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和城里教师工资收入有何不同?
乡村教师和城里教师工资都是按全县每位在册教师上报的核定表格里的工资由财政拔款下发的,都是一样一样的,反之乡村教师国家还发放乡村补贴,我知道的乡村学校50岁左右教师拿320也不知是360元/月。
除工资外的所谓收入,城里学校在校生普遍处于饱和状态,现在提倡学生在校吃午餐和延迟离校,虽是学生自愿规则,但也是要额外收取费用的,所以学校有了活套钱,肯定要对值班的加班的老师发放补贴,对其他教师有所表示。而乡村学校都存在生源不足问题,学生一般父母在外打工,由老爹老奶在家侍候的守留儿童……
说来有些事难以让人相信,在我县两所同在县城区的初中学校,合并成XX教育集团,北校区是镇属学校,教师有乡村补助,而南校区是县属学校,教师就没有。
乡村教师和城里教师工资收入有何不同?
为了加强乡村的教育发展,解决城乡教育不平衡的问题,也为了留住这些人才,国家对乡村教师队伍以及师资力量建设给予了许多扶持和帮助,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各级政府按照条件差异,给乡村教师发放乡村补贴。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最新标准 如下:
按照学校所在的乡镇的远近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乡镇。一类乡镇的补贴最高,然后以此类推。
按照工龄分类,10年以下一个档次,10年到20年一个档次,20年到30年一个档次,30年以上一个档次。在乡镇工作的年限越长,发放标准越高。
每月的补贴标准最低不能低于200元,按照政策规定逐年增加。
有些地区给乡镇工作人员每月发放车补,同样按照所在乡镇距离城区的远近,按照不同的标准发放。当然包括乡村教师在内同样享受车补。
在乡镇工作二十年左右,乡镇补贴加上车补,每月比城里教师的工资大约高一千多元。
乡村教师和城里教师的工资标准在同一县区是相同的。但是,乡村教师有乡镇补贴,城里教师没有,也就是说乡村教师收入比城里教师高。乡村教师和城里教师工资收入有何不同?
有着明显的不同。
我就说一说我所在地区的情况。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投身到基层一线的乡丶村学校去教书育人,省里出台了文件,每个月给在农村学校的教师发放360元的山区津贴。但即使这样,乡村教师和城里教师的工资收入还是有比较大的不同:
第一个不同: 城里的中小学校可以列入县(市)各项工作的年终考评。为了提升工作效能,每年年初县(市)会把招商引资丶文明城市建设丶综合治理丶信访丶效能建设等工作列入年终目标考评,凡是年终考评中评为先进单位的,每评上一个就可以在工资之外再发放一个月的奖励工资。农村学校不参与考评。仅此一项,城里的老师平均每年可以比乡村教师多领取2万元左右的奖励工资。
第二个不同:城里学校的教学抓得比乡村更紧,为此,每个课任老师都会在定点的商家那里定各种教辅资料。这些教辅资料从课外练习册丶考试宝典,到单元测试卷,种类齐全,一个学年下来老师可以拿好几千块钱回扣呢。
三丶城里的评多老师课余都在各种补习班丶兴趣班丶托管班兼职,而乡村教师是没有这种机会的。
由此可见,从表面上来看,乡村教师和城里教师的工资都是由财政发放的,在同等条件下没有什么区别,而且乡村教师每个月还有360元的乡村补贴。可私下里,乡村教师的收入比城里教师的收入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小。
乡村教师和城里教师工资收入有何不同?
如果是同职称同级别的,应该是乡村教师工资高,因为有补贴。但为什么工资不差,人们也不愿意去乡村呢?
1.同级不差工资,差学校级别啊。市属学校相对人多级别要高,高级职称指数多。举例就是。市属学校中级职称可以有30人,高级10人,还有行政指数正副科10人,正副县5人。对比乡村校长只是科级,正副科4人,中级5人,高级可能一两人,一旦被人占上,人家不退休永远没希望。指数少。晋升难!
2.补课收入不一样。虽然明令禁止,大部分地区是不举报不督察,补课还是普遍的。能在乡村上学的家长根本不重视学习,不会补课。城市重点初中的几乎全班参与补课,不补都逼着老师补。收入差可想而知。
讨论工资,期待工资平等,就能吸引人才去乡村是不可能的。现在的教育已经是产业,我有成绩你有钱。努力提升教学水平,目的是教好了多赚钱已经是共识,乡村没有教育的市场,不可能留住教育的人才。
乡村教师和城里教师工资收入有何不同?
工资表上同一个地区是差不多的或许说一样,不一样的是不走工资表的收入。
比如县城一个学校,白天最后一节课+带学生就餐+二节晚自习费用是200;乡村学校白天最后一节课+三节晚自习+第二天早自习费用是45;同样是周六上课,(今年疫情下周六上课是被要求的),县城一个学校是八个元一节,乡村学校是五元一节。
这只是一项比较,其实还有很多,比较之后就发现差别还是蛮大的!
乡村教师和城里教师工资收入有何不同?
其他地方的情况我不了解,但我们这里同一层次的乡村教师和城里教师工资待遇相别很大。
乡村教师比城里教师多300元的乡村补贴和200元的边远地区补贴。如果乡村教师和城里教师层次相等,大家都没有灰色收入,乡村教师工资比城里教师工资多500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