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向京剧名家示好,暗示德云社无意抢风头,他为何要低头?
相声演员4门功课,说、学、逗、唱,虽然不要求样样精通,但是一般都是表演得有模有样。
郭德纲的“唱功”有目共睹,不管是京剧还是评剧,还是其他的曲艺种类,都是张口就来。特别是京剧,更是郭德纲的拿手好戏。
郭德纲舞台上的正式唱戏我没听过,但是他说相声很多时候都会唱上几句京剧。从他表演相声所唱的京剧来看,应该说唱的不错。当属于很有水平的票友,但是目前还无法和真正的京剧演员相媲美。
郭德纲唱京剧暂时还不如京剧专业演员,这非常正常,因为毕竟郭德纲是相声演员,而不是京剧演员,要求他唱的和京剧专业演员一样,那是实在是苛求了。
有人认为,郭德纲拜过已故京剧麒派名家赵麟童为师,那就听听他的师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少云是怎么说的 : “人非常聪明,会的很多,他的积累很多,不光是京剧、评剧,梆子也会,行话说,肚囊宽。他人很聪明,会的也很多,再一个,他最好的条件就是嗓子特别好,他有时候会的很多戏,连我们都没听过。他的老生、花脸、老旦都能唱,确实是一个人才,而且台上非常有亮点”。
应该说,这个评价,对于郭德纲来说,已经非常高了。但是你再看看,上面的话语中,有没有说郭德纲京剧唱的好?会的多,路子宽,并不等于唱的好。涉猎多种戏曲,也不等于就是唱的好。但是能说明郭德纲具有唱的好的潜能。
其实,郭德纲京剧唱到这个份上,已经十分令人钦佩了,虽然还不如专业京剧演员,但是从喜欢这个角度来说,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
这一点,郭德纲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郭德纲向京剧名家示好,或者说是向京剧名家低头,也说明了郭德纲本人的谦虚,是一种好的品质。
郭德纲向京剧名家示好,暗示德云社无意抢风头,他为何要低头?
这些所谓的名家简直是害京剧,狗屁格局,谁还能常坏了,你以为是车,有报废期!你以为是你的二亩地,谁家都不能种?你以为你的能力能扛起振兴京剧的大旗?现在这个世道,有人出来热爱你谢天谢地还不够呢,竟然酸劲十足,他唱他的,你唱你的,谁的好人民自由选择,但有一点,可以不要让人民忘记这个文化,他的影响力自少还在,难道你觉得影响你快放在档案盒里的艺术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的艺术初心就是容不得别人开花吗?开得没你鲜艳吗?我们只要是一个振兴和繁荣的初心,就不应该责备!还要让人家低头,恰是郭德纲有这个格局!你还准备申请专利谁唱京剧起诉谁侵权赔偿吗?我们要像个受人尊重的艺术家,起码我们得有这个大局观!对于邀请发言,这就是一个百姓的看法!
郭德纲向京剧名家示好,暗示德云社无意抢风头,他为何要低头?
不是低头~~郭德纲就没打算打入京剧圈,他只是太喜欢京剧了,自己又有这个实力,所以他玩的比别人大,成立麒麟剧社本意也不是振兴京剧为主,第一原因就是给陶阳一个唱戏的地方,陶阳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师承,也不是国有剧团演员没有编制,这时候如果郭德纲不弄个麒麟剧社,陶阳除了说相声外也就告别京剧了,而郭德纲拜师麒麟童,这就给陶阳一个师承,他在传统上就是有门有派的人了,在成立麒麟剧社,这样就有唱戏的地方了,整个麒麟剧社的演员都是戏曲学院毕业的学生,也是没有地唱戏的一群人,但是都没有国有剧团的编制,郭德纲把他们召集过来以陶阳为主成立麒麟剧社一下都解决了,而郭德纲又是个特别喜欢京剧的人,他自己也有地方唱戏了,可以说从头到尾就没把目标定在振兴京剧上,如果有也是两全其美,但第一目标还是陶阳和自己过瘾,开始麒麟剧社根本不赚钱,场场赔钱,只是现在名气打出来了,但也是不赔钱反而还能有个仨瓜俩枣的进账,郭德纲反正也没打算指望他赚钱,而且每次邀请大角儿助阵时候都是稳赔,因为邀请那些角儿来麒麟剧社唱戏,那是要花钱的,包括拉胡的打板的这些人,都是邀请来的,这都是钱~~~一场下来赔的叮当响,但老郭喜欢啊~~痴迷京剧不得了,所以不在乎~~~而且也能锻炼陶阳他们,无意苦争春,这不是低头,这只是态度,告诉大家,他没有和京剧界的人争什么,只是单纯喜爱。而王珮瑜的恢复,也是告诉郭德纲明白意思,俩人都是聪明人,不必直接说明
郭德纲向京剧名家示好,暗示德云社无意抢风头,他为何要低头?
真想振兴还是假想振兴,一看格局就知道。名家有名家的责任担当,百姓或票友有自己的推广和热爱。众人拾柴火焰高,任何事务的振兴都离不开人民大众。京剧的角们不要再孤芳自赏了,不要再脱离大众了,真正的俯下身来去拥抱和帮助他们。
郭德纲向京剧名家示好,暗示德云社无意抢风头,他为何要低头?
说实话,个人实在是不觉得那个王某人算哪门子的“京剧名家”。不过。从老郭的态度来看,他是真懒得理这帮家伙了。
就我所知,王某人之所以能够出名,主要是因为她反串。在表演行当里,但凡长得清秀些,女性反串男性的,其实都有不错的口碑。这种情况,与她们的唱功技巧完全无关,纯粹就是大众好奇而已。
当然了,王某人毕竟是坐过科的,自然也有些真材实料。但是她这点材料拿出来,大家凭良心说,比王庆奎、齐啸云、蓝文云怎么样?——天壤之别。
王某人这一辈,她的唱功最好吗?咱说实话,杨少彭的水平比之如何?杨少彭为什么没她这么大的名气?因为杨少彭是男的。王某人出名,不过是占了性别的便宜,反了个串,也反了个天,上了几次网络节目,目前颇有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的趋势。
出了点名,这小小寰球装不下她啦!她真是欺负京剧名家都比较低调啊,跑出来充大辈来了,这娘们儿也真够一说。
就事论事,王某人凭什么批评桃儿?王某人的戏,有没有人看?她会几个连台本?在她上网络节目之前,她演戏卖得出票去吗?
我估计,即便是那些真正的名家大师,目前的状况都不是那么理想。
而在这种情况下,桃儿开了“麒麟剧社”,往已经快要灭了的火堆上添了一把柴,我觉得作为那些京剧人,应该感谢桃儿。不说感恩戴德,起码应该抱持几分敬意。
那么再说一层,她王某人算个什么东东?就算丫是个什么名家,怎么着?还不许别人票啦?
桃儿很自谦,早就说了,自己的演出更多是属于玩票性质。
难道票一段也有罪呀?!
合着天底下的票友都得以她王某人马首是瞻,王某人说个不字,大家伙儿连票一段的权力都没有!?
王某人怎么那么大权势?她爹是天蓬元帅呀?
还是那句话说得到位:吃一口唐僧肉长生不老,骂一句郭德纲大红大紫。我是没看出来王某人有什么发扬京剧的心思,净瞅着这家伙蹭热度了。说什么专业,说什么净化,我觉得,当年四大须生都没打过这么血腥的仗。
王某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变的?她说专业就专业?她有什么权力评价别人?
遥想当年,温如先生在世那个年代,也没有抨击过高派余派啊?包括曲目,和庄先生、温如先生自创《借东风》,别人说什么了?
我是觉得,可惜张学津先生过世太早了。如果张先生尚健在,我才不信王某人狗胆包天敢出来咬人。
至于桃儿,看得出来,是真不想惹麻烦了。或者说,是真烦了这帮臭不要脸蹭热度的玩意了。桃儿现在就是个曲艺界的WIFI呀,谁都想蹭蹭沾沾光。连我这外人都觉得桃儿真够可怜的。一个一心弘扬国粹的人,硬是被那么多贴功利的狗皮膏药跟粘上了。
但是也瞧得出,桃儿在这次的风波里,尽显大师风范,沉着稳重,处处温和,与桃儿相比,那些小丑的做派……哎呀,高下立判。
只希望京剧界那些老炮儿,那些名家,别来趟浑水,别拉偏架。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如果京剧界再玩这么一出,那主流京剧怕是要死挺了。郭德纲向京剧名家示好,暗示德云社无意抢风头,他为何要低头?
郭德纲向王佩瑜示好谈不上,低头更谈不上。
中国相声180年,一共9代传人。喜欢京剧的相声演员不少,拿京剧段子和京剧演员“砸挂”的相声演员不少,但真正办京剧剧社的相声演员,唯独郭德纲一个。
中国京剧230年,枝繁叶茂。谈论相声的京剧没几个,直接点名道姓批评相声演员的更没几个,但真正直言郭德纲唱京剧不行的京剧演员,唯独王佩瑜一个。
电影《霸王别姬》中,小豆子生母求戏班师父:“你只要收下他,怎么着都成。”
班主回道:“别介,都是下九流,谁嫌弃谁呀!”
这个对话其实已经说明了:在传统行当里,大家尽管可能平时不往来,但都算知根知底、相互同情,真正需要帮忙时,还是会出手相助。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举行国丧期间,全国禁止唱戏、管弦、奏乐。
这时有个京剧演员名叫朱绍文,饿急了,用白沙撒了个圈站在中间说起了相声,这便是相声的祖师爷。
尽管很多相声演员追认道光年间的八角鼓艺人张三禄为祖师爷,但将相声普及开来的,还是这朱绍文。
通过这段简短的历史你会发现什么?相声和京剧都是一项传统的曲艺,都曾是穷苦人谋生的一项技能,都曾惺惺相惜。
后来两门曲艺各自开花结果:京剧几经跌宕成了国粹,相声数番起伏走出国门。
只不过近年来,关注京剧的人不多,喜欢相声的人却不少。
郭德纲是个京剧票友,办麒麟剧社、请教京剧名家撑台,他是为名为利吗?他也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已,客观地说,王佩瑜评价郭德纲京剧只是票友水准很中肯。
但郭德纲的粉丝们不干了,德云社的粉丝们不干了——京剧现在“没人听”,郭德纲正在帮你们宣传,吸引年轻观众呢,你不仅不感恩戴德,怎么还出言不逊呢?
如果你是王佩瑜,你会怎么想?有这种观点的人,只能暴露出自己的无知——两门曲艺的发展路线和模式不同,受众不同,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拿市场化和粉丝多寡去对比,有意义吗?
郭德纲本来已经是相声大师了,粉丝们再将他捧成一个京剧大师,荒不荒唐?郭德纲敢接受吗?
所以,随着舆论的发酵,郭德纲回应:“无意苦争春!”
——大家都是一个园子里的春色,哪里有争呢?
很多网友以为郭德纲这是回应王佩瑜的,实际上郭德纲这是回应网友们的呀!
你以为郭德纲不理解王佩瑜说的是啥吗?你又以为王佩瑜不理解郭德纲说的是啥吗?
不理解的是,脑子跟糨糊一样的网友!
京剧也好,相声也罢,最初都是穷苦人养家糊口的饭碗。后来在茶馆里演,演员们是自娱自乐;到小剧场里演,是为了演员自己,到大剧场是为了观众。京剧成为国粹、相声走出国门,是名利双收。现在演员们表演,一场下来能留下一个观众喜欢的,对于演员们来说,就是值了。
这两门曲艺最大的魅力,都是骨子里带刻着中国老百姓通达、乐观的世俗精神。
哪里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人活一世,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荣华富贵、妻财子禄都不过是浮云流水,对于普通人来说,吃饱喝足,身体健康之后,通过京剧和相声乐呵一下,然后继续回来面对枯燥的生活,这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景。
哪有那么多的鼓角争鸣?又哪有那么多的恩怨是非?
莫去恶意解读了,一说就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