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安徽,对安徽人有什么印象?
几年前在一所中学干保安,校方网招有两位安徽安庆硕士毕业的男教师,因单身宿舍在校园内,所以门卫经常与二位老师在一块闲谈阔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明显感觉到刘老师性格内向是位实在人,而小陈正宗外向型脾气很活跃,果不其然,小陈几次老乡会聚餐后,也不知是谈恋爱而是处女朋友,每隔段时间半夜三更骑电动车载着不同年轻女子去单身宿舍,听女方口音应该是安徽老乡。而刘老师就不然,结识同行的老乡女教师相处半年就回安徽结了婚,现在儿子小安苏已经上幼儿小班。
但是有一说一,二位安徽小老师在教学上认真负责,节假日不少家长送孩子请小刘辅导数学,请陈老师辅导物理。我换岗调离该校时,小刘已经做初二(10)班班主任,听说二人都进行骨干教师行列。我以为安微人平易近人,做事踏实,亦十分容易相处……
大家对安徽,对安徽人有什么印象?
大家对安徽,对安徽人有什么印象?
安徽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古时为皖国,在安庆潜山境内有皖公山,简称为"皖",境内有长江淮河,别名又叫"江淮",全省十六个地市,合肥、芜湖、蚌埠、六安、淮南、阜阳、滁州、亳州、宿州、淮北、安庆、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宜城、黄山,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人口7200万人。
八百里长江千里淮河依偎本省,安徽以长江淮河划分为三个区域,淮北、江淮之间、沿江江南。安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光绚丽,景色万千,境内三山、徽州黄山、池州九华山、安庆天柱山是5A级景区,名扬天下。
安徽还有许多名胜风景区,六安天堂寨,宣城泾县桃花潭,马鞍山采石矶等,安徽大地,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5000万。一九七八年,分田到户大包干农业生产责任制,就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农民在"分田单干责任书"上签字盖章,暗厢操作实施,取得了成果,一九八0年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同志向中央汇报,分田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序幕在全国拉开,安徽是农业省的一面旗帜,为中国农业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安徽省从南到北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发展在全国位于十一位,属中上等水平。安徽是农业省,长期以来以农为本,忽视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南北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勤劳的江淮儿女,奋力拼搏,安徽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大家对安徽,对安徽人有什么印象?
上海在安徽有飞地,工作时期去安徽巳成常态,对皖南就比较熟悉。
皖南好地方。
大自然杰作黄山,奇峰异石天罩雾松。回想起七十年代第一次去黄山,整个天都峰就我们四个人,那情境其后几十年就再也不可能有了。九华山,中国四大佛教胜地,据说还愿拜佛远超旅游的。
古徽州人杰地灵,徽商集文人富商于一体,屯溪老街可领人穿越时空,魚梁坝上滞留回味古人智慧。
徽州盛产文房四宝,泾县宣纸,尤其是老红星牌已成文人墨客私藏爱好。只可惜出产歙砚的婺源从安徽划入江西。
徽菜重口味,臭桂鱼、毛豆腐堪称一绝。现在回味的仍然是七八十年代的。
安徽这几年发展生龙活虎,有长三角一体化助力,安徽人民肯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大家对安徽,对安徽人有什么印象?
做为一个北方人,没还去过安徽。我对安徽的印象其实就是一种模糊。感觉它在长江边上。有山有水。风景如画,还没走近,就闻着了淡淡的水墨香。
如果中国是一个大家庭的话,安徽就属于最默默无闻的那个儿女。很多年了,日子过的不好也不坏,他从不让人替他担心。也不想去人多的地方过份的去炫耀。
所以我对安徽人的印象就是吃苦耐劳,沉默大气。安微人有智慧,在历史上有好多名人都是安徽人,比如朱元璋,曹操,周瑜,,近代的如胡适,陈独秀,杨振宁,他们都如浩渺天空中那颗最闪亮的星。刻进了历史的进程。
军旅望,最忆新兵连。记得新兵连里最好战友就是安徽的。印象中他篮球打的非常好,高高的个子,长的很帅。话不多,却是个热心肠。虽然很多年没联系,但是每每想到他,就觉得温暖。
这也让我想起了安徽的那座大山_黄山,他们的性情其实挺像的,如此普通,却一样的厚重,非常惊艳,却不善手表达,千年沉默。看了第一眼之后,今生今世就再也忘不掉了。
大家对安徽,对安徽人有什么印象?
皖南和皖北截然不同
大家对安徽,对安徽人有什么印象?
昨天到上海肿瘤医院看病在等候区坐着等医生叫号,因为叫的号不是很清楚,就站起来看了一下,也就3秒钟的时间,我回头时,看见我的座位就被一位与我差不多年纪的人坐了,我看看他,他也看着我,他是没有一点要还给我座位的意思,我想算了就让他坐着吧。后再听他们说话时发现他们一口的皖北话[捂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