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合肥要叫合肥?合肥未来可以发展的更好吗?

因南淝水与北淝水交汇的地方,交汇点在逍遥津,所以称合淝,后来便于书写与记忆,省去了三点水,就变成今天的合肥。

为什么合肥要叫合肥?合肥未来可以发展的更好吗?

“合肥”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司马迁《史记·货值列传》:“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也有关于合肥的记载:“施合于肥,故曰合肥。”

我常行走于江淮之间,对这里的地理形胜有所观察,并且查阅过一些历史地理资料。我认为《史记》和《水经注》的记载,是符合实际的。

合肥地处江淮分水岭,也就是说,合肥恰好处在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上。在这个分界线上有两条河,一条蜿蜒向南,如今我们称之为南淝河,流入长江;一条曲折向北,如今我们称之为东淝河,流入淮河。而合肥正是这两条淝河之源。《尔雅》有言:“归异同出曰肥。”

我们都知道京杭大运河是连接南北的,同样,这两条淝河呢,在安徽省境内,也是连接南北的。因此,合肥自古商业茂盛,同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目前,安徽省正在实施一项叫做引江济淮的工程。这一工程,不只是南水北调,更在于绿色交通的便利。我也到这项工程的建设工地参观过。

因此,合肥具有南北融汇的属性。关于合肥的未来发展问题,我们必须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合肥的发展,不仅要充分利用物资上南北汇聚的特点,而且在思维上要充分体现包容、聚会、融合的方式。从这样的思路从发,合肥的发展将会更加科学,更加快捷。

最后要说明一点,合肥的“肥”,与南淝河、东淝河的“淝”,属于汉字通假现象,不必细究。@郁津里

为什么合肥要叫合肥?合肥未来可以发展的更好吗?

这位同志,合肥这个名字确实有点土气,你看人成都,西安,南京,一听就像省会的名字,合肥叫着不够响亮。笔者一直比较喜欢用庐州称做合肥。要不安徽人许嵩唱的那首歌怎么叫《庐州月》,不叫合肥月呢?哈哈,开个玩笑,言归正传。

作为一名历史学研究者,笔者先和你说合肥的由来。合肥在古代是一个县,最早是汉代设立的。

郦道元云:按水派别无合注之理,“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日合肥。”

这里施和肥值得是南淝河和东淝河。

合肥不用庐州这个称谓是有原因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庐州府是隋朝才有的,而合肥汉代就有了。用庐州好像显得合肥不够历史悠久,毕竟人家张辽三国的时候就威震合肥逍遥津了。第二个原因是庐州中国还有个泸州老窖。堂堂一大省会城市怎搞能和酒城撞名呢?不过笔者想说啊,徽州,庐州真的都比合肥好听啊,写出来也不好看。

江湖传言当年是要本想设安庆为安徽省会的,建国后毛主席考虑到安徽省会的选择时说“合肥好,居皖之中,可为省会”。一句话才有了今天的大合肥。

好啦!现在再来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合肥以后未来发展的前景。一个城市的能否发展的好,植根于它的历史,着眼当下的政策。笔者很看好合肥未来的发展。

第一,合肥历史上号称“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就在这块,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旅游资源杠杠地。大将周瑜就是合肥的,黑炭包拯也是合肥的。

第二,合肥现在学校太多了,好学校更多。外号科教名城。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牛的很。而且安徽省政府对合肥大力扶持,集合全省之力发展合肥。现在的合肥和十年前的模样真的不可同日而语。笔者上大学那年,合肥滨湖破烂不堪。政府决定建立滨湖新区,现在的滨湖干净美丽,还有国家级滨湖森林公园。你们感受到合肥的变化了吗?你们觉得合肥以后可以发展好吗?欢迎留言区评论!一起说说你对合肥的感受!

喜欢请关注文史工作坊!谢谢!

为什么合肥要叫合肥?合肥未来可以发展的更好吗?

合肥是由肥东与肥西组合而来。合肥是安徽的中部地理位置相对来说不错。但与长江沿线城市格格不入,长江沿线城市连语言、风俗习惯跟合肥都不一样。合肥完全是北方城市的特点,哪有江南城市的气息。安徽举全省之力发展合肥是错误的,发展沿江哪个城市都比合肥好,也更快。我更不喜欢合肥的方言。

为什么合肥要叫合肥?合肥未来可以发展的更好吗?

说句笑话,就是两个胖子睡到一头了,简称"合肥"![呲牙][呲牙][呲牙][耶][耶][耶]

一条淝水河,南北走向,河的两边分为肥东和肥西,后来把这两者合并起来,就成为了现在的合肥市。

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市内有全国重点985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11高校合肥工业大学。人才储备资源丰富,有众多大型科技领域企业入驻,合肥未来发展前景一定乐观!

为什么合肥要叫合肥?合肥未来可以发展的更好吗?

合肥之所以叫“合肥”,坊间其实有两个说法,各有各的依据,其中第二种说法,是一位老教授告诉我们头条号:知合肥的,比较有亮点!下面,我们头条号:知合肥给你一一道来。

一:淝河交会之说

在合肥,有一条河,穿城而过,名叫淝河,据说是合肥的母亲河,淝河又可以分为南淝河和东淝河,因为南淝河和东淝河相交,所以得名:合淝。

后来,随着使用的习惯,大家渐渐约定俗成,合淝去掉了三点水,变成了现在的合肥。

我们头条号:知合肥注意到,话说当年,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老先生,就曾在其名著《水经注》种提到这样一句话: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可见,这个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

二:古合肥县之说

还有一种观点是,合肥之名,其实来源于“古合肥县”。这种说法,是我们头条号:知合肥听一位大学老教授说的。

老教授说:在秦朝时期,秦始皇设立郡县制度,当时,这块地方,就设置了一个合肥县,隶属于九江郡管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东汉时期,东汉光武帝刘秀,将以前的合肥县,改名为合肥侯国,封功臣扬化将军强侯铿镡为合肥侯,其国都,就是今天的合肥老城区部分区域,所以,合肥之名,因此而生。

并且,中国许多地方的名字,其实在古代,基本都是诸侯国,因为诸侯国的名字,而渐渐衍生出现在的名字,这符合一般的规律。

老教授还说:其实,你们讲的那个淝河之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些东西,还需要进一步考据证实!

讲真,听了老教授的理由,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之前,我一直以为合肥的名字来源是淝河交会之说,但是,听了老教授的话后,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头条号:知合肥认为,无论老教授的观点正确与否,都为我们重新认识合肥,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尊重老人家的观点!

更多合肥资讯分享,敬请关注头条号:知合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