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里田小娥一生经历了四个男人,为什么最爱她的人不是黑娃而是白孝文?
田小娥在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她是继《水浒》和《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形象之后,又一个被称为所谓“荡妇”形象的人物。但是她又不完全等同于潘金莲,两人在文化心理、性格和命运上分野明显,很显然,田小娥是一个独具艺术魅力的新女性,但同时也是作者笔下的一个牺牲品。
陈忠实通过田小娥与其有关的几个男性,从性与情、性与爱的角度上,深刻地表现了诸如郭举人、鹿黑娃、鹿子霖和白孝文的性格和命运,深刻的探讨了男女两性关系最为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至于田小娥有没有爱情,个人认为没有,在儒家文化规训的统治之下,在男权意识的支配下,作者对她赋予了足够的同情,但并没有给她爱情,她最后的结局以悲剧收尾。作为凶手鹿三不仅没有受到谴责和制裁,反而引发了白鹿原人的一场狂欢。这才是小说以外的人性最现实的悲剧。
所以,作者笔下的田小娥更多是为了小说中男性人物的成长。他们在女性那儿诞生、成熟、堕入歧或走上正路,而女性则被弃之一边或索性被安排死去。看上去,死亡成为她们的一种解脱,但也暴露出男性作家的冷漠。
我们重点谈谈田小娥与黑娃,白孝文之间的那些事儿。
田小娥与鹿黑娃有爱情吗?
田小娥被秀才父亲许配给了相差几十岁的郭举人做妾,作为小妾,她不仅没有地位和尊严,而且本能的欲望被严重压抑。她在郭家的主要功能就是用女性体液为郭举人泡枣养生,的确像一个玩偶尤物。
年轻体壮的长工黑娃到来之后,唤醒了她被压抑的生命本能。她主动勾引了正处于性蒙昧状态的黑娃,老实本分的黑娃在体会到生命的激情与身体的愉悦之后,产生了敢于突破一切束缚的能量和勇气。
而田小娥也由于身体得到满足之后,与黑娃产生了所谓的“两情相悦”的“心灵之爱”。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正常女人与一个正常男人的正常家庭生活,但在此前,田小娥从未真正得到过来自男性的温柔与抚慰。
传统儒家文化赋予女性的婚姻价值观便是,本分克己的与男性厮守终生,如果男人死了,女人一辈子守活寡更能展现女性“高尚”的妇德。但传统宗法社会对女性的贞操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一个女人一旦为了追求性快乐而失去贞操,她便永远失去了身份和尊严。
所以,对于田小娥来说,她要守活寡只能守着郭举人,而不能是别的男人。田小娥悲剧的开始在于,从她主动诱惑黑娃那一刻起,她就被男权主宰的宗法社会彻底放逐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论她如何挣扎,她也不可能有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她与黑娃偷情东窗事发后,被郭举人逐出了家门。田小娥的行为没有得到父亲的理解和容纳,同样黑娃也一样,带着田小娥返回白鹿村后,也一样吃了闭门羹。无奈之下的他们只好屈居于村外的破窑洞。
而令田小娥雪上加霜的是,不安分的黑娃搞暴动出逃后成了要犯,为了救黑娃,也为了活下去,田小娥被迫委身于鹿子霖,在其挑唆威逼之下,又去勾引白孝文。最终被公公鹿三当成“害人精”用梭镖从背后戳死,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在田小娥诚心诚意为黑娃付出的时候,在守护着他们的“爱情”家园的时候,黑娃又在哪里呢?
黑娃在疯狂的成长和叛逆,办农协、搞暴动,之后远走他乡,先当红军后又落草为寇,再后来归顺了保安团。经过了人生的曲折后,他对生活有了深刻的体验。他娶了高秀才的女儿高玉凤,风光的衣锦还乡,在祖宗祠堂前,痛彻心肺的忏悔自己的罪过。他拜朱先生为师,说要学为好人,至此完成了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形象。
那个曾经说过要与杀死田小娥的凶手父亲断绝父子关系的黑娃,最后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在与高玉凤的新婚之夜里,他认为也是作者认为,那才是一个真正安全而又可靠的美好婚姻。最终作者释放出一个信号,走进传统婚姻,学会控制原欲,才能修身与齐家。
田小娥只不过是黑娃成长道路上的一段风景,并且那段风景最终也没有得到黑娃任何的怜悯与同情。黑娃回归白鹿村,在拜谢了所有的村民后,他始终没有想过到村东头崖上去看一眼被压在六棱塔下的田小娥。
在田小娥的心里,她所理解的爱情是为对方不顾一切地付出,即使被鹿子霖欺骗,她也不后悔。她的爱情是炽热激烈的,但这样的爱情显然在黑娃身上是没有的。如果说田小娥身上的爱情,也只是在满足了身体欲望之后,在情感的需求下,自己在无形中幻化出的一个与之相爱的对象,恰好套在黑娃身上。说白了就是单相思,愚蠢的一厢情愿式的付出。
田小娥与白孝文之间的“苟且”白孝文的人物形象与黑娃几乎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黑娃与田小娥之间的生命原欲,让他为此放弃了一切羁绊,激起了他的生命活力与强力,使他从一个温驯的出卖苦力的农家子弟变为土匪,再由一个“土匪坯子”转变为一个真心向学,并发誓“学为好人”的浪子回归者。
而白孝文却是在与田小娥的苟且之下,从一个父辈眼中的佼佼者,逐渐沦为一个自甘堕落,没有家庭责任感,丧失理性坏了良心的不肖子。因为田小娥,白孝文失去了继承族长的资格,也错失了一个一帆风顺的人生。
但是,白孝文在田小娥身上找回了男人的尊严和自信,那是他曾经丢失在传统禁欲文化之下的另一个生命。他有没有爱过田小娥,回答是肯定的,那么田小娥有没有爱过他,这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受传统价值观的驱使,田小娥本身有诸多矛盾的地方。她一方面希望得到黑娃父亲鹿三的认可,甘心情愿的为他做这做那,希望得到如传统女性那样的家族地位。但另一方面,在生存面前,她又不得不委身于其他男人,不幸卷入白鹿两大家族的恩怨之中。
她和白孝文在一起,纯属受鹿子霖的蛊惑和利用,如果白孝文不是白嘉轩的儿子,他根本不会走进田小娥的生活。
白孝文实际上很单纯,连结了婚如何同媳妇圆房都不知道,在没有堕落前,他实际上是一个没有生活阅历的人,是一个缺乏人生历练的人,是一个思格性格都不成熟的生瓜蛋子。他经不起诱惑,更经不起人生的挫折。
在受到田小娥的诱惑之后,在祠堂里接受惩罚时,他虽然身体上感到痛苦,但精神上却是富足的,他庆幸自己没有走上父亲和弟弟的老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白孝文都以与田小娥在一起为荣,把家产变卖后都交给她打理。而对于自己的合法妻子,白孝文则显示出了人性最为冷酷的一面,眼睁睁看着她饿死。
白孝文有罪,他因情迷性,丧失了理性之后,在自甘堕落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再度回归理性,但却是坏了良心的,这是社会和人生的一大悲剧。
他对田小娥的爱更多是身体上的迷恋,绝非真正意义上的爱情,而田小娥对他远比上对黑娃的钟情。
不论是黑娃还是白孝文,他们都曾叫嚣着为田小娥报仇,也都曾跪在祖宗祠堂面前悔过,但他们都没有想着捣毁那座象征意义的六棱塔,好让田小娥早日超生。实际上,在骨子里,他们与白嘉轩差不多,说白了,没有哪个男人会真正接受一个“荡妇”田小娥的爱与青春。
正如有位学者所言,无论贫富、老幼、官匪,无论是礼教世家之子还是粗矿乡野的小痞子,各式各样的男人,各种各样的政治、文化力量,都只围绕她的身体转,而谁也没有在乎过她的想法,包括作家在内。
《白鹿原》里田小娥一生经历了四个男人,为什么最爱她的人不是黑娃而是白孝文?
《白鹿原》中,田小娥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女子。她没有像冷秋月那样默默忍受封建桎梏的迫害,因为得不到男人的爱抚和情欲而精神失常,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冷血地毒杀。田小娥选择了反抗,但是她的反抗并不彻底。无论是情欲的渴望,还是生存的需要,她的抗争与其说是自发的个人灵性觉醒,不如说是基于身体欲望的一种本能。
田小娥一生经历过四个男人。她委身于郭举人和鹿子霖,是因为遭受逼迫的屈服;而她对黑娃和白孝文的引诱,则是出于心甘情愿。
当她还是女儿身的时候,就被父母卖给了将军寨的一位大财东郭举人做小妾。郭举人都快七十岁了,老得可以做她爷爷。一个这样的糟老头子因为有钱有势而纳小妾,代表了封建社会男权对女性的无端迫害。郭举人力不从心,不能拥有她的身子,却通过“泡枣子”的方式对她实施虐待,简直让人感到恶心。田小娥的报复,则是把枣子泡在尿液里送去给郭举人吃。
不仅如此,田小娥还要遭受郭举人正房夫人的嫉妒和排挤。她在郭家的地位,甚至连一个普通丫鬟都不如。一方面要低声下气地服侍老爷和太太,另一方面还要和下人一样给长工们做饭。
在这样一个毫无情感的火坑里,田小娥活得像一条狗一样。所以当作为穷苦的麦客黑娃出现,她地将黑娃视为自己摆脱当前恶劣生活的一根救命稻草。
黑娃成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田小娥毫不犹豫地将黑娃引诱到了自己的炕上,在郭家当小妾的田小娥实际上是没有性生活的,她对黑娃的引诱。表面上看似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实际上更多地是满足自己身体欲望的一种解脱。两个年轻男女因为欲望而结合,很难说这其中有多少爱情的成分存在。
与黑娃偷情东窗事发,田小娥被郭举人一纸休书撵回了娘家。黑娃再次找上门来,黑娃对田小娥的眷恋,掺杂了模糊的爱情和肉欲的渴望。因为女儿做下了丢脸丧德的丑事,他的父亲田秀才气得一病不起,田小娥的父母只希望赶快把她打发出门,断绝亲情关系。
在这样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田小娥的选择就是跟着黑娃走。黑娃成了她在时间唯一的希望,所幸的是,她终于摆脱了先前那个火坑里卑劣的生活。
但是她依然不被封建礼教所宽容。与黑娃一起回到白鹿村,族长白嘉轩拒绝他们进入祠堂举办婚礼,黑娃的父亲鹿三甚至以断绝父子关系威胁黑娃离开她。黑娃顶住了压力,他并没有抛弃她,而是选择和她相依为命,两个人在村东头的一间破窑洞里安下了家。
这一时期,恐怕是田小娥短暂的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她终于有了一个爱她疼她的丈夫,这个男人为了她,甚至不惜背叛全世界。他们过着幸福而安稳的夫妻生活,但是很快,黑娃就离开了她。
黑娃因为跟着好兄弟鹿兆鹏闹革命失败了,不得不逃走。黑娃离开后,只回来过两次。第一次,是因为黑娃所在部队开拔,他回来给小娥送往后生活的银元。第二次,黑娃当了土匪之后,在大饥荒时期打劫了富户后给小娥送来粮食。此时小娥,已经死了。
因为黑娃的离开,失去了依靠的小娥找到了村里有钱有势的鹿子霖。鹿子霖威逼利诱下强奸了小娥,她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和这个可以做自己父亲的老男人勾搭成奸。这是她人生最为灰暗的时期,和鹿子霖的不伦关系,其实与当郭举人的小妾没有分别。
田小娥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虽然有着天仙一般的美貌绝色,却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只有依靠男人,她才能活下去。不仅在封建社会,其实在当今社会,很多女人和田小娥一样,离开了男人就无法独立生活,这导致了她们的人生悲剧。
田小娥为了报复白家对她伤及风化的惩罚,引诱了白孝文。一开始或许她从未想过,这个男人将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或者说,白孝文将是唯一从心底里爱过田小娥的人。
白鹿原发生了大饥荒,白孝文踢房卖地,只是为了能够和田小娥呆在那口破窑洞里,享受短暂的幸福快乐。这期间他的原配夫人活活被饿死,白孝文也没觉得伤心,似乎只要和小娥在一起,就如同拥有了全世界。两人很快将白孝文卖房卖地的钱挥霍一空,白孝文因此沦为叫花子,可是他一点也不后悔。
白孝文讨饭去后,窑洞里只剩下了在饥寒交迫下虚弱无力的田小娥一个人。她生命中的四个男人,无论是她所憎恨的郭举人和鹿子霖,还是她爱过的黑娃和白孝文,都不存在了。没有了男人,田小娥的下场将是被饿死。命运弄人,黑娃的父亲鹿三杀死了她。
田小娥死后,当了土匪的黑娃回到白鹿原。杀妻仇人是自己的父亲,黑娃唯一能做的,就是和父亲鹿三断绝父子关系,以此让九泉之下的小娥明心。可是黑娃甚至都没有走进那口他们曾经生活的窑洞,再看小娥的尸骨一眼。反而是重新回到白鹿原上的白孝文,翻窗进入那口摇摇欲坠的破窑洞,抱着小娥的尸骨哭得伤心欲绝。
白孝文来到窑洞里,看到昔日温热的肉体,已经只剩下一具白骨,他哇的一声哭晕了过去。为什么说白孝文比黑娃更爱田小娥,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后来黑娃率领土匪弟兄投诚之后,学为好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黑娃回到白鹿原上认祖归宗,人们都好奇黑娃会不会回到村东头他曾经和小娥生活的那个窑洞去祭奠小娥,可是直到黑娃离开,他甚至都没有往东边看一眼。
黑娃其实是个很无情的人,田小娥在他离开之后,一直在苦苦等待他归来。可是黑娃一去不回,似乎从他离开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抛弃了这个曾经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妻子。
《白鹿原》里田小娥一生经历了四个男人,为什么最爱她的人不是黑娃而是白孝文?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一生中跟4个男人发生过关系。在本质上,田小娥是一个传统女性,但骨子里却有些不安分守己,在封建社会男权制度下,她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能以自己的身体做筹码,从良家妇女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荡妇,以及颇有心机的女人,她想利用男人来上位,换来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但得到的却是一幕幕心酸和悲剧。
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她无力攻破封建社会坚固的堡垒,无力改变自身命运,只能以死亡来告终。
田小娥第一个男人是郭财东,她是作为郭财东小妾身份跟其发生关系的。两人毫无情感可言,完全是尽一种义务。郭财东给田小娥吃喝住用行,她只管陪睡,帮人家干活。在郭财东眼里,田小娥跟家里养的一只牲口没有什么区别,主人养你,你必须为主人干活,就这么简单。
第二个男人是鹿黑娃。黑娃是郭财东家里的长工,跟田小娥年龄相仿。黑娃身上充满了野性和叛逆性,同时,黑娃还具有男子汉那种敢作敢为、顶天立地的气概。这对自小囚禁在郭财东家的田小娥来说,极具诱惑力。所以,田小娥以飞蛾扑火的姿态跟黑娃私奔,他们屈身在破窑洞中,疯狂做爱,似乎是补偿生活对他们的亏欠。
可以说,田小娥在内心里是爱黑娃的,在黑娃眼里,也有喜欢田小娥的成分,但更多的只是把田小娥当做体验男欢女爱的工具,在精神上他可以满足田小娥,但在物质上,他不能。
第三个男人是鹿子霖。这是白鹿原上的二把手,拥有较高权利和地位。田小娥为了拯救自己心爱的男人黑娃,委身于老男人鹿子霖,跟他发生关系,在本质上,他们之间没有感情可言,是一种性和权利的相互交换,相互利用而已。
第四个男人是白孝文。白孝文的父亲白嘉轩是白鹿原上的一把手,拥有很高权威,白孝文是一个有新思想的人,长期处在父亲道貌岸然的淫威下,一直按照父亲的安排来生活,心中逐渐滋生了叛逆性格,对那套封建礼制非常痛恨,但迫于父亲的权威,他无法找到释放的缺口。
认识田小娥后,白孝文似乎找到了人生知己,他非常欣赏田小娥的反抗精神。为了田小娥,他放弃继承家业的机会,冒着被赶出家门的风险,义无反顾地跟田小娥做了一对野鸳鸯。为了满足田小娥的欲望,白孝文不惜散尽家财,让其在鸦片的烟雾中飘飘欲仙,大有“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的架势。从这一点来看,白孝文对田小娥是真爱,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的付出上,白孝文都是四个男人中为田小娥付出最多的一个。
《白鹿原》里田小娥一生经历了四个男人,为什么最爱她的人不是黑娃而是白孝文?
《白鹿原》中,田小娥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女子。她没有像冷秋月那样默默忍受封建桎梏的迫害,因为得不到男人的爱抚和情欲而精神失常,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冷血地毒杀。田小娥选择了反抗,但是她的反抗并不彻底。无论是情欲的渴望,还是生存的需要,她的抗争与其说是自发的个人灵性觉醒,不如说是基于身体欲望的一种本能。
田小娥一生经历过四个男人。她委身于郭举人和鹿子霖,是因为遭受逼迫的屈服;而她对黑娃和白孝文的引诱,则是出于心甘情愿。
当她还是女儿身的时候,就被父母卖给了将军寨的一位大财东郭举人做小妾。郭举人都快七十岁了,老得可以做她爷爷。一个这样的糟老头子因为有钱有势而纳小妾,代表了封建社会男权对女性的无端迫害。郭举人力不从心,不能拥有她的身子,却通过“泡枣子”的方式对她实施虐待,简直让人感到恶心。田小娥的报复,则是把枣子泡在尿液里送去给郭举人吃。
不仅如此,田小娥还要遭受郭举人正房夫人的嫉妒和排挤。她在郭家的地位,甚至连一个普通丫鬟都不如。一方面要低声下气地服侍老爷和太太,另一方面还要和下人一样给长工们做饭。
在这样一个毫无情感的火坑里,田小娥活得像一条狗一样。所以当作为穷苦的麦客黑娃出现,她地将黑娃视为自己摆脱当前恶劣生活的一根救命稻草。
黑娃成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田小娥毫不犹豫地将黑娃引诱到了自己的炕上,在郭家当小妾的田小娥实际上是没有性生活的,她对黑娃的引诱。表面上看似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实际上更多地是满足自己身体欲望的一种解脱。两个年轻男女因为欲望而结合,很难说这其中有多少爱情的成分存在。
与黑娃偷情东窗事发,田小娥被郭举人一纸休书撵回了娘家。黑娃再次找上门来,黑娃对田小娥的眷恋,掺杂了模糊的爱情和肉欲的渴望。因为女儿做下了丢脸丧德的丑事,他的父亲田秀才气得一病不起,田小娥的父母只希望赶快把她打发出门,断绝亲情关系。
在这样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田小娥的选择就是跟着黑娃走。黑娃成了她在时间唯一的希望,所幸的是,她终于摆脱了先前那个火坑里卑劣的生活。
但是她依然不被封建礼教所宽容。与黑娃一起回到白鹿村,族长白嘉轩拒绝他们进入祠堂举办婚礼,黑娃的父亲鹿三甚至以断绝父子关系威胁黑娃离开她。黑娃顶住了压力,他并没有抛弃她,而是选择和她相依为命,两个人在村东头的一间破窑洞里安下了家。
这一时期,恐怕是田小娥短暂的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她终于有了一个爱她疼她的丈夫,这个男人为了她,甚至不惜背叛全世界。他们过着幸福而安稳的夫妻生活,但是很快,黑娃就离开了她。
黑娃因为跟着好兄弟鹿兆鹏闹革命失败了,不得不逃走。黑娃离开后,只回来过两次。第一次,是因为黑娃所在部队开拔,他回来给小娥送往后生活的银元。第二次,黑娃当了土匪之后,在大饥荒时期打劫了富户后给小娥送来粮食。此时小娥,已经死了。
因为黑娃的离开,失去了依靠的小娥找到了村里有钱有势的鹿子霖。鹿子霖威逼利诱下强奸了小娥,她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和这个可以做自己父亲的老男人勾搭成奸。这是她人生最为灰暗的时期,和鹿子霖的不伦关系,其实与当郭举人的小妾没有分别。
田小娥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虽然有着天仙一般的美貌绝色,却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只有依靠男人,她才能活下去。不仅在封建社会,其实在当今社会,很多女人和田小娥一样,离开了男人就无法独立生活,这导致了她们的人生悲剧。
田小娥为了报复白家对她伤及风化的惩罚,引诱了白孝文。一开始或许她从未想过,这个男人将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或者说,白孝文将是唯一从心底里爱过田小娥的人。
白鹿原发生了大饥荒,白孝文踢房卖地,只是为了能够和田小娥呆在那口破窑洞里,享受短暂的幸福快乐。这期间他的原配夫人活活被饿死,白孝文也没觉得伤心,似乎只要和小娥在一起,就如同拥有了全世界。两人很快将白孝文卖房卖地的钱挥霍一空,白孝文因此沦为叫花子,可是他一点也不后悔。
白孝文讨饭去后,窑洞里只剩下了在饥寒交迫下虚弱无力的田小娥一个人。她生命中的四个男人,无论是她所憎恨的郭举人和鹿子霖,还是她爱过的黑娃和白孝文,都不存在了。没有了男人,田小娥的下场将是被饿死。命运弄人,黑娃的父亲鹿三杀死了她。
田小娥死后,当了土匪的黑娃回到白鹿原。杀妻仇人是自己的父亲,黑娃唯一能做的,就是和父亲鹿三断绝父子关系,以此让九泉之下的小娥明心。可是黑娃甚至都没有走进那口他们曾经生活的窑洞,再看小娥的尸骨一眼。反而是重新回到白鹿原上的白孝文,翻窗进入那口摇摇欲坠的破窑洞,抱着小娥的尸骨哭得伤心欲绝。
白孝文来到窑洞里,看到昔日温热的肉体,已经只剩下一具白骨,他哇的一声哭晕了过去。为什么说白孝文比黑娃更爱田小娥,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后来黑娃率领土匪弟兄投诚之后,学为好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黑娃回到白鹿原上认祖归宗,人们都好奇黑娃会不会回到村东头他曾经和小娥生活的那个窑洞去祭奠小娥,可是直到黑娃离开,他甚至都没有往东边看一眼。
黑娃其实是个很无情的人,田小娥在他离开之后,一直在苦苦等待他归来。可是黑娃一去不回,似乎从他离开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抛弃了这个曾经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妻子。
END.
专注经典文学作品,我是博书君,欢迎关注。
《白鹿原》里田小娥一生经历了四个男人,为什么最爱她的人不是黑娃而是白孝文?
在田小娥的问题上,貌似黑娃和白孝文都是更爱自己多一点在此不防设问一下:如何判断白孝文最爱田小娥呢?好像找不到依据哦。但在田小娥生死攸关的一些关键点,可以看出两个男人貌似都更爱自己多一点。因为在情感、生死和事业关口,白孝文和黑娃均选择了事业和保存自己。
(一)黑娃农协失败后,田福贤到处抓他。鹿兆鹏给他介绍了习旅长的部队,黑娃为了保命,把田小娥扔在窑洞就走了。
(二)后来,黑娃当了习旅长的警卫,经旅长允许,夜里回到窑洞跟田小娥重逢。如果说黑娃当年为了躲避田福贤等人,跑命要紧,不得已把田小娥撩在了荒野里。
(三)那么,这次回来时,田小娥问他在哪里并央求黑娃带她走,说自己啥苦都能吃,黑娃觉得带个女人去打仗不方便,没有同意。
(四)试想凭着黑“慌慌鬼”的个性,以及前不怕虎后不怕狼的狠劲,应该是不顾三七二十一带着田小娥上路的,但黑娃还是独自走了。后来,又传说死在了战场上。
(五)重点来了,鹿子霖就是在黑娃逃跑时趁机占有了田小娥,而田小娥也是在听说黑娃死了以后,万念俱灰,同时也在鹿子霖的撺掇下,为了报复白嘉轩把白孝文“勾引”了。
(六)再看白孝文的行动。不成想白孝文为了田小娥不惜跟家里断绝了关系,白嘉轩在祠堂拿刺刷打了他以后,他不但没和田小娥分开,反而让他更加光明正大地走进了田小娥的窑里。
(七)后来赶上饥荒,白孝文又是卖房又是卖地,而且书里的白孝文把卖房卖地的钱都周济给了田小娥,自己的媳妇却生生饿死了。
(八)最后,白孝文也到了要饭的境地,书中的他在每次要到一点吃食以后,心里都想着给田小娥留点,可每次他都忍不住自己吃完了。
(九)当他这次又到了白鹿原,和讨饭的人一起去领舍饭的时候,被鹿子霖看到了。书中的鹿子霖趁机把白孝文拉进了赈济所,想着把白孝文的落魄样在田福贤等人面前展览一番,于是自己假模假样地装仁慈给白孝文拿了些吃食。
(十)这时,鹿子霖的行为被在场的朱先生制止了,并要求大家和白孝文一起去领舍饭吃,鹿子霖难堪之际灵机一动,在田福贤那里给白孝文求了一个县保安大队的名额。
(十一)白孝文此时本想先回去告诉已经怀孕、却饿得奄奄一息的田小娥一声,但鹿子霖赶紧拦住白孝文,哄骗他,去晚了名额就没了。
(十二)此时犹豫中的白孝文,还是选择了奔赴前程要紧。而田小娥的悲剧就是这么发生的,已经饿得浑身无力的田小娥,就在黑夜被鹿三杀死了。
(十三)黑娃离开时,田小娥处于危险境地,一是男人鹿子霖、狗蛋等人对她美貌的垂涎;二是在荒野里随时都有可能被豺狼虎豹吃掉;三是田福贤、白嘉轩等人对她施于的酷刑,分分钟都可能死掉。而白孝文离开时,田小娥却怀着他的娃,饿得几乎不省人事,不但左等右等没有白孝文的消息,还在夜里让鹿三拿梭镖彻底杀死了 。
(十四)事后,虽然两个人对田小娥的死都有过深深的自责,白孝文在田小娥窑前动情地大哭了一场,黑娃也到处找人替她报仇。但惨剧已经发生了,从他俩的表现上来看,也很难说白孝文比黑娃更爱田小娥。
综上,白孝文比黑娃更爱田小娥?貌似找不到充足的理由。或许只能看他们面对情感、生死、事业和保存自己时,两个人做了怎样的选择。因此,哪个最爱田小娥,请诸君自行判断。《白鹿原》里田小娥一生经历了四个男人,为什么最爱她的人不是黑娃而是白孝文?
谁说的?最爱田小娥的不是白孝文,而是黑娃。
我不是爱唱反腔,题主,对不住,你的问题不敢苛同。
不管是原创小说还是改编的电视剧,给我实实在在的感觉,黑娃比白孝文更爱田小娥。
田小娥一生经历了四个男人,直白点说就是跟四个男人有性关系。这四人分别是郭举人,黑娃,鹿子霖,白孝文。郭举人和鹿子霖在我眼中就是个人渣,他们根本不配说“爱”。都是把小娥当着泄欲,利用的工具。不说他俩。
说说黑娃和白孝文。
黑娃和小娥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原始的爱,身在郭家扛工的黑娃,被身为郭家小妾的小娥“勾引”上坑,可以说俩人都是心甘情愿的,这时俩人还谈不上爱情。只能说是男欢女爱对性极度渴求的一种本能,一次性的发泄。随着俩人接触加深,了解增多,彼此竞都爱上了对方。
黑娃对小娥的爱是深沉的,这才有了后来的私奔。黑娃从小叛逆,骨子里有一种反叛精神,可一直没有渲泄口,缘于他对小娥的爱,他才顶着父亲脱离父子关系的压力,族人驱逐出族的威胁,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跟小娥在一起,我行我素,那怕住破密洞,被赶出族群也心甘情愿。
之所以说黑娃最爱小娥,还在于他爱的高大。爱一个人不是拥有她,而是在于让她过得幸福,当他当土匪觉得自己不能给小娥安定的环境,足够的幸福时,为了不连累小娥,他果断地退出。当一次晚上回窑洞送钱时,意外地撞上了小娥跟白孝文在一起。他没有进屋,没有发泄,而是站在屋外对另一个男人说出了一般男人说不出的爱情誓言。为了小娥的幸福,果断放手。
反观白孝文,长期处在父亲“高、大、尚”的阴影之下,缺失人格独立性,虽有反抗精神,但没有反叛勇气。他和小娥爱情,归功于鹿子霖的陷害,也就是鹿子霖的这一“杰作”导致了白孝文反叛的暴发。他和小娥的爱情实际上是两个空虚,寂寞心灵的一个补偿和慰藉。这时流传黑娃闹革命战死。小娥失去了依靠,无依无助,但她要生存,生活,封建社会的女性心中,男人是天、男人是地,她需要男人。而此时的白孝文,因和小娥的丑事,被父亲白家轩鞭仗,赶出了家门。两个沦落人惺惺相惜,同病相连。虽然后来白孝文为了小娥,不惜倾家荡产,在后来抱着小娥尸首痛苦流涕,貌视真爱小娥,是为了小娥,其实白孝文所作的一切有很大成份是给父亲白家轩看的,其目的就是报复。白孝文自甘堕落,就是让父亲丢丑,难堪。
白孝文给小娥的爱大多在面上,满足小娥的一切嗜好,私欲,包括吸食鸦片,而黑娃是从精神,物质上给予小娥的爱,爱的轰烈,爱的深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