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都已经那么尴尬了,专科怎么办?
专科生定位就是蓝领,毕业生就业率高。用人单位都欢迎用成本低,专业对口、动手能力强的专科生。记得04年我家孩子高考,想填报"上海海关专科学校",一看往年录取分数线资料,当时全家人吓了一跳,最起码要超过一本分数线填报才有希望……
三本都已经那么尴尬了,专科怎么办?
是的,因为只考上了大专,因为我曾经也是老师引以为傲过的好学生,父母的自豪,同学羡慕过的榜样,可那又怎么样呢,后来也只是考了个大专。
我不愿复读,那段时间很自卑,每当亲戚朋友问我考上哪里了,我都觉得惶恐,避而不谈。可是现在想想,我当时自卑个屁啊!每个人的人生境遇都不同,可能我就命该如此,考不上本科只能认命,然后好好读完大专这三年。
再者,我也不觉得大专有多差,当然这就见仁见智了。
只是我不后悔,如果我没有读大专,没有来到工贸,就不会认识现在的一群好友,更不会因为纵梦工贸与你们相遇。
或许有人会说,那如果你考上了本科,可能遇到的会更好呢?可是我想说,人生没有如果,没有可能,是这样了就是这样了,我也很知足,这就够了。
所以现在的我已经释怀了,不再管别人的眼光怎么看。也不想再提这些事,只是今早看到的一条评论彻底引爆了我的底线,要知道再温和的人也是有脾气的。
三本都已经那么尴尬了,专科怎么办?
尴尬的是心态
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已经没有什么稀罕的了,可以说是满大街都是大学生。重本、一本、二本、三本、专科虽然都同属高等教育范畴,但是在人们眼中却有着千差万别;重点大学比普通一本二科更加高级一些,三本在人们心中已经显得尴尬,更不要说专科了;其实这就是心态问题,三本也是本科,学习知识是一样的,毕业证书上也不会标明三本或者二本,大多数人的心态决定了三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间接决定了人们对三本的接受程度。同理的,对于专科也同样是学习,只要用心学也是可以学到真本领的,而常常心态的影响更大。摆正心态,用心学习,无论是三本还是专科,都是可以学到真本领的。
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相较于学历,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显得更加重要;学历的影响是毕业找工作时的起点,但能力才是你工作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不否认学历的重要性,但纠结于学历不放肯定也不利于自己的长期发展。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将来工作的潜力;本科生和专科生在不同的领域都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并不是本科生就一定高于专科生的,例如汽修厂对汽修专业的专科生甚至高职生更加青睐,而对本科数学专业的根本不感冒。在将自己的专业学习好就可以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能力比学历有时更重要沟通和协调能力,进入社会与人打交道,沟通与协调能力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参与学习外的活动,多与不同专业的同学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未来社会是团队合作的社会,而不是单打独斗的社会,合作能力也是需要重点去提升的。上述能力,无论对于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都是课本知识学不来的,而是需要各类实践得来的;更不是本科生或者重本生更加有优势的,这也是因人而异的。
我是学霸数学,欢迎关注!
三本都已经那么尴尬了,专科怎么办?
其实学历这东西,有的人真的是自己安慰自己。我是三本院校的法学系学生,但我知道就算我考到了中政读研究生也只能在一定程度改变出身问题,人家依旧是会以我本科院校做评判。以我们法学为例子,三本法学出生的人往往以过了司考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来安慰自己,但一流的律师事务所喜欢的依旧是中政之类的大学的学生,而专科甚至连从事这行业的资格都没有。一层一层的下来,宁人无奈。
三本都已经那么尴尬了,专科怎么办?
我就是读的专科,今年实习,当时高考,发挥失常不过查几分上二本,所以就去了我们学校,我想说你知道好的专科的分数线吗,最低提档分比三本分数线高20分,学了三年,市政府专业补贴,每年全额返学费一分钱没花,每年再拿几千奖学金,自己考了东北大学工业工程的本科,打算继续考,今年面试上了地铁,我先说和我一起去培训的除了我们学校其他都是本科的还有二本的。其实只要你有真才,就算现在不行,你也可以成功的。
三本都已经那么尴尬了,专科怎么办?
谢谢邀请!
作为一名曾经从事高教多年的老教师。
这些年一直在关注和观察高等教育。
高教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
人才培养与实际市场需求脱节。
社会需要的是具备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我不认同题主所说的三本尴尬、专科如何。
其实与其上个本科学不到实际本领,
莫不如上个靠谱的专科和职业学校,
学点真正的技能。
目前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就是这个原因。
最近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明年职业院校扩招100万。
未来随着大家的思想观念转变,
职业教育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