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相声是高雅艺术吗?
以上话题,还是少言多学为主,现将有关名词解释如下:
【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突出特点是以说、学、逗、唱为形式。
【高雅】指高尚雅致,表现受过良好教养的高尚举止或情趣。
旧三俗
【通俗】意思是浅显为懂,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
【风俗】特定区域、特定人群长期沿革下来的风气。
【习俗】凡有一定流行范围,一定流行时间或流行区域的意识行为,无论是官方的、民间的,均可称为习俗。
新三俗
【庸俗】平庸鄙陋,不高尚。
【低俗】则是低级趣味、犯扯、庸俗、使人萎靡、流氓、颓废的内容。
【媚俗】词义为迎合于世俗,缺乏自我思想,自我理智,只知随波逐流,芸芸众生。
你认为相声是高雅艺术吗?
说高雅纯属伪命题,不能以上不上春晚定,应以表演者用相声承载什么内容区分。也不能以某些艺术家的水准去区分,老百姓喜闻乐见是天道,否则就有借机打压之意。
你认为相声是高雅艺术吗?
收到邀请实在有些惶恐,一来由于公司业务范围还未涉及到相声艺术,回答的专业性定然不足,二来对于高雅艺术似乎还未有公认的界定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而艺术本身具有主观性,因此不敢妄议。但既然收到邀请,还是发表一些个人见解尝试回答,仅作参考。
首先,对于高雅艺术,有人认为,“所谓‘雅’一般指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文人雅士或有教养的赞助人及鉴赏家历史地形成的一套严格的趣味判断标准和风格系统,它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于少数人的特权文化或精英文化。与此相对应的‘俗文化’,则发自于民间,自然质朴、单纯,没有严格的规范体系,体现不同地域、社区和风俗千姿百态的巨大差异。它来自于多数人并服务于多数人,在维系民众生活方式、传统价值观念、信仰情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高雅文艺具有美主义倾向,这是由文艺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的。高雅文艺作为文艺中较为纯粹的一种,往往集中了艺术的主要形式因素。这种形式是“非功利的”,并不为着某种现实的目的而存在。有人以“艺术”或“非艺术”来区分“雅”和“俗”、“精英”和“大众”、“高级”和“低俗”,事实上更为准确地应该是艺术的这种“非功利性”。
而个人认为,从形式、渊源、对象来界定高雅艺术,在信息共享时代显得有些落伍,今天,艺术正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们通过网络、电视等载体就能欣赏大型音乐会,观看艺术展,曾经精英阶层专享的文化艺术已经融入大众市场,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此而言,高雅艺术的界定更多在于其艺品、内容以及引申出的审美意趣。就拿公认的高雅艺术国画举例,有的作品用色艳俗,刻意标新立异,作品内容少儿不宜,那么,这幅作品即使披上国画形式的外衣,也难称高雅。而不少国画作品即使不画高山流水,而是画诸如白菜,鱼虫等常见之物,但墨色拿捏准确,内容生动,突出生活谐趣,仍受文人雅士追捧。
再如文豪苏轼可称得上中国最著名的文人雅士,也曾以猪肉入题,写得一篇《猪肉颂》,看似滑稽,主题通俗,实际是在幽默中蕴涵了严肃的主题的。作者的颂,当然包括了在味觉方面的享受,对自身的烹调创新方面的自得;但是当我们了解了苏东坡当时的艰难处境时,就会在诗人享受味觉美味后面,朦胧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一个在为人处世方面,永远追求更高远深刻的情味的,将日常生活与理性思考方面达到“知行合一”理想的哲人。这种意趣、境界难道不雅?
说回相声,相声作为一种民间说唱曲艺,自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发源,便扎根民间,作为传统娱乐形式,百余年自然是吸收了很多精华也淤积了不少糟粕,有的相声内容庸俗、段子涉黄、包袱低端恶趣味因此有人认为相声难登大雅之堂。
而这样的观点在我看来是偏激的,并且对相声是有误会和不了解的,实际上,相声的内容、形式、功能、流派都太丰富了,有针砭时弊的讽刺类相声,有弘扬传统文化的文哏相声,有传播民俗文化的方言相声。谐趣、高雅、注重内涵引人深思的好作品更是数不胜数。而相声一定程度上还保持着师徒承袭的传承方式,并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其中的贯口、唱词融合了文学、戏曲等经典元素,充满着文化底蕴。
所以做判断还是要兼听则明,反三俗的确是必要的,但不能据此就说相声是俗的,这与反三俗的出发点是本末倒置的。
更多艺术新闻和艺术品收藏信息请关注中国美网官方网站~
你认为相声是高雅艺术吗?
相声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就文艺而言,没有什么高雅和低俗之分,话剧高雅吗?它是少数人的剧种,就象喝咖啡一样,它虽苦,但能显出你身份,话剧也是如此。所谓高雅的不一定是大众的。故而,相声不能用高雅或低俗去评判,你去评判了,无论怎么判,你都是个低俗你人。
你认为相声是高雅艺术吗?
首先是你我的价值取向!按毛泽东同志所说,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相声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你说它是什么艺术形式?
你认为相声是高雅艺术吗?
相声本来就是俗,讽刺、搞笑才是灵魂。听相声就是为了笑一下子。
如果听完相声没有人笑,这相声就是死亡了,不是相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