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到老鼠后,为什么先玩够了再吃?
猫是老鼠的克星,记得小时候,我家闹过一次鼠灾,家里至少有几十只老鼠,从晚上偷摸地偷吃东西,到白天明目张胆的在院子里啃玉米,我妈是什么招也用了,最后不得已,从大伯家抱回来一只猫,老鼠的好日子算到头了,这只狸花猫不认生,在我家疯狂的抓老鼠,最多的一晚上抓了6只老鼠,整齐的摆在了院子里,像是邀功一样。
从那以后,我家再也没有老鼠出没过,除了捕杀的,剩下的估计都含泪搬家了。不过,在猫抓老鼠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为,那就是有时候猫抓住老鼠,不会立即吃掉,而是会玩一会,这让老鼠很崩溃,每当抬起头来,就被猫一爪子拍下去,玩够了,再一口咬死。
那么,猫为何抓住老鼠会玩一会儿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猫玩老鼠的秘密?猫抓住老鼠玩一会,总整体上看,有两个原因:玩和捕猎机制,下面我们来具体地说一下。
首先是玩。猫和狗都是由野生食肉动物驯化来的,但是它们一个高冷,一个温驯,这种性格的差异其实是在与人相处中形成的,其中狗在驯化后,捕猎能力下降,野外生存能力降低,越来越依赖人类,所以它们不得不对人类言听计从,甚至是谄媚讨好。
而猫就不同了,它们被驯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看中了它们的捕鼠能力,而从一万多年前人类开始进入农耕时代后,老鼠就是人类最头疼的动物之一了,所以,猫作为老鼠最大的天敌正好解决了人这一痛点。
既然是让它抓老鼠,猫就得是自由的,所以猫一直以来都是半散养的,它们能够自给自足,同时还能得到人的“赏赐”,这也就导致了猫依然是具备野性的。既然猫具备野性,它身上就有它们祖先的一些特点。
家猫的祖先是生活在近东地区的非洲野猫(Felis lybica),它们喜欢栖息在稀树草原和灌木丛中,有着昼伏夜出的习性,在它们的食谱中,占比最大的就是老鼠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所以,家猫抓老鼠是祖先习性的遗传。
除此之外,野猫的活动量是非常大的,这是因为野猫也在警惕其他食肉动物的威胁,同时也要自己捕猎,所以,在其他动物的干扰下,它们的捕猎成功率是不高的,这使得它们几乎整夜都不闲着。
但是被人类驯化后,由于在人类的居住地内,老鼠的密度是非常大的,同时人类又给它提供了相对安全、远离天敌的环境,这使得它们已经不需要整夜奔波了,再加上人类的主动投喂,所以猫的活动量越来越小。
但是,此时的猫依然是半散养的,那么不需要为了生存发愁,该干点什么呢?此时家猫出现了一个特点:好玩。一只蝴蝶能追半天,一个毛球能玩一下午,甚至是沙发巾上的装饰,它都能玩得不亦乐乎,这其实就是一种释放精力的一种方法,是被人驯化后,才出现的。
玩老鼠同样也是“好玩”的一种体现,作为依然存在天敌关系的两种动物,猫见到老鼠是本能的会去抓的,但是抓来又不饿,怎么办呢?那就当个玩具玩一会吧,毕竟人提供的玩具很少能具备自主活动的能力,而老鼠不但能动,还会瑟瑟发抖,这可比一个毛球好玩多了。
所以,猫有时候是为了消耗精力才去抓住老鼠不吃玩耍一会的,这就像有些狗精力旺盛,一旦得不到释放就会“撕家”一个道理。
其次就是保护机制了。在食肉动物的世界里,群居和独居都是有好处的,群居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好地应对来自于其他动物的威胁,比如狼群、狮群,这些都是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但是弊端就是它们需要捕猎更大、更多的猎物来满足群体的需求。
而独居的食肉动物,除非是体型庞大,不然就容易受到其他食肉动物的压制和威胁,但是它们同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自由的选择猎物,不需要冒着风险去捕猎太大的猎物,这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猫就是如此,它们的食谱中,基本上都是比自己小很多的动物,这大大降低了捕猎的风险,但是,尽管如此,它们在捕猎杂食性动物老鼠时,也有所顾忌。
正所谓兔子急了还咬人,况且是站着大板牙的老鼠,笔者领教过一次老鼠急眼,那是毕业第一次租房子,一只老鼠竟然出现在了出租屋内,那可是6楼啊。我当即拿起扫把要打死它,结果它先是四处乱窜,被窝逼到一个角落后,竟然跳起来攻击我,还好我眼疾手快,一扫把把它拍地上了,不然看它跳跃的能力,能咬到我的手。
猫抓老鼠也是一样的,老鼠也有求生的本能,它们也会垂死反扑,虽然老鼠咬不死猫,但是咬伤也是很危险的,毕竟老鼠的嘴里可是有各种细菌的,一旦伤口发炎,就会导致它们灵活性降低,从而减小遇到天敌时的逃生几率,降低它们的捕猎成功率。
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观察过猫抓老鼠的全过程,在最后猫咬死老鼠时,通常是咬断它的脊椎的,这个方式如果去咬一只活蹦乱跳的老鼠是比较的危险的,因为老鼠会回过头来咬,而且一旦咬中就是猫的鼻子、嘴巴、面部这些关键的部位。
所以,抓住老鼠后,不断地用爪子去拨弄老鼠,放走再抓住,其实也是一种对老鼠的体力消耗,等到体力消耗得差不多,就可以一口咬死了。这就跟动物在捕猎时先追逐消耗对方体力一样,只是猫是守株待兔和瞬间捕猎型的猎手,少了这个消耗体力的环境,所以就体现在了“把玩”老鼠上。
总结猫抓到老鼠后通常都是会“玩一会”的,但是这个玩往往不是单纯地玩,而是一种对老鼠的消耗,以便于自己能够更安全的一口结束老鼠的性命,即便是单纯的玩,其实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安全的杀死老鼠,这种猫的特点就是咬死老鼠后,不吃,而是扔掉。
至于老鼠为何不趁着被玩的间隙跑掉,一方面是因为在天敌的“魔爪”下,老鼠已经瑟瑟发抖了,一方面是因为猫玩老鼠通常在开阔的地方,在开阔的地方,老鼠的速度和灵活性都不如猫,所以即使跑两步也会被抓回来。
最后,求一下被玩的老鼠的心理阴影面积~
猫抓到老鼠后,为什么先玩够了再吃?
也许对于猫咪来说,把自己的猎物给抓住,再活活的把它给玩死,猫咪的内心绝对是开心而泛滥的。
只要喂养过猫咪的人,尤其是在农村,相信很多人都见过,自己家里喂养的猫咪,把抓住的老鼠,不会立刻吃掉,会把这只老鼠给放掉,再把老鼠给抓住,反反复复,这个时候,相信老鼠的内心也是生无可恋的,也不给个痛快,非要活活的把老鼠不停地逼到绝路,恐吓老鼠!
这本来就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猫咪的好奇心非常强,有些猫咪在捉到老鼠的时候,如果肚子不太饿的话,确实不会立刻吃掉老鼠,而是玩心大发,把老鼠生生的当成一个玩具,当做自己狩猎训练的工具,在满足自己玩心的同时,更加锻炼了自己的狩猎能力!
如果猫咪太饿的话,猫咪绝对不会有那个心思和老鼠玩这种游戏的,这个时候,猫咪饥肠辘辘的欲望,会让猫咪立刻杀死这只老鼠,转而间吃掉这只老鼠,填饱自己的肚子!
一丝的风吹草动,都能够成为猫咪的玩具,更不用提身为自己食物的老鼠,这猫咪想要捉弄老鼠的时候,相信猫咪一定会心有充足,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专注宠物领域,喜欢宠物的可以关注我!
猫抓到老鼠后,为什么先玩够了再吃?
猫从骨子里却是以肉食为主的动物,对于体型比它小的动物来说,猫是一个可怕的猎手。生活在农村,处于散养状态的猫,鼠、鸟、蛇、昆虫等很多小动物都难逃它的猫口。
猫是非常喜欢玩耍的动物,人们通过逗猫棒、毛线球等各种不同的玩具逗猫玩。猫也特别喜欢去追捕那些运动中的玩具或猎物。
我们看到猫抓到老鼠并开始玩耍,这只能说明,这只猫的生活还是不错的,起码在它抓到老鼠时,猫不饿,还有闲情玩耍。
再有猫本性就是追逐捕猎,抓住猎物了,猫需要再练习一下捕猎的本领,同时也是向周围的人展示它的战绩。
这就象人们在准备享受盛宴时,先拍照,发个朋友圈后才开始用餐,充满了仪式感。而猫抓住了猎物也要进行玩耍,蹂躏。这也是另一种仪式吧。
猫抓到老鼠后,为什么先玩够了再吃?
很高兴可以回答您的问题,猫抓到老鼠后,为什么先玩够了再吃。我想从以下几点来简单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1.猫抓老鼠是一种捕猎技能,是一种天性
猫被驯化最早被认为是古埃及人在大约3600年前开始的,随着农业的发展,需要猫来控制老鼠的数量,这一技能也被刻在了骨子里,当然不单单是指抓老鼠,而是捕猎的技能。我猜想很久以前的猫咪应该不太乐忠与和老鼠玩耍吧,应该抓到就吃掉了,毕竟任务艰巨,实在不缺机会练手,重点是也没有猫粮给它们当主食,不吃饿啊。
2.猫和老鼠之间生理上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猫本质上其实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夜间视力很好,而维持优秀夜间视力的必要法宝就是——牛磺酸!而猫自体是不能合成牛磺酸的,必须经摄食补充。你说巧不巧,老鼠恰恰就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哈哈哈哈,命中注定啊这就就是。
3.爱调戏老鼠是想让捕猎的过程再长一些,一下就抓住了真的不过瘾。
现在养在家里的猫主子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是出于古代大家闺秀的品质,是怂啊朋友们。但也不能说咱住在高楼大厦里的猫咪们就不会抓老鼠了,毕竟那逗猫棒上有时候栓的是个老鼠公仔不是哈哈哈哈
以前在农村的时候,掀开粮仓桶的盖子,窜出来好几只老鼠,家里处于放养的猫咪简直是双眼放光,像会飞一样,嗖嗖嗖完败了4只老鼠,然后躲在堂屋正中间,傲娇的迈着猫步,内心戏十足:快看我厉害不!
母猫调戏老鼠的概率往往大于公猫,毕竟猫妈妈肩负着教导猫崽崽们捕猎的重任,这种猎奇心理是藏在猫咪们的骨子里的。
猫抓到老鼠后,为什么先玩够了再吃?
猫是老鼠的克星,家中闹老鼠的最好办法就是养一只猫,而不是用老鼠药或者是其它捕鼠工具,尤其是老鼠药的危害很大,一些吃了老鼠药的老鼠有时会死在洞穴里,也有的会被家犬吃掉,如此一来家犬也会中毒。
猫抓到老鼠之后,会把老鼠叼在嘴里,嘴里还会发出呜呜的声音,倒是和下蛋的母鸡有点像,然后在空地上和老鼠游戏,这时候的老鼠要么是慢慢地爬行,要毛是一动不动的装死,爬行的老鼠会被叼回来继续爬行,装死的老鼠会被猫的前爪,拨弄来拨弄去,直到猫失去兴趣之后,才会一口吃掉。
为什么猫抓到老鼠之后,还要调戏一番才吃掉呢?我个人分析应该和猫的好奇心有关,古语不是有句“好奇害死猫”嘛,所以猫的好奇心是比较重的,面对天敌一是为了显示强大;二是为了开心;三就是为了向主人邀功;要说猫没有智商,是没有人能相信的。
不过现在的宠物猫已经退化到怕老鼠的境地,被主人精心饲养的猫,吃得胖嘟嘟,走路都费劲那还有精力去捉猫呢?不过从天敌的角度而言,宠物猫毕竟还是猫,当看见老鼠之后的表情应该先是警觉,而后是惊奇,最后才会继续睡觉,至于抓与不抓,对于懒猫而言不会操主人这份心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