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山东与江苏的关系?
其他的不很清楚,我知道和我相邻的山东临沂在近年当中突飞猛进,用翻天覆地之变化一词不为过。
临沂我八十年代底九十年代初因拖厂里原料山芋干(地瓜干)经常路过,也就是一般般小城市,因属沂蒙山区,山虽多,但是烂石山上光秃秃,没有树木,庄稼田都在山边,灌溉渠都是架设的高高在上,一般田间地头挖口大坑,用来下雨天聚集雨水用于浇灌庄稼(主产地瓜、玉米等)。
临沂因有特大型商品批发市场而带动了地方工业蓬勃发展,罗阳村是远近闻名的工业村富裕村,我们这里使用的瓷砖、碗碟等等产地都是罗阳村。
纵观我们的连云港市海州商品批发市场存在几十年,不温不火在求生存……
如何评价山东与江苏的关系?
山东和江苏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中最发达的两个,并且因为两个省份相互交界,所以在文化渗透、商业渗透上都有着相互联系,当然也因为陆地、海域的交界,两省也有着一点冲突。另外秦岭淮河流域的南北分界线,两个省份一个南方省份一个北方省份,省内主要城市文化也截然不同。首先陆地上的联系,江苏其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省份,上面说江苏是一个南方省份其实不是很准确,因为南北方分界线从江苏省内的淮河流域穿越,所以江苏的苏北部分地区更偏向于北方,徐州、连云港与山东的临沂、日照、枣庄在的人文文化、饮食习惯有很大的相似性,语言口音也有相似性。江苏的商业、地产都有在鲁南地区渗透。两个省份的海域交界,主要体现在连云港和日照之间,其中江苏省连云港目前实际管辖的前三岛仍然存在岛屿争议,岛上无人居住,归属权也一直没有完全确定只不过目前是由江苏省的边防驻守。岛屿争议不好下结论冲突还没那么大,但是前三岛周边海域的归属权却实在不好确认,尤其是当前承包海域养殖,两个省因此出现过争端。山东和江苏虽然都是国家经济大省,但是两个省份的发展模式有相似也有区别,两个省的外资经济都还不错,苏南地区以及山东胶东外资格外多。但是两个省在产业结构上也有很大区别,山东省更多是重工产业,而江苏的生产制造更强悍一些,因此江苏也汇集了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如何评价山东与江苏的关系?
苏鲁两省可以说是亲兄弟,在大的格局上,两省都是互相支持包容,在生产资料极为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山东对江苏的支持远高于江苏对山东的帮助,江苏的几乎所有资源都要依靠外部的供给,特别是当时的苏南经济腾飞更是如此,尤以兖州的煤炭,莱芜的钢铁源源不断的供应着苏南的企业,当时的苏北发展也滞后,和山东交界的除州连云港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为了争资源争土地有时也大打出手。以微山湖为例,没完全划界以前,是以湖水面作为两省界域的,水进水退两省村民为了各自利益争斗不断,三天一小闹,一年一大打很正常,连云港和日照的海域纠纷也是埋下隐患的定时炸弹,两省应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胸襟,尽快的把它妥善的处理好。苏鲁两省受孔孟思想影响深厚,我想一定会处理好的,两省人民情同手足是会得到进一步升华的。
如何评价山东与江苏的关系?
山东和江苏一样一直是资深发达省份,1950年代以来,GDP总量在大陆排名基本都是前5
1978年,中国重新点燃经济增长引擎后,广东一步一个脚印,到1989年成功登顶,并开创出了30年的“王朝”:无人能够撼动广东“经济一哥”的地位。之后,山东和江苏之间为争夺“二哥”的江湖地位,展开了激烈的缠斗。
1990—2008年,这19年里,江苏有14年高于山东,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很小,其中2003年江苏领先山东最多(360多亿,3%)。甚至在2004、2006年,山东还反超江苏几十到上百亿。但2009年之后,山东越来越处于下风。到现在也一直都是经济发展的竞争关系,所辖区域也有争端,稍远一点的是文革时期的山东王效禹和南京军区许世友之间关于微山湖和徐州的冲突,直接惊动中央介入,比较近的就是日照连云港之间的前三岛争端,一直到现在日照和连云港之间的争端也没解决,总结一下就是作为老二和老三两省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
如何评价山东与江苏的关系?
我生在山东,目前在江苏。
不知该说什么,心情很复杂,手心手背都是肉。
如何评价山东与江苏的关系?
江苏与山东关系?不错。要说两省前景,我觉得江苏的发展肯定会比山东更快一些。江苏的优势在于思想观念和 文化、教育、科技;山东的国有企业,重工业和沿海城市发展,虽然也不错。但总起来是比不过江苏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