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黑龙江人说说,黑龙江怎么样?
我八十年代底出差去过黑龙江省会哈尔滨,推销产品之余,提心吊胆走过能开汽车的松花江冰面,来到想往以久的太阳岛上游玩,令我失望的是,也许我来的季节不合时宜,沒有欣赏到郑绪岚《太阳岛上》所唱的景色,也没有感受到关贵敏《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的场面,此岛除有几家国级疗养院和别具西欧建筑风味的小洋楼之外,再也没有像样吸引人的景点,真可谓高兴而来,败兴而归。
我还到过牡丹江市,在江边,瞻仰了八女投江的纪念雕像,"八女投江"四字由我们敬爱的邓颖超大姐亲笔题写,在此我拍照留了影。但令我遗憾的是,我已前往参拜自己心目中大英雄杨子荣墓地的途中,被客户临时叫去签写产品合同而耽搁……
请黑龙江人说说,黑龙江怎么样?
写这篇问答的时候,我正在哈尔滨去惠州的火车上。作为一个黑龙江人,看见这个提问真是百味杂陈,忍不住过来吐槽一下。
我老家是山东的,山东禹城市,父母大约七十年代过来的。我在黑龙江出生成长,在哈尔滨上大学,在家乡就业,可以说,我的人生轨迹基本没有离开过黑龙江,对这里感触颇深。
我的家乡在哈尔滨下属的依兰县一个小镇上。我小时候,那时候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小镇人气还是很旺的,一个镇二三万人,有几十个村子,每个村都有小学,每年开运动会,各村都选拔尖子生过来争名次,会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气氛非常热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赶集,每到节假日,镇上的、下面村子里的人都聚集在小镇的十字路口,车水马龙,吆喝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过年时候也是这样,虽然春节那段时间基本是最冷的时候,寒风刺骨,但是挡不住浓烈节日气氛,人流熙熙攘攘的。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记忆中的盛景早已经不再有,小镇十分萧条,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只有过年时候,外地打工的人回来,才有些人气。年轻人流失的越来越多,不少在外地打工后在外地买房定居,把老人接过去养老的。考上大学的孩子很少有回来的,没办法,这里基本没有什么就业机会。如此恶性循环,人口越来越少,村小学关了一所又一所,条件好点的孩子都送到县城读书,这样下去,连镇小学都可能有关门的那一天。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这个县城参加工作,工作二十多年了,感触很多。有志气,有才华的年轻人,确实不适合在这里发展的。
其实黑龙江有很多很多优势的:青山绿水黑土,大农业、大林业,石油、煤炭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城镇化水平高,平均教育水平高……只是,因为种种原因,错失了发展机遇,掉队了,实在令人惋惜。
我还有十多年就退休了,因为怕冷,我在惠州买了房子,打算退休后去那里养老,也计划让独生女儿在广深一带就业,将来一家人在那里团聚。但是对黑龙江,我还是深深地爱着,毕竟这是我们的根,哪好也不如故乡好,我还会经常回来的。最美的风景是故乡,真心希望黑龙江越来越好。
请黑龙江人说说,黑龙江怎么样?
我是地道的黑龙江人,土生土长。我不想说黑龙江怎么样,还是直接说说目前黑龙江怎么个现状吧。
先说城里人:年轻人毕业后,有本事能出国的都出去了;还有南下置家就业的,这些人往往把父母也带到南方去了。
再说说退休人员,有条件的都当“候鸟”去了,冬季到海南、三亚等地过冬养老,夏季回来避暑。
再说黑龙江的农村人:年轻人除了户口本,基本与黑土地脱钩了,种地那事早就忘了,甚至压根就没会过,属于彻底脱钩了。其中一部分也到南方打工去了,一般农村年轻人结婚都要在城里买楼,回农村跟串门一样。
农村剩余的常住人口要么是老人,有的还有劳动能力,种种园子维持生活,再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带不走的孩子,叫留守儿童吧。
可以说黑龙江种地的老动力后继缺人,一家一户那点地风调雨顺也基本不剩啥钱,遇到自然灾害就更惨了。只有极少数种几晌地或者几十晌的大规模耕种才能赚到一些钱。
城市里留下来的人,有些是有人脉,事业能干起来,或者不想出去,甚至干脆就出不去的。
黑龙江夏天凉爽还是挺舒服的。最近几年一到秋冬交际,烧秸秆、供暖等造成的雾霾现象严重,有时还相当严重,气候原因导致冬季生活成本昂贵,有时蔬菜价格相当贵。守着“资源”却变不了金山银山,成为不了财富。再说就该掉眼泪了……
现状就是这样一个现状,黑龙江怎么样?我就不想直白的说出来。有句话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
请黑龙江人说说,黑龙江怎么样?
黑龙江,共和国的长子。黑龙江有丰厚的资源,大庆的石油,黑龙江的木材,黑龙江的煤炭,都为共和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黑龙江的农业,国家的粮仓,黑龙江人朴实,豪爽,黑龙江穷,不是黑龙江的错,正是黑龙江的穷才使国家更繁荣,我祖籍河北,我为黑龙江的贡献感到光荣,无悔。
请黑龙江人说说,黑龙江怎么样?
我是一个地道吃货,离开家乡黑龙江绥化已经有20多年了,要说家乡好不好,仅代表个人看法,以前的繁荣我没有亲历过,自从我记事开始,黑龙江最鼎盛时期是60年代和80年代末期,黑龙江人均生活水平居全国前几位,粮食、石油、木材那可是应有尽有,基本上都是无私支援了全国各地。
就拿60-80年代繁荣的绥化小县城来说,做生意的都是来自江苏、浙江、河南、山东的人居多,本地人不爱干的活都让外地人垄断了,江苏的眼镜店,浙江的手工定制皮鞋,河南人的千层饼大馒头,山东人靠一把大锤走天下,别看不显眼的小生意那可比工人的工资高出一两倍。
黑龙江的富有也带来了经济繁荣,可是进入改革开放的90年代由于资源匮乏了,一夜之间老工业基地分分倒闭,企业的机器都被南方人当废铁价给买走了,同时也带走了技术人才,就这样黑土地的人们也没有了往日的光环与自尊,反过来就像乞讨一样去南方觅食。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差距越来越大,黑 龙江的毕业大学生就业于南方各地,人才的流失,家乡的发展靠什么来支撑,不过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比以往都要好的多,就是囊中羞涩。
自从离开黑龙江,说一句心里话,唯一让我想念的就是家乡美食,这20年在南方不知道有多少回梦见哈尔滨的锅包肉,鹤岗的毛葱蒸猪血,伊春的林蛙,绥化的杀猪菜,佳木斯的马哈鱼,齐齐哈尔的粘豆包,大庆的老头鱼,牡丹江的红尾鱼,还有满嘴留香的百味水饺,不说了,再说这几天又吃不下饭了,家乡的味道永远是最好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爱永远不会变,游荡够了叶落总要归根,到时候我们在青山绿水的黑土地上再聚守吧!
请黑龙江人说说,黑龙江怎么样?
我是黑龙江人,我想说说家乡的变化。
我是军人的后代,因为出生在军人家庭,从小在军营里长大,在后来因家庭的变化回到了老家黑龙江,就我所看到的家乡变化我深有感触。
黑龙江我的家乡,正如歌中所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山,那里有深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看那一往无边的大草原,牛马成群,高高的参天大树行行成林,原始森林处处是宝,尤其是在秋天丰收的季节,人人喜笑颜开,无论男女老少,那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那表情让人见了心里暖暖的。
黑龙江我的家乡,早在上世纪就有很多人们敬仰的英雄,赵尚志,杨靖宇,杨子荣,还有女英雄赵一曼,还有女作家萧红等等,这些久闻大名的英雄曾经都为自己家乡作出了贡献,付出了生命,他们是我们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家乡人的骄傲。
黑龙江我的家乡,随着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时代在前进,家乡也在变化,城中一排排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商场琳瑯满目,一个个学校教育优秀为国家培养人材,物资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黑龙江我的家乡,在今天的幸福生活中,人人天天开心快乐,对生活无忧无虑,年青一代起早贪黑为国家建设奉献青春,年老退休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每天都在欢快的跳着广场舞,养身保健,还有可爱的孩子们在努力的学习,幸福满满,热爱生活。
黑龙江我的家乡,说心里话我爱家乡,但家乡和很多南方城市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有待提高和改进,可现在自己天天看到城市在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大有提高,心里还是满欣慰的,必竞家乡是在发展在前进吗
我期待家乡有更大的变化,我身为家乡人而骄傲,因为我的根在这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