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农户散养政策,鼓励农民养猪,加强环境管理,你支持吗?
现在猪肉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归根结底还是供需的问题。
现在大家吃的猪肉,基本都是来自大型养猪场规模化生产。但是,市场供应仍显不足。事实证明,只有规模化生产和农民散养猪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猪肉的市场供应问题,或者说,猪肉价格才能稳中有降。
所以,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鼓励农民养猪,并且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来刺激农民多养猪。
其实,农民养猪也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农民也在瞻前顾后,积极性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1,收益问题
养一头猪,总体成本也不低,现在,买一只小猪仔就需要1400--1500元,长到200斤以后,需要花费近3000元,成本还是不低。另外,现在的收购价比较高,但是,经验告诉农民,生猪收购价起伏波动很大。随着农民养猪增多,后期的价格很难确定。所以很多农民还不敢养猪。
2,非洲猪瘟威胁大
非洲猪瘟,几乎每年都会发作,很多养猪户都叫非洲猪瘟吓怕了。一旦非洲猪瘟爆发,农民养的猪就会全部清除。农民理解这种防治非洲猪瘟的政策,也因此不敢贸然的多养猪。
3,如果养猪,就不能打工
农民养了猪,想出去打工就几乎不可能了。除非家里有老人,不然,就会被养猪给捆在家里。如果是比较有规模的养猪还可以,要是只有一两头猪而不能出去打工,农民就会认为亏了,每年养猪赚的钱,远不能和打工相比。因此,很多农民为了能出去打工,也不得不放弃养猪。
4,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
农民散养猪,肯定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规模化养猪不同,规模化养猪,集中管理,对于猪粪便有一套科学的处理办法,环境污染问题不突出。但是,农民养猪,特别是各家各户养的多了,环境问题必然显现出来。如果国家的环保政策力度增大,农民散养猪又会受到很大阻力。对于这一点,农民也是有所考虑。
总之,恢复农民的散养猪政策,对于稳定猪肉市场价格,降低城市居民消费成本具有现实意义。很多地方政府也是积极的鼓励农民养猪。
但是,上面农民顾虑的几个方面,也是比较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养猪户需要面对的。只有解决了农民的顾虑,农民散养猪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