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坏习惯该不该容忍?
“老年人的坏习惯”,题主能不能说的具体一点,哪些坏习惯是老年人独有的,这样,我们也好知道老年人哪行“坏习惯“是该容忍的,哪行“坏习惯“是不该容忍的。
可以说坏习惯人人都有,并不分年龄阶段,有些所谓坏习惯甚至都会伴你一生。
1,比如,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纠结犹豫,举棋不定,前怕狼后怕虎,很多人就这样失去了很多难得的机遇,
2,很多年轻人做事三分钟热血,事情做了一段时间就没兴趣了,然后就放弃了,不懂得贵在坚持的道理,而很多成功人士,就是靠着坚持不懈才获得最后成功。
3,故步自封,自己限制自己,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让想培养你的人都放弃了。
4,不敢承担责任,逃避现实,遇到困难,就想着如何躲过去,这样,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越加严重。
5, 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什么事感觉差不多就行了,从不去尽心做好每一件事,等等。
这些人生的坏习惯,可能青年人中更多一些,相对来说,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影响要更大一些。
当然,有很多老年人确有一些不好的习惯,虽然有些不好的习惯看起来影响不大,但是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却是不利的。
1,比如年轻时不注意保养身体,到老了才想起养生,不过大多时候为时已晚,效果大打折扣。
2,平时不生病不去检查身体,得病了才去看医生,岂不知人的身体健康也是预防为主,平时需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3,很多老年人平时不爱喝水,渴了才喝,这是一个坏习惯,喝水少,肠道,尿路疾病就会增加,等等。
上面都是一些老年人常有的坏习惯,及时改正,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会有直接的好处。
所以,我们不要两眼老是盯着老年人,对老年人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人老了,有时会很笨,我们要对老年人多关照,千万不要用歧视的眼光看带他们,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尊重老人,理解老人,其实就是尊重,理解我们的父辈,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
老年人的坏习惯该不该容忍?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吐槽一下我的婆婆。我和她在一起共同生活,一年别超过一个月,超过二十天我就压抑得要命。
她是个强势的家庭主妇,她的儿女个个以她为主心骨,啥都听她的。刚结婚到她家里,我还是很尊敬她的,自己在家里怎样对待亲妈也怎样对待她,可时间长了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婆婆永远不可能是亲妈。
有一次我从外面回家,发现她正在接太阳能热水器里的水,我说妈你干啥呢?她说做饭。我说做饭别用这里面的水呀,这水多不卫生,那太阳能热水器得有两三年没清洗过。她一听这话,本来眼皮耷拉的两眼突然睁大,精光四射,腰板也挺直了,提高了声调说,有啥能有啥,别人家也用这水做饭,你没在家我们天天都用这水做饭,也没见咋着!那意思是说我事多了,我赶紧说行行,算我没说,我不跟你吵。她硬气地说你不跟我吵,我还不跟你吵哩!好啦,就到这里,我不敢吭声了,再说下去我也不是她的对手,反正我在家也呆不了几天,忍忍吧。
还有就是她的衣服,洗过的衣服永远堆着,这里一堆那里一堆,换季的也那么堆着,上面落满了灰尘和毛毛,来年穿的时候我说洗洗再穿吧,她说这都是洗过的,干净的。好吧,她认为干净她就穿吧!说多了她认为你在嫌弃她。
还有我和老公的卧室,那里成了公共旅馆,家里只要回来了人,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带尿不湿的,一律被婆婆安排到睡我的床上,盖着我的被子,枕着我的枕头,到目前为止至少有二十多人睡过我房间,老公不好意思吭气,毕竟都是他的亲戚,我心里膈应的有苦说不出。每次回去看着发黄的枕头上留的口水印,心里一阵一阵犯恶心,换新的。后来我再走时,就把我的被子枕头全锁到衣柜里,床上收拾得干干净净,啥也不留,再把卧室门锁上。没用,人家给你门撬开,床照样睡,没有垫褥直接睡床垫,结果床垫也睡得黄黄巴巴的,上面一片一片不知道是汗水印还是尿水印。忍着吧,没办法。
还有更绝的,腊月底快过年了,大伯哥大姑姐都从外地回来了,婆婆就开始清冰箱了。冰箱里放着上一年春节的年肉,都是大肥肉块子,她拿出来解冻,剁成肉馅,再加点红薯粉丝和青菜,包成饺子或者包子让众人消耗掉。
你们知道那红薯粉丝成什么样了,放了几年的陈年红薯粉丝,都碎成了渣渣,里面掺杂着一堆一堆黑乎乎的老鼠屎,婆婆就在那一点一点的挑,把粉丝渣渣挑出来做包子。那天我看她端着一个簸箕架在腿上,手在簸箕里翻来翻去在择什么,我说妈你择什么呢,我帮你择。她说你别择,你眼睛近视看不清择不干净。我走近了才发现原来她是在一片老鼠屎里捡粉丝渣渣,那老鼠屎可比粉丝还多呢。我老公的二哥在旁边看到说扔了别要了,还差那点东西。婆婆说有啥,择干净洗洗不就管吃了。我没敢吱声,心里暗暗地说,今天的包子坚决不吃。就这样,那天的包子出锅了。我偷偷地告诉我老公,包包子的粉丝被老鼠拉上屎了。谁知人家毫不在意,吃得津津有味,还吃了好几个。我就喝了点粥,二哥因为看见了所以也没吃。其他的哥哥姐姐都吃了好几个,大概他娘包的包子有特殊的香味吧。
我们这里过年年三十就开始包饺子,大年初一那天不吃别的,一天三顿都吃饺子。往往因为准备的饺子馅太多而用不完,就存放在冰箱冷藏。过了初一后面每天都会来亲戚,天天吃炒菜,所以这饺子馅可以放到初十到十五。我做饭时打开冰箱闻到那饺子馅有些发酸,告诉婆婆,妈,饺子馅坏了倒掉吧。我那婆婆拖长了声音说才稀罕咧,放冰箱里还能坏?声音里满满的质疑。在她的固定认知里,冰箱是万能的,什么东西放到冰箱里就能万年不坏。我端出来饺子馅,放她鼻子下让她闻闻,她说没事,还管吃,明天给包上。好吧,我不说话了,你不让倒留着你自己慢慢享用吧,我明天就走。
平常的日子,婆婆做饭时炒菜只炒一个菜,一个大菜,一大锅菜。这个菜一顿肯定吃不完的,那么下顿热一下继续吃,下顿吃不完还有下下顿。我一般吃了第二顿她再热后面我也不会吃了。她看热了几顿没人吃,认为大家吃够了,就暂时放冰箱里存着,再炒一个别的菜。等这个新菜又吃了几顿没人动筷子了,再把前面的那个菜从冰箱里拿出来换着吃。如果还是没有人吃,她还有办法,把菜里的肉挑出来,素的倒掉,用来煮汤或者剁碎了包包子。真不明白她怎么那么喜欢包包子?可能是包子的包容性特别好,外皮一包,让人想着里面都是美味。
说起来婆婆家住得也挺宽敞的,两层楼,上下各四间。除了我们住的那间东西少点,其他的房间都没下脚的空。破破烂烂的陈年旧物堆满了各个房间。站在每个房间门口往里瞅,屋子里东西堆的只到人的大腿,大腿以上的房间部分都是空荡的。所有的东西都不整理归拢,任意铺洒满地。有一次我和老公回去,实在受不了了,就动手收拾了一天,扔了几大筐破烂,屋子才看起来有点样。谁知前脚刚扔,后脚我婆婆和我公公又把那几筐破烂捡了回来,还怪我们,说我们看这不顺眼那也不顺眼,把家都扔干了。我去,我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我怀二宝时,反应特别大,啥都吃不下。刚好是槐花开花的季节,我特别想吃蒸槐花。我公公就从树上撸了一些,第二天早上我婆婆就蒸上了。我心里美滋滋的,端着碗刚吃一口,一股浓郁的抹布味从嘴巴里鼻子里传送到胃里,我“哇”的一声,胃里的东西都喷射出去。她居然在蒸屉里面垫的抹布蒸槐花,那抹布是她天天做饭洗碗擦手用的。我啥都没说,只带上剩下的没有蒸的槐花去我妈妈家里重新蒸了一份。
我女儿小时候用尿不湿容易红屁股,所以我就隔几天用用尿布。我特意买了两个大红盆洗尿布,专盆专用,毕竟小孩子拉的屎呀尿呀的,怕污染了别的盆。哪知道,等我在娘家住了一个月回来,那两个盆已经成了她的洗菜盆了[捂脸]
我婆婆是啥都不在乎,她认为只要用水洗干净了就没事了,快八十了身体照样棒棒的。我们有将近十年没有住一起,关系反而越来越好了,所以和老人还是保持点距离,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远香近臭。
老年人的坏习惯该不该容忍?
我看到这个问题感觉有点意思。是家里的老人有些不良爱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文明史,古人总结出二十四孝,都是为了教育一辈一辈的后人。今天的年轻人明天的老人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秦始皇有过长生不老的想法但没有实现,康熙皇帝向天再借五百年,现如今只留下了传唱的歌曲。谁也没有吃了老大君的仙丹和吃了唐僧肉,都会有老的一天。
回看中国历史前天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今天的耄耋老人。昨天的自卫反击战的军人今天己经60开外。他们看起来岁数大了但功劳永在祖国不会忘记。今年战斗在疫情最前线的钟南山院士李文娟等等,哪一位不是老年人?如今退休在家的老人那个不是看护下一代,买菜做饭收拾家务等工作,干活儿在前享受在后。难道他们一辈子用坏习惯把儿女养大?如今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我觉的有此想法和做法的人醒醒吧,当你已在睡懒觉的时候是老人在做早餐,他们用尽毕生全力努力尽职尽责,当闭上眼睛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心里担心的其实还是那些不能容忍他的人。
老年人的坏习惯该不该容忍?
老年人是一个群体,不能一概说有坏习惯!如果有坏习惯的,只能是个别现象!然而这种个象的产生、有的因病,有的因环境……
记得前几年我去白塔寺百货商场、一掀门簾一个柱拐杖的老人与我相遇,他拿起拐杖打我,说我挡他了、我刚一解释他又要打我!我马上快步躲开了……您说,我这样做对吗?这位老人蛮不讲理、况且又柱拐杖,何必与他计较呢?但,他不能代表所有老人有“坏习惯”!也可能他个人糊涂了!
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名言“让人非我弱”,值得不理解有“坏习惯”的人、三思。
老年人的坏习惯该不该容忍?
习惯成自然,人老话多,人老了不免会有很多与众不同的习惯。年青人要多理解和包容,如真看不下去,试图说服纠正并好言相劝,老年人知道自已的不是,是可以慢慢地改正那些不良习惯的。
老年人的坏习惯该不该容忍?
树老根多,人老毛病多。老年人不少毛病是客观使然习惯养成,如老年痴呆故执守旧等,此类毛病儿女晚辈必须充分理解多加包容。老年人也有些毛病有损尊重令人生厌,如倚老卖老奢求偏心等,此类毛病必须克服节制,儿女晚辈尽量不要当面争论和顶撞,适当礼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