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
感谢友友的邀请,其实我早年就从收音机中听过郭兰英老师所唱的《兰泥湾》、《翻身道情》、《社员都是向阳花》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但多年来就是没有将歌与人对上号。
后来我还是从电视上听她声情并茂含泪演唱《绣金匾》,感动的我热泪盈眶,才知道视频上面善慈祥的白发老人就是郭兰英老前辈。
还有《上甘岭》、《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电影我看了无数遍,其中耳熟能详的插曲《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前不久才知道也是郭老师所配唱,当然还有当年人人会唱的许多红歌的原声唱片都是郭老师所录制。
郭老师演唱每首歌不难听到看出,都兼具神、情、形、声、腔、字六艺之美,尤其在多部新歌剧所扮演的"喜儿、小芹、胡兰"等众多人物栩栩如生,尽善尽美,为新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德高望重的90高龄郭老,获得过各类奖项和荣誉称号无数,她培养的音乐人才桃李满天下,是位名符其实德艺双馨的人民自己的歌手和艺术家。
如何评价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
感谢邀请。本人80后,小的时候,家里父母常听的磁带有李谷一,蒋大为、李双江、阎维文等老艺术家的歌,当然也有郭兰英的《我的祖国》、《南泥湾》等朗朗上口的经典歌曲,而我奶奶更爱歌剧《白毛女》。我所熟知的是南泥湾,她那独特的高音,唱腔优美,让人听过之后,声音总是在脑中回响。当歌曲的前两句唱出之后,不知道和我同龄或是比我年长的朋友有没有马上就能跟着曲调接着唱下去的共鸣。“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
郭兰英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歌剧表演艺术家,歌唱家,为中国的新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和民歌演唱做出了历史性和开拓性的贡献。她代表了歌剧的黄金时代,代表了民族歌剧的历史。郭兰英1929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经历旧中国、解放战争、新中国的不同时代,但唯有她的歌剧穿透了不同年代,一直在时代回响。她六岁学戏,七岁登台表演,在1946年时,因看了一场《白毛女》,而毅然的离开旧戏班,参加华北联大文工团,开始从事新歌剧事业。
解放前,以《白毛女》闻名。在新中国建立的前夕1947年,解放战争打的如火如荼,郭兰英随华北联大文工团在石家庄首演《白毛女》即得到强烈的反向,随后又表演理论《兄妹开荒》《血泪仇》《王大娘赶集》等具有启迪、宣传和教育意义的歌剧,因此也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倾心的喜爱。1949年4月随青年代表团赴匈牙利参加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一曲《妇女自由歌》,唱响整个联欢节,因此获奖,也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贡献了一份贺礼。
新中国,民族歌剧的巅峰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演出新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春雷》、《窦娥冤》等知名曲目,其受欢迎程度,遍布了街头巷尾。1962年《白毛女》修改复排之后在天桥剧场公演,许多观众为了看郭兰英的演出,不惜在剧场售票处门口彻夜排队,这放在今天也就在没有网售火车票时,才有如此壮观的排队景象。这个时期的郭兰英更可以说是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代表,小时候郭兰英生活苦,母亲迫于生计将她送到戏班,后来投身革命,与旧的文化决裂,投身到新歌剧的事业,这在新中国初建的年代,这样的事迹可以作为典型。
坚毅的性格,铸就民族歌剧的“郭派”。1963年,郭兰英在北京举办了独唱会,这也是我国民族歌唱家举行个人独唱会的先河,演唱了包括民歌、戏曲和歌剧等不同风格曲目。周总理亲临现场,并赞扬她为发扬民族声乐艺术所作出的贡献。几乎在中国的任何一个革命时期都有郭兰英的代表作,很多经典曲目一直流传至今。即使在动档的十年,她不向任何人低头,坚持不写效忠信。后来重排《白毛女》,已经是熟烂于心的曲目了,但她依然一次次,重复多次的演练,直到完美,也正是这样坚毅的性格,使她的艺术生涯在中国文艺舞台上历经六十多年而不衰。
80年代后,郭兰英致力于教育,希望能将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并发扬光大。作为新旧中国的见证人,她将歌声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是在民族声乐中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代表着着民族声乐艺术的最高成就。
我是薄面贫生,感谢您的评论和关注。
如何评价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
郭兰英;1929年出生于山西平遥!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民族声乐教育家,还曾担任过,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
郭兰英;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她创造了一个时代,她是一位被亿万人民所热爱的,杰出的人民艺术家!
郭兰英的音质纯净而醇厚,嗓音甜美而通透,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演唱特色及深厚的艺术功底,让人听后感觉非常舒畅,她的歌曲可谓是百听不厌!
郭兰英的演唱艺术具有中国民族文化深厚底蕴,特别具有山西黄河文化的基础,她对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郭兰英从解放前唱到解放后,从战争时期唱到建设时期,几乎中国革命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她的代表作品,而且她的听众年龄层覆盖也非常广,男女老幼皆有,在这一点上,几乎还没有一个人能与她相提并论!
郭兰英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继承民族唱法和创新,为中国新歌剧艺术完整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历史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1982年,郭兰英在中国音乐学校任教!
1989年,郭兰英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2005年,郭兰英荣获首届中国电影音乐特别贡献奖!
“欢迎阅读本文欢迎点评”(图片源于网络)
如何评价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
谢谢朋友邀答!
今天,就讲讲郭兰英给我留下极为深刻印象,令人难忘和感动的两个情景。
1998年3月5日晚,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中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伟人一一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他是这样的人》隆重举行。70多岁的郭兰英抱病来到晚会现场,她要用自己的心声,来表达对最最挚爱,敬仰的周总理的深切怀念。郭兰英演唱的是著名民歌《绣金匾》。她饱含真情唱了前两段,当乐队演奏了第三段的间奏后,郭兰英采用了特殊的表现方式。她突然放慢节奏,几乎是一字一顿,撕心裂肺般的唱到:“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唱到这里,郭兰英再也唱不下去,双手抚面,失声痛哭……全场观众全部起立,用热烈掌声表达着他们与郭兰英同样的强烈共鸣!一分半钟后,郭兰英在工作人搀扶下,用尽全力,朗诵般,哽咽地唱了歌曲的最后一句:“人民热爱您”!全场观众无不泪流满面。
第二件事是,2O18年5月,总政歌剧团复排民族歌剧《白毛女》。郭兰英当年就是这部歌剧喜儿的首演。应总政领导之邀,年逾九十的郭兰英来到排练场,为喜儿饰演者指导“喜儿哭爹”这场戏。她说:“喊一声爹,然后扑向爹爹的尸体,看起来简单。但演员要把自己融入剧情之中,仿佛自己就是生活中的喜儿,要全情投入”。她还亲自作了示范。只见她浑身颤抖,步履蹒跚扑向杨白劳,一声异常凄惨的呼喊:“爹呀,爹一一”。令人心碎的呼喊,逼真动人的表演,让在场者无比震撼,无法抑制自己感动的泪水。
管中窥豹,仅仅两个情景,可让人们充分领略到郭兰英的高尚人格魅力和高超艺术功力。作戏先做人,郭兰英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很好地将二者完美结合,她对党和人民的真挚情感,对观众的高度尊重,热爱,对艺术事业的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确实值得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
郭兰英一一伟大的人民艺术家!!!
如何评价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每每听到这段来自六十年前的旋律,不管六零、七零后,还是八零、九零后,都会忍不住跟着轻声哼唱。悠扬的曲调,充满意境的歌词,歌声中抒发着对祖国无限的眷恋与自豪,令每一个中国人都闻之动容、唱之动情。
郭兰英正是这首经典之作《我的祖国》的原唱。
1929年,郭兰英出生于山西平遥。山西宝地人杰地灵,平遥古城历史悠久。虽是出身贫农,受当地民风熏陶,郭兰英从小就喜欢晋剧。
6岁拜师学艺,因为天赋惊人,11岁远赴太原,得名师指教。待到豆蔻年华,郭兰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晋剧的唱、念、做、打技巧,尤其擅长青衣、花旦及刀马旦表演。
虽然那时国家战乱不断,郭兰英的音乐才华并没有因此被埋没。或许越是不太平,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东西的向往就越强烈。
靠着天生的好嗓子,和后天的努力,郭兰英从戏曲团唱到文工团,又从文工团进入华北联合大学戏剧系。就这样一边唱,一边学,一边学,一边唱,那时的经典秧歌剧《王大娘赶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都有她的身影。
郭兰英的声音柔软,却特别有穿透力。高音悠扬,中音圆润。晋剧出身的她在处理尾音时,极其有韵味,能够给听众一种“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美妙感觉。而且在唱腔中融合了戏曲、民族等多种唱法,在那个时代,可谓既有传统的味道,又有新鲜的体验。
1949年以后,我国的影视、歌剧等各种艺术形式蓬勃发展,传播技术进一步普及,郭兰英有了更大的舞台。
上个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她为电影《上甘岭》配唱插曲《我的祖国》,为电影《南泥湾》配唱主题曲《南泥湾》,为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配唱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还有歌剧《白毛女》,都是风靡全国,传唱至今的经典之作。
1963年,在北京举办独唱音乐会,成为我国民歌手举办个人演唱会的第一人。
得到周总理的亲自接见。
时间进入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唱了半生的郭兰英把精力转移到歌唱教育上面。1981年,郭兰英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86年,她在广东创办郭兰英艺术学校,亲自出任校长。2010年,郭兰英艺术学校与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合并,继续为国家培养艺术人才。
郭兰英老师已经八十九岁,进入耄耋之年,是一位把一生都献给艺术和艺术教育的老人家。评价她用“优秀的女高音歌唱家”或者“人民艺术家”这样的词汇,理sir都觉得过于狭窄。
因为她的音乐除了艺术上的造诣,还有历史的镌刻。她的歌声伴随着中国人民从战乱走向和平,从苦难走向富足,从孱弱走向强大,是几代人的深刻回忆,是一部可以听的“中国发展史”。
祝愿郭兰英老师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娱乐有理性,八卦有道理。我是八卦有理,如果你喜欢我的答案,赞一个、粉一个再走咯】
如何评价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
郭兰英老师,先天音乐禀赋足,声音甜美宏亮,唱歌时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她的主要声乐作品有,《南泥湾》,《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翻身道情》,《毛主席是咱社里人》,《汾河流水哗啦啦》,《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社员都是向阳花》,《数九寒天下大雨》,《交城山》,《兰花花》《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海风阵阵愁煞人》,《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工农当了大学生》,《春苗出土迎朝阳》,《赤脚医生向阳花》《绣金匾》从五十年代始传唱至今赞誉不断,堪称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