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车企生产1.0升排量的燃油车了?

1、这类车子都比较小,成本不低,但是利润低;

2、这类车子空间小,不适合全家出行;

3、纯电动汽车影响市场。

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车企生产1.0升排量的燃油车了?

≤1.0升的发动机适合哪种车型?

问:

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车企生产1.0升排量的燃油车了?

时间到了2022年,解读这个问题会显得有些落伍,甚至给人一种是不是“家里断网”的感觉……曾经的小微型家用代步车都停产了。比如奇瑞QQ、比亚迪F0、长安奔奔、铃木奥拓或北斗星等,包括后期的宝骏310也都没有了动静,这些车使用的发动机以0.8-1.0L(升)居多,大一些的310也就是用1.2L NA(自然吸气)发动机。

小排量发动机的消失,与这些小微型车的退场是同步的。

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优势只有一点,那就是制造成本低,装备的车辆可以定出很低的价格;在人均购车预算整体偏低的阶段里,这些价格低廉的小车会很有吸引力,能遮风挡雨就比摩托车强。可是经济总在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断增长中;那么人们的购车预算也就会不断提升,当我们的钱只够买微型代步车的时候,你不会认为微型车差,但会认为摩托车不好;同理,当我们的钱够选择紧凑级或大中型车的时候,面对更强的动力、更大的空间、更丰富的配置,此时就不会认为微型车好了。

生活品质总要越来越高,否则我们也就不用这么奋斗了;出行品质属于生活品质中的一类,汽车的驾乘感受就是出行品质,而汽车一定是空间越大、驾乘体验越好,甚至于连悬架系统的权重都比较低。所以人们都喜欢大尺寸的汽车,且在任何一个汽车市场中都不例外;比如欧洲有劳斯莱斯、宾利、迈巴赫、捷豹路虎、玛莎拉蒂等高端品牌,打造的车辆多为中大型到大型车,日本也有两田一产的诸多中型到中大型车,美国车基本都是大块头。

这就足以说明喜欢大空间的汽车是全球司机们的共同偏好,只要能力允许,购车当然会挑大个子的。

自2010年前后,国内的汽车市场开始逐步淘汰小微型车,取而代之的是物美价廉的国产紧凑级到中大型车,随后合资汽车的市场空间被自主品牌挤压,之后也开始了车辆价格的不断下探;最终导致早期销量和评价都不错的高尔夫、保罗或飞度等小车走向边缘。

至此可以说微型车的时代基本结束了,微型车的淘汰是一个理想的现象,这说明了经济的发展时理想的;至于欧洲和日本仍旧流行着小微型车,原因与其经济发展当然有直接关系,讲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不认可,难道欧洲和日本人的收入不够高吗?收入高开销也高啊。尤其是在汽车领域里。

比如欧盟多国都有严苛的汽车年检,其中包括尾气检测;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缴纳“CO2排放税”,重点是在购置新车的时候已经要缴纳一笔,之后每年都要承担和汽车保险差不多的排放税,用车压力相当大。日本的排放检测没有那么严格,但是车辆的年检严苛程度更加夸张,检测项目有一百多种,不符合标准的车辆是无法正常使用的;而日本的汽车厂商们又以造假闻名,这些车的使用寿命自然比较短,所以才会欧日才会流行着这些小排量的代步车。

假设,小微型车以面向年轻汽车用户市场,以低廉的价格拉低汽车消费的门槛和平均年龄,并且以高标准制造车辆,燃油动力微车还会有新的机遇吗?毕竟现在的年轻人不像我们那时候,现在的年轻人有个几万的压岁钱也不算夸张,如果能买辆小车在校园里代步似乎也不错。

事实上确实有这样的现象的出现,可是燃油车还是要淘汰的,尤其是≤1.0L L3等机型。

燃油车的驱动系统比较复杂,需要内燃机、同时需要变速器,优秀的自动变速器成本较高,价格低廉的小微型车无法使用;且为了拉低整车制造成本,内燃机往往只能选择三缸甚至双缸风冷机头,这些发动机不仅动力差,同时在运行中会出现明显的共振和噪音,配合手动变速器的驾驶与乘坐品质仍旧足够低。

近几年流行的小微型车全数都是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结构很简单,电机配合减速器直驱车轮即可,不需要成本高昂的变速器但仍旧是“自动挡”;电机在运行中几乎没有噪音,振动也是不存在的,车辆的乘坐品质很不错。重点是充电通行的成本非常低,每公里只要几分钱,年轻司机为了省钱,电动汽车显然是最理想的选项。

所以K-CAR之类的车并不适合国内市场,这些车燃油车仍旧能在欧美市场中生存,原因与其经济结构和支柱产业有直接关系;说白了就是欧美需要人们去使用燃油车来创造价值,所以才会有这种车,即便它早该淘汰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车企生产1.0升排量的燃油车了?

不完全同意小编的观点。买小车的目的是代步工具。这就要求小车低油耗,低价位,车小,好停车。如做到这些是需要技术和国家扶持,如1.0可以给厂家及相关该车产业链产品,免一半的税。购车人享受新能源车的待遇,免掉购置税,车船税,停车费减半。国家可以把免掉小车的钱,转嫁到大排量车的身上,这样话,小车照样风生水起。

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车企生产1.0升排量的燃油车了?

不是不需要小微汽车,而是需要高质量的小微汽车。

如果有这样一款小微国产汽车,三大件可靠,价格适中,动力方面有一定的冗余度,上得高速,爬得了山,长度三米多,好停车,城市拥堵道路上游刃有余,这样的车谁不喜欢?

问题是哪个车企能造的出来?

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车企生产1.0升排量的燃油车了?

我也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日本如今到处都是小排量的汽车。甚至0.6的都有。说明什么,关键是国内技术不行,国外先进的技术又不给你。这怎么办呢,只好大马拉小车了。这并不是说汽车功率上来了更舒适,而是同样的能耗情况下,在国内很难做出人家那样的小排量汽车了,省油,功率也够用的发动机。说白了就是技术落后。。。

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车企生产1.0升排量的燃油车了?

说白了就是价格,微型车无论奔奔还是QQ,F0,实际办完手续下来最低配都是4万多,相比很多1.4,1.5排量的国产车,低配的才多几千元,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而家庭现在需要的是第二辆车,要求的是能遮风挡雨,代步(上班,买菜,接送小孩等)的基本要求,价格便宜(上完户能控制在2万多的水平),显然无论QQ,奔奔,F0都是配置有余,价格偏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