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图16B轰炸机超低空飞行时,遭受了什么,一头扎进大海?
其实,这是一件“旧闻”,事情发生在1968年,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事情了。
事情大致经过是这样 :
1968年,前苏联的一架图-16B轰炸机在例行的远程训练时,遇到了美国的一艘航母。苏联人历来以胆大而闻名,这次训练飞行,恰好遇到了美国航母,这些苏联飞行员怎么可能放过这一大好机会?
为了给美国人一个超级震撼,苏联的飞行员就打算驾驶着这架全副武装的轰炸机给他们来个超低空飞行表演。巨大的轰炸机在离水面15米的高度轰然飞过,激起了如白银般美丽的浪花,看得美国航母上的人目瞪口呆,大惊失色。
就在苏联飞行员准备第二次以更低的高度飞过海面的时候,事故发生了。
也许是因为海面气流不稳定吧,这一次,轰炸机的一个翅膀触碰到了海面,一瞬间,偌大的轰炸机一头扎进了大海,海面恢复了平静。
另外,这次事故,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
大家知道,人在水面行走,如果周围没有参照物,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感觉发晕,难以辨别方向,脚下不稳。
在197几年的时候,我和一个同事去了一次山东胶南县,正好赶上那个地方下了好几天大雨。有一天,我们去日照办事,回来的时候,要经过一条河,平时河上有一条“水簸箕”,比水面略高一些。因为几天的大雨,河水上涨,“水簸箕“早就看不到了,只是有“水簸箕”的位置,水面比其它水面略高一点,仔细看,可以分辨出来。但是公共汽车不敢过,大家就下车在河边等着。
这时候,开来了几辆军车,是老式的“嘎斯51”那种车 每辆车都拉满了解放军战士。军车到了河边,也停了下了。只见几个军人,在河边说着什么,大约是在研究敢不敢过吧。
研究了一会儿,终于下决心,过!有一个军官,和第一辆车嘱咐了几句,就开始上车过河。
第一辆车慢慢开上了“水簸箕”,岸边的人看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开始几米还挺好,又往前开了几米,人们发现,车的方向偏了,岸上的人立刻惊叫起来。
也许是人们的惊叫提醒了驾驶员,车的方向摆正了。不料,车又向着另一边开去,大家又惊叫起来。
就这样,第一辆车在人们不断的惊叫声中,歪歪扭扭的开过了河。后面的几辆车,也跟着开了过去。
军车过去了,人们立刻高呼起来,大家热烈的拍着手掌,为我们军人成功的渡过水流湍急的大河而激动欢呼。
之所以把苏联轰炸机在海面超低空飞行,扎入大海和我们的军车过河相比较,就是因为在近距离的水面上,如果没有参照物,人是非常容易发晕的。
因此,苏联的飞行员,在如此超低空的海面上高速飞行,是不是脑袋一瞬间发晕了,也未可知。
苏联图16B轰炸机超低空飞行时,遭受了什么,一头扎进大海?
图16B是大形轰炸机,超低空飞行是有一定危险的,至于遭受了什么一头扎进大海只有飞行员知道。如果飞行员幸存赶快问飞行员,如果飞行员遇难,可打捞黑匣子由专家查明原因!
苏联图16B轰炸机超低空飞行时,遭受了什么,一头扎进大海?
不管什么型号飞机,在海上超低空飞行,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海天一色,容易产生海空颠倒的错觉,飞行速度又特快,一旦出现错觉纠正不及就发生了事故。
苏联图16B轰炸机超低空飞行时,遭受了什么,一头扎进大海?
那是一次作死飞行
一九六八年,美国“埃塞克斯”号航母战斗群在公海航行时,被高空的一架苏联“图”-16B轰炸机发现。飞行员普力夫脑子短路便想对美军航母进行挑逗。于是从高空猛推操纵杆向美军航母俯冲下去,在距离海面仅十五米高度紧贴海面掠过美军航母,距离近到甚至能够看到航母甲板上美军水兵惊骇的表情。人狂必有祸,就在普力夫试图第二次进行炫技时,灾难发生了——由于飞行高度过低,加之机翼较长,从而使右机翼触碰到了海面,以至于使这架“獾”式-16B中近程轰炸机一头栽进大海,机组六名乘员无一生还。但生性顽劣的飞行员并不会吸取教训,他们在下一次的挑衅中却得以侥幸生还。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三日,北欧巴伦支海上空,挪威空军的一架“P-3B”型反潜巡逻机,在巴伦支海上空的国际空域飞行时,遭遇一架苏联的“苏霍伊”-27战斗机挑衅。“苏霍伊”先后三次从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过,故意用垂直尾翼在“P-3B”反潜巡逻机右侧的发动机上,像手术刀一般划开了一个大口子,致使“P-3B”反潜巡逻机几乎差点失控坠海,而“苏霍伊”则因垂尾严重受损也同样几乎差点失控坠海。这就是当时被苏联大肆吹嘘的所谓“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文明与野蛮可谓是天壤之别。不作不会死,一九九一年苏联终于自己作死了自己。
苏联图16B轰炸机超低空飞行时,遭受了什么,一头扎进大海?
飞机在海上飞行,在阴天沒有阳光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在海天一色的情况下引发飞行错觉,一是飞行员将天错识为海,而将海错认为天。发生这种位置感觉错误的飞行员不再相信飞机仪表的正确指示,而是凭自已的主观判断来操纵飞机,在阴天低空掠海飞行时这种位置判断错误极易引发飞行员错误操纵,並且由于飞行高度低,飞行速度快,飞机很容易发生坠海事故。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飞机姿态仪表故障,飞行员在低空飞行又没有明显参照物的情况下,按照故障姿态仪表的错误指示操纵飞机飞行而导致飞机坠海。如某通用航空公司的一架直升机执行海上钻井平台人员输送任务。飞机的电源系统在飞行中发生故障,造成发电机断电,飞机电源系统切换到飞机电瓶供电摸式。由于飞行员对飞机给出的警告判断失误,沒有按主电源断电后应该采取的正规处置程序进行处置,而是继续低空飞向海上钻井平台。结果,在耗尽飞机主蓄电池和应急电池全部电能后,飞机全机断电。断电后的姿态仪表开始逐渐前倾,飞行员在海天一色的情况下,按错误的姿态指示操纵飞机飞行,以一个下降姿态逐步接近海面,最终飞机一头扎进大海,造成机毁人亡的重大飞行事故。而飞机沿着下降趋势扎入海里的一幕,也被附近海岛上的人看到。根据他们的目击报告,再结合打捞出来的黑匣子的飞行纪录。民航事故调查人员才还原出了事故的全过程和事故原因。並据此发出技术通报,给出预防此类事故发生后应该采取的各项处置措施。
根据上文叙述,图-16轰炸机掠海飞行坠海应该是由人员丧失正确位置姿态判断和飞行姿态仪表故障这两个主要因素为最大可能原因。
由于飞行员低空高速掠海飞行极易发生坠海事故。俄罗斯在其一型飞机上安装了自动姿态飞行控制装置。如果飞行员产生飞行错觉,对天地线的判断与飞机姿态仪表指示不一致时,只要按下该自动姿态控制装置接钮,此时不管飞机处于上仰、下俯、侧飞或倒飞状态。该装置都会自动将飞机姿态恢复到正常平飞状态,避免发生恶性飞行事故。
在其他未安装此类飞行姿态自动恢复装置的飞机进行低空掠海飞行时,应对飞行员在飞行姿态仪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坚信仪表並按其指示操控飞机而不是按主观判断操控飞机这一点加强教育,使飞行员避免仅凭主观判断来操纵飞机,从而降低甚至避免发生恶性飞行事故可能性。而一旦飞机发生供电系统故障,飞行员则应按飞行手册紧急处置方法操控飞机,立即返航或拉高飞行高度,留下充分处置故障的时间和空间。
以前,一些航空公司或飞行单位,在发生飞行事故后,在总结经验教训时,首先强调当事人员的主要问题是责任心不强。而不是细挖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导致不能正确接受教训和实行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以避免相同事故再次发生的效果。
其实,飞行事故中,人的因素占有主要百分比。在民航大发展的情况下,空地勤人员的缺员问题十分突出。各航空公司和飞行单位多方大肆挖人,並降低了空地勤人员的录取标准,一些招聘的空地勤人员技术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飞行保障技术要求,但是为了保证飞机能满勤飞行,一些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提高飞行水平无望的人,仍然被聘用,这些人在飞正常气象条件下和飞行固定航路时还勉强可以胜任,但是一旦飞复杂气象飞行和陌生复杂航路时,他们不熟悉外文,不熟悉飞机有关导航和有关仪表和电子设备性能的弱点就暴露无遗。他们往往因为技术能力和不会操作关键仪表和电子设备而导致发生重大甚至恶性事故。在一些较早进入有关航空公司和飞行单位的资格较老,飞行时间较长而且进入机长岗位的“老"资格飞行人员身上,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由此引发的重大和恶性事故也时有发生。这种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达不到所承担的工作的基本要求,这种情况下,仅强调当事人责任心问题,是舍本逐末,达不到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避免再犯的目的。
另外,人在疲惫和带病状态下极易发生飞行姿态判断错误。因此飞行员不应带病或超负荷飞行。飞行前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保持充沛的体力也是预防措施之一。
苏联图16B轰炸机超低空飞行时,遭受了什么,一头扎进大海?
能升空能入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