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高退休金的人当中,有部分人真的是多缴了社保费了吗?
除去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高退休金而外,这是国家政策所规定的,不是我们普通企退人员能左右的事情。我道觉得,既然如此,我们不妨调整心态,换个角度,为自家有出息的下一代作想,给精英群体的自家子孙们留有余地……
在拿高退体金的央企国企人当中,真的是多缴了社保费的,这些毋庸置疑,这些单位当初将自家员工统一在总公司所在的省会城市参保,还有的实力企业给员工参保缴费基数,选择最高档次。反之,私人企业员工和下岗失业(自由择业)者都是最低缴费,人比人气死人也。
在拿高退休金的人当中,有部分人真的是多缴了社保费了吗?
谢谢平台的邀请,我认为在退休后养老金高的人当中(养老金6000元以上),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职业军人(简称军公教),央企及垄断企业的管理人员。再谈这些人的社保缴费情况,由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是从2014年开始社保缴费的(企业是从1994年开始缴费的),在此之前没缴社保,之后缴的社保大部分是财政兜底,加之增加了职业年金这一块,所以保费还比较高的,另外,机关事业单位及军队人员退休后,养老金计算方式又跟企业退休人员不一样,所以他们这一块养老金就很高了。再说央企与垄断企业(烟草,电力,石化,盐业等),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缴费是按300%缴的,另加上企业年金这一块,所以社保缴费也是相当高,况且这些企业福利特别好,利用把福利转接到社保缴费上也是有可能的!
从以上分析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及军队人员与央企,垄断企业的高养老金待遇是怎么来的,相信大家一目了然,心中有底了吧!
在拿高退休金的人当中,有部分人真的是多缴了社保费了吗?
当然了。
在拿到高养老金的人群中,有部分人真的是多缴了社保费吗?
这是毋庸置疑的。哪些人能拿到高额的养老金呢?
主要是包括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就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中包括教师等养老金水平都是比较高的。
还有效益比较好的国企的退休人员,尤其是烟草电力等系统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是非常可观的。而且他们往往还有企业年金。
另外还有私企或外企的高管人员,很多人的养老金水平也是非常高,而且也是有企业年金,也就是第二份养老金。
这些人中,部分人肯定是多缴了社保费。
主要是私企或外企的高管人员,这些人的工资水平比较高,超出当地平均工资的好几倍,所以他们的社保缴费基数往往也是当地的社保缴费上限,也就是300%的当地社会平均工资。这些人拿到高额的养老金,就是靠自己多缴费。
思之想之有一位粉丝,今年1月55岁退休,上海外企女管理人员,33年工龄,个人账户23万,养老金高达8089元。
另外还有国企的退休人员,同样的道理,也就是养老金多缴多得,他们这些国企的退休人员,工作稳定,薪酬待遇好,社保缴费基数也高,自然养老金水平也是高高在上。
这些人都是靠自己实打实的高额的社保缴费换来的高水平的养老金。
当然,现在拿到高水平养老金的人员,有一部分并没有高额缴费。
主要就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因为,从2014年10月1号开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才开始正式缴纳养老保险,个人缴费8%,还有4%的职业年金。
他们从2014年到现在也才缴费了六年左右的时间,个人账户积累的金额也是非常少。
所以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并不是靠自己的高额缴费拿到的高水平养老金。
主要是因为养老金双轨制,而且实施新办法之后,他们的工龄长,视同缴费年限长,过渡性养老金是非常高的,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就是他们并没有实际缴费,但是看做缴费了。
所以在现在的养老金水平高的人群中,确实有一部分人是靠自己多缴纳社保费拿到的。但也有部分人,也没有多缴纳社保费,主要是因为制度和身份的原因。对此我们要客观看待。
在拿高退休金的人当中,有部分人真的是多缴了社保费了吗?
都是国家社会地银两
在拿高退休金的人当中,有部分人真的是多缴了社保费了吗?
首先,需要说明,这4.5%是某一区域(省市)增长的平均水平,而不是个人的涨幅。总体说来,就提高的比例看,企业退休职工要比事业和公务员涨的要高(总得说要超过4.5);但若论涨幅(净增值)事业单位则大于企业(因为其个体原来养老金基数不同所致)。一般说,按照已往政策,工龄长的 ,工资基数大的,年龄超过七十岁的个体,按规定受到照顾,所以他们的增长幅度要大些。
在拿高退休金的人当中,有部分人真的是多缴了社保费了吗?
可能很多人还在疑惑,机关事业单位没有缴纳几年的养老保险,为什么可以领取那样高的养老金呢?
实际上,主要原因是我国2014年10月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改革以前机关事业单位也是有相应的退休制度安排的。
当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根本就不需要个人缴费,到退休年龄就可以凭借自己的连续工龄,领取退休前本人工资一定比例的退休费待遇。
甚至可以说当时的退休制度更具优势。当时的退休费计发比例一般是根据本人连续工龄的长短发放,退休前本人基本工资的60%~90%,个别人员通过提升甚至可以发放到100%。然后再加上当地根据级别确定的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数额。
在当时,很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能领到退休前本人工资待遇的80%到90%以上。
这种退休制度实际上还是将退休职工,当成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本单位职工。这种情况还是跟职工终身制有关了。虽然优点很多,但是其养老负担随着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养老待遇也越来越重。
这种养老模式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有很大不同,因此人们称之为双轨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与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的人员退休待遇差距越来越大。
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采取了同样的养老金计算方式(职业年金是补充养老金机制,类似于企业年金,企业可以自由建立)。相应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不过,针对的缴费年限都是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的待遇。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待遇,主要是通过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方式予以确认。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年限会越来越短,人数也会越来越少,最终会完全过渡到企业养老金计算模式。
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就是一类待遇较好的单位,有补充养老机制,也会按照较高基数缴费。所以也就无需嫉妒了,如果去像华为、阿里、百度一样的单位,各种待遇会比机关事业单位好得多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