道前往一个杆塔的基础坑。那时候的普兰店,出了镇不远,就纯粹是一片农村,到处都很荒凉。
那时候的农村几乎就没有汽车经过,所以我的自行车在不宽的乡道中间骑着。这时候,突然就听到身后有汽车鸣笛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一辆大解放在我的后面跟了上来。乡道不宽,我只得下车推着走。
一共两辆大解放,前面一辆人不多,车厢前面中间是被捆绑的一个犯人,两边是持枪的战士。车上两边坐着几个战士,都持着枪。
第二辆大解放,则是站着一车的战士。
这两辆车开到我前面不远便停住了,车上的犯人和战士都下了车。
哦,难道这里就是枪毙犯人的刑场?我当时也很惊讶 : 这么巧,叫我赶上了。
既然赶上了,那我就看一会儿吧。我把自行车靠在一棵树旁,也凑过去看看。
虽然现场已经被战士围起了半圈,但是总体人不多。我站在外围战士的身后,也没有人让我走开。 行刑开始了,只见两个战士,走近了跪在一个土坑前的犯人,其中一个战士手持一枝长枪,用两只手端着,站在犯人身后大约一米的位置上,向另一个战士说 : “就像我这样,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当你听到开始的命令的时候,你的后脚向前迈一步,枪口对准后脑开枪。”持枪的战士说完,也随即向前迈了一步,“啪”的一声枪响,战士开枪了。
就在开枪的一瞬间,犯人的上方腾起了一团红雾,犯人栽倒在土坑里。
这次死刑犯现场行刑,我离的非常近,前后过程看的也非常清楚,给我们印象也非常深刻。在犯人到刑场之前,刑场没有任何人,只是大解放拉着犯人到了以后,现场才开始布控。
你们也有像我这样距离行刑现场如此近距离看到执行枪决的吗?
.
押送死刑犯到达之前,刑场会不会提前布控?
押送死刑犯到达之前,刑场会不会提前布控?
初审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嫌疑人“死刑立即执行”。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上诉于上级人民法院。
上级人民法院终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同时,移送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
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核准死刑”并下达“死刑执行命令“。
初审(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执行死刑。
执行死刑命令之前,初审人民法院当地市委政法会将召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首长的相关会议,安排研究相关工作。
首先,刑场地点的确定。既要便于人民群众观看,又要有利于保卫工作。
公安机关主要负责沿途交通、街道两旁、刑场内外的保卫工作。
人民检察院负责监督工作。
人民法院是执法主体。
市委政法委居中领导执法工作。
执行法警从羁押死刑犯的看守所提人并“验名正身”。从看守所到刑场的沿途皆有公安机关警察保护。假若死刑犯有“黑社会“背景,沿途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亦有可能。
死刑犯解押至刑场时,是时全场哗然!是保卫工作的关键时刻。
枪响!死刑犯倒地伏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