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面有下暴雪在动物体内求救的情节,但是在动物体内能保温多久?

在《荒野猎人》中,“小李子”上演了一幕极限生存,他在暴风雪中用刀划开了一头马的肚子,然后钻了进去,就这样借助马的体温,小李子成功的在严寒和暴风雨的双重打击下活了下来。

电影中这一幕非常的让人震撼,不过,在震撼的同时,许多小伙伴也对这个情节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毕竟这个操作确实比较罕见。那么,钻进马肚子里躲过严寒,有没有科学性呢?靠这个方式,人能活多久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两个有意思的问题。

钻进马肚子里躲过严寒的科学性

在影片中,小李子扮演的格拉斯是骑马坠崖后,又遇到了极端的天气,看着刚刚死去的马,他最终选择了将马肚子刨开,钻进去,在钻进去之前还有一个细节:小李子脱掉了衣服。

这种极端环境下求生的方法是非常科学的。首先,马与人一样都是恒温动物,而且马的体温比人的体温平均要高1℃以上,一匹健康的马体温平均在37.5~38.5℃之间,而刚死去的马的体温不会快速的消散,尤其是腹腔中的核心温度,下降是比较慢的。

最关键的是小李子钻的这匹马体温更高,原因是马虽然是恒温动物,而且有着遍布全身的汗腺(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上约有700-800个汗腺,我们人类没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只有100-400个汗腺),但是高速的负载奔跑会让马的散热能力变差,此时马的体温就会上升,这也是赛马后或者耐力赛马时,必须要给马匹物理降温的原因,毕竟一旦马的体温超过41℃时就会出现健康问题,温度越高,死亡率越高。

而小李子是骑着那匹马高速的奔跑然后坠崖的,所以此时马体内的核心温度通常要在39℃以上,马在坠崖后并不会马上死亡,此时它们的体温其实是变化不大的,当小李子将其肚子刨开时,里面的温度也是比较高的。

小李子之所以脱掉衣服,是因为在严寒下,衣服已经被冻透,带着衣服钻入暖和的马腹中,衣服会最先吸收马的热量,之后才是皮肤,所以脱了衣服,皮肤会直接吸收马的温度,这样小李子很快全身就能暖和过来。

其次,人也是恒温动物,有了马腹中温度迅速的让人体恢复到正常体温后,虽然温度在逐渐的流失,但是人体会逐渐的散热,而且在马腹中,比穿一个皮大衣更加厉害,因为这不仅仅是纯纯的皮大衣,还有马的脂肪层可以作为御寒的工具,这样待上一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因此,小李子钻进马腹躲避严寒是有科学性的,他利用了刚死掉的马的温度,恢复自身的体温,然后用自己的体温让整个马腹成为了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再加上马的皮毛以及脂肪的保护,这种温暖的环境就能让人在极端的环境中成功的活下来。

人在马肚子里能保温多久?

理论上说,人在马肚子里已经是“人马合一”了,毕竟起初是刚死掉的马给了人温度,之后就是人逐渐的散热让马肚子成为了一个恒温的环境。但是,不要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外界的严寒。

虽然兽皮是非常好的保暖工具,但是我们即使穿着兽皮也很难在一个几乎不动且寒冷的环境中,坚持太久,因为时间一长,寒气依然会侵入马的皮下,由于马已经死亡,所以寒冷会将它一点点的冻透,虽然短时间内不会冻到人皮肤与马腹腔接触的地方,但也是迟早的事情。

而且人需要吃东西,一旦离开马腹,马腹的温度会迅速地下降,等人觅食回来,马腹早已凉凉,而且结冰了,此时人再进入,无疑是找死。说到这,有人会说马不就是现成的肉吗?确实,马有很多肉,但是人之所以能在严寒中活下来靠的是“人马合一”,当人开始吃马后,马的御寒能力也就越来越差了,随着肉不断减少,它就像一个寒风里四处透风的小破屋一样,逐渐失去御寒能力。

既然如此,我们就容易推算人在马腹中保温的时间了,如果你不离开马腹,在环境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保温最多也就能撑两天,在两天内,寒气会逐渐入侵,直到开始大量带走人发出的热量。

如果是外出觅食,什么时候离开,马腹的保温能力也就结束了,如果是吃马肉,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吃,它的保温能力就开始丧失了,当吃到皮下脂肪层时,寒气入侵,保暖能力变差,此时人也不可能在不动的情况下靠着马皮活下来了。

总结

像小李子在影片中那样的遭遇,显然将刚摔死的马赶紧“解刨”然后钻进去是最好的求生方式,因为如此高的悬崖摔落,人也会受伤,而在冰天雪地中,受伤会加快人的失温,所以在马凉凉之前钻进去,靠马的体温恢复正常体温,然后再用马腹的空间和自身的体温形成一个温暖的环境,这就能躲过严寒了。

但是,这只是权宜之计,在野外,血腥味会吸引狼等食肉动物,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旦被食肉动物发现,人就如同“瓮中捉鳖”了,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恢复体力后,以马为食物,动起来,比如找一个被风的地方挖个避风所,点火,这样才能长时间的生存,单纯的待在马肚子里,早晚也是会被冻死的。

电影里面有下暴雪在动物体内求救的情节,但是在动物体内能保温多久?

在寒冷的温度下,在动物体内求救能不能行得通,靠不靠谱,这样的场景在一部电影《荒野猎人》中出现过,小李子饰演的主人公去打猎,被熊袭击,受了重伤,索性被人所救,可是救他的这伙人里有人贪图小李子身上的钱财,于是杀害了小李子的儿子,把小李子扔到了冰天雪地的荒野中,原本以为小李子肯定会死亡,没想到他却艰难的熬过了各种困难,最后到达安全的地方,准备复仇,在这其中,小李子就曾借助动物体内的温度让自己活了下来。

当时小李子赶上了大暴雪,他知道要是自己再这样下去,肯定无法活着离开这片荒野,于是他把一只刚死了的马肚子掏空,自己钻了进去,我们能看到,那马内脏还冒着热气,小李子也就是因为在马肚子里的温度,快速的让自己的体温上升,获得了活命的机会,一切看似很合理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是在现实中,这样做真的能活命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不得不说,这样做可以给自己争取更长一点的时间这是肯定的。

大家都知道,当外界的天气已经让人有点承受不住他的寒冷的时候,人的体温快速下降,手脚会变得僵硬,不听使唤,人的意识和反应也会变慢很多,试问这个时候,你怎么能够杀死一头肚子里足可以装下你的大型动物呢,即便是你像电影中那样有绝好的运气,可是你想你在剥开动物肚子,钻进动物肚子里的时候,那些液体还有血液会不会裹满你全身,在那样寒冷的天气下,即便是在动物肚子里待着,不出一两个小时肯定凉凉。

所以这样的方法只能让你争取到一定的存活时间,并不能保证你的生命安全,而且这个时间也不会很长,但是如果没有人来救你,死路一条。

电影里面有下暴雪在动物体内求救的情节,但是在动物体内能保温多久?

不请自来。

这件事吧,其实大家都有经验的。买过肉放到过冰箱冷冻室里吗?

没错的,你可以通过下面这块肉在冰箱里面冷冻的过程大体的了解一下再暴雪下钻到动物尸体里面的情形。

任何材质其实都有一个物理特性叫做导热系数。在一定时间固定截面和固定厚度的材质在两侧有温度差的情况下能透过的热量是多少,一般记做“瓦/米·开尔文”(W/mK)

我们看一下肉类的导热系数表

大型动物我们就以牛肉(lean beef)作为例子吧。

在没有冰点附近牛肉的导热系数为0.4w/mK。低于-10度的时候由于固体的冰比液体的水导热系数更大,因此就飙升到了1.2W/mK。如果温度更低还会继续的升高。

一般家里的冰箱是-18度,大约可以在两个小时左右将一块厚度在8厘米(冷冻深度记做4厘米)左右的肉从常温状态冻透。

对于躲入动物腹部来说咱们计算厚度为10厘米吧。

这样计算也就3-4个小时的时间动物的尸体就失去保暖作用了。

再说典型的电影

小李子钻到马肚子里面取暖:

这段剧情发生在美国的南达科他州,是不是名字很陌生呢?在这里:

这个地方即使是到了现在也是美国50个州里面人口密度排名第46的州。

原因就是气候,全年平均温度7度,冬季平均温度零下十七度。差不多就是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了。

不仅仅如此,在暴风雪中的严酷成都要比冰箱更极端,空气是快速流动的。这时候你只需要想想电脑cpu上的散热片就能想明白道理。快速流动的空气是可以更高效的带走热量的!

这个现象也同样和大自然中风带走热量没什么区别。

所以说,电影有些夸张了!人在动物的尸体内依然挺不过一个晚上的。

电影里面有下暴雪在动物体内求救的情节,但是在动物体内能保温多久?

十几分钟,多一分钟温度都保留不了!

在电影情节里,在暴风雪的天气里,人躲在刚死去的动物体内,就可以夸张的躲过暴风雪,其实这是不现实的,在下暴风雪的天气,就算不是极度寒冷,也可以达到零下二十七八℃。

在零下二十七八℃的暴风雪天气里,如果钻进动物的体内,因为动物的血液都已经流出去大部分了,动物的体温,也就能维持十几分钟,就会跟外面的暴风雪一样的寒冷。

人就算躲在刚死去的动物身体里,在面对暴风雪的天气,也起不到保暖的作用,因为动物体温马上消失,消失了体温的动物,就跟冰块一样寒冷,所以要真象电影片段那样,在暴风雪的天气里,人躲到动物的身体里,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暴风雪的天气里,人躲藏在动物的身体里,也会马上被冻住,到时候想出,都出不来。

电影里的片段,有时候并不适合现实里,死亡的动物身体,有时候十几分钟,就会失去体温,如果被困在暴风雪中,短短十几分钟,躲藏在动物体内,等待救援,也不太现实,很可能没等来救援,人就死亡了。

因为被困太暴风雪中的人,如果要等待救援,那也是需要时间的,暴风雪的天气救援,会增加救援的难度。

如果躲藏在动物身体里,那要是暴风雪太大的话,那会把动物给掩盖住,到时就算是救援到了,在茫茫暴风雪中,那也找不到被雪掩盖住的目标。

电影里面有下暴雪在动物体内求救的情节,但是在动物体内能保温多久?

这部电影就是《荒野猎人》,在这部剧中,小李子扮演的猎人被印度安人追击后,不慎连人带马坠落悬崖。猎人那是相当幸运,没有被摔死,只是受了点伤,可是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直接就去了天堂。

可就在这个时候,天空又下起了大雪,在没有人烟的雪原中,一个受伤的人若是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极有可能挨不过当晚。为了保命,猎人就把刚刚摔死的马开肠破肚,再把马的内脏全部取出来,自己则脱掉衣物,钻到马的身体里,进行疗伤、保暖,并且最终挨过了漫漫长夜。

其实,这种看似不靠谱的方式,这种疗法其实很科学,被称为“腹罨疗法”,在蒙医中属于相当有名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蒙古民族积累的独特医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第一,新鲜的血液中有活性免疫因子可以抗菌消炎

第二,马的皮毛和脂肪可以给受伤的猎人保暖,有人说这点不靠谱,因为会有血液流出来,这样就会加速热量的流失,逐渐结冰。其实不然,哺乳动物肚子内壁有隔膜,隔开皮肉和内脏,防止血液进入腔体,熟练的猎人可以把动物肚子里的内脏整体掏出来,腔体里面是没有液体的,加之动物的皮肉脂肪层本身就是动物御寒的组织,是天然的保温介质,这样做类似于给自己穿上羽绒大衣。

在这里,马皮有很好的保温作用,马主要是依靠汗腺降温出汗的,而且还有一层脂肪隔绝,人活着被马皮包裹依靠余温使人体温度回到正常水平,加上保温的马皮与隔热的脂肪,最起码10个小时之内,在马腹中的人体核心温度是不会下降的。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这种方式靠谱不?

电影里面有下暴雪在动物体内求救的情节,但是在动物体内能保温多久?

可以说,《荒野猎人》中,不仅小李子的演技非常精湛,而且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我看了第一遍还想看第二遍。其中,小李子在冰天雪地的情况下,躲在马肚子里过了一夜的情节令人形象深刻,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可以的吗?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绝对是真实可行的,完全经得起科学的验证,这也是为什么《荒野猎人》成为经典,让小李子如愿得奖的重要原因。

先来说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倒是人让衣服暖和,还是衣服让人暖和?

大冷的天气,穿厚的衣服才能暖和,这似乎是不破的真理,但实际情况却是,是人的体温让衣服暖和,衣服只是起到了保温的作用而已,并不是衣服将热量传递给了人。这,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

还有人说,马肚子里面全是血,小李子躺进去一身都是湿漉漉的,一样会被冻成冰啊。这个我不想多解释什么,大家去看看杀鱼、杀鸡就明白了,杀完之后,将内脏什么的弄出来,肚子里是会有一些血丝,但绝不会很多,毕竟血都在肌肉和血管里,肚子里是没有太多血的。

所以,当小李子将那匹马的肚子剖开,然后把内脏什么的都弄出来后,已经没啥血了,躲进去完全没问题。

最后就是我之前说的,是人的体温让衣服变暖。这匹马死了没多久,身体还有热度,而小李子躺进去之后,就把热量传递到了马的全身,而马的身体就像是一不透气的羽绒服,将热量彻底锁住,顶个一两天是完全没问题的。

如果你是穿着衣服进入马肚子,反而会因为身上的衣服阻碍了热量的传递,所以要把衣服脱了进去,才能让热血更好地传递和保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