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与你同名同姓的人吗?

国人有很多姓名相同,你是否也认识和你名字一样的?初次见面是尴尬还是惊喜?

我同名的不少,还有一位是我念书时的老师,但同姓同名暂时还没发现。我对象同名同姓很多,本系统就有一位,而且是位男同事。

我念高中的时候,我班有两位王士军,老师建议其中一位调三班为好,但两位不肯去,最后以出生月日区分出大士军小士军。现在50多年了,同学见面还是以大小士军称呼,感觉亲切。

中国人口十三亿,同名同姓很多,不足为奇,八十年国家提倡出生的孩子起用四个字的姓名,减少姓名的重复数,以便户籍管理,响应者不多……

你认识与你同名同姓的人吗?

我无意中认识一个跟我同名同姓的人。那是在20年前。还用bb机的时候。那时我还是个小伙子。风华正茂。人们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在那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的七夕节。,我是在逛大街的时候,找了一家路边个人家的公用电话,我给打了这个女孩的传呼。等了十分钟没回,我就走了。第二天这个女孩又给我打电话。说我昨天给你回电话了,你家人说你上夜班去了。我说不可能吧?我打的是公用电话。女孩说绝对没错,我又不是不知道你的名字。我心想坏了,难道是遇上同名同姓的人了?别给人家造成误解。我赶紧给那个公用电话打过去。真有此事。原来对方家的有个小伙子和我同名同姓。但是结了婚了呵呵。好巧呀。

你认识与你同名同姓的人吗?

说起这个我真的是一把心酸泪[捂脸]

分享一件关于名字的乌龙事情:

大概一年以前我在网上网购,收件人写的是自己的名字。

那个时候小区附近没有菜鸟驿站,有个申通快递站点,那时去拿快递是报收件人名字。一次我去取快递,报了名字后,拿出来的快递一看就不是我买的东西(我买的鞋,一般会用鞋盒装,外面再套包装,而这个是扁扁的很轻的一个快递),于是就去看电话号码,果然不是我的。于是就跟快递员说不是我的,快递员又重新找没找到我的,又查系统,才发现另一个同名同姓的人拿错了快递,拿了我的。联系了那个人,让她来换快递,她拿过来时,已经把我的快递拆开了。我当时挺不高兴的,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换了快递就回家了。结果回家发现,鞋子好像被人穿过。真的很无语,这人自己买的什么不知道啊,拿错了也不知道主动拿来换。真的太无语!之后,我就该了网名,从不用真名收件了[捂脸]

从小我就觉得我的名字太普通了,小时候就想改名字,但一直没成功,后来就不了了之。

小学:我们老师侄女和我同名同姓,虽然在一个学校,但幸好不是同年级。

初中:同一个年级有个同名同姓的同学[捂脸]初三分班时,我原来5班分到1班,她1班到5班。年级前十上台领奖时,叫我名字时,她跑上去了,后来老师重复了下班级。

太多太多了,高中、大学都有同名同姓之人,工作后也遇到好几个。之前和同学租房住时,还遇到个同名同姓的女生还合租,至今我微信上都还有三个同名同姓的前同事。

说起这个就没完,算了不说了[抠鼻]

你认识与你同名同姓的人吗?

碰上一个,感觉好有意思的同时,又觉得沮丧,为什么自己名字不是独一无二?

你认识与你同名同姓的人吗?

至少我还没有遇到这种事!活了几十年,只是听周围朋友说起无意看到过有三个长相和我高度相似的人,我一直想偶遇认识这三个人,好奇想一睹自已的芳容,而不是通过镜子认识自己,但一直没见着她们。说来世界很小,其实世界又好大,我在朋友遇见她们的地方经过了好多次,却一次也没有遇到她们。

你认识与你同名同姓的人吗?

说来有意思,认识同名同姓的人,是在战友的婚礼之上,那人竟然是新娘,结果我喝得大醉。

那是2013年5月份一个周末(我记得正是杨梅成熟之际),战友结婚我受邀参加他的婚礼。战友的老家就在驻地一个叫杨村的地方,全村种满了杨梅树,一到杨梅成熟之时,他便叫我们几个同事到他家摘杨梅吃。每次都吃得牙齿酸软。战友的婚礼没在家里举行,而是选定了一家大酒店。

赶到酒店时,看到新郎战友和新娘身着盛装站在酒店门口迎宾。战友看到我,老远就对我一脸不正经的笑。

我走过去问战友:一脸坏笑干啥?

战友指着酒店门前的婚礼宣传预告牌说:你自己看看!

我一看,天啊,新娘竟然和我同名同姓,难怪战友对我一脸坏笑,不由得想起他前不久和我开的莫名其妙的玩笑:你会给我洗一辈子的碗,暖一辈子的床。

我和战友心照不宣地大笑。接着战友向我和新娘作了介绍:这是我战友XX,这是我老婆XX.

我对新娘说:想不到叫XX的还有如此漂亮之人。

新娘一听,先是一愣,随后羞涩一笑。

婚宴上,由于同名同姓这一缘分,新郎、新娘多敬了我好几杯酒。酒是自酿的杨梅酒,好下口却醉人于无形,害得我喝得大醉,随车回部队时怎么也走出操场,结果醉倒在操场上睡着了。

说起此事,又让我想起另一件遭遇同名同姓之事。2011年,我休假经过长沙和同学小聚,喝酒当中同学要我请客,说我在某大型文学刊物上发了一个长篇小说,应该用点稿费请客。

我莫名其妙,说绝无此事。

同学不信,说他亲眼所看,小说也认认真真看完了,符合我的写作风格。

我再三申明没有此事。

同学说:你也太不讲究了,就是一个请客的小事,至于极力否定吗?

多说无益,那顿饭我主动买了单,真是哑巴吃黄莲。

回到家,我特意去书店买了那期文学刊物,打开一看,真有署名和我一样的作者,细查之下,我发现那作者是女的,上海人。

到头来还是同名同姓惹的祸,此XX非彼XX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