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雀鳝到底能不能吃?内含剧毒,为什么美国还有人吃?
鳄雀鳝的热度持续的高涨,使得人们对这种来自于北美的“怪鱼”有了一定的了解,而面对如此凶猛的鱼类,许多吃货小伙伴坐不住了,纷纷想知道它能不能吃?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想说的是:鳄雀鳝食用的风险很大,尽管美国确实有人在吃,而且靠吃根本解决不了鳄雀鳝入侵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可怕的入侵物种-鳄雀鳝鳄雀鳝是原产北美的一种鱼类,它在北美本身就自带“光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鱼,成年的鳄雀鳝有着平均1.5米的体长,60公斤的体重,也就是说一条成年鳄雀鳝的体重轻松过百,这是大多数淡水鱼类无法比拟的,而且在野生环境下,最大的鳄雀鳝可以长到3米长,159公斤的体重,堪称水中巨物。
鳄雀鳝的学名为福鳄(Atractosteus spatula),由于它们长着类似于鳄鱼一样阔长的嘴巴,所以被一些商家作为一种观赏鱼引入到我国,而一些人总会为新奇买单,所以鳄雀鳝就成为了我国观赏鱼市场上的常客。
但是,鳄雀鳝是纯正的肉食性鱼类,而且随着体型的不断增大,食量也逐渐增大,于是,一些人由于不堪忍受高昂的养殖费用,将它们放生到了池塘、水库、水池等水体中,这才有了上个月各地不断发现的鳄雀鳝。
许多人对捕捞鳄雀鳝如此的兴师动众有疑问,但其实这是不了解它的可怕之处,下面我们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说一下:
01 生存能力极强的鳄雀鳝
鳄雀鳝不仅体型大,它们的生存能力也非常的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鳄雀鳝虽然是淡水鱼,但是它们在海湾的海淡水交界处依然能够很好的生存,可见它们对盐度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
第二,鳄雀鳝的鱼鳔已经具备了呼吸能力,类似于于哺乳动物的肺,这使得它们不仅仅是靠鱼鳃呼吸,还能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因此,即使在一些水溶氧低的水体中,它们依然能够很好的生存。
02 攻守兼备的鳄雀鳝
鳄雀鳝本身就体型庞大,再配合上类似于鳄鱼一样布满了利齿的大嘴,这使得它们在淡水中的生态位极高,在我国的野生水体内还没有动物能够制约它们,除了攻击外,鳄雀鳝的防御能力也非常的可怕,因为它们身上的鳞片属于硬鳞,这些硬鳞呈菱形,外面覆盖着一层釉层(类似于我们牙齿的珐琅质),这就相当于它们身披了一层坚硬的铠甲。
最后就是鳄雀鳝的繁殖能力了,每年一条成年的雌性鳄雀鳝能够产下多达20万枚卵,强大的繁殖和生存能力,配合上攻守兼备的身体,让鳄雀鳝在我国的水体中是没有对手的,因此,一旦让它们在野外水体中扎根,以它的食量和攻击性,很快水体中的本土鱼类就要面临灭顶之灾。
鳄雀鳝究竟能不能吃?鳄雀鳝在美国的多数水体中都有分布,而且鳄雀鳝在美国的一些餐馆也是食用鱼之一,但是,专家们表示鳄雀鳝有毒不能吃,所以许多小伙伴也没了主意。
首先,鳄雀鳝确实有毒,它们有着鱼毒素,这是一种天然毒素,虽然不致命,但是食用后会导致人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其实鱼毒素在许多鱼类的体内都有,比如我们经常食用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的体内就有,只不过只集中在胆中,称之为“鱼胆毒”。
而鳄雀鳝虽然有毒,但并非全身有毒,它的鱼毒素集中在内脏和鱼卵上,尤其是鱼卵中的含量最高,鱼肉本身是没有毒的,这就是美国有人吃鳄雀鳝的主要原因。不过,尽管这样,鳄雀鳝还是不太建议食用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毒素问题。鳄雀鳝所有的内脏都有毒素,而在处理时,一旦处理不好,用刀划破了它的内脏,这些毒素就会进入肉中,从而引发中毒。
而且鳄雀鳝本身是食物链最上层的鱼类,在生物放大作用的影响下,水体中的一些污染物会在其体内大量的富集,从而使其变得不利于食用。
第二:口感问题。大家都知道河豚有比鳄雀鳝更加致命的河鲀毒素,但是依然没有挡住许多人对河豚的热情,这是因为河豚肉的口感比较好导致的,所以才有了“冒死吃河豚”的说法。
鳄雀鳝的肉虽然刺很少,但是它的肉质不太敢恭维,腥味太重,在美国的餐馆中,烹饪鳄雀鳝通常是用各种调味料腌制,然后蒸熟,再将鱼肉捣碎,油炸,最后再蘸着蘸料吃,显然这种操作方法不太符合我们对鱼好吃好做的认知。
第三:处理的问题。鳄雀鳝处理起来非常的麻烦,首先它们身披坚硬的硬鳞,所以想要用普通的刮鱼鳞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只能是从背部用刀,配合锤子划开,然后整张鱼皮剥下,这个方法没有一定的技术,普通人很难操作。
其次,鳄雀鳝的内脏有毒,所以在开膛破肚时,要格外的小心,既要划开鱼腹,又不能伤到内脏,所以,处理起来如此的麻烦,也是不建议大家去吃的原因。
用吃能解决鳄雀鳝入侵的问题吗?且不说鳄雀鳝吃并不容易,就算它比较好吃,想要吃解决入侵问题也是痴人说梦,因为一旦形成了入侵,就代表它们有了相当的种群数量,对当地的生态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后果,而且鳄雀鳝长满了利齿,体型又大,普通的钓鱼和捕捞工具对它们根本无效,这就会导致捕捞成本上升。
此时如果鳄雀鳝真的好吃,只能催生养殖业,对野外水体内的鳄雀鳝影响其实并不大,这一点可以参考小龙虾,作为入侵物种,小龙虾在我国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量,但依然没有改变它们在稻田、沟渠、小河中入侵成功的现状。
写在最后入侵物种不是儿戏,它们一旦入侵成功将会给本土相关物种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像鳄雀鳝这种体型庞大、攻守兼备的肉食性鱼类,所以,对付它们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放生,最好是禁养,不然一旦遇到无知的人,依然会出现放生变杀生的现象。
至于吃货们就歇一歇吧,鳄雀鳝的内脏和鱼卵有毒,肉质又差,处理起来又相当的麻烦,所以,不要存在幻想。
鳄雀鳝到底能不能吃?内含剧毒,为什么美国还有人吃?
视频截图,来源:秦叔宝来啦
中国一博主花2000元买了一条鳄雀鳝,亲自品尝了这种鱼,他是如何评价鳄雀鳝的味道呢?
该博主为了验证鳄雀鳝“水下杀手”的称号,特意还寻了一条电鳗,打算来一场鳄雀鳝和电鳗的对决。
视频截图,来源:秦叔宝来啦
然而对决并没有想象中激烈,鳄雀鳝和电鳗刚见面时还有点脾气,动不动就试探呛呛,但并没有真的动手,虚张声势后,两个分别盘踞在水族箱一侧,互不打扰,并没有分出胜负!
视频截图,来源:秦叔宝来啦
最后,鳄雀鳝还是进了博主的肚子。
在处理鳄雀鳝的时候,一开始是用刀切的,但由于鳞片太硬了,使劲切也就只有一道浅浅的痕,并未伤到肉身,后面动用了小型切割机,才真正将鳞片切开,露出白白的肉。
经过刷油,炭烤,撒烧烤料等一系列烹饪后,品尝后,他这样描述鳄雀鳝的肉:“外形来看,肉是白色且富含油脂,纹理清晰,闻起来没有异味,吃起来不是很嫩但有嚼劲,口感还不错,介于鱼肉和鸡肉之间。”
根据这个博主分享的亲身经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鳄雀鳝是可以吃的。
鳄雀鳝并不是中国本土鱼,国外食用鳄雀鳝的历史更为久远。
根据记载,野生鳄雀鳝肉的批发价在1-2.5美元/磅之间,超市的零售价则在3-3.5美元/磅。
在美国南部的一些地方,鳄雀鳝相关的料理非常受欢迎,烤鱼肉、炸鱼肉和蟹肉煮鳄雀鳝肉都是最热门的菜肴。如果你能接受生食,鳄雀鳝的肉也是可以用来当做生鱼片吃。他们认为鳄雀鳝的肉,尝起来和鳄鱼肉比较接近。
电鳗都打不过的鳄雀鳝,为什么会被叫做“水下杀手”?
鳄雀鳝有一张和鳄鱼一样的嘴巴,长相霸气,名字也霸气,有人曾将其喻为“水下杀手”,大杀四方,统领一方水域,但现实中的鳄雀鳝并没有传言中那么勇猛,先来了解一下鳄雀鳝。
活化石,体型可达3米
根据化石分析,鳄雀鳝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亿年前,有原始鱼和活化石的称号。
外形上最独特的是,就是它那鳄鱼一般的长嘴巴,以及嘴巴里上下两排大而锋利的牙齿。
鳄雀鳝的身体也很巨大,成熟的鳄雀鳝一般体型是1.8米,重45公斤左右,有报道表明,它可以长到3米以上,重量超过159公斤。
在2011年,有渔夫捕捉到了一条2.572米,148公斤的鳄雀鳝,且预估其年龄在50-70岁之间。
在其他记录中,甚至发现了一条95岁的鳄雀鳝,寿命极长!
懒,但巨能吃
和一般的凶猛动物不同,鳄雀鳝非常“懒”。
它是机会主义捕食者,极少主动去追猎物。大多数时候,它会埋伏在水面,等猎物主动靠近到它嘴边时,它才会张嘴猛冲咬住猎物,一旦咬住,猎物被串在牙齿上,难以逃脱。
鳄雀鳝的菜单很丰富,包括水里的鱼、乌龟、青蛙、小鳄鱼、蓝蟹,就连靠近水的鸟和小型哺乳动物也在其中。
最为重要的是鳄雀鳝胃口极好,一天至少要进食2次大的,可以吃掉自身体重的1/4食物。
装备多,适应能力强
除了鳄鱼般的嘴巴,鳄雀鳝的装备还有很多。
鳞片,又大又坚硬,呈菱形,外表覆盖着珐琅质地的物质,一般物体很难穿透,鳞片边缘还是锯齿状的,可以很好保护自己免受动物捕食。
鱼鳔,也与众不同,高度血管化,可以通过鱼鳔吸入空气,通过空气呼吸,因此即使是在含氧量很低的水域,它也能存活。当它跃出水面的时候,通过空气就能解决氧气少的难题!
鳄雀鳝一次产卵可达150000个,卵是绿色的,有毒,一般动物都不敢吃。
基于这些优势,鳄雀鳝的适应能力极强,浑浊的、含氧量低的水域,它完全能活下来,而且因为寿命长,食量大,天敌少,导致鳄雀鳝能大杀四方,获得了“水下杀手”的称号。
之前报道的“抽干河水抓鳄雀鳝”的新闻,也再次印证了鳄雀鳝的破坏能力。
有毒,为什么还有人吃?
只要有鳄雀鳝,水域中其他鱼几乎无法存活,很大程度上,它破坏了商业鱼的养殖,因此很多地方称鳄雀鳝是垃圾鱼。
半个世纪以前,为了能尽快消灭这种鱼,很多地方是鼓励民众捕捞和垂钓鳄雀鳝的。
然而,大量捕捞并不科学,如此一刀切的行为,导致多区域的鳄雀鳝种群灭绝,最后反而需要引入来保护它。
而捕捞鳄雀鳝的附带商业价值,就是鱼肉和其他工艺品的销售,鳄雀鳝只是内脏和卵有毒,它的肉是可食用的,且口感也不错,出肉率也高,因此很多地方保留了吃鳄雀鳝肉的习惯。
它的鳞片还能制成精美的饰品用来出售,鱼皮还能制成钱包和灯罩,只要法律允许,又能吃,又能做成工艺品,且养殖比较容易的鳄雀鳝,还会一直受到人们关注的。
最后
在我们国家, 鳄雀鳝作为一种入侵物种,主要是以观赏鱼流通。
由于霸气的外形,鳄雀鳝非常受水族馆和养鱼爱好者的喜欢,即使是那些不允许饲养鳄雀鳝的地方,人们也会想尽办法去买一条。品相好的价格非常昂贵,在日本,黑市上大型鳄雀鳝价格可达40000美元。
今年,在北京、上海、湖南等地都发现了鳄雀鳝,这些入侵鱼类,几乎都是那些养殖者无知放生到水里的。很多养鱼的人一时心血来潮被鳄雀鳝外形吸引,再加上小鳄雀鳝售价低,适应能力强,好养殖,就买来养了。养了一段时间后,随着鱼体型越来越大,胃口也越来越好,不想养的人,就随意将鱼丢在河里,殊不知这种鱼对我们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极大的。
在这里再啰嗦一句,鳄雀鳝是入侵动物,不要随便放生,如果真的不想养了,就地掩埋,也不要随意模仿视频去吃,毕竟是野生的,还有毒,不安全!
鳄雀鳝到底能不能吃?内含剧毒,为什么美国还有人吃?
河豚毒吗?味美,很多人冒死吃河豚。鳄雀鳝同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