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孩子都要崩溃了,为啥老一辈人那时候带孩子似乎很轻松?
带孩子很累,甚至累到崩溃。所以有很多人为了带好孩子,辞掉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宝妈。回想起上一辈,感觉带孩子没有这么累,似乎很轻松。这是为什么?
其实,不管是这一辈还是上一辈,带孩子都不轻松。但是相对来说,上一辈带孩子还是好带一些,我感觉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1,环境变了
上一辈带孩子,周围情况没有那么复杂。大街上车很少,尤其是农村,几乎没有交通问题。社会治安也不像现在令人担心。
只要孩子到了一两岁能走路了,基本就放到室外“散养”。孩子小也不会跑的很远。只要到时间出去找回来就是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室外交通状况复杂,各种大小车辆到处都是,带孩子必须寸步不离。少一疏忽,就可能遇到挂碰。
现在的社会治安也不允许让孩子自己出去玩。这些,和上一辈相比都加大了带孩子的负担。
2,孩子的兄弟姐妹少了
过去家里一般都有几个孩子,孩子多也有孩子多的好处。很多时候,大孩子可以照顾小孩子,这在孩子多的家庭很常见。这种情况,带孩子就轻松多了。
而现在,基本都是一个孩子,孩子始终都得大人照看。这都增加了带孩子的负担。
3,经济负担大
别看现在赚的工资要比上一辈高很多,但是孩子的花销却是更大。很多做母亲的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给孩子喂母乳,需要格外购买奶粉,孩子喝奶粉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现在做父母的,保险意识很强,经常会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保险,每种保险都不便宜。这就需要做父母的定期缴纳不菲的保费。这个负担也很大。
而上一辈却几乎不存在这些经济支出,这一部分的经济压力就不存在了。
因此,经济上的压力,也会使现在的父母,感觉带孩子很累。
4,教育观念变了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使得现在的孩子很小就开始接受各种教育。小一些的孩子,就是家长负责,每天要陪孩子讲故事,给孩子读书,教孩子各种启蒙知识等,这些都会占据家长大量的时间。
大一些的孩子,要参加很多培训班,各阶段的幼儿园,学前班,这些都需要家长接送。大人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大人精疲力尽,孩子也累的够呛。
这些学习事项,在上一辈也是几乎不存在。
总之,现在带孩子确实是很累,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而上一辈带孩子的方法,也不可能在现在的孩子身上使用。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自己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既要保证孩子的全面成长,自己也可以得到较多的休息,带孩子的负担自然就会减轻不少。
我带孩子都要崩溃了,为啥老一辈人那时候带孩子似乎很轻松?
妈妈带孩子为啥难?总结一句话:
知道的太多,会做的太少;知识面太丰富,能力太有限;自以为能的太多,承认自己不能的太少;想亲力亲为的太多,但时间精力太少;替孩子做的太多,让孩子自己做的太少。
这所有的“少”让妈妈们觉得自己不配做妈妈,觉得自己不合格,不是好妈妈。也不知道啥时候吹的这股妖风。
1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太高了,高到女性做不到就会有深深的自责。与其说带孩子太累,其实不是体力的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自责在折磨自己。
母乳不够自责,在职妈妈不能陪伴自责,全职妈妈不挣钱自责,辅食做不好自责,孩子不爱吃饭自责,孩子没别人家优秀自责,孩子长得不高自责,孩子不够努力上进自责,孩子出门摔一跤自责,孩子内心受伤害自责,对孩子大声说话大吼了一下自责......
面对别人家的孩子,面对朋友圈里拍出来最优秀一面的孩子,面对别人家长吹牛下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显得不那么优秀不那么聪慧不那么有天赋,心态崩了。
而对自己要求就更高了,养个孩子相当于重新打造一遍自己,语数外音体美,奥数竞赛编程机器人,都恨不得自己先成为专家。
除了学习,还有心理,各种教育方法一溜儿学,最后发现面对孩子还是抑制不住的吼,吼完心理又难过自责,担心孩子内心受伤害。孩子有任何问题小心翼翼的不敢说,组织半天语言害怕伤害了孩子,最后孩子变成一点挫折都不能有的脆弱,新一轮的问题又开始了。
2与其说上一代人望子成龙期望过大,新一代父母都的望子成龙之心都深埋在心底,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小心到让自己成为万能妈妈,啥都替孩子干了,做不到只能对内折磨自己。
就说我自己的例子:
刚我发觉疫情假期可能要几个月的时候,我给孩子们制定了家庭学习计划,每天上几节课,学什么内容,做什么题。语数外艺术体育,都是自己教,自己辅导。我以为自己教个大班孩子和3岁半孩子问题不大把,但其实自己小小时候的学习结构、系统和方法与现在天差地别。
但我不相信自己不行啊,不服啊,觉得自己可牛了!妈呀,万能妈就是我吧!
然而,我还有工作。因为疫情,办公室大楼没开,自己也没法去公司,一直在家办公。后来办公楼开了,孩子还没开学,我也担心孩子在家放了羊,也就一直在家办公。
结果呢?
每天辅导学习每天费劲吧啦的,我工作每天压缩到2小时,自己半夜2点才能睡,情绪暴躁,睡眠不好。说好的健身一天没练,胖了10斤;工作进展太慢,自己搓火。
有个朋友跟我一样,但她是店长,完全不能够在家多一分钟,因此她开始招聘老师,负责在家辅导和陪孩子学作业,同时监督孩子在家上网课。
妈呀,这个方法真是太好了。本来就有不少培训班无法复课有大量老师没收入,而她也确实有这个家庭需求,太完美了!
我的孩子网课不多,都是陪伴学习的多,因此我开始了找老师计划。正在我发愁哪里找合适老师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国际学校孩子在招8年级孩子辅导英文写作课的广告。
于是我找到她,提出了我想要找老师的想法,比如每天来我家几个小时,给孩子们全英文玩游戏学儿歌等等。
没想到对方非常喜欢孩子,试课之后一拍即合,至今每天来我家,目前已经完全不需要我看着,小老师来了,孩子们每天都边学边玩特别开心。周围不少跟我有一样问题的妈妈们听说了这个方法,也是恍然大悟,都超级羡慕,都让也帮忙找一个。
我也腾出了自己的时间,也开始健身了,虽然体重还没掉哈哈哈哈。
这件事之后我反省了自己:家长要知道自己的能和不能,不能刚愎自用,觉得自己的想法就是绝对正确的。能的尽力,不能的要承认自己的无能,要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而不是啥都亲力亲为的。
3说起娇宠,我们这一代人对孩子的娇宠,比上一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自以为自己教育的还不错。事无巨细,小心翼翼,做饭好吃不行,还要好看;书买的比山高,衣服买的能开店;干啥自己先学,铺平了道路埋好了坑再让孩子来。上个课学个习,什么都准备好了,就差自己蹲旁边给孩子做笔记了。
但是,这个假期每个家长,特别是小学生家长都有感觉,孩子上个网课费劲死,做个100字作文要8小时,写个作业哼哼唧唧一天写不完,家长都急了,觉得在家带孩子学习太难太难了。
学习没有自觉性,没有自主性,对自己的生活没有规划,对学习没有概念,你气到血压飙升120急救,孩子依然如故。
不是孩子不能改变,是从小的家庭养育模式,让孩子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啥都不用想,全能妈妈都给安排好了。
看了其他妈妈的吐槽和崩溃,我开始着手培养孩子们的自主能力,具体来说,就是:
1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自己规划时间,制定全天计划
2 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养成每天学习一点点的习惯
3 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从小培养,不要等开学了骂孩子不自觉
4 学习姿势要端正,学习不要趴着躺着歪着,学习要有学习的样儿
5 帮助家庭做家务,帮家人的忙,这是应该做的,不给钱
6 收拾整理房间,保持环境的整洁
7 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越小心翼翼孩子越脆弱
8 每天读至少一本绘本,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
9 种植蔬菜或带孩子采摘,了解粮食和蔬菜得来的艰难。
很多人说,这可太简单了,还用教?但眼睛会了和脑子会了是两码事儿,其中的每一条,做妈妈的都知道,非常难。不是做到难,是思维方式的改变非常难。
就说收拾房间这件事,幼儿园都会要求玩完收拾,在家为啥不能?因为万能妈妈在收拾,妈妈太忙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保姆都能帮忙,因此改变一个孩子的行为,需要全家统一思想。
现在我每天工作,孩子在旁边学习,我跟他们说对最多的话就是:
“收拾东西,先把玩具收了,书放回书架,桌子收拾整齐再学习”“今天的学习任务还有哪些?你都完成的如何了?”“帮妈妈打杯咖啡”“帮忙把空调打开!”“自己洗下碗!”“自己看书,互相给对方讲故事”
虽然不能说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多么大的进步,但是,能看到孩子在自主学习方面越来越主动,每天在家工作+带两个孩子,我也越来越轻松,而他们的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争抢着做家务,收拾东西,哥哥帮忙照顾妹妹,妹妹抢着自己洗碗。
生活的点滴小事,孩子的事无巨细,靠的不是大量的理论知识才能学成,而是全能妈妈们的“放手”与“信任”。
我带孩子都要崩溃了,为啥老一辈人那时候带孩子似乎很轻松?
我用一个故事告诉你老一辈的怎么带孩子。我小学女同学,她妈妈与婆婆关系不好,因此老人不管带孩子。老人住正房,同学一家五口住两间厢房,其实是五口人挤一个炕上睡。
同学是老大,出生在六十年代,老人不管带孩子,父母又要挣公分咋办?上工走时让孩子吃饱,然后一只小手与窗棂子绑在一起。其间任孩子如何哭闹,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奶奶都不过去看一眼。奶奶如此狼心,孙女长大后都没叫过奶奶。
农村的孩子大多数爷爷奶奶带,然后是大带小,没有汽车孩子们基本没什么伤害,一群孩子一起在土堆里玩,玩饿了回家找吃的。不管多穷都长大了。
如今孩子少都金贵,过去养孩子如养猪,现在养孩子如养熊猫。
我带孩子都要崩溃了,为啥老一辈人那时候带孩子似乎很轻松?
说明你有可能太“刻意”了,太刻意“育子”。说明你的双方父母有可能也太“刻意育子”了。这是现在国内很多家庭通病,无法做到“天法自然”。
时至今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物质日益丰富,育子观念更加科学,孩子营养更加健康合理,这是好的一面。另一方面,好多家庭“两家一孩儿”,孩子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一起关注一个孩子,至少“二看一”,多至“十看一”,都想望子成龙,都想给孩子造就一个极佳的起跑线,加之“惯性放大作用”,很容易扭曲育子观念,造成带起孩子来“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唯恐闪失有过,束手束脚”,如此不几近崩溃才怪。
这种“惯性放大作用”便属于“刻意育子”。其结果有三点不足:首先容易因为长辈之溺爱演变为孩子的自私,这容易理解。其次容易使孩子因为以我为主演变为骄横跋扈,这也容易理解。最后容易导致温室里长不出栋梁才,致使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其体魄不野蛮,其精神不文明。——其结果,孩子和长辈都变成了不同程度的受害者,而且,均为自己使然。
过去六七十年代,多数家庭因为经济贫困,孩子又多,曾有人夸张地形容:“像养一群小猪一样生养一群孩子”。这种做法充满着无奈,也蕴含着一些无知和不足,。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放养”。无奈之下,造就了孩子的“自然成长”,很符合事物成长的自然生长规律。这也锻炼了自力更生的一代,这也让他们的父母带孩子“看似更容易”!
如果,总是把孩子含在嘴里;如果,总是把孩子拴在腰带上。那么,过分的爱就变成了一种害;那么,刻意育子必然令人手足无措。所以,“放养”+“刻意”,从本质上变为有机结合体,似乎,会更好。
我带孩子都要崩溃了,为啥老一辈人那时候带孩子似乎很轻松?
主要是养娃标准和认知水平不一样呀,我们小时候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科学养娃标准。
现在带孩子太胖了不行,太瘦了不行,爬行睡觉姿势不正确不行,咬手指不行,抓脸不行,磕了碰了不行,一直抱着不行,玩手机看电视不行,不睡觉不行,睡太多不行,夜奶断不了不行,稍微长大点,要培养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培养艺术细胞,科学思维,良好习惯,文明礼仪巴拉巴拉,外加媒体上那么多负面新闻,小区偷孩子,幼儿园虐童的,婴幼儿食品用品有毒有害的,还有一条永远看不到边儿的起跑线天天追着你,带娃能不累么?
我们小时候,能给拉扯大,送到学校,偶尔陪玩会儿,实在不想陪,给点零花钱自个儿玩去就拉倒了。
不过,话说回来,养育孩子都不容易,都很辛苦,我们的父母挣钱养大我们更辛苦谈不上轻松,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我带孩子都要崩溃了,为啥老一辈人那时候带孩子似乎很轻松?
打个比方,这就和去庙里烧香拜佛一样,你信佛,则拜的就是佛;你不信,你喜欢艺术,那就是一尊雕塑。
我们小的时候,一家5.6个、甚至8.9个孩子,父母不是带的轻松,是忙于生计没功夫带,就像拉扯小猫小狗似的,断不了吃的、喝的就行了。
家里有冰凉的煎饼、水缸里有水,孩子们在外玩累了,渴了饿了,回到家扯起瓢“沽咚咚”喝一瓢水,卷一张煎饼,又出去“疯”去了,没人管,没人问,最多大点的管小点的。
孩子去上学,哪个家长会起来给你做热呼饭?都是卷个煎饼卷,穿个空心祆,冻的打着哆嗦去上学。
而现在哪,物以稀为贵,孩子少,两家4个老人又退休闲着,争着抢着看,于是孩子成了“熊猫宝宝”了。而且现在的生活医疗条件是过去没法比的,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当然空气质量和过去也没法比),这样孩子大人反而都骄嫩了,动不动就生病。
过去孩子生个病感个冒谁当回事?也没现在这么多药,也一般不打针;而现在的孩子一有病,全家人不都是乱作一团?而且进了医院查血、打针甚至住院,不花一大把钱能让走?
所以现在带孩子像伺候“祖宗”似的。(笑)而用老农民的一句话最形象:都是有钱烧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