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将薛宝钗当做情敌,为何对跟宝玉关系亲密的妙玉却不管不问?

林黛玉把薛宝钗当作情敌,主要是由于薛宝钗向身上有金,宝玉身上有玉来佩,她恐惧的是传说中的“金玉良缘”,而妙玉本身在佛门,又与黛玉志趣相投,两人都是宝玉的知己,不可能成为情敌。

品性相同皆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何来嫉妒之说?

我们来看这三个人的名字林黛玉、贾宝玉、妙玉,名字中都带有一个“玉”字,这说明什么呢?作者在写这三个人的时候,在他们三人身上赋予了相同的气质,即“玉”的气质。但是他们身上的“玉”性都是表面的,而石性才是他们的本质。

林黛玉和妙玉不论从身世还是性情都极为相似,比如说到孤高自傲,妙玉比黛玉还要高出几倍,可以说,除了宝玉,没有第二个人能用她喝过的茶杯喝茶,刘姥姥喝过的茶杯都没有资格放在她屋里,这简直到了“洁癖”的程度。

作者还赋予她们相同的生活情趣,她们两人都具有诗性之美,都是诗中高手,各自都有一个徒弟,黛玉的徒弟是香菱,妙玉的徒弟是邢岫烟。而且她们一个擅长下棋,一个精通抚琴,居住的地方都是幽静之地,一个在竹林深处,一个在红尘之外。对于生命都持悲观的态度,妙玉的名言是“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黛玉则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在她们的身上,都体现出道家的超脱风范。

她们二人彼此都很了解对方,要些梅花,黛玉知道唯有宝玉一人去才能得,人去多了反得不了。这样的了解程度难道还不够是默认的知己吗?

话说这 “万两黄金容易得 知己一个也难求”,林黛玉不吃妙玉的醋,正是基于对妙玉足够的了解,根本无须担心。

佛性是最好的天然屏障

林黛玉、贾宝玉、妙玉这三个人不仅名字都带玉,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佛缘。黛玉和妙玉的身世几乎如出一辙,两人就好像互为影子,不同的是,一个从了和尚的话入了佛门,一个没听和尚的话离了家还见到了贾宝玉,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林黛玉和妙玉身上的佛性都很浅,与佛的缘分都不足,而贾宝玉才是真正具有佛缘的人,他的从佛之路比较符合修行的过程,经历了人生的一个幻灭的过程,思想上达到了真正的悟“空”。

而我们看到最终的结局也是这样,林黛玉泪尽而亡,妙玉被人掳走,唯有贾宝玉真正的入了空门。妙玉在佛门时,林黛玉和贾宝玉在佛门之外,贾宝玉在佛门时,妙玉和林黛玉到了佛门之外,他们共同拥有的佛性天然的将他们隔离开来,谁都靠近不了谁。

与“金玉良缘”的力量相比,妙玉根本不算什么

拿妙玉和“金玉良缘”相比,实在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没有什么可比性。“金玉良缘”的背后是一个强大的团队,并且这个团队是内外兼有的。外有薛姨妈,内有王夫人,薛王两大家族皆参与其中,人为的可能性太大了。

相比之下,一个与黛玉身世相同的妙玉,即使妙玉有爱慕贾宝玉之心,她们也不可能成为情敌。假设妙玉要参与其中,那么妙玉首先要背上一个很大的罪名,就是身在佛门,六根不净。那么贾府会怎么处理她,她与贾府可是非亲非故的,说撵出去也就撵出去了。

但是金玉良缘的女主人薛宝钗就不一样了,她与贾府有亲戚关系,而且她本人在贾府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从主子到丫环都说她的好,而且我们也看到了,薛宝钗嫁入贾府几乎是没有人反对的。这就是口碑和实力的可怕之处。

而林黛玉寄居贾府,一缺殷实的家境作后盾,二缺有实力的亲戚作保障,三缺口碑,她的劣势她自己早已看清,对贾府的态度似乎也早在预料当中,只不过心底还存有一丝幻想,这点幻想就寄托在贾宝玉身上,没想到,到最后,贾宝玉也背叛了她,谁能认错新娘,这样艺术的写法实在太过离奇,千古也就只有一个贾宝玉。

因此,从心理上讲,林黛玉根本不用去担心妙玉与宝玉的八卦新闻,倒是把心思拿来对付“金玉良缘”是正经啊

综上所述,三点原因分析出,妙玉与黛玉有共同的品性,与贾宝玉都称得上是志同道合的知己,彼此心灵相通,她们身上共同的佛性注定与贾宝玉都是有缘无份。况且相比妙玉,林黛玉更担心金玉良缘的发生,这才是来自现实最可怕的力量。

林黛玉将薛宝钗当做情敌,为何对跟宝玉关系亲密的妙玉却不管不问?

大家好,我是醉吟扶夷。在《红楼梦》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这对欢喜冤家本是青梅竹马,感情很是亲厚;但自从薛宝钗到来之后,林黛玉便常常吃醋,对薛宝钗也是充满了敌意与戒备;但令人奇怪的是,林黛玉明知妙玉对贾宝玉也有好感,却从不介怀,这是什么缘故呢?

我认为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薛宝钗各方面都很优秀,且具备与贾宝玉婚配的条件,她对林黛玉来说是个很大的威胁;

林黛玉自从进入贾府后,就在贾母的安排下,吃住都和贾宝玉在一起,二人形影不离,感情非常深厚;但是,自从薛宝钗来了后,宝黛二人的感情就出现了裂痕;

《红楼梦》第八回中,贾宝玉探病薛宝钗,林黛玉紧跟着也去了,难道这真的只是巧合吗?“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作者一个”酸“字,便将林黛玉的“小心思”写了个明明白白。

那么,为什么贾宝玉只是简单地去薛宝钗处探病,林黛玉便如临大敌,急忙跟着去查看?林黛玉她担心的是什么?她“酸”的又是什么呢?

  • 薛宝钗十分优秀:《红楼梦》书中交待说,自薛宝钗到了贾家后,“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这明摆着是说宝钗比黛玉要更漂亮哇!更何况“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也就是说,宝钗性格好、会做人!一个女孩,见到另一个比自己更漂亮、更讨人喜欢的女孩会有什么反应呢?更何况本来只会哄林妹妹开心的贾宝玉也开始情不自禁地被薛宝钗所吸引,换做是谁,恐怕都要急了吧?所以说,林黛玉要是心里一点也不担心、不吃醋,那才奇怪呢!

  • “金玉良缘”作梗:要说薛家进京后,不住自家的房子偏要借住贾家,这么反常的举动不是别有居心,恐怕谁都不会相信;果然,不久之后,“金玉良缘”之论不胫而走,传遍了贾府上下;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可不是正巧有玉来配?反观林黛玉自身,父母双亡的一介孤女,寄居在外祖母家,无人能替她作主婚姻大事,这让她如何内心不充满了自卑和焦虑呢?

  • 贾宝玉的心意有所动摇:如果说薛宝钗再如何地优秀,薛家人再如何地编造“金玉良缘”,贾宝玉的心意始终稳如泰山,那么林黛玉大可不必心慌;但是,贾宝玉在看到薛宝钗那“雪白一段酥臂”后,他是怎样的反应呢?贾宝玉当场就“怔”住了,而且还动了想要“摸一摸”的心思;巧的是,此情此景恰恰落在林黛玉的眼中,这让林黛玉更加的不自信起来。

小结:薛宝钗样貌端庄,举止得体,为人随和讨喜,背后又有整个薛家做靠山,这样的条件是林黛玉不能比拟的;更何况,薛家想与贾家结亲的意愿表达得非常明显和强烈,连贾宝玉的心思也被薛宝钗所吸引,面对如此强大的威胁,如此强劲的对手,敏感自卑的林黛玉很自然地将薛宝钗当做了情敌,处处针锋相对;如此,林黛玉小女儿家情窦初开、患得患失的心思,被《红楼梦》的作者描摹得十分细腻传神。

原因之二:妙玉虽出色,却是出家人,从身份上就失去了与贾宝玉婚配的资格,她对林黛玉构成不了任何威胁;

芦雪庵联诗,贾宝玉落第,被罚去妙玉的栊翠庵讨红梅,李纨好意命人跟着贾宝玉,却被黛玉拦住了,为什么呢?

黛玉说的这句话信息量非常大,而且值得玩味的是,偏这句话还是出自所有人都认为爱耍小性子、小气的黛玉之口。

以林黛玉的冰雪聪明,自然知道妙玉待贾宝玉和别人不同,而这不同的原因她也知道;但是为什么贾宝玉探病薛宝钗她要跟着,贾宝玉向妙玉讨要红梅她反而拦着呢?

原因有二。

  • 第一层原因,是因为林黛玉知道贾宝玉和妙玉永无可能;妙玉固然是个才华相貌样样都是上佳的女子,年龄也与贾宝玉相当,却因为是出家人的身份,永远不可能和贾宝玉有任何婚配上的可能;既然妙玉对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感情没有任何威肋,那么,林黛玉也不可能对妙玉产生敌对情绪;因此,纵然林黛玉知晓妙玉的心思,却只当作不知;非但如此,林黛玉对妙玉还保留了充分理解的与尊重。

  • 第二层原因,是因为在林黛玉知晓妙玉的心思,而这份心思最终无处安排的情况下,善良的黛玉对妙玉产生了同情和怜惜之情;故此,她愿意在安全范围之内稍稍地成全一回那个枯守在佛前的女子,让她的青春不至于太过冷清与孤寂。

小结:林黛玉在《红楼梦》的情榜中是“情情”,这在她处理贾宝玉和妙玉之间的关系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她本人失去了双亲,投靠在贾府,过着“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却能推已及人,对同是寄居贾家的妙玉产生了可贵的同理心,这种品质,是非常难得的。总结:《红楼梦》在第一回中就曾开宗明义,说本书“大旨谈情”,而这“情”又各有不同;贾宝玉的“博爱之情”,林黛玉的“至情”,薛宝钗的“冷情”无一不在作者的笔下一一精彩呈现;作者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和妙玉等人之间情感纠葛的描写,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读来令人口齿留香,余韵悠长。

林黛玉将薛宝钗当做情敌,为何对跟宝玉关系亲密的妙玉却不管不问?

妙玉是个身在佛门,心在红尘的女子。虽然和惜春一样都是侯门之女,妙玉从小体弱多病迫不得已才出家。因此,她贪恋红尘也可以理解。

宝玉是大观园唯一的男性,也是贾家还说得过去的男性。除了宝玉妙玉接触不到其他男性,宝玉也有些佛性与妙玉的确能够沟通。

书中有两处表现妙玉的女儿心思。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妙玉便把宝钗黛玉的衣襟去喝梯己茶,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其实妙玉是有意的,如果不拉钗黛来,宝玉如何能进得禅房。。妙玉斟了一与黛玉,仍将前番自 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以器皿不同,委婉地拒绝了。妙玉便给宝玉一海,宝玉冒着被嘲笑的风险喝了一海茶。

这一切,黛玉都看在眼里。当妙玉说起泡茶水时,黛玉冷不丁问到,“这也是旧年的雨水?”这句话还被妙玉讥讽了一番。黛玉真不懂茶吗?未必,因为这时候妙玉与宝玉聊得有点亲密。黛玉的话恰好把两人叉开了。虽然从来都是黛玉讥讽他人,不见有人能斗得了黛玉。这次黛玉为什么不往心里去呢?

妙玉虽说是个妙龄才女,但毕竟是个出家人,就算女儿芳心有意,无奈身份有别。另外,宝玉委婉拒绝用妙玉的杯子极有力证明了宝玉的一片冰心。他拒绝与任何可能让林妹妹不高兴的暧昧。

林妹妹懂得宝玉的心思,也对她的情哥哥万分放心。

因此,在第五十回 芦雪庭争联即景诗 李纨想要栊翠庵的梅花,黛玉提议让宝玉去,还不让带人。黛玉不仅放心宝玉,也懂得妙玉一颗身在红尘的心。

这样,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宝玉看到妙玉那粉粉的信笺,没有掩饰反而要去潇湘馆问林妹妹如何回。妙玉的问题,不是只属于宝玉,如果这也算是问题,那是属于他们二人的。这是出于对二人感情的自信。

黛玉从来不防备妙玉,一 是妙玉的身份。二是对宝玉放心。三是 对二人感情的信心。

妙玉的身世与黛玉如出一辙,是黛玉一个分身。面对将来的自己,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忘宝玉,林妹妹如何会在意呢?

由此,可以放心宝玉与妙玉产生一丝知己般的情谊。

林黛玉将薛宝钗当做情敌,为何对跟宝玉关系亲密的妙玉却不管不问?

初看红楼梦能够看到的但就是宝黛钗三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黛玉很任性,动不动就生气就在哭,可是后来读的多了才知道处在爱情里的姑娘就是容易悲春伤秋,也许喜欢的人的一个不在乎和不重视就会让她们伤心和难过。

宝玉又是那种特别花心的性格,心里有妹妹可以见到姐姐就忘记了,因为他对爱情的不确定,黛玉一直都把宝钗当做情敌。可是却很奇怪,黛玉知道妙玉和宝玉的关系很好,甚至知道妙玉是喜欢宝玉,但是黛玉却一点都不吃醋,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薛宝钗到贾府就塑造了“金玉良缘”,她是黛玉潜在的对手

宝钗刚开始上京是打着“入宫选秀”的名义,可是她选秀的事情一直都没有定论,而且她刚到贾府就塑造了“金玉良缘”的传说,她的金锁将来要找有玉的人相配,这也就是在暗示她和宝玉之间的姻缘。而且宝钗又非常符合王夫人对儿媳妇的期待,宝钗又是王夫人的亲侄女,所以宝钗一度成为宝玉未来妻子的热门人选。

黛玉从到贾府开始,她和宝玉就是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别人是不相同的,他们小的时候或许还不懂什么叫爱情,可是随着时间的辗转两个人懵懵懂懂知道了爱情,黛玉很喜欢宝玉,可是他们之间却没有任何的信物牵绊。

宝钗看似对宝玉无意,可是她却处处制造两个人之间的联系,不管是白天黑夜都经常到访怡红院,还是为宝玉绣肚兜、时常的规劝读书,总之宝钗就是默默的喜欢着宝玉,她也常常在和黛玉暗中较劲。黛玉是直来直往的性格,所以她会把不喜欢和对宝钗的“情敌”感放在明面上,可是宝钗却不会,所以因为这样黛玉就更不喜欢宝钗了,所以时常都会怼她。

第二,妙玉是一个很孤单和坦然的女孩,黛玉也希望宝玉能够陪陪她

妙玉和宝钗是完全不同的人,妙玉的孤高冷傲比起黛玉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妙玉喜欢宝玉是光明正大的喜欢,没有掺杂任何其他的东西。

妙玉让宝玉喝自己的茶杯,给宝玉送生日拜帖,送他红梅,这些都是放在明面上的而且妙玉对宝玉的喜欢也很有限,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宝玉的身份,他们之间是不可能有任何关系的,所她的喜欢仅仅只是出于一种知己的了解和喜欢。“不负如来不负卿”,是妙玉给自己的设限,她也知道分寸在哪里。

黛玉和妙玉是好友,她们的性情中有很相似的地方,黛玉能懂妙玉的少女心,所以她也懂妙玉对宝玉的喜欢。可是黛玉真的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只要宝玉的心中对女孩子不是关于爱情的喜欢,她从来都不会介意。妙玉一个生活在清苦的寺庙里,黛玉甚至更愿意宝玉能够给与她一些关系和爱护。

第三,黛玉没有那么小气,只是宝玉的摇摆不定让她难过

其实在宝黛钗三个人的爱情故事里,看到黛玉的委屈,看到宝钗的隐藏,看到宝玉的左右摇摆,因为宝钗和黛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女孩,可是她们又都很好,所以宝玉也不知道到底要选谁。因为宝玉的摇摆不定,所以他让两个女孩子都很难过。

直到后来他明确了自己的心意,他最喜欢的人是黛玉,他对只是敬重,他们三人之前才比较好。而且后来宝钗很聪明,她主动找黛玉和解,黛玉也把她当做亲姐姐,甚至愿意两个人公平竞争,这才是黛玉的大度,只是黛玉用自己黛玉的真心换来宝玉愿意专一的对待和喜欢。黛玉后期对宝钗也很好,没有再当做情敌了,她们的关系很好,只是宝钗辜负了黛玉对她的一片赤诚。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林黛玉将薛宝钗当做情敌,为何对跟宝玉关系亲密的妙玉却不管不问?

大家好,我是云鹏,关于这个问题,本人以为主要是下面的这些原因:

妙玉是苏州人,原先祖上本来就是官宦人家,因为从小身体虚弱多病,所以后来不得不在很小的年纪仅几岁的时候就在寺里面出家,蓄发而修行,从这以后身体才渐渐好转可以活得如正常人一般。

妙玉虽然来自官宦之家,但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跟着师父长大的,妙玉本人是十分尊师礼佛的,后来她师父圆寂后,贾府的王夫人也礼佛,特别喜欢妙玉佛学知识,后面就用请帖把她请来府上,安排住在栊翠庵,从那以后逐渐就认识了大观园里面的宝玉,宝钗,黛玉,惜春等好友。尤其在和宝玉的接触中渐渐喜爱上了宝玉,但是禀着出家人的清净修为,即使心里喜欢也绝对不可能被外人看出来,更不可能和宝玉发展出什么关系。

薛宝钗,来自金陵城里面珍珠如土如铁的薛家。是金陵城显赫的四大家族之一,家里非常有钱。从小生长在这样的人家,自然气质才知也远非常人能比的。后来贾府修了大观园,她被安排住在其中一处名为蘅芜苑的地方。每天午时饭后,她的妈妈薛姨妈就会来和大家一起闲聊。宝钗和大观园里的一众姐妹看书赋词,赏花观树,过的比较开心。尤其是和宝玉的关系,有点明暗不明。宝钗本来就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学识也是不同寻常,诗词歌赋也是样样俱全,在大观园里面无论是为人处事都要更加圆润,深得人心。

林黛玉,冰雪聪明,自然是知晓这些的,所以她丝毫不忌惮妙玉和宝玉的接触,但是,薛宝钗就不同了,一开始就有金玉之说,后面,宝玉和林黛玉还有宝钗都玩的很好,宝钗也是在客观上可以和宝玉有着姻缘关系的一个人,林黛玉自然会把宝钗当做情敌了。#泛文化写作营#

林黛玉将薛宝钗当做情敌,为何对跟宝玉关系亲密的妙玉却不管不问?

林黛玉把薛宝钗当情敌这是在宝黛恋爱关系未确立前,也就是前45回之前的事情。第49回,宝玉有问过黛玉一个问题“孟光何时接了梁鸿案”,早在45回林黛玉对薛宝钗就改变了立场,这是其一。再说其二,宝玉与妙玉的关系并非有多亲密,相比袭人还差了很远呢,林黛玉同样也没有吃袭人的醋,这其中是有深意的。

林黛玉为何把薛宝钗当作情敌

首先来说其一,宝黛之爱的渊源来自于木石同盟的神话,林黛玉此生注定要与贾宝玉相遇,以一世眼泪还他的浇灌之恩。贾宝玉是神瑛侍者因凡心偶炽下凡历劫,又携带了女娲补天的顽石,因此在凡间的贾宝玉性格和思想与现世格格不入,这与他身上的石性特征相关。

石是自然的本源,在中国文化中是赋有灵性的天然之物,代表一种自然人格精神,与世无争,与佛道的出世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顽石把这种石性人格附着在贾宝玉身上,这是造成他心中只念“木石姻缘”的根本原因。同样,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她在仙界是一株植物,木与石同为自然所生,其本性具有一致性,因此她与宝玉心心相惜,思想上保持了一致,不存在沟通本质上的障碍。

在薛宝钗身上没有神话,她是世俗的代表人物,特别是她身上所带的金锁,有象征世俗世界里的功名富贵之意。而玉同样也是俗界的高贵之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与金相配恰好”门当户对“。那为什么一定要配贾宝玉?因为顽石在人间的形态是一块美玉,它逃不开世俗的禁锢,因此贾宝玉娶薛宝钗是俗界注定的姻缘,即”金玉良缘“。

林黛玉把薛宝钗当作情敌,她本身在意是”金玉良缘“这一世俗的命中注定。所以她同样也会吃史湘云的醋,因为史大姑娘身上也有一个金的象征,即金麒麟。那为何到了45回之后,她便不把薛宝钗当情敌了呢?

宝玉挨打前后,宝玉对林黛玉都说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话,也是心底的真言。32回向黛玉表白,表到一半,后半部分被袭人听了去。宝玉挨打之后,34回,宝玉再次表白,送了定情信物,这回黛玉接受了,并题诗三首,以作回应,至此二人确立了恋爱关系。对于林黛玉来说,从心理上,不再将薛宝钗当作强有力的对手,因为她已经得到了贾宝玉的心。第42回,宝黛共读西厢后,林黛玉在行酒令时用了《牡丹亭》《西厢记》里的名句,这些书在当时列为禁书,可以说薛宝钗抓住了林黛玉的把柄,但是她没有借机取笑,而好生劝慰。再到第45回,林黛玉与薛宝钗有一段窝心的交谈,这一回回目叫”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金兰之交即好友之交。实际上从42回到曹雪芹所写的80回结束,黛玉都没有再拿”金玉良缘“这个梗来取笑,而宝钗也没再讽刺宝黛。

所以说,林黛玉把薛宝钗当情敌是前45回之前的事情。

为何不把妙玉当作情敌?首先妙玉的身份已经决定了她终身的去向,她不属于俗界,同时黛玉对妙玉的品性也很了解。再加之妙玉身上也没有什么金的象征。比如芦雪庵联诗,宝玉落第被罚去向妙玉讨红梅,李纨好心还命人跟着宝玉,却是黛玉说了句,有了人反而不得了。这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对妙玉的尊重,其二,对贾宝玉的了解。其次,林黛玉身处俗界,对于俗世的礼教还是很在意的。封建社会一妻多妾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被社会附加了尊贵身份的是嫡妻和嫡出。林黛玉是大家闺秀,同样她的情敌也要有相当的身份,才有得一争,正谓棋逢对手,所以她不与袭人争风吃醋。而妙玉虽说也是细出名门,但父母双亡,一人孤苦于世上,无依无靠,同样寄居贾府,但地位上却是天上地下的。第三,她对贾宝玉相当了解,宝玉素日就是个怜香惜玉之人,她怎么会不知道。她总不会把所有与宝玉交往的女子都当情敌,还是那句话,她在意的是”金玉良缘“。以上请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