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场合,你会说自己是教师吗?又会因为是教师而感到自豪吗?
说些题外话,七十年代我母亲在家边一所学校食堂为五六位外地籍老师弄过饭,那时教师工资确实低,还不如工厂老大哥,为此司务长买菜就犯头疼,而妈妈做饭菜也犯难,中午顿顿离不了青菜烧豆腐,早晚稀饭饼就大头菜,几乎天天如此,月月如此,母亲感叹到:学校食堂伙食难搞,教书先生穷也。
我50多岁干保安时,与我同岗的田师傅曾经是位卖猪肉十多年的个体户,每当闲聊之中提及到教师,他挂在嘴边唠叨的就是,我卖肉时遇到个别老师就伤伤够够,称十块钱猪肉,挑来拣去,还像防贼一样,盯在你秤上看,害怕你短斤少两,有时能为一毛钱与你抠上老半天,卖他(她)一次猪肉的时间,要耽搁或者损失几笔生意,后来就对前来买肉的个别老师讲,今天没有好肉了,你去别处摊位买…
退休后的我每天要走步健身,路经老人聚集的小公园,就会坐下歇歇脚,看老家伙们打牌下棋,也会参与到他们的闲谈阔论当中,养老金是每天的主旋律,几位退休的教师就兴奋,教龄职称差不多,你拿的为什么比我多几百元,因为我做过中层干部,他干过校长云云,我们穷工人就很尴尬,难于启齿和掺和,只能转移话题,或者知趣地走人。
俗话说,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都是教师队伍中个别害群之马的负面行为,影响老师形象,至于老师在公共场合,说不说自己是位老师,那是你个人隐私之事,与他人无关,更不会有人强求,其次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都该有自豪感,国家重视教育,社会尊重教师,老师收入又不低于本地的公务员…
在公共场合,你会说自己是教师吗?又会因为是教师而感到自豪吗?
公众场所,我一般不会暴露自己教师的身份,那样会让我意外遭受到尊严上和交际上的麻烦。即使在有人清楚我教师身份的情况下,我都会尽量避免以教师的身份与别人交流。
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除了在学生或家长面前还有一定的权威和影响力以外,在其他人群或公众场合,作为教师,不仅极少有发言资格,而且发言也极少有影响力。
在很多民众眼里,教师无钱无权,就是一个只会教书的"孩子王"而已!
几年前,"三味"参加一次高中同学聚会,同席15位同学中,就我与另一位同学是当老师的。我俩坐在相邻位置,同学们谈得很热烈,可我俩感觉很孤独:有几位有一官半职的,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能引起同学的呼应和掌声,即使大家在谈到孩子的上学问题时,我俩插了几句,似乎没人听见一样。
我只能这样理解:不是我的说话无趣,而是我说话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如果不是同学,知根知底,我真想把"老师"🤓伪装成一个"老板"🤠!
三年前,我们老师有扶贫任务的,后来被取消了。记得最后一次我去"对象"家打移交时,我告诉他说:从今以后,你的事将由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接替。他却对我说了一句大实话:
"好啊!毕竟政府人员说话、办事比你们老师有份量!"
这种情况,"三味"一点不奇怪!
其实,我平时在处理家校联管联教问题时,就经常碰到类似家长:当家长决意与你这个老师杠上,并说出"你不就一个仔仔老师吗?"时,我就强烈预感到,这已经不是老师所能解决得了的事了!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在公共场合,你会说自己是教师吗?又会因为是教师而感到自豪吗?
我不会说我是教师的。去年家里装修房子,前期有些拆改的活,找了几个力工帮忙把垃圾运出去,看他们挺辛苦,天又热,我买了水和雪糕给他们,临别时小伙随口说了一句:大姨心眼挺好,在哪上班的?我说在学校。没想到小伙说:大姨,要知道你是老师,我肯定不接这活。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他说不爱和老师打交道。好奇怪,我们没发生什么纠纷,对工钱也没争议,不知道他何出此言。
在公共场合,你会说自己是教师吗?又会因为是教师而感到自豪吗?
一般不会,原因有以下几点:
1:自卑。
老教师都记的,1995年教师工资只有180元左右,96年翻倍,360元多一些。那时,初中未毕业的学生去城里上班,像鞋厂,每月收入超过500元。记得买一双皮鞋100多元,我省吃俭用一学期才把钱攒够。收入一直是老师心中的痛 ,并把这心中的痛,凝成难以化解的自卑结。现在,在体制内,表面上教师工资提高很多,但相对还是低。不然,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不会开通教师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举报平台!
2:教师社会地位低
九十年代,我很清晰的记得,一位乡政府的临时工,喝的醉醺醺的,当面喊:老师我不放在眼里。这些年,我同学常小范围聚会,席间偶有某位同学的熟人来敬酒,当同学向熟人介绍单位姓名时,敬酒之人对某局,某委同学,热情又兴奋,而对当教师的我,明显敷衍而冷落。对比中 ,我很是尴尬,好在我见多了,也平静了。
社会对老师要求高
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老师也这样。要求老师不论在课内课外,要温文尔雅,说话生动富有逻辑,行为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学识要求“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通地理。
难!难!!难!!!
所以,在公共场合,宁愿装孙子。钱少、位卑自豪不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在公共场合,你会说自己是教师吗?又会因为是教师而感到自豪吗?
在公共场合,别人不问职业,我不会主动说。如果问,我不卑不亢地说,我是一名教师。
第二个问题,担任教师,感到自豪吗?看到这个问题,我暂停敲打键盘的手,不知如何答复。想了又想,用“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更能贴切表达我内心情感。
有的教师坦言,在公共场合,尽量不暴露自己身份,担心别人瞧不起,甚至讥笑。如此贬低教师职业,未免有点夸张。他们有这样想法,实际上,已变向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不会为教师职业感到自豪,更不会有幸福感。作为教师,我不敢说担任教师有多么自豪,有多么幸福。但有一种淡淡的幸福,绝不会以职业为耻。
说不定有人会说我矫情,教师工资不高,不能穿名牌,不能买豪车,不能住豪宅。那里来的幸福感?你是挣不到大钱,没有办法,尽说漂亮话,糊弄人。不敢彻底否认别人的质疑,若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我可能又是一种心态,天天为挣大钱犯愁,变成一个贪得无厌的家伙。
俗话说,环境能造就人,在相对“干净”的校园工作,我心里是恬静的,是知足的。我喜欢校园的人文环境,喜欢与天真浪漫的孩子,人际关系单纯。偶尔为孩子产生烦恼,那也是幸福的小烦恼。工资虽不高,但基本能养家糊口,不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另外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工资正在不断提高,前景还是不错的。
现在有不少大学生,不愿进入教师队伍。他们认为,教师太过于平庸,没有激情,缺乏挑战,上升空间非常有限。上班第一天,基本就能想象到退休的情景。对一些“不安分”的人来说,站在教师队伍中,是煎熬,无法忍受感。如何劝慰他们调整心态,太难了,涉及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不过奔腾的江河,虽有汹涌奔放的壮观,但碧波荡漾湖水,也有恬静之美。
在公共场合,你会说自己是教师吗?又会因为是教师而感到自豪吗?
我从来没有隐瞒过,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世纪末的中学语文教师,教过初中也教过高中,曾被评为中学高教。吃过苦,受过累,也曾为教育事业奉献过青春,付出了微薄之力,我不曾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我并未自卑,甚至还多少有些欣慰。我的子孙后代,都从中受益,他们曾受过较好的教育,有的是技术干部,有的是公务员。特别是孙子辈的孩子们,五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有的在金融系统上班,有两个是博土,已经在大学任教,一名被选为国家飞行员,已经正式就职。我也有退休金,虽不富裕,却也衣食无忧。我本来就是普通农民的后代,能有比较幸福的晚年,我还是挺知足的,我的网名就是知足常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