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小学生捡到26万元巨款,失主否认说自己不差钱?

小学生捡到26万元巨款,失主竟然矢口否认,还说自己不差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都选择了阴谋论,说此钱来路不明,怕被人追查,甩锅等等。

大家心里有警惕,是个好现象,人们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让警察叔叔搞清这笔钱的来龙去脉还是有必要的。

不过,此事,很快的就搞明白了,这笔钱,确实是失主丢失的,不过经过社区工作人员证实,丢钱的失主是个精神病人。

事情的简单经过是这样 :

11岁的小朋友申璧函和妈妈一起回家的时候,捡到了一个装了26万元钱的蓝布口袋,为了找到失主,娘俩在寒风中等了近一小时也没有等到失主。报警后,在警察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失主。不料失主竟然不承认这笔钱是他丢失的,并说自己只取了2万元钱,自己不差钱。

警察感觉此人前言不搭后语,便向社区了解情况,社区人员证实,此人患有神经病。

后来联系了失主的父母,这才知道,这笔钱是家里的拆迁补偿款。经过一番周折,这笔钱终于完璧归赵。

而故事的主人公申璧函,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得到了民警叔叔发给的一座奖杯。

故事虽然结束了,不过由此让我想起了一个由瑞士苏黎世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共同搞的一个调研。这个调研分别在40个国家前后经历了3年,结果发现,捡到钱包的人,要是发现钱包里没有钱,有40%的人会寻找失主;要是钱包里有不多的钱,寻找失主的比例上升到51%;如果发现钱包里有大量的现金,就会有72%的人会主动把钱包还给失主。

上述结果好像还是一个规律,40个国家,有38个国家都有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

总体来说,人们认为拥有不义之财相当于偷窃,会严重破坏自己的道德认知。

怎么看待小学生捡到26万元巨款,失主否认说自己不差钱?

此款来路不是正大光明,渠道有严重问题,涉及违法乱纪,款项持有者也说不清楚,此谓“来路不明”。

此款来路清楚,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款项持有者一旦说明,便会引来麻烦、祸端或自投法网,此谓“不便言明”。

来路不明与不便言明促使了款项持有者拒绝了认领。

怎么看待小学生捡到26万元巨款,失主否认说自己不差钱?

这失主的钱💰来路不正,怕被追查。

怎么看待小学生捡到26万元巨款,失主否认说自己不差钱?

失主否认小学生只得交给警察处理,钱如果真的是夫主的,这失主不缺钱,干脆就说小弟弟这钱就送给你吧,就算给你捡金不昩的奖励,助这学生一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