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曾祖父母的名字吗?

毕淑敏老师书里提到,为什么不丹这个国家的幸福指数比较高,他们把精神幸福排在第一位,还了解到他们全国上下的公务员都要穿国服,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曾祖父母的名字,细想我真的不知道曾祖父母的名字,只知道祖父母的,你知道吗?

我们家族是本地的孤门小姓,祖上是从外省逃荒而来,在此安家落户,我仅知道自己爷爷和奶奶的名字,曾祖父母未听父辈们生前提及过,我也未曾打听过,现在想起,确实欠妥,更不应该。

也许很多人不信相,父辈四兄弟在一大家院居住生活几十年,我连自己的三位伯母,包括我的母亲,均为文盲的家庭妇女,从邻居和街坊称其为嫂、喊其为娘到上升叫奶,一直到她们先后去逝,我在亲朋好友送的花圈缎带上,才真正知道三位伯母分别姓徐、杨、潘,还有名字…

你知道你曾祖父母的名字吗?

其实在我们农村,孩子大约从小学三年级起就知道曾祖父的名字,曾祖母的名字就不知道了。为什么呢?

因为农村有家谱,家谱上十几代人的名字都有记载。关键的是农村春节有"请家堂"的习俗,有的地方叫"请老爷奶奶"。"家堂"和"老爷奶奶"就是祖先的意思。

"请家堂"要摆家谱和牌位。家谱不是成本装订的家谱,而是大字写的中堂画似的这么一大张。上面写满前五六代去世的前辈的名讳。春节期间,老人就对孩子照着家谱讲祖辈的故事。在自己家里老人要讲,再去本家族的人家去"拜家堂",另一家的老人也会讲。这样从小耳濡目染,别说曾祖,有的连高祖的名讳和故事都知道。比如我从小就知道我家曾祖辈是"五大院","培"字辈,名讳按"忠厚传家远"排的。

对曾祖母的名讳一般就不知道了。因为过去讲求"男尊女卑",女人是没有名字的,一般家谱上也没记载。个别有的也以"王氏""张氏"称,记住也没多大意义。比如现在"请家堂"仍然沿袭以前的做法,只写男性名字。一生只一个妻子的写"xxⅹ二位",两个妻子的写"ⅹxⅹ三位"等。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曾祖母名讳。

你知道你曾祖父母的名字吗?

我的曾祖父杨富令,光绪二年(1876年)生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冬去世。享年58岁。

我们家的祖籍是山东登州府福山县三甲驻六甲社大山夼杨家。大约在清乾隆或嘉庆年间,我的天祖父杨伦因山东老家连年灾荒,田少人多无法度日。所以与四个弟弟选择背井离乡,携带老母闯关东谋生。

我的曾祖父属于闯关东的第三代,杨伦是第一代。杨伦其实并不是我曾祖父的亲爷爷,而应该是他的大爷爷。杨伦因为膝下无子,就把三弟杨杰的儿子杨春发过继到自己名下,我的曾祖父就是杨春发的长子。

我有两个曾祖母,单氏和黄氏。单氏生下两个儿子,都在十五六岁时不幸夭折。为了延续香火,我的曾祖父又纳了黄氏为妾。黄氏生于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卒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她为我曾祖父生了五个儿子,长子就是我的爷爷。

你知道你曾祖父母的名字吗?

不知道,别说曾祖父母的名字,连祖父母乃至外祖父母的名字都不知道,因为自始至终没有见过或见面的机会少,也从未听父母告知过曾祖父母……和祖辈的名字,印象不深哈。只记得父母兄弟姐妹的名字😊不知算不敬或不孝否……

你知道你曾祖父母的名字吗?

当然知道曾祖父的名字,不但袓父、曾祖父,连第一代祖宗始到现在都没问题,但是祖母和以上的都只知姓什么,因为我们的风俗习惯使然,祖母一类的只留下来姓氏不知其名,例如曾祖母在族谱只记载为“几世祖林氏陈妈”,还有她来自那个乡里村庄而已。

为什么能记得清楚?我们家族有族谱,历代先祖还有他(她)们的忌辰时间,每年的祖先忌辰之日都要举行祭祀,我们还把祖先的忌辰时间编印成册,分发到各家各户,本地习俗非常重视祖先的祭祀仪式。

除了族谱记载和祭祀祖先时间(忌辰日)之外,毎年清明节必有的祭祖扫墓活动,从懂事开始就参加祭祖扫墓,那一位祖宗葬在何处,是第几世祖的祖先都会铭记在心,这两年虽然受特殊因素影响,我们还是派出了代表进行扫墓活动。所以十几代人以来的祖先都记得清清楚楚!

你知道你曾祖父母的名字吗?

鄙人罗姓,始祖乃汉大司农怀汉公是也。公之七十二代裔孙,别说曾祖,上溯七十一代我都可以列出名讳,不足为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